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做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可以简化许多手续,使接种工作能更容易普及推行(尤其在农村)。但首先必须证实卡介苗接种对已感染者及活动性结核病没有不良作用,而后才能施行。因此,研究卡介苗对于结核病的影响是十分迫切需要。关于这个问题文献上各家意见颇为分岐,某些学者报告口服卡介苗对结素阳性者及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安全无害,因而主张不做结素试验直接接种;但亦有卡介苗接种促使结核病变恶化甚至引致死亡的报告。在动物实验方面,柳泽曾报告卡介苗对已感染结核病豚鼠无害,但Jankov报告皮内接种可使豚鼠结核病导致严重恶化,Fitzpatrick 在小白鼠实验上亦证明大量卡介苗对实验结核病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预防结核病的措施中,结素试验是早期发现结核病人的一种方法,比X线肺部健康检查的早期价值更大;一般是利用卡介苗接种前的机会来进行的,对结素反应阳性者作为肺部健康检查的对象,对反应强阳性者(尤其是儿童)可以作为施用化学药物预防性治疗的对象。如果推行不作结素试验直接卡介苗接种,则应当把卡介苗接种作多方面利用,除为免疫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系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对1,108名15岁以下儿童凡是皮上划痕法结素试验阴性,不论其皮内结素试验结果如何,均接种卡介苗并进行了观察,以了解一部分对皮内结素阳性儿童接种后身体的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皮上结素试验采用纯结素溶液,48小时后看反应,硬结直径4厘米以下者为阴性。对反应阴性者一律采用压刺法接种卡介苗,卡介苗量为25毫克/毫升;并同时作皮内结素试验(5个单位),72小时测定反应,以硬结直径5厘米为阳性反应标准。于接种卡介苗后3天、6天、1月及2月分别观察接种处的局部反应,淋巴结肿大情况及有无全身反应。对一部分儿童于接种前及接种后两个月,进行了胸部X线检查。局部反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于1979年开展了一次卡介苗普种。由于这次普种任务大,时间短,加上地震后居住分散,困难较多,我们坚决依靠党的领导,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仅用40天时间完成了3个区、2个农场的15岁以下儿童474,405人次的结素试验和卡介苗接种,并对其中100例结素强阳性15岁以下儿童进行了直接皮内卡介苗接种安全性的观察,经过1、2、6、12周对全身、局部和肺部X线观察,均未见不良反应。因而在普种后期对3,000名儿童做了直接皮内法接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在卡介苗接种地区,测算人群中结核自然感染水平,从而推算年感染率,本文选择以往从未开展过卡介苗接种地区,以Dam和Hit ze提出的被试验者接种卡介苗后结素反应比接种前增大不明显者可能为自然感染的依据,在7岁与14岁儿童中进行了观察,测算了接种卡介苗后人群的感染率和年感染率,以接种前的结素试验所得感染率和年感染率对照,结果无大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防治青年结核病,我们于1977年12月27日至1978年3月15日,对鞍钢30岁以下 45,318名青年工人进行了结素试验及结核病新登记情况观察。将以上观察对象按结素试验结果分为强阳性组、一般阳性组、阴性种卡介苗组,阴性未种组及漏查结素反应组五个组。接种卡介苗组自12周结素复查开始观察一年,其他各组皆由结素试验时开始观察。新登记病例的诊断按1978年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规定的新分类法。结果:45,318人结素试验,验反应37,523人,占82.79%。阳性反应30,888人,占82.32%,其中强阳性4,879人,占13%;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接种许多年来,卡介苗接种是许多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的重要部分,并作为主要预防措施。 1974年WHO结核病专家委员会第九次报告中强调可以不做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并可与麻疹疫苗,百日咳疫苗等免疫注射同时应用。在以往十年中世界上卡介苗接种规模在扩大。  相似文献   

8.
对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的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广泛应用定量结核菌素(结素)皮肤试验的变态反应,考核卡介苗的接种质量,以远期变态反应持续时间,确定卡介苗的复种对象。从有对照的研究证实,卡介苗接种的获得性免疫力可能持续十年之久,但卡介苗接种后的变态反应持续时间,一般认为系3~5年,因此,卡介苗接种后结素皮肤反应阴转是否就是再接种的标准,值得探讨。现将我们对卡介苗接种后结素试验阴性与早发反应的关系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9.
一般结素试验都是使用旧结素,然而在卡介苗接种后旧结素的反应强度常较自然感染者为轻,局部反应的边缘不清楚,故疑阳性比较多。这在实行检查反应工作中有一定的困难。1943年Lind等,1949年Bluhm、Freeman等Magnusson等,1954年Knrakane等,1957年Lorber等都曾对用卡介苗制造的结素进行过研究,认为这种结素对接种过卡介苗的人或动物都比归结素敏感。本文报告我们在用不同卡介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0月,本所对西城区19所小学二年级及21所中学初一年级学生(卡介苗复种前结素试验阴性)接种卡介苗后发生的Koch氏现象作了调查观察。以接种后3~5天,局部反应平均直径≥5mm或局部有脓溃者定为Koch氏反应。3,990名学生作了结素试验,72小时全部进行复验,其中938名(23.5%)结素试验阴性,935名(99.7%)接种了卡介苗。种卡学生中,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由7月10日至24日以两周时间,在九龙坡区进行了皮内结素试验30,331名,接种卡介苗17,554名;连同上半年新生儿接种1938名及两小月至7岁结素试验7,493接种,卡介苗5,229名,共计已接种24,721名,结素试验39,898名,已达到7多以下儿童的70%,基本上完成了卫生部卡介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所规定的三年任务指标。这一任务的胜利完成,是与保守思想经过一番斗争的。自去年卡介苗座谈会特别是整风运动以来本,本市由1957  相似文献   

