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李鸿举 《烧结球团》1997,22(4):41-42,45
本文根据控制论系统,信息论,数理统计理论,分析了攀钢1号烧结机的生产过程,建立了烧结系统的目标函数以及了实现目标建立了1号烧结机动态调优的数学模型,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编制了1号烧结机的计算机辅助调优的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2.
熊亚芳 《武钢技术》1994,(7):58-61,36
本文介绍了模式识别工业调优方法及其在硅钢生产优化,试验研究中的应用。模式识别是基于物以类聚的原理,对事物进行分类判别的方法,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必将给实际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标优化决策时建模和求解的双重困难,提出了线性步进式综合调优求多目标满意解的方法,应用于15manHP钢的四项力学性能的优化后,收到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4.
丁矩  董文柱 《武钢技术》1995,33(5):9-12
缩小烧结铺底料度范围和降低铺底料厚度,能改善铺底透气性,提高烧结矿产量。在三烧目前条件下,铺底料厚度为30mm、粒度为8-16mm或6.3--16mm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炼焦配煤模式识别调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涟源钢铁总厂焦化厂炼焦用煤种比较多,各煤堆之间的相互影响很难了解清楚,给炼焦配煤带来了许多困难。过去配煤都是凭人的经验,缺乏科学指导,其可靠性很难保证,造成焦炭质量不稳定、生产不顺畅、成本下不来。为了攻克这一难关,我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均不理想,最后找到了模式识别调优方法。模式识别调优技术具有许多优点:(1)它是经验型调优技术,不象机理型调优技术那样要求了解工艺的物理化学过程,可将其视为“黑箱”;(2)可充分利用平时记录的生产数据及积累的经验,其调优结果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不需要在实验室做实验;(3)对现有工艺过程进行调优,不需要改变工艺条件,因而投资少,见效快;(4)可对多因素影响的情况进行调优,可投影到二维子空间,便于人工识别;(5)可在前次调优的基础上再调优,逐步达到最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转炉终点钢液过氧化不仅会造成合金收得率降低,冶炼成本增加,还会导致脱氧产物增多,钢液洁净度变差。因此,避免转炉终点钢液过氧化一直是工艺控制的重点。针对国内某特钢厂100 t转炉终点钢液过氧化严重的问题,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发现,该厂平均废钢比高达26%,平均终点C含量仅有0.055%,平均终点温度为1 605℃。在未考虑炉内热平衡的前提下,采取高废钢配料导致了炉内热量不足,从而被迫采取补吹升温,引发终点碳、温度命中率低以及钢液过氧化现象。因此,本文基于该厂的原料条件,从优化炉料结构的维度出发,建立了最大废钢比计算模型,综合考虑原料条件来配加废钢,减少了需要补吹升温的炉次。模型应用后,转炉终点温度平均提高10℃,终点碳含量平均提高0.036%,钢液自由氧含量平均下降206.3×10-6,降本提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成庚 《铝镁通讯》2000,(3):17-19,24
本文简要介绍了模式识别系统及其在长铝公司预焙阳极铁炭压降调优中的应用。铝工业诸系统也可广泛应用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调优。  相似文献   

9.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数学模型的参数化调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的传热,结合现场实际工艺状况,对层流冷却控制下的空冷和水冷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回归处理.实践证明这种参数回归方法能满足现场需要,实现参数化调优,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参照电子计算机自动诊断疾病方法推理,得到一个多因素工艺参数的调优法。生产过程的调优(Optimilization)可以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生产改进的一种趋势。由于本文这种调优法是以条件概率 Bayes 定理为基础的,所以称为  相似文献   

11.
结晶器振动参数优化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邢钢炼钢厂4#连铸机结晶器振动装置的特点,对振动参数进行了优化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洪波 《河北冶金》2002,(2):17-19,23
从结晶器振动的工艺效果和使用效果两方面,对几种结晶器对称性振动形式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结晶器正弦振动并不是对称性振动的最佳形式,给出了结晶器对称性振动的极限形式和优化形式。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宣钢一钢轧厂生产的HRB400E抗震钢筋力学性能不稳定因素,采取修订化学成分执行标准、优化转炉工艺操作等措施后,钢筋的性能控制水平显著提升,综合窄成分命中率提高4.2%,屈服强度均值提高18 MPa,极差由优化前的77 MPa降至54 MPa,分布离散性收窄,实现产品零质量异议目标。  相似文献   

14.
吕彦杰 《河北冶金》2012,(8):65-66,72
针对石钢公司棒材连轧车间收集台架的不同段传输链的不同步造成产品表面划伤的问题,采取了硬件升级及软件优化的改进措施,实施后,钢材表面划伤减少95%,满足了下游用户需要,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节奏及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原有成品储存运输系统存在问题以及优化后的配置和特点。  相似文献   

16.
针对转炉生产及新品种钢的开发,对转炉的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采取控制下渣量、保证精炼及软吹时间、加强无氧化保护浇注,液面自动控制、电磁搅拌等措施,使铸坯质量得到提升,也扩大了品种钢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高炉操作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经文波  王国娟  魏顺  王文忠 《钢铁》1998,33(12):9-12,38
建立了高炉操作参数优化选择数学模型,计算了一些参数的变化对生产的影响,通过参数组合计算的目标分析,可使参数优化组合,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镁基粉剂脱硫工艺优化与实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通过对本钢铁水预处理站镁基粉剂脱硫工艺优化的理论研究和生产初中,探索出适合生产要求的喷吹压力、喷吹速度,钙镁比等工艺参数,喷史工艺优化满足现行生产工艺要求,可保证脱硫效果,提高脱硫剂的利用率,降低钢的成本。  相似文献   

19.
找出了邯钢酸洗线、热镀锌线所用传感器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0.
炼钢脱氧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明 《钢铁》1996,31(7):22-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