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地震检波器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地震检波器是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其性能直接关系到采集数据的质量及地质效果,因此,地震检波器的技术和应用一直倍受广大物探工作者的关注。目前,地震勘探检波器种类繁多且技术特性参差不齐,这就给地震检波器的选型和应用带来了不便,甚至使人们产生认识误区。本文从地震检波器的原理出发,通过对地震检波器技术参数的论述和各种检波器性能指标的对比分析,对地震检波器的综合技术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就地震检波器的选型和应用提出了独特的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型三分量数字检波器DSU3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张丙和  崔樵  裴云广 《石油仪器》2005,19(4):39-40,44
多波地震采集技术作为一种新技术、新方法,越来越受到勘探工作者的重视。而多波地震采集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字三分量检波器的技术性能。文章就DSU3三分量检波器的基本结构、原理和方向性进行了介绍,分析了DSU3检波器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介绍了其主要的性能与技术指标,给出了与普通检波器性能技术指标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动圈式检波器是石油地震勘探中大量使用的振动传感部件,主要评价参数包括直流电阻、阻尼系数、自然频率、灵敏度及谐波失真度。由于检波器是工作在一定频带范围的传感器件,其动态频率特性对于地震数据采集质量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对SG-5和30DX-10两种型号检波器的幅频、相频特性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检波器参数性能与地震信号接收效果的内在联系,对于科学认知和评判检波器品质具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4.
动圈式地震检波器质量的优劣对于地震勘探效果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为了提高地震检波器质量,提高地震勘探水平,文章提出了动圈式地震检波器质量评比的项目,通过对其主要技术参数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以达到优质产品所应具备的标准;以及检测报告所包括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5.
侯念利 《石油仪器》2003,17(2):44-45
普通检波器串漏电问题比较严重,直接影响地震资料的采集质量,甚至使施工无法进行,因此对普通检波器串实施改造。文章介绍了改造方法及改造后防水检波器的使用特点。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的防水检波器串防水性能良好,保证了地震资料的正常良好采集。  相似文献   

6.
地震检波器是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工程最为关键的设备之一,其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采集数据的质量及勘探项目的 地质效果,因此地震检波器的技术发展倍受广大物探技术工作者关注.从地震检波器的发展历史出发,对地震检波器的技术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系统地讨论了地震检波器的技术发展路线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地震检波器的量化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7.
熊宗富 《物探装备》2003,13(2):107-108
从提高数据质量出发,分类探讨了影响地震数据采集精度的几个因素,并指出其主要因素是检波器和电缆;尽量削弱这些因素的影响,是获得好的地震资料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浅谈稀土磁体地震检波器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分辨率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要求检波器的性能与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相适应。采用稀土磁体的地震检波器提高并改善了检波器的性能,与大地耦合性更好,更加适合高分辨、多维的陆地及井间勘探和海洋多波勘探,拥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途和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
传统上,采集地震资料基于这样的假定,检波器的质量要尽可能地小。1999年,当Steeples和其合作者使用一个农场耕作工具,将72个检波器自动、并几乎同时地进行了插置时,每个检波器的有效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在100Hz的垂直检波器的顶部施加不同的重量,对检波器的质量如何影响传播时间、振幅、频率及资料总的品质进行了试验,在资料的采集过程中,还对能提供不同能量的四种震源进行了测试,对试验得到的资料进行频谱分析显示,较小的重量对检波器记录地面震动的能力影响最大,很大的重量对检波器记录地面震动能力的影响却有限。  相似文献   

10.
地震检波器新技术发展方向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地震检波器是用于地震勘探的专用传感器,随着高分辨率地震勘替的发展,地震检波器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就国内外地震检波器的新进展——超级检波器、数字检波器、光纤Bragg光栅检波器、加速度检波器等进行简要的介绍,并对模拟检波器和数字检波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陆上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检波器性能及参数选择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运基  李桂林 《石油物探》2005,44(6):640-644
地震检波器的性能是高分辨率地震数据采集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资料的品质影响很大.为此,从检波器的振动方程出发,对高分辨率地震检波器性能指标(如自然频率、阻尼系数、灵敏度、谐波失真、假频等)以及检波器组合的连接方式对地震资料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型号检波器的性能以及检波器不同组合方式的对比试验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适合高分辨率地震检波器的性能指标,指出合理地选择检波器类型和检波器的连接方式,能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最后,对数字检波器和模拟检波器采集的资料,从能量、频宽、品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检波器的资料总体高于模拟检波器.  相似文献   

