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我公司4500t/d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7.5MW纯低温余热发电机组,采用两炉一机双压带内置公共过热器系统,窑尾SP锅炉过热蒸汽首先进入窑头AQC锅炉公共过热器再次加热后送入汽轮机进行做功。1利用SP锅炉过热蒸汽暖管暖机的操作我公司余热发电操作人员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对该系统的操作进行了优化,过去是等待窑系统完全正常,窑头窑尾废气温度达到正常值,符合带炉条件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蓝田尧柏水泥厂的应用。利用两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窑尾预热器排出的废气设置窑尾余热锅炉,利用窑头熟料冷却机排出的废气设置窑头余热锅炉,四台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供汽轮机进行发电,达到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建设的余热发电工程是依附于水泥工艺生产状况及余热条件,而随着水泥行业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其熟料烧成系统能耗不断下降,窑尾预热器出口进SP余热锅炉的烟气温度相应降低,对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及运行产生重要影响。以典型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参数为例,对比分析了有、无公共过热器的两种余热发电系统,得出结论为:有公共过热器的余热发电系统高压蒸汽产量相对偏低;若公共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越高,系统输出功率也越大;余热发电系统设计公共过热器是否合理,取决于窑尾预热器排烟温度及循环水温度两项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1 双压余热发电系统 双压补汽式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系统流程见图1所示,与单压余热发电系统相比,双压系统在窑头(AQC)余热锅炉增设了低压省煤器、低压蒸发器、低压过热器等低压汽水系统,汽水循环分别产生高压和低压两种过热蒸汽.高压过热蒸汽作为主蒸汽,汽轮机在第四压力级之后增加了补汽口,并根据低压蒸汽的物理性质适当增大了补汽口以后汽轮机通流部分面积,低压过热蒸汽作为补汽进入汽轮机,推动汽轮机做功发电.  相似文献   

5.
<正>1余热发电系统概况我公司5000t/d干法水泥生产线配套一组9MW纯低温余热发电汽轮发电机组,系统为双压系统,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均为立式锅炉,采用中信重工技术,窑头烟气经篦冷机一段进入AQC锅炉沉降室然后进入AQC锅炉,窑头、窑尾余热的烟气分别从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由上而下进出,窑头AQC锅炉、窑尾SP锅炉技改前运行参数见表1。余热发电于2009年11月投产运行至今。  相似文献   

6.
谢文虎 《水泥》2018,(9):24
我公司2 500 t/d水泥生产线配套的一组4.5 MW汽轮发电机组于2012年2月投产运行,SP锅炉额定蒸发量为21.5 t/h,AQC锅炉额定蒸发量为5.5 t/h。余热发电系统自运行以来随温度变化波动较大,由于窑系统热工不稳定和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欠缺,余热发电系统运行效率低下,发电量较低,2012~2014年平均吨熟料发电量为31 kWh左右。经过几年的运行发现,我公司余热发电SP锅炉入口烟气温度一直在308~328 ℃左右,出口温度180~189 ℃之间,锅炉主蒸汽温度在295~310 ℃左右。AQC锅炉烟风温度随窑工艺状况波动较大且发电量曲线随AQC锅炉烟风温度曲线波动。随着窑系统热工稳定和公司余热发电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逐步认识到要提高发电量必须稳定窑尾锅炉蒸汽量,减少窑尾旁通阀门漏风量的同时,提高AQC锅炉烟气入口温度,从而使窑尾低品位蒸汽与窑头高品位蒸汽混合后提高整体的蒸汽品质以提高系统发电量。  相似文献   

7.
正某公司5 000 t/d熟料水泥生产线,配套有9 MW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原设计水泥生产线正常运行时,增湿塔顶部阀门关闭,窑尾风全部进入窑尾锅炉发电;窑头进空气冷却器的风阀门关闭,窑头风进入窑头锅炉发电。增湿塔、空气冷却器及窑头锅炉下部均有灰斗,窑尾增湿塔底部绞刀、窑头空气冷却器及窑头锅炉下面拉链机随窑同步运行,窑头工艺流程见图1,2。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泥熟料生产工艺的技术进步,熟料烧成热耗不断降低,窑尾预热器出口的烟气温度不断降低,必然对配套建设余热发电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针对某典型50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余热参数,模拟分析了有/无公共过热器的两种余热发电系统,结果表明有公共过热器的余热发电系统高压蒸汽产量降低;公共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越高,系统输出功率也越大;窑尾烟气温度的高低对于设计公共过热器是否合理起决定性影响,而循环水温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胡希栓 《水泥》2014,(11):40
<正>在水泥厂的余热电站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常规的余热发电系统不能充分利用窑头或窑尾的低参数段的废气,如经窑头锅炉后排烟温度仍为120℃,电除尘进口温度可为90℃,从120~90℃这部分低参数段的热量没有加以利用。在经过与闪蒸和双压等利用低参数热源发电的系统比较后,提出利用低温段供热的新的综合利用系统,即水泥窑余热的热、冷、电联产技术。从而提高对水泥窑余热的利用率,在保证余热发电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可满足水泥厂内办公  相似文献   

