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种面向可信决策的风险信任平衡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确定环境中,风险和信任是影响可信决策的关键因素。对于风险和信任的相互关系尚未达成共识,而已有的信任模型或者风险管理手段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在分析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风险和信任在可信决策中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主观逻辑建立了一个风险信任平衡模型。该模型将风险和信任量化为风险观点和信任观点,通过安全策略定义事务重要性和可信决策的相关参数,基于信任关系优先准则进行可信决策。本文提出的风险信任平衡模型可以对分析风险和信任相互关系进行量化,也可以应用于基于信任和风险的安全模型和安全决策中。  相似文献   

2.
由于车联网中的节点多为快速移动的车辆,因此节点的移动性使得车联网网络拓扑的结构变得更加复杂,节点的分布范围变得更加广泛,恶意节点对路由的潜在威胁也逐渐增加.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使车载节点间通讯的安全性与节点的空间信任值受到了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是构建出一种基于反馈节点信任度的信任评估模型,与经典的机会路由模型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可信网络中用户行为可信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前网络安全受到严重的挑战,国际研究表明网络安全正向着网络可信方向发展,未来网络安全是增加行为可信的可信网络,它主要包括服务提供者的可信、网络信息传输的可信和终端用户的可信.通过研究用户的行为信任,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与恶意用户交往,而且因为服务提供者与用户之间建立了互信,从而提高了它们合作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降低了因不信任带来的监控和防范等额外开销,所以对用户行为可信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而且也可以提高网络的性能.以可信网络中用户行为可信研究为核心,提出了面向可信网络的用户行为信任的评估、预测与控制架构,包括行为信任的可靠评估;满足不同安全与性能需求的灵活的信任预测;基于信任与风险、利益得失的系统访问博弈决策;基于信任的动态的资源访问控制和以信任预防为主,实时监控为辅的异常行为的监控与防范等.并把这些用户行为可信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组合,实现了动态控制与静态控制,信任与风险的统一,为可信网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核心的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统逐渐深入城市居民生活,但也暴露出如远程恶意控制车辆、泄露车主个人信息等安全威胁。相较于车端设备与车联网服务平台层面的安全问题,文章重点关注车联网通信层面面临的安全问题。基于此,文章对近年来车联网环境中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分析了异常行为定义,并总结了常见威胁模型;然后,从基于消息内容的异常检测、基于消息处理行为的异常检测和结合传感器的异常检测3个方面,讨论了异常行为检测机制的分类;最后,总结了当前车联网通信异常行为检测机制中尚未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可信网络中基于多维决策属性的信任量化模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可信网络中的信任关系模型本质上是最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一,涉及假设、期望、行为和环境等多种因子,很难准确地定量表示和预测.综合考虑影响信任关系的多种可能要素,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多维决策属性的信任关系量化模型,引入直接信任、风险函数、反馈信任、激励函数和实体活跃度等多个决策属性,从多个角度推理和评估信任关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用来解决传统量化模型对环境的动态变化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多维决策属性的融合计算过程中,通过信息熵理论确立各决策属性的分类权重,克服了过去常用的确定权重的主观判断方法,并可以改善传统方法由于主观分配分类权重而导致的模型自适应性不强的问题.模拟实验表明,与已有同类模型相比,该模型具有更稳健的动态适应性,在模型的安全性方面也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可信网络中一种基于行为信任预测的博弈控制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田立勤  林闯 《计算机学报》2007,30(11):1930-1938
近年来,网络可信的研究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用户的行为信任研究是网络可信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用户行为信任的评估是基于过去交往的行为证据之上,而我们需要的是未来的用户行为信任等级,因此科学地预测未来用户的行为信任等级是非常必要的,文中首先论述了如何利用贝叶斯网络对用户的行为信任进行预测,提供的机制不仅可以预测单属性条件下的行为信任等级,而且可以预测多属性条件下的行为信任等级.由于信任和风险是并存的,单独依靠预测的信任等级进行决策是非常片面和危险的,因此该文的其余部分将行为信任预测结果和博弈分析相结合对双方的支付矩阵进行分析,计算出了基于用户安全行为属性的混合纳什均衡策略,证明了服务提供者进行控制的决策条件,得出了相关的一些重要性质,最后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论文的应用.该文的结果对于量化分析用户行为信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章在分析过程和实例中结合了数字化电子资源的实际网络应用背景,因此该机制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洪安  李栋  苏旸  杨凯 《计算机应用》2016,36(9):2447-2451
