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栗山在其所著的《伤寒温疫条辨》一书中创立了治疗温病的十五方。作者据此加以分析,认为苦寒解毒是杨氏治温病组方的基本法则;苦寒解毒被杨氏广泛运用于治疗温病诸证;热毒内郁是杨氏重用苦寒的主要病理依据。从而得出苦寒治湿病应大力提倡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杨栗山治温病善用若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叶天士温病清肺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探讨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的温病清肺方法。肺经蕴热,大法清肺,是为温病治肺主法。据兼证不同,又有清肺泄热、清热宣肺、清热化痰和清肺和络之异。笔者认为温病肺系病理特点肺热而气郁;叶氏用药特点微苦、微辛、微寒;治疗特点轻以去实;作用关键是使气机的壅滞得以疏通。  相似文献   

4.
<正> 药味之汁,甘润清冽,前人用于治疗温病,常收卓效。清·叶天士体其用而发为“药汁法”。《临证指南》卷五诸温病治案中,常用荷叶汁、生姜汁、菖蒲汁、郁金汁、枳实汁、枳壳汁、香附汁、蔗汁、金银花露等入方,获效颇捷。所憾后世对此法未予重视,应用颇少。笔者兹作浅探,以广其惠。  相似文献   

5.
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辨卫气营血诊治温病的同时,根据各脏腑的不同生理病理特点,区别施治,一法之下,变化尤多,在清代医家大多沿用、注释前人之说而较少创新的时尚中,独树一帜。目前对叶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卫气营血理论方面,对他的脏腑治法,注意不多。本文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谈温病养阴法临床应用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关于养阴“养阴”一词 ,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其原意要人们顺应四时阴阳以摄生。“养”即补养 ,养阴就是侧重于滋补人体之阴液。用生津养阴之品来滋补阴液的方法 ,称为养阴法 ,又叫育阴法、益阴法。从广义上来说 ,人体的精、血、津、液皆属于阴液的范畴。因此 ,养阴法即是用生津养液、补血填精作用的方药 ,达到生津养液、滋阴润燥的目的。温热之邪侵袭人体后 ,伤津耗液的现象贯穿于温病过程的始终 ,尤以中、后期更甚 ,伤阴程度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转归与预后 ,所谓“存一份津液 ,便有一份生机” ,所以养…  相似文献   

7.
8.
论保津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温病的保津养阴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历代医家对保津养阴法的认识和其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重点论述了保津养阴法的作用原理,指出温病的保津养阴法具有生津养液、增液润肠、养阴透邪、补阴敛阳等作用,并提出了保津养阴法在温病治疗中的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温病运用“苦味坚阴”的源流,涵义和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指出,“苦味坚阴”系指用苦味寒药直折热势,以达到固护津液的目的,非指苦寒之药可以滋养阴液。  相似文献   

10.
温病属外感热病,致病原因主要是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病邪.根据"客者除之"的原则,祛邪为温病治疗的重要方面,邪去则正安.吴鞠通说:"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园法活,祛邪务尽".阐明了祛邪是治疗温病的重心.温病祛邪,透法是其中之一.温病的发展演变是从温邪深入程度来判断在卫、在气、在营、在血,而卫气营血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祛邪,也都存在运用透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12.
13.
温病立法制方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病立法制方的基本思路王灿晖(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210029)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温病是外感热病中具有热象偏重和易化燥伤阴特征的一大类别。它包括了临床上常见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鉴于温病发病急、传变快和变化多,并具有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宣展气机贯穿温病治疗的始终福建中医学院中医系(福州350003)陈锦芳温邪侵袭人体,首先导致受邪脏腑组织器官的气机郁滞,随着卫、气、营、血的病理传变,温邪郁阻气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因此,治疗温病始终应注重脏腑组织器官气机的疏理,通过宣展气机,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15.
16.
气机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和表现形式。在人的生命活动中 ,从脏腑活动到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代谢 ,都与气机升降出入密切相关。人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靠正常的气机运动相互联系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温病发病过程中 ,由于温邪侵入人体 ,导致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 ,造成脏腑活动障碍或器质损伤 ,表现出卫气营血和三焦所属脏腑的不同证候。所以在温病的治疗中 ,应根据人体脏腑气机升降出入运动规律 ,选择相应的药物 ,调其升降 ,促使气机输转 ,也是达邪外出的重要手段。1 邪在肺卫 辛凉轻宣温邪属阳 …  相似文献   

17.
宣肺法具有宣通肺气,疏利气机的作用,多由味辛气薄、质轻性浮之品组方,一般用于治疗外邪初犯,肺气失宣病证。清代温病大家吴鞠通匠心独运,扩展其用,令人耳目一新。现据《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以下简称《条辨》、《医案》)的有关内容,探索其经验,撷取其精华。一鳞半爪,或有微益。 邪热内郁,宣肺达邪外出 温邪深入,里热炽盛,正邪剧争,常使气机升降受阻,致邪热郁伏,难以宣泄发越,正如刘完素所说:“阳热易为郁结”,“病热极甚则郁结,而气血不能宣通”。临床可见,在出现身热,烦渴,心烦等里热炽盛见症的同时,反见无汗,肢厥,脉伏,疹发不透等阳热郁伏之象。对于此类证候的治疗,吴氏遵《内经》“内  相似文献   

18.
19.
传统的温病辨治纲要难以全面地揭示温病的病变实质 ,给临床辨证施治带来较多不便 ,因此探求更为适合的辨治温病的理法方药。  相似文献   

20.
温病诊断辨病识证基本思路的研究王灿晖(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温病教研室20029)主题词温病/中医药疗法温病是外感热病中具有热象偏重和易化燥伤阴特征的一大类别,它包括了临床上常见的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感染性疾病。这类疾病大都发病急骤、病势较重、变化较快,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