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利用扫描电镜对雪峰虫草(Ophiocordyceps xuefengensis)重要寄主巨疖蝙蛾(Endoclita davidi)成虫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描述.结果表明,巨疖蝙蛾雌雄成虫触角均为丝状,分布有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鳞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7种感器.其中,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板形感器只分布于鞭节;毛形感器在柄节和鞭节均有分布;B(o)hm氏鬃毛分布于雌、雄的柄节和梗节的基部;鳞形感器在各节均有分布,尤其在鞭节的种类和数量最多.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类型及分布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两种苔蛾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美苔蛾Miltochrista miniata和之美苔蛾M.ziczac的触角,发现5种触角感器: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2个亚型)、栓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2个亚型).触角感器数量最多的是毛形感器,其次为B?hm氏鬃毛,栓锥形感器的数量最少,其余两种感器数量居中;之美苔蛾的触角感器的总数多于美苔蛾;两种苔蛾雄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均多于雌性个体触角感器的总数.本文对两种苔蛾触角各感器的形态、分布进行描述,对种间、种内差异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花布灯蛾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结果表明:在花布灯蛾雌雄成虫触角上均存在8种感器,包括鳞形感器、毛形感器(3个亚型)、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B?hm氏鬃毛.结合各种感器的形态、分布和显微结构对其可能具有的功能进行了推断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双委夜蛾Athetis dissimilis成虫触角及感器类型进行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双委夜蛾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和特征差异不显著,二者均为丝状,分布有8种类型的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鳞形感器、耳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其中6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表面具有单孔和多孔,表明它们的主要功能是嗅觉。锥形感器和栓锥形感器又分为不同的亚型,锥形感器分为两个亚型(SbaⅠ和Ⅱ),栓锥形感器分为三个亚型(SstⅠ,Ⅱ和Ⅲ)。栓锥形感器Ⅰ和Ⅱ在数量上较少。在雌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而且雄蛾毛形感器数量明显多于而且长于雌蛾。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小黑突眼隐翅虫Stenus melanarius、瘦突眼隐翅虫S.tenuipes、黑胫足突眼隐翅虫S.macies、虎突眼隐翅虫S.cicindeloides和阑氏突眼隐翅虫S.lewisius等5种稻田突眼隐翅虫雌、雄成虫的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5种突眼隐翅虫的触角感器类型基本相同,均有5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又分为3个亚型:即B?hm氏鬃毛、毛形感器(毛形感器1、毛形感器2、毛形感器3)、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锥形感器1、锥形感器2、锥形感器3)和栓锥形感器,同种感器形态相似;各种感器在触角上的分布相对稳定,具有一定规律;感器的分布、数量在种间及雌、雄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因此,触角感器可能不宜作为突眼隐翅虫种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6.
利用扫描电镜对栎黄枯叶蛾成虫( Trabala vishnou gigantina)触角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栎黄枯叶蛾雌雄蛾触角上均含有5种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和Bo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最发达。各种感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类型和分布大体相同,只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信息素对栎黄枯叶蛾的行为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柳毒蛾的触角结构与感受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对柳毒蛾成虫触角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柳毒蛾成虫触角存在6种感受器,即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鳞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其中,以毛形感器最多,栓锥形感器最少。经观察,柳毒蛾雌雄成虫的触角一般形态结构无明显差异,其感器类型及分布具有性二型性。  相似文献   

8.
沙柳木蠹蛾性信息素通讯系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 arenicola staudinger)是危害沙柳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在其求偶、交配过程中,性信息素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沙柳木蠹蛾雌蛾腹末第VIII节、第IX节、第VIII~IX节节间膜及产卵器表面的化学物质采用溶剂提取并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根据性信息素主成分的保留时间和含量确定性信息素分泌腺体的分布部位。同时对雌蛾性信息素分泌腺体和雄蛾触角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沙柳木蠹蛾的性信息素分泌腺体主要分布于雌蛾腹末第8~9节的节间膜上,表面密集分布着大量的刺状锥形突出体;雄蛾触角中分布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刺形感受器、腔锥形感受器、芽形感受器、柱形感受器和锥形感受器,其中以毛形感受器最多。雄蛾触角上毛形感受器的分布明显比雌蛾触角上的数量多且密集。  相似文献   

