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信系统的优化可用最优编码方式实现,不同的系统优化指标可产生不同的最佳编、译码方式。从通信系统的优化理论入手,论证了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jointsource channelcoding,JSCC),实现通信系统整体优化的可行性,并给出了一个基于信源信道统计特性的联合编译码实例及其结果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案使译码效率和传输性能都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2.
对信源信道联合编码进行了研究,利用信源信道联合编码的基本原理实现提高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抗信道误码所采用的典型方法。抗信道误码能力是通信中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体制的一个重要指标,掌握目前典型的抗信道误码方法,对进一步构造具有高恶劣信道适应性的数据压缩、语音和视频编码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在变信道下的传输速率可接近理论极限,因此在未来多媒体通信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当前联合信源信道编码技术,包括不等错误保护、信源信道直接映射机制和联合译码等.  相似文献   

4.
交织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随机性编译码的思想,将其应用到Turbo码中,结合其他的一些技术(如迭代译码、软判决技术等),可使通信系统获得接近Shannon理论极限的性能.将交织技术引入联合编译码,并结合信源和信道的转移特性,优化联合编译码的译码方式.仿真结果表明,引入交织技术可在不增加码率的情况下有效克服突发错误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信源编码采用格码的通信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不同于 Viterbi 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为有噪信道的联合编码系统的性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联合编译码中信源残留冗余的训练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在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中,利用信源冗余控制信道译码是一个关键的技术。然而由于接收端对发送信源的不确知性,信源冗余的度量和提取便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信源冗余提出的一种有效方法-训练序列提取方法。最后将该方法用于静止图像信源信道联合编译码传输系统,显示并论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火灾现场无线信道环境恶劣、误码率较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硬件编码器协同的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方案。采用复合控制方法,闭环控制方面,接收端将视频质量评估结果实时反馈给发送端进行发送质量调整;开环控制方面,针对反馈信道可能失败的问题,采用3个编码器对来自同一热像仪的视频进行不同压缩比的H.264编码,根据陀螺仪提供的热像仪姿态参数,选择其中最适合的一个码流送入数传电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保证带宽要求的基础上,提高了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值,并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在多样化信息传输的通信系统中,若无差别地传输具有不同统计特性与不同重要性的信源,将带来能量资源的浪费.鉴于此,以信源特性为依据,提出了一种结合联合编码与中继译码转发的不等错误保护编译码方案.在发送端,针对经离散余弦变换后图像信源的统计特性和重要性程度采取相应的传输策略:对熵值较小且重要程度不高的高频信息进行信源压缩,提高传输效率;对重要程度较高的低频信息利用中继进行二次信道编码,实现不等保护.在接收端,设计多模块联合迭代译码方式,充分利用不同传输策略下不同形式的信源信息,提升系统性能.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对比传统方案,所提方案在相同的峰值信噪比下,有1 dB以上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信源编码定理问题,引入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强极限定理,定义了ε典型序列,并研究了典型序列的性质;基于这些性质并采用随机编码的方法,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等长信源编码定理;进而通过引入唯一可译码定理,得到了非齐次772阶马氏信源的变长编码定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气衰减和大气湍流,可认为大气信道模型是高斯噪声信道,提出了结合多小波SPIHT和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作为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用于大气激光通信.该算法利用了多小波SPIHT算法的信源编码高效性、鲁棒性和LDPC码的低误码性能,根据信源编码后数据在重建时的重要程度,进行不同等纠错保护的信道编码.仿真结果表明,在加性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中采用PPM调制方式,信噪比为14dB时,经过大气激光信道恢复出的水印归一化相关系数为0.863,纠正突发错误和随机错误的能力均很强,适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的恶劣环境和保密通信.  相似文献   

11.
该文借助分离编码的理论,证明对于任意给定的有界失真测度,在以最小代价函数为编码准则的情况下,总存在着一种联合编码方式,随着码长的增加系统的平均失真可以达到信道容量意义上的失真-率限-理论最佳限。  相似文献   

12.
在给出满速率空时编码CDMA系统模型基础上,针对现有空时编码CDMA系统过高的译码复杂度,提出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接收方案.方案中,每个用户使用多用户检测方法获得各自的单用户接收信号形式,非常有利于空时编码的复正交性应用,最大比合并后译码计算仅为简单的线性合并,有效降低了原方案的指数性译码复杂度.在相同系统吞吐量下,所给系统可采用低价调制方案,并利用其相对多的空间冗余信息,级联信道编码后明显增强了系统在衰落信道中传输可靠性.仿真结果也表明所给系统比相应的满分集空时编码CDMA系统有着低的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13.
利用网络与信道结合编码,提出了一种高阶分集增益的中继协作方案。该方案在中继节点处将多个时刻接收的信息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再将所有码字进行网络编码后转发。目的节点采用迭代最大后验概率译码,利用多个时刻收到的码字恢复源节点发送信息。对瑞利衰落信道下成对错误概率的分析表明,本文方案可使源节点发送信息在不同时刻得到多次转发,从而增加时间分集增益。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案在快衰落和慢衰落信道下均能提高系统分集增益,并且随着中继节点接收信噪比的提升,系统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Pattern时延差(PDS:PatterntimeDelayShift)编码通信体制具有很好的抗多途干扰能力,但传输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误码。为提高该体制的抗噪声能力,将网格编码调制(TCM:Trellis.CodedModulation)技术与PDS体制结合使用,对信息进行网格编码调制和维特比软判决译码。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案抗噪声效果显著,可使PDS体制的抗噪声性能提高3dB左右。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将信道编码、信源编码和现代密码的方法和思想引入人工神经网络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并将这些分散的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使之更加清晰明了.此外还将该研究领域中的若干未解决的难题和一些不十分成熟的研究动向以很明确的形式逐条列出.希望本文有助于青年学者特别是在校研究生的选题工作.  相似文献   

16.
在短波通信的自动链路建立过程中,为了获得尽量高的编码增益和抗干扰性能,要求编译码性能要好且编码后的码字要短.该文首次提出半定初态卷积编码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其编译码算法.该编译码算法较好地解决了编码性能与编码后码字长度的矛盾.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编码后码字长度尽量短的条件下,其性能逼近最佳性能,是一种十分实用的编译码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