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05年3月23日13时20分,BP(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德克萨斯炼油厂的一个正在开工的异构化装置发生了一系列猛烈的爆炸。爆炸造成15人死亡,180人受伤,在爆炸现场的工艺泄放烟囱旁边当时放置了一些检修用的可移动拖车,这些死伤人员中的大多数当时都是在拖车的里面和外面。爆炸冲击波摧毁了附近的50个大型  相似文献   

2.
2005年3月23日中午1:20左右,BP(英国石油公司)美国德克萨斯州炼油厂的碳氢化合物车间发生了火灾和一系列爆炸事故,15名工人被当场炸死,170余人受伤,在周围工作和居住的许多人成为爆炸产生的浓烟的受害者。同时,这起事故还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起压力管道元件膨胀节在系统气密性试验过程中发生爆炸的事故,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和相关试验,查明事故直接原因为单层聚四氟乙烯(PTFE)材料的膨胀节不能承受系统试验压力而发生爆炸,间接原因为压力管道施工工程涉及的产品制造、采购、出入库管理、施工组织和现场监督等环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管理缺位,导致与初始设计要求存在明显不符的膨胀节被投入现场安装和测试,进而提出了预防和减少同类事故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2011年12月,东北某市一炼油厂发生一起气分车间脱乙烷塔顶回流罐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受伤,附近部分居民的房屋不同程度损坏,玻璃几乎被全部震碎。  相似文献   

5.
牛蕴  吴祚祥 《安全》2010,31(1):23-25
北京地区现有加油站1100多个,遍布北京市主要交通干线的周边地区。加油站作为危险化学品装置,属于石油石化类高危行业。近年来,加油站在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事故,例如,2007年11月24日,上海浦三路油气加注站储气罐爆炸事故就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宋元宁  郝银贵  程文勇 《安全》2008,29(8):29-31
1事故案例 (1)玉米淀粉粉尘爆炸 2007年5月9日,沈阳市郊区某一大型淀粉厂的干燥塔突然发生爆炸,淀粉干燥塔几乎遭到全部破坏,事故虽然没有人员死亡,但是由于该厂的淀粉干燥岗位和包装岗位邻近设置,致使两个岗位的16名操作员工不同程度烧伤。事故不仅造成员工的人身伤痛,也使该厂资金花销陡然增大,随之发生经济困难。  相似文献   

7.
1事故经过 2011年3月7日凌晨2时左右.常州某染织有限公司染色机发生爆炸,锅盖冲开,锅内的纱绽全被冲出,汽浪将车间预制屋面引起移位掉落导致现场2名装纱工人死亡。  相似文献   

8.
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分析与事故后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油液化气储配站火灾爆炸危险因素从危险物质、设计与施工、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进行了重大危险源辨识,对石油液化气泄漏引发蒸气云爆炸事故进行后果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进行了详细的实际调查,并以科学理论和数据为依据,进行了多角度的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10.
赵土英 《安防科技》2004,(12):34-36
结合典型事故案例,针对原油码头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原油泄漏与火灾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预防事故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就两起焊割金属容器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事故预防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在事故现场勘查的基础上,通过材料成分、力学性能、金相组织与断口、碎片附着物以及充装气体成分等检测和试验,结合爆炸能量的理论估算,对一起氧气瓶爆炸事故的性质和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瓶体存在的脱碳、微裂纹及局部腐蚀凹坑这些类裂纹缺陷在爆炸产生的巨大载荷下诱发了气瓶的开裂及扩展,其宏观断口表现为韧脆交替的快速断裂特征。依据碎片抛射距离估算的气瓶实际爆炸能量远大于其发生物理爆炸所产生的能量,气瓶爆炸属于化学爆炸。气瓶内存在的碳烃类油脂有机物以及瓶阀关闭时产生的摩擦热或静电火花是氧气瓶发生化学爆炸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事故调查报告的质量,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事故案例学习的需要,通过案例分析事故调查报告中事故原因部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事故致因理论来改进事故调查报告的思路;应用24Model改进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的事故原因分析,以此来验证本文思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事故致因理论能够更加科学地归纳事故原因,增强措施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有效改善事故调查报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9.
介绍了山东省某化工有限公司苯胺厂的工人在废硫酸罐顶部焊接管线时发生的一起废硫酸罐爆炸事故。通过对事故发生经过及现场情况的调查分析,找出了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废硫酸罐耐酸瓷瓦破损,废硫酸渗漏与罐体接触反应产生的氢气,与由苯-稀硫酸萃取分离器串入废硫酸罐的苯或硝基苯蒸气及罐内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因违章操作产生的明火、高温发生爆炸。通过对这次事故的详细描述、分析,在吸取事故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为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樊小建  孙军  吴晓华 《安全》2013,(9):41-42
正采油作业过程中,存在风险有油气中毒、物体打击、高空坠落、触电等等,其中因员工的违章操作发生物体打击,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发展形象。为确保企业良性发展,创造优秀企业,保证员工的安全与健康,需要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