9.
麻点豹天牛成虫感器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点豹天牛 (CosinesthessalicisGressitt)是危害杨 (Populusspp .)柳 (Salixspp .)等多种树木枝干的钻蛀性害虫 ,受其危害的树木往往千疮百孔 ,轻则造成断枝 ,重则折干甚至枯死 ,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自然景观。感器是昆虫感受外界信息的接收器 ,是在昆虫感觉器官 (如触角 )上的一个特化区域 ,由毛原细胞、感觉神经细胞所形成的一种表皮特化的薄壁构造。为了探索利用信息素防治的新途径 ,对该虫的主要感觉器官———触角、下唇须、下颚须表面的感器类型进行扫描观察 ,以期通过对感器微观…  相似文献   

10.
用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亚洲玉米螟幼虫的触角、口器附肢下颚须及其瘤状体、下唇须上的化学感受器的种类、分布与形态特征。亚洲玉米螟幼虫触角分为三节,在第二和第三节上主要有6个丹锥感受器和1个栓锥感受器两种化学感受器。口器附肢下颚须上有8个丹锥感受器,排列为3-2-2-1;下颚须瘤状体上各有一个侧栓锥和中栓锥感受器,另有一个较小的丹锥感受器;下唇须在第二节、第三节上各着生有一个丹锥感受器。亚洲玉米螟幼虫触角上化学感受器数量少,主要分为两种丹锥感受器和栓锥感受器;口器附肢下颚须及其瘤状体、下唇须上化学感受器数量较多,主要为丹锥感受器、侧栓锥和中栓锥感受器。  相似文献   

11.
野蚕黑卵蜂成虫触角化学感器的超微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野蚕黑卵蜂成虫触角上多侧孔感器和端孔坛形感器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表明:在多侧孔感器上,微孔分布于感器的外侧面(迎风面),感器内部具典型的嗅觉感器结构;端孔坛形感器上,微孔分布于感器的顶端,内部神经细胞丰富,具典型的味觉感器(接触化学感器)结构。野蚕黑卵蜂雌蜂触角不同程度切除试验表明:多侧孔感器与寻找寄主栖境(桑树)有关,端孔坛形感器则与对其寄主卵的识别和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12.
大口径高能量激光测量中后向散射能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锥形吸收腔高能量激光能量计测量过程中的后向散射能量分布是影响测量准确度的一个关键参量.依据锥形腔能量计内表面与入射激光相互作用的光学定律,推导了能量计内入射激光光束能量的分布函数;并结合复化辛普森数值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当能量计反射系数一定,而入射激光光束直径与吸收腔直径之比不同时,锥形吸收腔开口处光功率密度分布和后向散射总功率.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大口径高能量激光,后向散射能量损失将达到0.5%至2.5%左右.根据后向散射光功率密度分布计算得到后向散射总能量,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将有效改善高能量激光能量测量准确度.  相似文献   

