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决高强钢生产过程中的诸多问题,从热轧、冷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工序管理控制的角度出发,制定了先进高强钢关键轧制技术研究方案,最终解决了热轧带钢性能稳定性控制、带头上翘、冷轧带钢厚度波动、冷轧板形突变等问题。另外,在热轧轧制工艺、温度精准控制、冷轧轧制力模型优化,一级AGC厚度自动控制系统开发、全流程压下负荷分配优化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开发了一系列先进高强钢轧制关键技术,并在产线生产中得到应用,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含钒低合金高强钢沉淀析出的形成,分析了碳氮化钒的一般析出、相间析出和纤维状析出的典型形貌、析出模型等,给出了最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含钒低合金高强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田飞  王自荣  李昭东 《钢铁》2015,50(9):76-80
 通过比较相同冷轧与罩式退火工艺下Mn-Si系和铌微合金化2种汽车用低合金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微量铌在冷轧罩式退火低合金高强钢中的强化机理。利用OM、SEM、TEM和拉伸试验机分别对2种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对比分析表明:相对热轧板来说,2种钢冷轧退火板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尺寸都有所长大,导致了强度降低。相对Mn-Si钢而言,铌微合金化钢热轧板和冷轧退火板中的铁素体晶粒和第二相析出物尺寸更细小,细小第二相析出物的数量也更多,在相同的伸长率水平下明显提高了强度。冷轧罩式退火板的强化机理分析表明,铌微合金化低合金高强钢的主要强化方式是细晶强化和NbC的沉淀强化;研究认为添加质量分数为0.025%的铌时细晶强化更强烈。  相似文献   

4.
从热轧及冷轧工艺参数与设备运行情况入手,分析了DP980高强双相钢冷轧环节带钢头部和尾部厚度波动大的原因。认为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组织及性能差异,是造成带钢头部与尾部厚度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U型冷却方式后,热轧带钢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避免了带钢长度方向的强度差异造成的冷轧厚度波动。  相似文献   

5.
唐伟  杜凤山  林海海  文杰 《钢铁》2020,55(1):65-71
 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由于其屈服强度、成形性能及尺寸精度的要求,对冷轧轧制稳定性和板形控制提出极大挑战。针对某钢厂薄规格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生产过程存在的肋浪和边裂情况进行分析,采用试验方法研究了热轧带钢库区冷却过程对钢卷温度及性能均匀性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该钢种在UCM机型冷轧轧制过程中带材变形特征,揭示了带材浪形和边裂的并发机理,同时分析了不同工艺对带钢变形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合理论及仿真分析,提出了针对热卷性能均匀性及酸轧轧制稳定性的优化方案,改进后冷轧板形质量明显提高,带材边裂缺陷完全消除,冷轧高强集装箱板的轧制稳定性及产品质量均得到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相同热轧工艺条件下,针对含钒及不含钒带钢在高压射流工序进行表面除鳞处理后冷轧,研究钒元素对高压射流后带钢表面宏观形貌以及冷轧过程中轧制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压射流表面除鳞处理环节中含钒带钢相对不含钒带钢的除鳞难度更大,表面清洁度较差,但在冷轧工序中含钒带钢相对不含钒带钢的轧制力略低。  相似文献   

7.
热轧卷取温度是影响热轧组织的主要因素,热轧后所获得的组织,决定着低碳冷轧薄板的性能。为减少P3A2钢冷轧退火产品在平整过程中的横折线缺陷,通过降低热轧卷取温度,可提高屈服强度,同时抑制AlN在热轧过程中的析出,使其在退火过程中析出,减少固溶氮的含量,增加带钢屈服的难度,减少了开卷过程中的横折线缺陷。  相似文献   

8.
高屈服点高强度10MnTiNb冷轧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嵩  李静 《鞍钢技术》2002,(2):43-45
阐述了合金元素在10MnTiNb微合金化高屈服点高强度冷轧板中的作用.通过成分设计,热轧、冷轧工艺控制,对该钢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QP钢作为第三代超高强钢的主要成员,兼具较高的强度和较高的延伸率在车身结构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形状复杂的A、B柱加强件等。Nb微合金作为一种钢种的常见添加元素,在钢中与C、N形成的碳氮化物既会对奥氏体晶粒细化产生影响,也会因起析出物的增多而提高钢基体的强度和屈服强度。文章通过研究QP钢的热轧带钢发现,在QP980和QP1180两种强度级别的钢种添加Nb微合金,不仅存在细化原奥晶粒和提高强度,对于热轧带钢的韧性也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这对于避免热轧带钢在冷轧过程中的容易发生的断带等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孙大庆  杨旭  钟莉莉  高毅  帅国斌 《钢铁》2006,41(1):47-50
通过铁素体轧制生产超深冲冷轧Ti-IF钢的工业试验,研究了化学成分、工艺制度对热轧IF钢金相组织、织构和第二相粒子析出的影响,分析了热轧IF钢再结晶状态与产品性能的关系,阐述了提高冷轧Ti-IF钢深冲性能的生产控制要素.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适宜的成分、低的加热温度、高的卷取温度和铁素体区强润滑轧制时,热轧板具有粗大的二相粒子和强的{111}织构;与常规轧制相比,冷轧板的r值在横向和45.方向平均提高1.3和1.0,试验冷轧板的最高r值达到了3.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