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陕西医学杂志》2017,(8):1083-108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转换指标与血糖的生化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骨转换相关指标,包括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及钙离子浓度。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比色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和钙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骨钙素和钙浓度与血糖呈负相关,而碱性磷酸酶活性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指标与血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故在糖尿病患者中应加强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2.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20-3023
目的:分析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代谢的影响及其与骨折发生的关系。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统一治疗,观察组接受个体化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对比两组治疗1年后骨密度、骨代谢、微量元素、氧化应激、骨折发生率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MD绝对值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形成指标骨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原肽(PⅠCP)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骨吸收指标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破骨细胞分化因子(sRANK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脱氧吡啶啉交联(DPD)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微量元素铁、锌含量高于对照组,钙含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中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代谢酶单胺氧化酶A(MAOA)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骨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正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增加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优化整体病情,降低远期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蔡一强  孙永强 《中医学报》2020,35(4):871-874
目的:探讨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补肾壮骨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手术、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补肾壮骨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骨密度、骨矿含量、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5%(67/74),对照组有效率为74.3%(5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骨矿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肾壮骨汤能进一步提高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且对骨密度及骨矿含量有明显改善效果,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糖尿病患者骨代谢异常生化指标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选取平顶山市新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4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钙(Ca)、血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尿脱氧吡啶啉(DPD)、尿Ca、尿肌酐(Cr)进行测定,并将这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血清BGP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尿DPD/Cr比值以及尿Ca/Cr比值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Ca以及AL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时血清BGP浓度下降,尿DPD/尿Cr及尿Ca/尿Cr比值升高;血清BGP、尿DPD/尿Cr及尿Ca/尿Cr等生化指标可以作为糖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60例,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患者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而血清骨钙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素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骨松汤对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骨松汤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影响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骨松汤组、钙尔奇组,每组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经双侧卵巢切除术建立骨质疏松小鼠模型。骨松汤组在造模后灌胃骨松汤水煎剂每天早晚各3 m L(1.72 g/10 g),钙尔奇组给予钙尔奇灌胃每天早晚各3 m L(0.42 g/10 g)、空白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共12 w。12 w后测各组定小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和雌二醇(E2)及骨密度。结果:1.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和血清雌二醇(E2):骨松汤组治疗前后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明显降低,雌二醇(E2)明显升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钙尔奇组治疗前后比较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明显降低,雌二醇(E2)明显升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骨松汤组和钙尔奇组2组比较,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明显降低,雌二醇(E2)明显升高,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骨松汤可以升高去卵巢小鼠骨质疏松的血清雌二醇(E2),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改善去卵巢骨质疏松小鼠骨密度。2.骨密度:治疗后骨松汤组和钙尔奇组的骨密度与空白组接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2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松汤可以改善去卵巢小鼠骨密度,其机制与其减缓雌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与骨转换生化指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34名骨质疏松椎体及股骨颈骨折病人的血清MMP-1、血清ALP和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水平。结果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MMP-1与ALP及NTX无相关性;患者血清NTX水平较年龄匹配的骨质疏松组增高(P〈0.0 5),血清MMP-1水平高于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组及骨质疏松组(P〈0.05)。结论血清NTX水平增高可能为骨折的危险因素。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及股骨颈骨折患者血清MMP-1水平升高,可能为高骨代谢转换过程中的一种生化表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几种血生化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及骨钙素 4项系列化指标的变化关系。方法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患者 5 0例 ,健康对照组 60例 ,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 ,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素。结果 患者组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和 P <0 .0 1 ) ,而血清骨钙素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 1 ) ,两组血清磷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血清钙、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素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绝经期女性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女性非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73例,根据腰椎1~4的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测定仪测定3组空腹血糖及血清钙、磷和碱性磷酸酶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肽水平,采用化学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对3组进行比较.结果(1)3组的年龄、HbA1c及血清磷、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长于骨量正常组(t分别为1.93、1.37,P<0.05),空腹C肽水平均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分别为3.41、3.07,P<0.01),骨质疏松组体重指数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5.04,P<0.01),3组血钙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2.16±0.37) mmol/L],骨质疏松组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t=2.83,P<0.05),3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均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但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t松=3.69, P<0.01;t少=2.11, P<0.05).(2)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是空腹C肽及血清钙、碱性磷酸酶水平.结论(1)糖尿病患者血清钙水平较正常标准低.(2)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避免因糖代谢不佳导致的体重下降和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尽量保护β细胞功能,以延缓或减轻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3)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是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该指标有助于及早诊治糖尿病合并的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激素(PTH)与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160例骨折患者.根据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任意部位的骨密度T值将骨折患者分为正常组53例、骨量减少组63例、骨质疏松组44例,比较三组血清25OHD、PTH、骨密度T值、血清骨钙素蛋白(BGP)、骨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结果 正常组、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的血清PTH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清25OHD水平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正常组的血清BGP、ALP水平低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血清25OHD水平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血清BGP、ALP水平低于骨质疏松组(P<0.05).