13.
温钦  周恒  邱昆 《光通信技术》2021,45(7):33-36
针对回音壁模式(WGM)光学微腔中模式高效激发的需求,基于有限元软件COMSOL对模式电场分布的计算结果,设计了一种对于WGM激发效率的仿真方法.该方法可以对微腔与锥形光纤在不同耦合条件下不同模式的谐振峰最大深度进行仿真计算,从而确定该模式得到高效激发的耦合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模式的激发效率控制和高阶方位角模式的激发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基于Fluent软件和真实受感器模型,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建立了与受感器实际使用环境近似的流场计算域,研究了两种常见结构的受感器对流场总压场的影响,探索了受感器在不同工况下对流场不同位置的影响程度和流场沿程的总压分布情况,获得了一些关于受感器对流场总压场和沿程总压损失影响的结论,有益于指导后续的设计人员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场致电子发射具有高效、响应快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锥形和金字塔形尖端是两种常见的场发射尖端结构。主要分析了这两种尖端结构的场发射电学特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实现结构优化的途径。为此,建立了两种尖端的三维模型,并利用有限元法深入讨论了结构尺寸,包括尖端曲率半径、尖端与阳极间距以及尖端高度对电场分布以及电场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尖端曲率半径、缩短尖端与阳极间距、以及选择适当的锥体高度是优化尖端场致电子发射性能的三个重要途径。在综合考虑电场分布以及电场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发现锥形尖端更有利于产生高密度小束径的低能电子束,而金字塔形尖端则更适用于高压力灵敏度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大面积、高质量碲锌镉单晶是制备碲镉汞红外焦平面器件的理想衬底材料,而腐蚀法是常用的揭示碲锌镉晶体缺陷和评价晶体质量的方法之一。对碲锌镉晶体常用的Nakagawa、Everson、EAg1和EAg2四种腐蚀剂在碲锌镉材料(111)晶面上的腐蚀坑坑形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Ag2腐蚀剂在(111)B面上的腐蚀坑为平底坑,Everson腐蚀剂在 (111)B面上产生的腐蚀坑包括平底坑和带有不同倾斜方向坑底的三角锥形坑,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三角锥形坑并未沿着坑底的倾斜方向向下延伸。实验中也首次观察到了EAg腐蚀剂的黑白平底坑。对常用腐蚀剂的坑形特性研究,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腐蚀剂开展碲锌镉材料缺陷研究和晶体质量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17.
徐强强  吴卿 《红外》2021,42(2):29-34
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固液界面形状与界面附近热流的状态有关。影响固液界面附近热流方向的因素有外部温场分布和材料热导率等。总结了常用的固液界面控制方式,然后采用CGSim温场模拟软件对3种使用不同支撑结构的晶体的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对籽晶区以及锥形区内部固液界面的形状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支撑结构对籽晶区及锥形区内部固液界面的控制影响较大;通过采用合适的支撑结构设计并选取合适材料,同时配合外部温场的调节,能够得到理想的凸形固液界面。  相似文献   

18.
李璟  马骁宇  王俊 《半导体学报》2007,28(1):108-112
初步设计14xx nm锥形增益区脊形波导量子阱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结构,利用MOCVD生长14xx nm InGaAsP/InP量子阱激光器外延片,引入腔破坏凹槽(cavity-spoiling grooves)将有源层刻蚀断以隔离从锥形区反向传输回的高阶模,进一步改善远场光束质量.保持总腔长1900μm不变,改变脊形区的长度,其长度分别为450,700和950μm.对比三种情况的最高输出功率和远场特性,发现LRW=700μm时,器件特性参数和远场光束质量最优,斜率效率为0.32W/A,饱和输出功率为1.21W,其远场为近衍射极限的高斯分布,发散角为29°×9.6°.当固定脊形区长度为700μm,改变锥形区长度,发现当锥形区长度为1000μm时,器件特性参数进一步提高,斜率效率达0.328W/A,饱和输出功率为1.27W,远场仍为近似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19.
初步设计14xx nm锥形增益区脊形波导量子阱激光器材料和器件结构,利用MOCVD生长14xx nm InGaAsP/InP量子阱激光器外延片,引入腔破坏凹槽(cavity-spoiling grooves)将有源层刻蚀断以隔离从锥形区反向传输回的高阶模,进一步改善远场光束质量.保持总腔长1900μm不变,改变脊形区的长度,其长度分别为450,700和950μm.对比三种情况的最高输出功率和远场特性,发现LRW=700μm时,器件特性参数和远场光束质量最优,斜率效率为0.32W/A,饱和输出功率为1.21W,其远场为近衍射极限的高斯分布,发散角为29°×9.6°.当固定脊形区长度为700μm,改变锥形区长度,发现当锥形区长度为1000μm时,器件特性参数进一步提高,斜率效率达0.328W/A,饱和输出功率为1.27W,远场仍为近似高斯分布.  相似文献   

20.
通过Rsoft软件对锥形光纤倏逝场能量分布特性进行仿真,从理论上分析锥形光纤激发微谐振腔非互易性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光纤熔融二氧化硅微球腔通过高精度三维调节架沿光纤方向移动,每次移动相同距离选取测试点,记录光源正反传输情况下微球腔谐振谱线,得到谐振谱线特征参量随倏逝场变化的非互易性变化规律。通过计算微球腔理论鉴频曲线获得非互易性对陀螺动态范围与灵敏度的影响,并提出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