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已成为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高危老年患者的治疗手段之一,而TAVR术后瓣膜血栓形成是该术式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基于经导管植入瓣膜血栓形成的发生风险,本文概述了瓣膜血栓形成的机制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产品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瓣膜血栓形成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了产品设计及其临床应用过程中影响瓣膜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因素,最后就瓣膜血栓形成风险控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二叶式主动脉瓣是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解剖学结构特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后极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症,导致患者近/远期死亡率明显升高。本文对TAVR在二叶式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患者中的应用问题和挑战以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是近来研发的新兴心脏介入技术。自2002年Cribier等实施首例人体TAVR术以来,TAVR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球已有50000多例患者接受了TAVR治疗。TAVR  相似文献   

4.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因其创伤小、全因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低等优点,已逐步成为外科手术高风险AS患者的替代治疗方法,有学者对重度AS行TAVR的患者进行了近6年追踪,证实了其安全及有效性。文章报告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2月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策略,总结复杂高危TAVR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保障患者安全和保证治疗效果尤为重要,为今后此类手术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护理要点:术前积极完善相关检查,并多学科协同评估患者,拟定治疗方案,使用有效方法改善心肾功能,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术中护士需熟悉手术进程及每一项操作的配合方法及潜在风险,做好患者的病情观察。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呼吸支持,血流动力学监测,维持循环稳定;积极观察各项指标,预防出血、急性肾损伤、瓣周漏等手术并发症的发生。10例患者术后主动脉狭窄解除,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NYHA恢复至Ⅱ级,均未出现严重心血管恶性事件,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AI)的效果。方法随机对照研究。抽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重度AS合并AI患者74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治疗, 研究组采用TAVR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主动脉瓣指标[主动脉瓣流速(AV)、主动脉瓣瓣口面积(AVA)、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心功能[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 研究组AV、主动脉瓣跨瓣峰值压差低于对照组, AVA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 研究组LVEDD、LVPWT、LVESD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41%, 2/37)低于对照组(24.32%, 9/3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 P=0.022)。结论 TAVR用于重度AS合并AI患者中效果显著, 能改善主动脉瓣指标和患者心功能, 降低切口愈合不良、肺部感...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TAVR)的普及,极简式TAVR正受到越来越多临床研究者的关注。极简式TAVR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侵入性操作,从而在保证TAVR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简化TAVR操作流程,减少医疗资源占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其内容涵盖术前评估、手术人员、场所及入路、麻醉方式、球囊预扩张、术中超声、术后早期康复及出院时机等各个方面。部分回顾性研究已初步证实极简式TAVR开展的可行性,目前有3M TAVR、FAST TAVI等多项临床研究致力于探索极简式TAV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此外,选择合适的患者人群开展极简式TAVR也至关重要。随着技术发展与经验积累,极简式TAVR将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喜爱。  相似文献   

7.
<正>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红颜白发叹似水流年!匆忙匆忙,2014即将过去,2015悄然到来,又到了回顾总结过去一年的时刻。2014年,在全球同行的共同努力下,经导管心脏瓣膜治疗(TVT)取得重大突破,可以看作是TVT发展的"大年"。本文对2014年TVT主要进展进行盘点。1 FDA加速审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瓣膜2014年,在一系列的临床研究证据的支持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对TAVR瓣膜的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和三叶式主动脉瓣(TAV)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患者左心室逆向重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TAVR术后至少有3次连续超声心动图随访(1、3个月和1年)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BAV和TAV对经TAVR治疗后患者左心室逆向重构的影响.结果 67例患者中BAV 23例,TAV 44例.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动脉收缩压(PASP)、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相对室壁厚度(RWT)均随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3.64~25.59,P<0.05);术后1年BAV组的LVMi明显小于TAV组(F=16.98,P<0.05).两组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BAV与TAV患者在接受TAVR术后均发生明显的左心室逆向重构,两者治疗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9.
<正>OCC历来重视创新性,每年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在全国首次录播或直播一项新技术。2011年的OCC播放国内首次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手术录像,2012年实时转播了亚洲首例经导管二尖瓣夹合术(Mitra Clip),2013年直播了国内首例经皮肺动脉瓣植入术(PPVI),而今年的OCC则在国内首次直播经皮心室重建术(PVR)的手术演示。  相似文献   

10.
<正>目前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已成为治疗重度症状性主动脉瓣狭窄不适合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患者的一种新的治疗选择[1]。术前病例的筛选和评价对于TAVI非常重要。尤其是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解剖病变不同于三叶式主动脉瓣,手术难度更大,术前的筛选和评价更为重要[2]。系统、全面、准确地应用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