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甘谷驿油田长6油层以中细粒长石砂岩为主,主要成岩矿物有绿泥石环边、方解石胶结物、长石和石英加大生长、伊利石、伊-蒙混层、钠长石和高岭石等。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导致原生孔隙丧失殆尽,是储层成为特低渗透率的主要原因;而晚期的溶蚀作用,特别是方解石、浊沸石的溶解,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运用综合地质研究的方法,从储集层物性、储层的岩石学、沉积微相、成岩作用等方面综合研究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3油层组储层物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合水地区长3整体物性特征是低孔、低渗,但在部分井段出现了相对高孔、高渗储集层.造成这种物性差异性的原因主要有:①碎屑岩中石英含量高低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影响,石英含量高,物性好,反之则差.②在储集沉积微相中,分流河道储层物性较好,分支河口砂坝物性相对较差.⑧压实作用,高岭石胶结、绿泥石充填、硅质胶结等对储集层物性起到破坏作用.绿泥石以绿泥石衬膜的形式出现对储层起到保护作用;碳酸盐含量低,物性较好,碳酸盐含量高,物性则差.交代作用、溶解作用也是本地区部分井段物性较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五谷城地区延长组长6层为志靖-安塞三角洲体系,近年来该区的石油勘探、评价工作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粘土分析、物性分析等化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对长6砂岩成岩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成岩作用方式的组合类型和演化序列,认为长6砂岩处于中成岩B期,确定6种对砂岩物性产生重要影响的成岩相,其中黑云母强压实相及碳酸盐胶结相相控储层为致密层,绿泥石膜残余孔隙相和浊沸石胶结微溶相相控储层为一般储层,绿泥石薄膜残余孔-长石溶蚀相及浊沸石微溶-长石溶蚀相相控储层是研究区最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4.
多旋回叠合盆地为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其储层致密且多为隐蔽性的岩性油气藏,尤其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较为复杂,备受地质学家关注。本次研究依据陕北地区探井取心物性分析、薄片鉴定、扫描电镜、阴极发光及铸体薄片等资料,系统分析研究区延长组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孔隙定量演化。结果表明区内长8油层组砂岩为分选中-好、次棱角状为主的细粒长石砂岩或细粒岩屑长石砂岩,孔隙度平均值为8.5%。渗透率平均值为0.42×10-3μm2,为特低孔-超低渗储层,长8储层原始孔隙度平均值为38.03%,压实后的孔隙度平均为21.58%,胶结作用下砂岩孔隙度平均接近6.89%,后期溶蚀作用增加孔隙度在2.04%~6.56%,平均孔隙度接近10.77%,孔隙演化的定量计算与岩心的物性分析结果较为一致,同时本区长8储层致密时期主要发生在早期的压实和胶结作用,而后期的溶蚀作用极大的改善了储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V上层系注聚前、后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不明,不利于后续水驱提高采收率措施优选等问题,从储层岩石组分入手,对比分析了注聚前、后以及后续水驱等开发阶段的储层岩屑和黏土矿物成分含量、物性及储层物性变化,总结V上层系储层岩石特征及储层物性随开发阶段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聚驱前到后续水驱,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微相中绿泥石和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含量分别减少5%、9%,前缘席状砂微相绿泥石和伊蒙混层黏土矿物含量分别增加3%、3%;孔隙度减小0.95%、渗透率减小487.2×10-3μm2。  相似文献   

6.
高建国  胡傲  蔡宇明  王杨 《辽宁化工》2013,(10):1226-1228,1231
运用岩心观察、扫描电镜、铸体薄片、测井、压汞等资料,对华庆地区长6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储层砂岩类型以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为主;储层岩石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中等、成岩程度较高,岩屑成分、填隙物成分都很复杂;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长石溶孔为主;储层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超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压实和胶结是造成储层孔隙度大幅度降低的主要成岩作用,但绿泥石膜胶结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物性;沿解理或压实作用所造成的颗粒破裂缝发生的强烈溶蚀对次生孔隙贡献最大,对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水质对镜铁矿和绿泥石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量、玻尔兹曼理论分析、溶液化学计算和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别在去离子水和自来水浮选环境中,研究了十二胺(DDA)体系中镜铁矿和绿泥石的浮选行为及Ca2+, Mg2+对镜铁矿和绿泥石浮选规律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自来水对镜铁矿和绿泥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与去离子水浮选环境相比,镜铁矿和绿泥石的回收率分别下降了8.01和8.99个百分点;模拟自来水环境中,Ca2+, Mg2+使镜铁矿回收率分别下降11.91和18.88个百分点,绿泥石回收率分别降低7.44和15.45个百分点。自来水浮选环境中镜铁矿和绿泥石可浮性降低主要由于自来水中Ca2+, Mg2+的抑制作用。Ca2+, Mg2+对镜铁矿的抑制作用比绿泥石强,且Mg2+的抑制效果比Ca2+明显。机理检测结果表明,Ca2+, Mg2+吸附使镜铁矿和绿泥石表面电位升高,减弱了DDA与矿物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促使镜铁矿和绿泥石接触角减小亲水性增大、界面层内RNH3+浓度降低,使DDA与镜铁矿和绿泥石的吸附间距增大,且DDA分子分布松散度增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镜铁矿和绿泥石的上浮。  相似文献   

