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是一种具有遗传易感性的慢性进行性胆汁淤积性肝病。近年来,随着对本病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自身抗体检测手段的广泛运用,其病例数正明显上升。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肠道菌群与胆汁酸代谢的互作失衡被认为在PBC发生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研究发现,胆汁酸的合成与代谢受肠道菌群的调控;胆汁酸及其相关受体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肠道菌群的结构,进而参与PBC的发展。胆汁酸与肠道菌群互作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中医学认为PBC病位虽在肝胆,但其发生发展离不开脾的作用。基于中医理论与现代临床研究,发现脾虚肝郁是PBC的关键病机。结合现代医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文献认为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医脾虚密切相关,胆汁酸代谢异常是肝郁的微观表现,且在PBC病程中,“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关系失衡与中医“脾虚肝郁”相契合。从“肠道菌群-胆汁酸互作”角度探讨PBC脾虚肝郁的生物学内涵,对于研究脾虚肝郁的病机实质及其代表方药对阻止PBC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诊断。方法:对15例黄疸病人经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不清,行ERCP检查。结果:ERCP表现为胆管变细,呈枯树枝、串珠样改变,诊断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经皮质激素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ERCP是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胆汁酸(bile acids,BAs)作为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信号分子,从不同层面参与NAFLD的发病。本文总结了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4.
宁萌  姜崴 《医学研究杂志》2017,46(11):7-9,61
目的 人类的肠道是比较复杂的生态系统。肠道菌群通过影响肠道内分泌细胞(如L细胞、EC细胞、PP细胞)等,激活特异性的G蛋白偶联受体表达(如GPR41、GPR43、GPR119和TGR5),引起GLP-1、GLP-2和PYY等多种肽类和激素的分泌,从而维持糖脂代谢、胆汁酸的代谢和免疫炎症系统的平衡。改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会影响宿主内环境的稳定,引起代谢性疾病。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产物。胆汁酸作为信号分子与TGR5结合,激活法尼醇衍生物X受体的表达,并通过肠肝循环来发挥它的生物调节作用。胆汁酸与肠道菌群对体内的代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周舒婕  杨阳  柯亭羽 《医学综述》2022,(6):1180-1185
2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以病程漫长、远期并发症复杂多样且难以根治为主要特点,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近年来,肠道菌群、胆汁酸与T2DM发生发展的关系是实验室及临床研究的热点.肠道菌群与胆汁酸组成的肠道菌群-胆汁酸轴参与并影响机体葡萄糖代谢及糖稳态调节的过程,与胆汁酸池、胆汁酸受体、胆汁酸信号通...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临床及影像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的临床及影像诊断。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3例PSC患的临床及CT表现,并复习有关献。结果 3例中男2例,女1例,年龄31~57岁,病程2周~5年,均以反复发作右上腹疼痛或伴黄疸为主要症状。CT扫描均见肝内外胆菅、胆总管不同程度扩张,部分胆管壁硬化钙化,类似多发小结石改变。3例术前CT均诊断为胆管多发结石。结论 PSC诊断除根据临床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外,超声检查、CT、MRI检查有一定意义,确诊依赖于胆管造影和肝脏、胆管活检。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PSC)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炎症、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终发展为肝硬化.本病可能和遗传、免疫、感染、肠毒素吸收、胆管缺血等致病因子有关.现就近年有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双相障碍是世界范围内导致经济负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但其潜在机制仍没有得到充分说明,治疗效果欠佳,易复发.近年来,肠道菌群在双相障碍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双相障碍患者的肠道菌群发生变化,且其可通过免疫炎症反应、神经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等多种途径与大脑进行双向信息交流,引起情绪、精力水平和行为变化.因此,本文就肠道菌群与双相...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ERCP与超声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青莲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18):2362-2363
目的:探讨超声与ERCP诊断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PSC)的价值。方法:选取10例ERCP确诊为PSC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声像图,5例患者肝内散在片状强回声;7例胆总管壁增厚、管腔狭窄;10例胆囊壁增厚;6例胆系内胆汁淤积,肝大、脾大均为4例,此外,肝门淋巴结增大及腹水可为PSC的伴随表现。结论:PSC诊断中,超声及ERCP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木犀草素对3,5-二乙氧基羰基-1,4-二氢-2,4,6-三甲基吡啶(3,5-diethoxycarbonyl-1,4-dihydrocollidine,DDC)诱导的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tic cholangitis,PSC)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6~8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成空白对照组、DDC组、DDC+木犀草素组和木犀草素组,每组各6只。DDC组和DDC+木犀草素组小鼠使用0.1% DDC饲料喂养2周,造模成功后改用正常饲料喂养。自第15天起,DDC+木犀草素组和木犀草素组小鼠给予木犀草素40mg/kg连续灌胃20d,每天一次。其余组在此期间正常饲料喂养。比较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变程度;检测小鼠肝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纤维化相关因子[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matrix-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or 1,Timp1)]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和p-p65蛋白活化情况。结果 DDC组小鼠的血清ALT、AST、TBA及ALP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DC+木犀草素组小鼠的血清ALT、AST、TBA及ALP均显著低于DDC组(P<0.05)。HE染色病理切片可见,空白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排列规则,形态正常,无胆汁淤积及炎细胞浸润;DDC组小鼠的肝细胞排列紊乱,胆管周围出现炎症浸润,大量胆汁淤积并伴有小胆管增生;DDC+木犀草素组小鼠的肝组织相较于DDC组胆汁淤积程度减轻,炎症浸润面积减小,且小胆管增生情况得到抑制。DDC组小鼠的IL-1β、IL-6、TNF-ɑ、α-SMA、collagen Ⅰ、Timp1的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DDC+木犀草素组小鼠的IL-1β、IL-6、TNF-ɑ、α-SMA、collagen Ⅰ、Timp1的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DDC组(P<0.05)。DDC组小鼠的p-p65蛋白活化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02),经木犀草素治疗后,p-p65蛋白活化水平下降(P=0.012)。结论 木犀草素对DDC诱导的PSC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肠道菌群在生命健康以及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调节新陈代谢,并参与炎症和免疫的关键阶段.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肠道菌群在癌症的发生以及小鼠模型和患者的抗癌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三位癌症死亡原因,大多数HCC发生在有慢性肝病的患者中,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  相似文献   