针对可信网络中动态信任模型对终端用户行为信任评估有效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聚类分析的可信网络管理模型。该模型在传统信任模型的基础上引入聚类分析方法,从行为预期的角度研究用户的行为信任。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行为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以构建行为预期,并利用行为预期评估用户行为,最后以信任评估结果为依据实现对网络中的用户的管理。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对长期接入的正常用户产生稳定的信任评估结果,同时迅速发现并隔离恶意用户,对可信用户与不可信用户有较高的区分度,与传统的信任模型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及效率,达到了提高网络可信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面向验证的软件可信证据与可信评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软件可信性问题的凸显,近年来人们开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研究与软件可信有关的问题。从认识和理解软件的角度,基于对软件的思考以及认识越深入软件越可信这样一个观点,在对传统的软件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验证的可信证据模型。该证据模型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的可信证据收集与分类方法的不足,便于多维性评估,有利于可信演化,符合人的认识习惯。最后,基于该可信证据模型,为探索解决可信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可信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可信网络的关键技术,揭示了其基本属性,即安全性、可控性及可生存性.并从可信网络的架构与信任模型、安全接入控制及网络管理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网络用户行为可信的评估具有不确定性、复杂性等特点。针对已有模型在动态适应性、主观分类权重、决策属性建模粗糙等方面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用户行为可信评估模型。采用更完善的决策属性来衡量用户行为可信性,基于AHP原理计算直接可信度,运用信息熵理论客观的分类方法,确定各个决策属性的权重,并通过加权几何平均融合各决策属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评价网络用户行为的可信性,反映网络用户行为可信性的动态变化特性。与传统模型相比,在准确度和安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1.
孙剑明    赵琳 《智能系统学报》2013,8(4):312-318
当车辆不能通过GPS接收机获得自身位置信息时,就难以获得有用的交通提示风险服务.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车载移动ad-hoc网络车辆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获取作为网络节点车辆的大致位置,并结合一种改进的警报信息优化传播算法,向即将处于危险或拥堵区域的不能通过GPS接收机定位的车辆发送警报信息.仿真实验表明只要车辆自组织网络中有40%的车辆可以获得GPS的定位信息,就可以将警报信息准确完整地送达处于网络中的所有车辆.当遇到浓雾天气、交通事故或者是其他拥塞时,该方法会防止车辆进一步拥堵并能提醒驾驶员防范危险.  相似文献   

12.
车载自组网(VANET)可以有效提高交通安全,但在其大量部署前必须解决安全和隐私问题。为此,提出一个VANET中有效的无证书批认证方案来解决传统基于身份的认证方案中存在的密钥托管问题。系统主密钥不预先装载到车辆的防窜改设备中,减少方案的安全性对防窜改设备的依赖;不采用计算量大的双线性对来减少计算开销;利用批认证算法提高认证效率。安全性分析表明,提出的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中是可证明安全的;与以往的方案相比,该方案在计算成本和通信成本方面具有较低的开销,适用于实际的VANET环境。  相似文献   

13.
车辆协同感知定位是车辆定位的热点技术.针对车载自组织网络,本文在GPS卫星导航和车辆自身航位推算(DR)的基础上,利用车辆之间的到达时间(TOA)观测和车辆到车辆(V2V)的实时通信来设计一种分布式协同定位方法.针对协同定位中TOA测量函数的非线性和辅助车辆真实位置未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无迹卡尔曼滤波(UKF)的协同定位算法.相对于传统的UKF协同定位使用GPS观测值作为辅助车辆位置,本文提出的算法将辅助车辆位置作为未知参数,扩维到状态向量,有效降低了辅助车辆位置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 Monte Carlo仿真结果表明,利用TOA观测的协同定位精度明显优于仅利用GPS和DR的独立定位精度,且改进的UKF协同定位算法相比于传统UKF算法,具有更高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14.