12.
鉴于单用结素反应阳转率指标考核卡介苗接种的免疫效果,有时会受到结素试验的复强作用、重迭试验的非特异性反应、隐性变态反应、回忆反应和非典型分支杆菌的感染等因素的干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受结素试验的复强作用的影响。此外,卡介苗接种后结素反应阳转与否或阴转与否,有时与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和保护力的持续期不相一致的问题,至今未得到很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新生儿皮内卡介苗接种采用全量苗与同批号的半量苗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12周与5年结素持续阳转率全量苗皆高于半量苗,而淋巴结异常反应率二者无显著差异,局部反应两组均未见异常。认为上海市新生儿可用全量卡介苗皮内接种。  相似文献   

14.
我们曾于1960年对3,058人用皮上划痕法(75毫克/毫升一滴作 形划痕)不作结素直接接种卡介苗,并观察了一般反应情况(不包括肺部)。我们发现,接种者都无全身反应,局部Koch 氏现象的程度并不太强,发生率也不高(见表1)。  相似文献   

15.
以往,不作结素试验直接接种卡介苗未能广泛使用,是因为怕受染者发生严重反应,特别是病灶的爆发。为了解直接划痕接种卡介苗在已受感染的人中是否有害,我们作了以下的试验。对象:分两组:①.2-7岁儿童对5个单位旧结素反应阳性;x线透视肺部正常者240名,有病变者2名。②.成人对20个单位旧结素反应阳性;x线透视肺部正常者166名,有陈旧病变者15名;对1个单位旧结素反应阳性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08名。共531名。方法:531名在接种前均进行X线检查,用每毫升含75亳克的卡介苗液,以划痕法给予接种。划痕为每边长1厘米的“田”字形,一般地每日观察,但于72小时着重检查局部反应、局部淋巴结反应及全身反应,并于21日再作X线检查。我们选择72小时及21日复查,是因为以往的经验这两个时间反应最明显的原故。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考核卡介苗接种质量,探讨简便科学的考核指标,我们于2001年下半年开展了卡介苗接种后12周结核菌素试验(简称结素试验)及卡痕考核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WHO 早于1964年即推荐“直接接种卡介苗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应用”。根据我地区资料:小学生结素阳性率为10~26%,先做结素试验等于70~90%是重复注射,加之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人力、物力、交通等困难情况,故在科学观察之后,毅然采用直接皮内接种。五年来直接接种65万多人次,占总接种数的90%以上,累计节省3.6万元,减轻了工作压力,收到了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卡介苗接种的预防效果及投入/产出的效益虽然存在着争议,但在结核病疫情较重的地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仍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措施之一。而卡介苗的接种质量直接影响着它的预防效果,低质量的卡介苗接种,不但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相反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对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质量监测,发现问题、提高接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大庆市辖区于1976年逐步开展卡介苗接种工作,1980年形成预防接种网络,1983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常规报告制度,1986年开始探索卡介苗接种的质量监测,1991年得以完善,1998年建立了卡介苗接种强反应监测体系。本文是对1991—2000年10年大庆市辖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进行监测分析。资料与方法1.收集1991—2000年大庆市各年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工作报表、质量监测表、强反应记录和结核病人登记本、结核病统计年报表及《大庆市统计年鉴》。以此为基础,统计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率、接种后12周阳转调查率、阳转率、结素反应平均直径、卡痕率、卡痕平均直径等6项指标以及0~14岁儿童的结脑、肺结核及肺外结核登记新发情况。2.卡介苗为冻干卡介苗,12周阳转调查采用BCG...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新生儿不同方法卡介苗接种局部反应及合并症,我科于1964年4月,对我市7个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站所接生的生后1~7周394名新生儿,采取逐户逐人走访接种的方法,用皮内接种148名,皮上划痕接种246名。所用之卡介苗及结素均系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制品。  相似文献   

20.
结核菌素试验是目前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的一种方法,因卡介苗接种是用以代替初期感染,如已有过自然感染,则不需要接种,因此怎样来做结素试验就成为接种卡介苗的重要问题之一。我们看看过去的情况,1953年规定了两次试验法,在4年来的实施过程中,有些单位未按照这个规定进行,原因是手续麻烦,两次试验的作用不大。如上海市对7岁以下儿童用10个结素单位一次试验,并无不良反应;福州市只有3%呈强反应;加兴市有1.15%为强阳性,经书面调查提出意见的36个单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