12.
肠道菌群在维持肠道和机体的平衡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关系,共同维护着机体的健康状态。肠道微生物群的紊乱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可能的机制包括激活Toll样受体4、影响代谢产物水平、产生内毒素以及促进炎症纤维化的进展等,这些机制共同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目前有证据表明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紊乱来辅助肝癌治疗,包括益生菌、免疫治疗、粪便微生物移植和抗生素等方法。本文将探讨肠道微生物群导致HCC发生的多种机制,以及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失调所采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39-143+封三
目的 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的肠道菌群丰度和多样性。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另有8名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分别提取肠道菌群DNA,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方法扩增V3~V4区序列相应基因片段,建库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Alpha多样性分析中,两组间Ace指数、Chao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OTU聚类和物种注释,发现两组间部分菌群的丰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解纤维素根瘤菌(Cellulosilyticum)、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ella)、毛螺菌(Lachnospiraceae)、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和摩根菌(Morganella)降低,亨盖特拉菌(Hungatella)显著升高。此外,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PBC组和NC组肠道中大肠杆菌的含量,发现PBC组中的含量显著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健康对照组(NC)相比,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组(PBC)在一定水平上肠道菌群发生了改变。进一步分析肠道菌群的变化,有望为研究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发生发展和寻找新的敏感微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痴呆类型,与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神经炎症对血管性痴呆有重要影响.肠道菌群可通过调控神经递质和肠道代谢产物调节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炎症;肠道菌群组成异常也会增加肠道屏障的通透性,激活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进而破坏血脑屏障,加重神经炎症,导致神经细胞凋亡,发生神经退行性病变...  相似文献   

15.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受内源性信息和外源性信号的共同调控,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的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肠道菌群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调节神经系统发育中的重要过程,包括神经发生、髓鞘形成、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突触修剪和血脑屏障通透性,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过程有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神经-内分泌途径、迷走神经、免疫及血脑屏障)及相关的神经递质(短链脂肪酸、5-羟色胺、γ-氨基丁酸、N-甲基-D-天冬氨酸、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作用,进一步了解了肠道菌群与中枢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免疫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免疫相关的通路(炎症小体通路、IFN-I通路、NF-κB通路)。探讨了肠道菌群在癫痫、胶质瘤等疾病治疗的潜在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体的肠道菌群是一个数量巨大的动态种群合集,且在每个个体中都是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的定植从怀孕期间开始,分娩后受药物、饮食和压力等因素影响形成了个体的菌群差异,并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菌群结构保持稳定。随着对肠道菌群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肠道菌群与抑郁障碍有密切关联,该关联源于肠道和大脑之间的双向通信系统,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脑(MGB)轴,MGB轴在维持大脑和肠道的正常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中枢神经系统、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神经递质、神经调节物质、肠黏膜屏障和血脑屏障途径。基于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如何逆转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肠道菌群干预治疗,即通过益生元、益生菌和粪菌移植(FMT)等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状态,可能为抑郁症提供一种有前景的治疗方法。现对肠道菌群与抑郁症之间的相互影响、肠道菌群失调在抑郁症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和肠道菌群干预治疗抑郁症的初步尝试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更好地了解肠道菌群与抑郁症的关系,为探索抑郁症的防治提供新靶点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rimary sclerosing cholangitis, PSC)是一种以特发性肝内外胆管炎症和纤维化导致多灶性胆管狭窄为特征、 慢性胆汁淤积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1-3]。  相似文献   

1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3):1877-1880
<正>人体肠道中大约有1 000多种微生物,微生物细胞的数量约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基因数量是人体基因数量的100倍,在物质代谢、能量转化、免疫系统发育、神经回路构建、阻止病原菌入侵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IBD/IBS、结直肠癌、肝硬化、类风湿、自闭症、帕金森、阿兹海默症等等多种疾病相关[1-4]。肠道微生物因此又被称为第二套基因组,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由于基因组学的迅速发展,测序的技术提升,和  相似文献   

1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与正常肠道菌群相比,PD患者肠道菌群发生显著变化。紊乱的肠道菌群通过代谢产物破坏肠黏膜上皮,提高肠黏膜通透性,直接或间接影响肠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Toll样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产生炎症反应,进一步诱导小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的神经毒性作用。PD病理学标志物Lewy体中的α-突触核蛋白受肠道菌群影响,从肠神经系统移动到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免疫反应,导致脑内小胶质细胞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神经毒性作用。总之,肠道菌群紊乱在P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对肠道菌群在PD发病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结直肠癌约占全球所有新发癌症病例的10%。肠道菌群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调节许多生理过程,如能量获取、新陈代谢和免疫反应等。随着测序技术及动物模型的功能研究的开展,肠道菌群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系列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可能通过炎症、免疫调节及DNA损伤等影响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越来越多的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为结直肠癌的诊断、筛查、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等临床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