异构聚合签密既能够实现不同密码系统之间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不可伪造性,也能够降低通信开销。结合车载网的特点,提出了一个无证书密码系统到基于身份密码系统的异构聚合签密方案,并采用不同的系统参数来增强系统的安全性。方案能够同时为多个消息进行验证,并为发送者实现了身份匿名,有效解决了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同时,在随机预言模型下证明了该方案满足不可区分性和不可伪造性。数据对比实验表明,该方案相对于同类型方案有效地降低了通信开销,适合用于车载网络。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联社交网用户交友匹配时隐私泄露的问题,利用无可信第三方服务器的安全协议匹配方法,提出一种交友匹配的隐私保护方案。通过将不经意传输协议、simple和cuckoo哈希算法以及Feistel密码结构相结合,设计一种隐私集合交集协议,保证车联社交网用户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实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更高的效率,能够防止车联网用户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16.
数字签名在应对车联网中数据窜改威胁时扮演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的签名方案面临着灵活性、效率、隐私保护、用户密钥管理等诸多问题,难以在车联网中释放潜力。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个面向车联网的直接可撤销外包属性签名方案。该方案使用了基于线性秘密分享的签名策略机制,赋予车联网用户在签名生成和验证方面的灵活性和隐私保护。此外,设计了一种高效的用户密钥直接撤销机制,以提供对用户的实时撤权。所提方案还构造了一种外包验证方法,从而显著降低了验证者的计算和存储开销。安全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选择消息攻击下具有不可伪造性,并且能够抵抗合谋攻击。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案相较于其他方案的优势及其在车联网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Vehicular networks have tremendous potential to improve road safety, traffic efficiency, and driving comfort, where cooperative vehicular safety applications are a significant branch. In cooperative vehicular safety applications, through the distributed data fusion for large amounts of data from multiple nearby vehicles, each vehicle can intelligently perceive the surrounding conditions beyond the capability of its own onboard sensors. Trust evaluation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are two primary concerns for facilitating the distributed data fusion in cooperative vehicular safety applications. They have conflicting requirements and a good balance between them is urgently needed. Meanwhile, the compu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torage overheads will all influence the applicability of a candidate schem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Lightweight Privacy-Preserving Trust Evaluation (LPPTE) scheme which can primely balance the trust evaluation and privacy preservation with low overheads for facilitating the distributed data fusion in cooperative vehicular safety applications. Furthermore, we provide exhaustiv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evaluation for the LPPTE scheme, an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LPPTE scheme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usion results and i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to the state-of-the-art schemes in multiple aspects.  相似文献   

18.
车辆自组织网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车辆自组织网络(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VANETs)的网络节点移动速度快、网络拓扑变化频繁、节点移动要遵循道路规则等特性, 现阶段对VENET的研究主要基于模拟仿真。VANET仿真研究包括车辆移动模型的构建和无线网络的仿真,其中车辆移动模型的真实性是评价VANET网络仿真结果是否可靠的关键因素。概述了车辆移动模型的分类, 提出了车辆移动模型构建的基本框架, 介绍了文献中比较流行的车辆移动模型和网络仿真器, 详细讨论了现有的VANET综合仿真软件以及VANET应用仿真研究, 最后对VANET仿真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9.
以孤立节点数、最大连通长度、全局网络效率等参数为连通性量化指标,应用VanetMobisim车辆仿真软件建立车载自组织网络,详细研究在Nakagami衰落信道模型和确定信道模型下VANETs连通性随时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当VANETs全连通时,网络时间相关性较弱,当网络连通性比较差时,各项连通性指标均呈现重尾现象,网络连通性具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分析车辆节点密度、路径损耗指数和衰落因子等因素对网络连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安全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移动自组网络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其无中心控制、多跳等特征使移动自组网络安全问题更加严峻.特别是,当节点数增加时,网络的组成难度、可用性、安全性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在对国内外有关移动自组网络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对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安全涉及的关键技术,如安全模型与安全方案、安全分簇技术、组密钥管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最后,指出了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即: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的安全组网技术、移动自组网络的协议安全证明技术、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的密钥管理技术、大规模移动自组网络模型模拟和安全性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