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外台站是重要的科技基础设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在分析广西生态区位和林草资源特殊性和典型性的基础上,面向社会经济和科技战略,提出了广西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建设的构想。采用多源数据分析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广西全域范围内划分相对均质的9个生态地理分区,并按照层次清晰、功能完善、覆盖全面等原则规划布局森(竹)林、湿地、荒漠(石漠)、草地、城市等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25个。构筑以国家台站为重点、地方台站为补充的上下衔接、横联区内外观测的定位观测研究网络,解答重大科学问题,服务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广西,筑牢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相似文献   

2.
3.
4.
根据国内外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的背景、发展现状和趋势,在分析河北省生态区位和地貌类型特殊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河北省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建设的意义与迫切性,提出了“十二五”河北省陆地生态系统长期定位研究站网建设布局的初步设想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陆地生态系统扰动(火灾、病虫害、氮沉降、极端气候事件等)可以极大影响并改变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结构,进而对陆地碳循环的时空格局产生重要影响。定量估算自然扰动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对于深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循环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文中针对几种主要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扰动(火灾、虫害、氮沉降、干旱和洪水等)分析扰动过程与陆地碳收支动态变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综述近年来相关研究的主要进展,总结生态系统扰动过程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各自特点,重点介绍运用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方法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对各种扰动过程的响应,分析当前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确定性,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探究全球变化的核心内容。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CENTURY模型强大的参数化功能,深入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土壤有机碳等的动态变化,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以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此,总结了CENTURY模型近年来在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以期为将来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并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格局影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水耦合的关键指标,反映了植物抗旱能力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探究水分利用效率对CO2、水分、温度以及太阳辐射等气候因子的响应情况,为探究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公路建设对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提出地球表层生态系统和公路生态工程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云南公路建设条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云南公路建设对陆地表层生态系统的影响,据此,结合云南的实际,提出了创建云南公路生态工程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巩固和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潜力是缓解全球CO2浓度上升和气候变暖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为全面了解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科学制定“碳中和”目标实施路径和行动方案,本研究总结我国森林、灌丛、草地、荒漠、湿地和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研究现状和趋势,阐述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提升面临的挑战及解决路径。近40年来,我国陆地生态系统表现为重要的碳汇,碳汇强度时空差异明显:从1980—2000年的0.17 Pg·a-1(1 Pg=1×1015 g)增至2001—2010年的0.20 Pg·a-1,预计2050—2060年将达0.46~0.49 Pg·a-1;整体上呈现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的空间格局。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各子系统碳源/汇特征也表现不同:森林是碳汇的主体,灌丛、湿地和农田表现出碳汇趋势,但草地和荒漠的碳源/汇特征尚不明确。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未来碳汇潜力巨大,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主要面临3方面问题,即国土生态空间有限、固碳能力亟待提升、政策机制与配套措施不完善。今后...  相似文献   

10.
提升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潜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内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可能是碳汇抑或是碳源,且规模大小处于变化之中,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内部属性和外部影响因素的作用。整体上,目前我国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规模大约在0.25 Pg C yr-1大小的碳汇,可以有力地支撑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未来的陆地生态系统碳汇评估应当采用更加可靠的方法和数据,减少误差和不确定性。通过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状况,可以为制定区域“碳中和”方案、实现国土空间保护与利用的低碳增汇目标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洛桑试验站(Dept.of soil science Rothamsted Experimental Station)于1843年开展最早的农林领域的长期定位试验研究。目前,联合国陆地生态系统监测网络Terrestrial Ecosystem Monitoring Sites(TEMS)、美国长期生态学研究网络United States Long 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Network(USLTER)等国际著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均有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著名的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有美国的Baltimore生态研究站、Hubbard Brook生态系统研究、Coweeta水文实验站,以及前苏联的морианов,瑞典的斯科加贝,德国的黑森(Hessen),瑞士的埃曼泰尔(Emmentel)等。我国已建有中国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等两大网络。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不仅发展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而且给有关地区、国家以及全球的环境管理、合理经营资源和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发挥科研数据的利用效率,在全面了解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25年来的常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确定湖南会同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数据管理系统(E co-DBM S)要完成的基本任务和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建立了标准地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气象数据库、养分循环数据库.系统开发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可行性分析、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调试、系统评价和维护;该系统可进行数据录入、查询、修改、统计、排序、系统维护、打印报表并生成子数据库,实现了对该数据库信息的管理.该系统可广泛用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产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是为了缓解产业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把产业活动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并通过比拟生物新陈代谢过程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形成一种产业替代模式,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和协同进化性等特征。文中阐述产业生态系统的内涵、特性、评价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讨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及评价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竹林生态定位站布局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林生态系统是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述了国内外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现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竹资源的自然地理区划、面积分布和主要类型情况,提出了我国竹林生态定位站的布局方案,以期为长期开展竹林生态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昆明地区存在水资源紧缺和水域污染、大气污染以及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提出以生态为主,在3个层次上进行系统结构研究的对策与构思。  相似文献   

17.
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是喀斯特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对比其他森林生态系统,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具有较高的C含量和较低的N、P含量,植物生长一般会受到N、P的限制;凋落物和土壤N、P含量较高,不同植被类型土壤P含量有很大差异;随着植被正向演替的进行,土壤N含量和凋落物N、P含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植物个体差异、气候、地形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文中系统总结了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概况、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影响因素及研究方向,并针对我国西南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化学计量学研究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从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8.
总结太原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站建站工作经验,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提出其生态系统长期观测的目标及指标体系,将康养环境和游憩景观指标体系纳入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的特有指标体系。基于观测指标拟定观测设施,提出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建站的布局思路及建设方案。基于城市生态定位观测站的科普价值,以及其与城市和人的密切关系,提出配套科普宣教设施,增值其社会公益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