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对15CrMo厚板采用带极堆焊进行试验分析和焊接工艺评定,得到最佳堆焊工艺规范,解决了焊接冷裂纹和铁素体含量问题,完善产品制造。  相似文献   

2.
潘孚  董增福 《焊接》1996,(6):8-12
在研制接管和法兰不锈钢堆焊设备过程中,所选用的几种焊接变位机结合合理,操作灵活、方便、可靠,能满足不同规格接管和法兰内壁、法兰面及端部R处的不锈钢堆焊工艺要求。通过焊接工艺试验所选用的堆焊方法及堆焊材料合理,并达到了不锈钢堆焊耐蚀层的含碳量不大于0.02%的要求。各项检验结果均满足产品技术条件和堆焊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加粉堆焊工艺是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堆焊技术。用加粉堆焊工艺生产的复合钢板耐磨性好,可以进行切割、成形、钻孔和焊接,应用于许多场合。本文介绍了加粉堆焊原理和耐磨复合钢板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选用国产焊接材料进行了轧辊带极堆焊试验研究,测试了焊接参数对堆焊层各参数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堆焊完成了一个符合技术要求的轧辊,为轧辊的制造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合新疆克拉苏气田克深5区块试采地面工程施工要求,针对现场连头切割后双金属复合管短节需要进行内堆焊的情况,通过对焊接材料及焊接方法的选择、双金属复合管焊前加工准备、焊接工艺参数的调试、道间温度的控制确保了双金属复合管管端内堆焊的焊接质量,结果表明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进行双金属复合管内堆焊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弯曲试验、晶间腐蚀试验、均匀腐蚀全浸试验均符合标准及规范要求,可以用于现场施工。  相似文献   

6.
赵维艳  刘青林 《焊接》1999,(5):31-32
选用国产接材料进行了轧辊带极堆焊试验研究,测试了焊接参数对堆焊层参数及表面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并堆焊完成了一个符合技术要求的轧辊,为轧辊的制造和修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D938是一种待发展的强化型高铬铸铁堆焊焊条,但其焊接工艺性差。在Q235母材上对D938堆焊工艺、堆焊层组织、硬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严格控制层温在300~350℃,短弧焊接,预热并缓冷,可得到抗磨且抗裂的堆焊层,满足磨粒磨损工况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板的工艺试验,探索选用适当的焊条、采用适当的焊接工艺和焊后热处理工艺来修复ZG45钢大模数齿轮磨损齿面的可能性。试验结果表明,联合使用D132+D112或D132+J422进行堆焊,均可满足堆焊修复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材质为ZGMn17的超高锰钢锤头的成分特点和焊接性能,通过进行堆焊修复试验,发现采用“母材+中间过渡层+耐磨层”的复合堆焊工艺,应用H1Cr21Ni10Mn6焊丝并辅之合理的焊接工艺堆焊过渡层,能成功地堆焊修复超高锰钢锤头。  相似文献   

10.
刘霞  李玉艳  芦凤桂  姚舜 《焊接》2007,(9):57-59
采用1CrMo堆焊材料对9CrMoV钢进行了埋弧堆焊试验,优化了堆焊焊接工艺参数。针对不同堆焊层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并研究了堆焊层化学成分对熔覆金属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距离母材越远,母材对熔覆金属的稀释率越低,堆焊层合金元素含量越少,塑韧性越好;且母材与堆焊层结合性能良好,没有产生界面分离现象。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轴颈堆焊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通过试验,实现了无缝药芯焊带的电渣堆焊过程,研制出适于无缝药芯焊带电渣堆焊的H06型陶质焊剂,并采用正交法确定了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2.
周旭辉  胡传顺 《焊接》2003,(2):13-15
带极堆焊中,为提高生产效率多采用宽带极、大电流,因而容易引起焊道成形不良。结合国内外对焊接过程中磁控技术的研究,探讨了焊接电流感应磁场对带极堆焊的不良影响及磁场控制技术在带极堆焊中的应用。实验表明,通过施加外磁场改变熔池金属流向,可有效抑制事极堆焊中的咬边等焊道成形不良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连铸辊带极埋弧堆焊烧结焊剂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用于连铸辊带极埋弧堆焊烧结焊剂SJ315的研制过程,此焊剂与新开发的焊带H0Cr13Ni4MoN匹配堆焊连铸辊,焊接工艺性能和冶金性能良好,堆焊金属力学性能比用传统1Cr13系材料堆焊有明显提高,实际应用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带极堆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嗣罗  何祥 《焊接》1999,(2):12-16
研究了不锈钢带有电渣堆焊工艺参数对堆焊层稀释率的影响规律和外加磁场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提出了0.4mm×50mm焊带堆焊工艺参数的稀释阈值和工艺阈值,其值分别为50kJ/cm和90kJ/cm;微观金相分析还表明:熔合区粗大奥氏体组织和增C层宽度是影响堆焊层抗氢致剥离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泽斌  李春兰 《焊接》2005,(7):32-35
利用模拟带极堆焊状态下带极电流对控制磁场存在与否及强度、位置变化的反应,应用电工学原理分析带极堆焊磁控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电流、电压参数条件下,磁控装置的磁极所处位置、磁场强度会直接影响带极电流的分布,造成电流在带极宽度方向上的改变。由此推断堆焊时电磁控制是磁场对电流分布状态的控制,进而控制电弧在带极宽度方向上的均匀性和稳定性,保证宽带极的稳定堆焊。  相似文献   

16.
胡希海  孙剑虹 《焊接》1998,(7):23-25
采用HT-103焊条,在15CrMoR材质上进行了Ni-Cr-Fe系合金的手工电弧堆焊试验,制定了适宜的堆焊工艺,并据此进行了高压换热器管板实际产品的堆焊。  相似文献   

17.
王家淳  吴家桢 《焊接》1999,(6):13-15
超低碳奥氏体不锈钢带极电渣堆焊接头的熔合区特征主要表现为碳扩散层和马弑全带的形成,碳扩散层的形成受合金元素与碳的浓度梯度,原子扩散,热处理工艺和堆焊工艺等因素的影响;增碳层中的碳化物主要为M23C6,马氏体带由位错马氏体,孪晶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少量碳化物组成;熔合区化学成分的变化是马氏体带形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ocess of submerged-arc surfacing show that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thermal process of penetration of the parent metal at low values of current and surfacing speed are approximately half the values obtained in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s. The addition of a correction to the well-known Rykalin procedure results in calculated values with an error not higher than 10% and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rea of the penetration zone of the parent metal in submerged-arc surfacing in the surfacing current range of 400–1000 A and the surfacing speed range of 5–10 m/h.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善堆焊再制造后中碳Fe-Cr-C合金部件的综合使用性能,采用Thermo-Calc计算软件研究了微合金化元素Ni,Mn和V对堆焊合金相析出的影响,在调控成分的基础上,制备了新型中碳Fe-Cr-C合金药芯焊丝;将所获得的堆焊试样在不同温度、不同保温时间条件下进行回火处理,结合回火试样的显微组织和硬度,确定最优的热处理工艺方案. 结果表明,合金元素Ni和Mn可以扩大堆焊合金的奥氏体相区,改善其韧性,而合金元素V可以促使MC型碳化物析出,提高其硬度及耐磨性;新型堆焊合金在480 ℃保温2 h后不仅具有最高的硬度,而且抗回火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