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120例,按照其是否伴有颈动脉硬化分为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组70例,单纯高血压组50例,并以同年龄段体检健康人群40例作为对照组。各组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测颈动脉硬化指数(AASI),根据其相关的数据资料以及中医证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组IMT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组,三组的AASI也具有显著性差异,合并发病组的AASI高于其余两组,且AASI的大小同患者的日间平均血压、24h平均收缩压(SBP)均呈正相关,同24h舒张压(DBP)呈负相关;对高血压患者中各中医证型与AASI关系表明瘀血型AASI较其他类型均高。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硬化老年患者的IMT、AASI增加,在中医证型上瘀血型高血压患者存在并发颈动脉硬化的危险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课题通过收集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内分泌科2011—2012年度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的症状、证候分布、舌象、脉象及中药使用情况,分析并总结出其中医证治特点。方法:根据既往病例资料,统计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情况,并且将各药物分别按功效、药性、药味、五脏归经、累计总剂量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研究发现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最常见的证型为气阴两虚,最容易兼夹瘀血及湿邪。其最常见的症状除传统意义上口干、多饮、多尿外,乏力也在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患者中普遍存在。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最常使用的中药为茯苓,黄芪,麦冬,生地黄,太子参。按中药功效对异常组所有药物进行总结后发现使用最多的为补虚药和清热药。按中药药性分类,使用最多的为温性药和平性药。按中药药味统计,使用最多的为甘味药。结论:糖尿病伴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以气阴两虚型患者最为多见,临床上除常规使用益气养阴药物以外,还可根据其兼伴症状的不同,选择清热药类的药物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秦皇岛地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编制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426例患者临床调查,体检合格的4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运用统计方法,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中医证候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结果: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各证型出现从高值到低值排列为脾虚湿瘀证〉湿热内蕴证〉肝胃郁热证〉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热盛伤津证。其脾虚湿瘀证的患者IMT较其他组高(P〈0.01)。湿热内蕴证与脾虚湿瘀证二者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余证型与脾虚湿瘀证比较有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该筛查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在脾虚湿瘀证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患者最重,提示临床上可应用健脾清热、化湿活血法治疗糖尿病,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可能起到一定的减低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重捷 《光明中医》2014,(10):2073-2075
目的观察应用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共纳入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65例,随机分为血脂康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氨氯地平、依那普利口服治疗,血脂康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脂康口服,疗程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脂、血压、脉压、IMT的变化。结果1、血脂康组治疗后进一步降低血脂水平(P〈0.05);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脂康组治疗后进一步降低24小时平均收缩压、脉压水平(P〈0.05);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血脂康组治疗后可降低IMT(P〈0.05)。结论血脂康能明显改善血脂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IMT。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扶阳方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中医证候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脑梗死的中老年患者56例随机分为3组,阿司匹林组(Ⅰ组)19例,口服拜阿司匹林;扶阳方组(Ⅱ组)19例,口服扶阳方;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组(Ⅲ组)18例,联合服用拜阿司匹林和扶阳方。各组均观察1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Ⅰ组、Ⅱ组及Ⅲ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与Ⅰ组和Ⅱ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间比较,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治疗前血清hs-CRP含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hs-CRP含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Ⅱ组及Ⅲ组效果优于Ⅰ组(P0.05)。3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治疗后颈动脉中层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Ⅱ组、Ⅲ组经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Ⅰ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扶阳方联合阿司匹林对于降低hs-CRP、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明显优于单用阿司匹林或扶阳方,为临床脑梗死治疗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程度能反映早期动脉硬化的程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厚,且脉压与IMT有关[1]。我们通过颈动脉超声观察心可舒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1临床资料2011年2月-2013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男41例,女35例;年龄55-75岁,平均(63.6±7)岁。76例患者均经颈动脉超声检察为颈动脉粥样硬化,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临床调查与分析肥胖人群属于中医痰瘀证型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研究肥胖人群痰瘀证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方法 对100例肥胖并符合痰瘀证型患者进行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进行分级评分,同时对肥胖并符合痰瘀证患者进行量化评分,综合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肥胖人群痰瘀证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病变程度成直线相关上升趋势.结论 肥胖人群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随痰瘀证轻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肥胖人群中腹型肥胖的痰瘀证轻重程度及颈动脉内膜病变的严重程度较全身性肥胖为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尿病合并脑梗死组48例,无脑梗死组51例,测定2组患者CRP及颈动脉IMT。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CRP水平及颈动脉IMT显著高于无脑梗死组(P均<0.05);CRP、餐后2h血糖与颈动脉IMT有线性依存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检测CRP与颈动脉IMT对及早发现脑动脉硬化,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健脾降浊汤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以2018年1月~2019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主体,将入选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分成两组实施研究,其中3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另外30例纳入观察组,采用健脾降浊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TG、TC、LDL-C及HDL-C水平经SPSS20.0软件系统分析均得以改善,且观察组TG、TC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大,观察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提升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减少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健脾降浊汤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使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得以改善,具有良好的调脂及抗动脉硬化效果,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拟降压调脂方的降压、降脂及减缓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作用。