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我国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含硫化合物来自催化裂化汽油,降低成品油中硫含量的关键是降低FCC汽油的硫含量。FCC汽油降硫技术主要有FCC原料加氢预处理脱硫技术、FCC过程直接脱硫技术以及FCC汽油精制脱硫技术。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直接脱硫是一个比较经济而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其发展方向是研制新型的具有降硫性能的中孔(介孔)和高活性的活性组分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或助剂,以达到深度降低重油催化裂化汽油馏分中硫含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李丽 《河南石油》2005,19(1):84-87
汽油中存在的烯烃、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有FCC工艺方法、加氢改质和利用催化剂以及助剂等方式。FCC降烯烃工艺技术,烯烃降低幅度大,但汽油收率低,柴油的十六烷下降;加氢技术可有效降低汽油烯烃和脱硫,但投资较高;利用FCC催化剂与助剂技术,依托FCC装置可有效地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SO_x转移剂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引入有效的汽油降硫催化活性组元,优化MgAl_2O_4载体的组成和孔结构,开发了同时降低FCC再生烟气SO_x排放与汽油硫含量的助剂TRANSTAR。在SO_x转移剂中引入复合金属氧化物MO-V_2O_5可以促进汽油中的含硫化合物以焦炭的形式沉积在催化剂上,从而降低汽油的硫含量,同时还能增强助剂对SO_2的氧化吸附-还原再生能力。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TRANSTAR助剂在大幅度降低FCC烟气SO_x排放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降低FCC汽油硫含量的性能,并对FCC催化剂的催化反应性能无明显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汽油中存在的烯烃、硫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汽油中的烯烃和硫含量有FCC工艺方法、加氢改质和利用催化剂以及助剂等方式。FCC降烯烃工艺技术,烯烃降低幅度大,但汽油收率低,柴油的十六烷下降;加氢技术可有效降低汽油烯烃和脱硫,但投资较高;利用 FCC催化剂与助剂技术,依托 FCC装置可有效地降低汽油烯烃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5.
MIP系列技术降低汽油硫含量的先进性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硫传递系数以同一汽油干点作为基准可以准确有效地评估不同催化裂化技术对汽油的降硫效果。MIP系列技术与常规FCC技术汽油硫含量对比的研究发现,当汽油干点基准相同时,MIP系列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均低于常规FCC技术的汽油硫传递系数。MIP-CGP技术与其它多产丙烯催化裂化技术的汽油硫含量对比研究发现,当汽油干点小于185℃时,MIP-CGP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3.93,小于FDFCC-III技术和ARGG技术;当汽油干点大于190℃时,MIP-CGP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5.60,而DCC技术的硫传递系数为19.10,表明MIP-CGP技术降低汽油硫含量远优于其它多产丙烯的技术。分析了MIP汽油的硫含量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FCC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0μg/g的超低硫汽油是国内外清洁汽油发展的大趋势。催化裂化(FCC)汽油是国内外车用清洁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降低FCC汽油硫含量是生产超低硫汽油的关键。无论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或吸附脱硫技术,生产超低硫汽油的主要问题是产品RON损失较大。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通过活性金属含量的改变、添加助剂、载体改性等,开发出了新一代高加氢脱硫选择性、低烯烃加氢饱和活性的ME-1催化剂。ME-1催化剂与参比剂相比,在反应温度低10℃的情况下,重馏分烯烃饱和率减少22.9%~32.4%,RON少损失1.3~1.6个单位,因此,用ME-1催化剂生产超低硫汽油时,产品RON损失大大减少。FCC原料预处理技术与采用新一代催化剂的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组合是在辛烷值损失更低的情况下生产超低硫汽油的科学、经济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催化裂化(FCC)反应过程中,采用FCC降硫催化剂/助剂直接脱出硫化物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降低FCC汽油硫含量的关键是减少噻吩类硫化物。加入活性组分可以提高助剂的氢转移活性或烷基化活性,从而促进噻吩类硫化物通过氢转移反应饱和,进而裂解,或者通过烷基化反应生成多烷基噻吩,进入柴油馏分。FCC汽油脱硫助剂的活性组分和载体的发展主要经过了ZnO/Al2O3,和TiO2-Al2O3/ZnO-Al2O3,以及含钒的体系,但添加剂的脱硫活性会随着反应再生次数的增多而迅速降低。因此降硫催化剂/助剂发展的方向是开发新型的高活性组分,并同时对其载体进一步改进以满足加工大分子原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FCC汽油轻馏分非加氢脱硫脱氮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涛  吴明清 《石油商技》2013,31(3):81-87
随着环保要求的日益苛刻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油质量标准不断升级,降低汽油中的硫、烯烃、芳烃和苯含量并改进汽油辛烷值分布是未来汽油质量升级的发展趋势。国内催化裂化(FCC)汽油占汽油比重达80%,成品汽油中90%以上的硫含量来自于FCC汽油;同时FCC汽油中烯烃含量也高达40%以上。因此,FCC汽油的脱硫、降烯烃是我国汽油质量升级的主要任务。随着车用汽油标准的升级,对硫含量的限制尤其严格:2013年年底,我国将实施国家第1V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国lV排放标准)。满足国lV排放标准的汽油要求硫含量〈50mg/kg;  相似文献   

10.
FCC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