12.
石油地震勘探中,通常采用组合检波器提高地震信号的接收能力。就电气技术特性而言,组合后的检波器具有不同于检波器芯体的响应特性。实际采集作业中,一般只关注组合检波器在接收能力上的改善,却很少顾及组合后响应特性的变化。本文以检波器的原理结构为基础,以现场试验数据为依据,系统地介绍和分析了组合检波器响应特性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及其对地震数据采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震仪器中地震道检波器的测试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正确地使用地震检波器,直接关系到野外地震数据的采集质量。地震检波器的性能测试亦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从检波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出发,系统地阐述了地震仪器中对检波器(串)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方法。对野外施工中正确测试、快速判断和排除检波器(串)故障,提高数据采集质量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滩浅海地区地震勘探存在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宋玉龙 《石油物探》2005,45(4):343-347
滩浅海地区地表条件复杂,陆地和海上施工方法不同,采集的资料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最终成果。针对由于观测系统不同、激发和接收因素不同、海上检波器漂移等对采集资料造成的影响,探讨了改善资料品质的方法技术:①陆地采用延迟叠加震源,使陆海震源的激发信号相接近;②采用陆地压电检波器,使陆地检波器的性能与海上检波器相同;③采用匹配滤波法消除海陆资料之间存在的差异;④采用二次定位方法提高定位精度;⑤选择合适的气枪沉放深度和气枪组合方式消除气泡效应等。这些方法技术的应用,消除了陆地和海上地震资料的差异,提高了滩浅海地震资料的品质。  相似文献   

15.
震检联合组合在高分辨率地震资料采集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高分辨率地震勘探中,能否采用组合一直是人们争论的问题。本文从震检联合组合原理及理论分析出发,结合大庆地区的实际资料,说明在石油地震勘探中,采用较小的组合距进行震检联合组合能压制低频和高频干扰,有利于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野外地震资料采集中,检波器的各种组合通常作为压制规则干扰、突出有效信号的重要手段,但野外检波器组合在压制干扰波的同时也压制了有效信号。采用数字单点检波器很容易在室内实现接收道组合,且效果优于野外组合。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川西高密度试验线,利用单点多分量数字检波器、5m道距5m线距接收的地震资料z分量进行了室内不同方式的组合试验。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组合方式,在基本不影响资料分辨率的同时,可有效提高数字检波器接收信噪比,达到甚至超过常规模拟检波器接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型高精度地震检波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淑清 《物探装备》2002,12(2):142-148
新型高精度地震检波器是一种能将机械振动转换成感应电势的传感器。可用于反射法和折射法地震勘探中垂直分量的检测,也可在工程、航天、国防、安全监测和科学实验等领域中应用。本文介绍了该检波器的原理、特性、优点和不足,并以大量的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检波器的室内测试性能和在野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单点单检波器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往大量使用的地震检波器野外组合,理论上对野外噪音有压制作用,但野外应用受各种因素影响,压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特别是由于检波器本身的误差、近地表的不一致性等因素,野外组合反而污染了地震数据。采用单点单检波器接收,室内进行数字组合,能有效地消除规则干扰和其它噪音,提高动态范围和数据保真度。  相似文献   

19.
碳酸盐岩裸露区不同类型检波器对比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方海相碳酸盐岩裸露地区,地表及地下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原始地震资料质量难以保证。为探索碳酸盐岩裸露区高分辨率勘探方法技术,在凯里地区进行了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磁悬浮检波器与常规检波器对比试验,通过对灰岩出露区不同类型检波器的应用效果分析,总结了灰岩出露区高分辨率勘探中磁悬浮检波器、三分量检波器和常规检波器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