方法:将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服用依那普利及辛伐他汀,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服降压调脂方,均1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压、降脂及改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压调脂方可改善患者的血压、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脑梗塞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中医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脑梗塞及其梗塞亚型的诊断采用1995年中华神经病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制定的标准,并经影像学证实。中医证候诊断采用《中风病证候诊断标准》。研究对象年龄在40—80岁之间,发病时间在2周以内。采用ACUSON7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中心频率为7.0MHz。颈动脉超声从实时灰阶图像扫查开始,采用标准横切面、纵切面及连续扫查方法,记录颈内动脉斑块及其大小,以及内中膜厚度。结果:受试者151人中,脑梗塞组11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组34例。脑梗塞组中火热证51.0%,血瘀证48.0%,气虚证32.0%,肝风证27.0%,痰浊证23.0%,阴虚阳亢证66.0%。脑梗塞组血瘀证56例中有颈动脉斑块者44例(78.6%),脑梗塞组无血瘀证61例中有颈动脉斑块者35例(57.4%),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颈动脉斑块合并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病例的证候分布率最高为血瘀证(56.0%和51.0%)。应用二分类变量的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颈动脉斑块与证候的关系研究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有正相关性(P〈0.05,OR=2.7),与气虚证呈负相关性(P〈0.05,OR=0.33)。与其它四种证型没有相关性。结论:血瘀证的发生不仅因为脑梗塞,而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更加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对运用活血化瘀疗法防治脑梗塞及动脉硬化粥样硬化斑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的相关性。方法:对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的136例脑梗死患者及73例非脑梗死的对照人群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分,同时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的形态、数量、回声特征。结果:在总体人群中,不规则型斑块中血瘀证所占的百分比较非血瘀证增高(P0.05);在脑梗死患者中,血瘀证组颈动脉斑块不匀质、不规则率高于非血瘀证组(P0.05)。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血瘀证与颈动脉斑块形态呈正相关(P0.05)。脑梗死血瘀证与斑块数目、性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及数目存在正相关,且其斑块具有不稳定性。在发生脑梗死时,斑块数目增加,不稳定性增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在大庆油田脑血管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死恢复期治疗,包括脑细胞营养药物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早晚各温服1次,5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测定神经功缺损程度评分(CNDS评分)和NIHS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情况;采用MBI量表评定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同时采用智能经颅多普勒超声分析仪记录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1)治疗后2组CNDS和NIHS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低(P0.05)。2)治疗后2组Fugl-Meyer和MB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程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3)治疗后随着Vm明显较治疗前增加(P0.05),PI和RI则较治疗前减少(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4)CNDS与Vm呈正相关,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辅助治疗能有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在脑血流动力学中提升评价血流量Vm,降低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上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中医证型。方法运用四诊方法收集150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的病史资料、客观指标数据,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分为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组,并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等分别对其进行辨证,得出辨证结论。结果中医证型中,气虚痰瘀型的斑块阳性率最高,达81.13%;气虚血瘀型次之,占59.52%;而气虚痰浊和痰热型的斑块阳性率最低,均为33.33%。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时以气虚血瘀为主证,而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时以气虚痰瘀为主证。结论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气虚痰瘀证和气虚血瘀证为最主要的证型,其次为气滞血瘀证、气虚痰浊证、阴虚证和痰热证。  相似文献   

15.
李永锋  王开娜 《河南中医》2016,(7):1164-116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与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采用双抗体夹心板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法检测血清BDNF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标准评定神经功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BDNF水平。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有效率为62.5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血清BDNF水平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血清BDNF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不同中医证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相关性,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客观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回药扎里奴思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扎里奴思方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的评估。 方法: 将84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内科基础治疗相同,试验组42例采用扎里奴思方,对照组42例应用尼莫地平片,疗程28 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的变化。 结果: 两组病例于治疗7,14,28 d后进行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但试验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09%,对照组69.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以治疗组7,14 d作用尤为明显(P < 0.05)。 结论: 脑卒中患者给予扎里奴思方能够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脑梗死后遗活动不利及日常生活能力的下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中医"证"的结构方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脑梗死临床辨证诊断和证型的量化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临床大样本多中心现场调研,应用先进的数理统计方法—结构方程对脑梗死中医证候系统的研究。结果:在脑梗死结构方程中各因子与临床证型间存在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其共因子为风瘀证、各分因子分别为阴虚、气虚、火热、痰湿证;结构方程各因子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脑梗死各证型之间的标本因果关系以及彼此相互兼夹、转化、演变的规律。结论:脑梗死直接的共同的病理要素是风瘀,而更深一层次的病理机制是阴虚、气虚、火热、痰湿等。表现在临床证候上,风瘀、阴虚、气虚、火热、痰湿既可合并出现,也可单独出现;无论是单独出现还是合并出现,都必然兼夹(或存在)着风瘀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汤联合中医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2月本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另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另给予醒脑开窍汤联合中医护理措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8%,对照组有效率71.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肢体麻木、神疲眩晕、言语障碍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通窍汤联合中医护理能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陈荣  曹校校 《中医杂志》2011,52(12):1032-1034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加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氧化应激机制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抗凝、降纤、抗血小板凝胶、扩容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程均为14天。于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定,并检测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NHISS评分、Barthel指数及SOD、MD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