10.
孙士华  李昌勇 《水泥》2010,(12):23-24
<正>1带三次风管过热锅炉余热发电系统该系统较常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在三次风管上增加了ASH型过热锅炉(简称ASH炉),窑头AQC炉和窑尾SP炉产生的低压蒸汽,经ASH炉将蒸汽温度提高100℃以上,蒸汽压提高1.0MPa以上。三次风入分解炉的温度从原来的850~950℃降到580~650℃。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余热深度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以解决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普遍存在的余热锅炉排烟温度过高和蒸发量不足的问题。提出的两种余热深度利用方案,分别为窑头余热锅炉排烟余热回收至给水系统技术路线(方案一)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能量优化配置技术路线(方案二)。方案一通过加热窑头余热锅炉给水温度,将窑头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115 ℃降低至85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二通过优化能量在窑头和窑尾余热锅炉之间的分配,将窑尾余热锅炉排烟温度从219 ℃降低至201.3 ℃,提高了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方案一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101.24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90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1.88年。方案二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年收益为210.88万元/年,静态投资为165万元,静态投资回报期为0.78年。这两种方案均在节能方面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对水泥厂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的余热深度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系统概况和存在问题 我公司Ф4.8m×74m的日产5500t/d熟料生产线,利用窑尾、窑头废气余热,配套建设9MW的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该系统有窑头AQC、窑尾SP锅炉各一台(立式),汽轮机为9000kW机组。  相似文献   

13.
<正>1纯低温余热发电工艺1.1设计方案利用4500t/d熟料水泥生产线生产过程中所产的低温余热发电,根据回收的热量计算,在水泥线的窑头、窑尾各设置一台AQC炉、SP炉,配备一台9MW的汽轮发电机组。1.2设计范围及内容(1)热力系统:AQC锅炉、SP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组配置及汽水管线设计。沉降室、废气管道及回灰设计。(2)电气系统:发电厂房高低压配电、照明防雷及接地。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泥生产线废气余热参数特点,某公司7 500t/d熟料水泥窑余热电站热力系统在设计时,采用带三次风锅炉(ASH)的热力系统方案。三次风锅炉取风来自水泥窑三次风管道。其将窑头锅炉(AQC)和窑尾锅炉(SP)生产的饱和蒸汽加热成过热蒸汽,送至汽轮机发电机组转换成电能。三次风锅炉提高了进入汽轮机主蒸汽的初参数,降低了汽耗率,提高了汽轮机的热效率,达到了提高发电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工艺采用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越来越多,简要介绍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及其配套的余热锅炉.详细分析了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对窑尾、窑头电除尘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加大窑头和窑尾电除尘器的规格,加强系统密封.是确保其窑头窑尾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仇乐乐  胡观利 《水泥工程》2011,(1):60-62,80
简要介绍了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热工自动化设计的要求;重点分析叙述了其监控系统的构成及其功能和窑头、窑尾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循环水泵房等系统的控制方式;同时就余热发电系统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及余热发电系统的运行模式也进行了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7.
王鹏  董伟 《水泥》2023,(6):50-52
公司二期的发电汽轮机为旧机组直接使用,由于水泥窑系统所提供热量不能产出符合机组要求的蒸汽,因此发电汽轮机降温降压运行,导致汽轮机组效率及负荷较低。通过对汽轮机组、高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的改造,使汽轮机系统的安全性及经济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8.
唐占甫 《水泥工程》2022,35(2):83-84
1引言 余热锅炉的热源为窑头窑尾大量低品质的余热,要想实现废气能量的梯级利用,要想实现系统余热利用效率最高,余热锅炉的参数选择非常重要.五级预热器的熟料生产线,预热器的出口温度在320℃左右,根据热平衡模拟计算和热工标定及实际运行情况,窑头余热锅炉采用双压和设置公共省煤器及公共过热器,窑头锅炉的公共省煤器出口高温热水供...  相似文献   

19.
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是利用窑头和窑尾的中低温烟气来实现的,达到设计发电量的同时,吨熟料耗煤量不增加。且水泥生产线运行正常稳定是这类工程最佳的建设效果。其中烟气量的调节非常关键,它会直接影响到发电系统和水泥工艺系统的平衡和匹配,影响到余热发电量、熟料质量和吨熟料耗煤量等指标的实现。就目前水泥窑余热发电工艺,当窑头温度过高时,因汽化率高、系统不稳定,窑头锅炉汽包压力过大,加上窑头余风温度波动较大,波动周期很短,入口风温经常在30min内从300℃变化到450℃左右。而汽轮机入口主蒸汽温度波动范围一般要求控制在35℃以内,超出此范围则无法运行,这时窑头锅炉的旁路烟道阀门调节必须频繁动作。  相似文献   

20.
张强  齐新强 《水泥》2013,(8):43-44
我公司4号线为90年代初投产的2 000t/d生产线,余热发电系统于2008年4月投入运行,窑头AQC炉型号为QC90/360-7.5-1.25/340、窑尾锅炉(SP炉)型号QC144/295-7.61-1.25/275、汽轮机型号N3-1.25,额定功率3MW。自投产半年,AQC炉取风口烟气调节风门严重烧蚀,因高温无法控制造成废气管道变形。2010年5月锅炉管束磨漏,对存在漏点的蒸发器和过热器管束封堵。2012年5月对篦冷机至AQC炉入口段废气管道进行更换,窑头锅炉本体进行改进。通过改造解决了影响锅炉运行的问题,使系统发电量达到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