正常组的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均高于骨量减少组、骨质疏松组(P<0.05),骨量减少组的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高于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D与腰1~4椎、全髋关节、股骨颈骨密度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骨质疏松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骨密度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方新友 《中外医疗》2016,(24):20-2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对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50例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25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动力髋部螺钉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住院时间、Harris评分、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Ward三角、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分别为(0.875±0.022)、(1.009±0.062)、(0.880±0.032)g?cm-2,对照组分别为(0.646±0.010)、(0.799±0.017)、(0.684±0.022)g?cm-2,3组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提升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骨密度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固定法与关节置换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比内固定法与关节置换法的疗效.方法 选择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髋关节置换手术)和对照组(内固定手术),分别采用关节置换法与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2组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值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6.7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87%,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的骨密度值均明显提高,但实验组的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关节置换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内固定法更为优良,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通过补肾活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该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进行常规骨折复位与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补肾活血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7.5%,对照组为7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观察组RUSS评分为(4.69±0.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48±0.31)分,P<0.05;在Gartland-Werley 评分上,观察组(6.52±2.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31±3.23)分, P<0.05;在PRWE评分上,观察组(14.69±6.2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8.62±7.53)分,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上,观察组(5.21±1.47)分显著少于对照组(5.68±1.92)分,P<0.05。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通过补肾活血汤治疗可以有效的提升骨折恢复速度,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状态,提升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在改善股骨胫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3例股骨胫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0)和研究组(n=33);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疼痛、心理等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健康水平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第1、3、5天及出院时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相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10%(3/33)低于对照组30.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改善股骨胫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轻机体疼痛,调节患者心理健康状态,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牙齿脱落与椎体压缩骨折的关系,评估牙齿脱落是否可以用作预测椎体压缩骨折风险的指标。方法:简易问卷调查保定市骨科医院住院治疗的椎体压缩骨折病人,所有个体均为绝经后女性,调查项目包括牙齿脱落年龄,脱落数目,骨折发生时情况,骨质家族史,有无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史等。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骨折组126人,对照组102人。牙齿脱落率、牙齿脱落年龄和牙齿脱落个数对骨折风险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e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骨折组牙齿脱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平均牙齿脱落年龄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前牙齿脱落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骨折家族史后,牙齿脱落与骨折风险显著相关[OR=3.598,95%CI(1.917,6.753)];年龄小于59岁发生牙齿脱落的个体以及牙齿脱落大于4颗的个体,骨折风险可能进一步显著增加[OR=5.092,95%(2.451,10.578);OR=2.656,95%(1.350,5.225)]。结论:牙齿过早脱落与椎体压缩骨折风险高度相关,其临床应用前景尚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对患者骨折的疗效及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手术治疗的135例肱骨近端骨折后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患者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中医组68例和常规组67例,中医组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常规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效果及肩关节功能。结果中医组的平均愈合时间(6.4±1.5)周显著短于常规组的(7.1±1.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术后2周中医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患者的肿胀程度优良率89.7%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76.1%(P<0.05);术后6个月中医组患者的肩关节后伸、外展上举、外旋程度、运动范围、功能及Neer总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术后采用中医三期疗法辅助治疗有助于骨折愈合,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仔细探究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复杂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3例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对照组为31例,观察组为32例.2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比较2种手术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治疗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AOFAS踝-后足评分.结果: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活动时间、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经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的安全性,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分析得知,针对临床患有复杂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给予微创钢板接骨技术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佳,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外固定架与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以提高肱骨干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手术治疗49例肱骨干骨折,其中肱骨加压钢板内固定18例,外固定架固定31例骨折均为闭合性,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和桡神经损伤、骨不连、肩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钢板内固定相比,外固定架固定操作手术时间短(P>0.01),骨折愈合时间提前(P<0.01),而住院时间两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固定架固定未发生骨不连,钢板有3例出现骨不连接。暂时的桡神经麻痹钢板与外固定架分别为2例、0例,肩功能障碍分别为3例、4例,所有病例未发生骨感染。结论:与钢板相比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及围手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为(8.56±1.25)周,住院治疗时间为(17.15±3.64) 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优、良人数较多,及格率高达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Mazu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Mazur评分为(87.35±4.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7±4.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治疗胫骨Pilon骨折疗效显著,术后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 I L- 6 在骨质疏松症发病中的作用,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66 例,根据 B M D 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组( O P组) ,绝经后非骨质疏松组( N O P组) 及27 例绝经前健康妇女( 对照组) ,采用 I L- 6 酶标法、放免法检测血清中 I L- 6 以及雌激素( E2) 水平变化,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 I L- 6 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而雌激素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1) ; O P组与 N O P 组亦存在显著差异( P< 0 .05) ;在 O P组中 I L- 6 与年龄无相关关系,与骨密度( B M D) 和雌激素( E2) 呈负相关。结果提示,雌激素的减少与 I L- 6 高表达有关,即可使分泌 I L- 6 的细胞活化, I L- 6 分泌增多,从而促使骨吸收增多,骨密度降低,可能是导致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