8.
冯博  汪惠惠  王鹏程 《硅酸盐通报》2015,34(5):1237-1240
通过浮选实验、动电位测量、ICP离子浓度测试及溶液化学计算,研究铜离子和镍离子对绿泥石浮选的影响,并考察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绿泥石具有一定的天然可浮性,一定pH值条件下铜离子和镍离子能够水解生成亲水的氢氧化物沉淀,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绿泥石表面,抑制绿泥石的浮选;在较高pH条件下,生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与绿泥石表面电性相同,吸附量较少,抑制效果较弱.  相似文献   

9.
镁合金在抑弧状态下阳极氧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有机胺、NH4H2PO4、NaF和成膜添加剂组成碱性电解液,对AZ91D镁合金进行了高压阳极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抑制阳极发生弧光放电的状态下,镁合金表面可以沉积一层致密的氧化厚膜层,该膜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耐蚀性能。就电解液中各组分在成膜过程中的作用以及电解工艺参数对成膜过程和膜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建筑用16Mn钢的耐蚀性,采用磷化处理、铈盐钝化再经过硬脂酸修饰在16Mn钢表面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表征了膜层微观形貌和成分,并测试了表面粗糙度、水滴接触角和耐蚀性。结果表明:铈盐钝化、硬脂酸修饰后磷化膜的微观形貌、成分和表面粗糙度存在差异,导致表面润湿性和耐蚀性不同。只是通过增加表面粗糙度的方式无法制备出超疏水膜层,膜层呈亲水性或超疏水性与其耐蚀性之间存在关联性。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水滴接触角达到150.7°,表现出超疏水性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有效抑制16Mn钢腐蚀从而提高其耐蚀性。原因是钝化-修饰磷化膜表面形成微纳米粗糙结构,有利于俘获空气形成气垫,对腐蚀介质具有较好的阻隔作用,有效抑制腐蚀并降低腐蚀程度。  相似文献   

11.
刘勇  任永彬 《辽宁化工》2014,(12):1562-1564
报警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准确度不稳定,下降、零点漂移、检测器损坏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分析了可燃气体报警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文俊 《辽宁化工》2014,(12):1548-1549,1564
通过储层砂体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压汞测定等方法,得出吴起地区吴410井区长6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以及储集特征,分别为长6储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为主,胶结物主要为绿泥石,伊利石,铁方解石等;孔隙空间主要有粒间孔,长石溶孔和微孔隙三大类。通过对储层特征研究,可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地址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一步提高油田勘探开发水平。方法:以研究区内大量的分析资料为基础,对储层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隙类型与微观结构特征、物性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了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寺湾地区长6储层属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储层分布广泛,厚度稳定,主要储集砂体为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主要储集空间有残余原生粒间孔和次生溶蚀孔,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结论储层物性受岩相、沉积相、成岩作用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岩心、岩石薄片观察为基础,结合电镜扫描、阴极发光、X射线衍射等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及其孔隙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目前处于中成岩A期,Ro值在0.7%~1.1%之间,经历的古地温在90℃~130℃之间;对孔隙演化起主要控制作用的是压实作用,其次为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减少16.37%~20.02%,胶结作用可使孔隙减少4.79%~6.45%,溶蚀溶解作用对孔隙影响不大,孔隙仅增加0.91%~2.49%。  相似文献   

15.
李丹 《辽宁化工》2013,(12):1442-1445
通过对下寺湾油田长8储层的扫描电镜、铸体薄片、压汞及物性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储层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储集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问孔和长石溶孔;孔隙结构则以细小孔微喉型和微孔微喉型为主。在研究区储层影响因素中,裂缝条件、烃类物质的充注和溶蚀作用为有利因素,而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则为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根据铸体薄片及物性资料分析,对安塞油田东部地区延长组长2-长6油层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等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影响储层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的长2-长6储层岩石类型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具成分成熟度低而结构成熟度高的岩石学特点,储层以粒间孔和溶蚀孔最为发育,溶解作用是形成次生孔隙,改善本区储层储渗条件的主要成岩方式之一。储层的储集性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综合控制,为典型中低孔、特低渗储集层。  相似文献   

17.
白远  闫晓飞  景阳  云彦舒 《辽宁化工》2011,40(9):991-994
曹崾岘地区位于陕北靖边地区,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部。在大量的岩心铸体薄片、X衍射、扫描电镜及物性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研究了陕北靖边油田曹崾岘地区延安组延9油藏储层特征及物性,得出结论:该地区岩石成分主要以长石质石英砂岩、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以原生粒间孔为主,储层物性上,延9油藏分为两个小层,延91孔、渗好于延92。  相似文献   

18.
采用物性分析、压汞、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劳山油田长4+5、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山油田长4+5、长6储层岩石成分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粒间孔、溶蚀孔及微裂缝3种,孔隙结构有中孔-细喉型和中小孔-微喉型,对孔隙度影响较大的主要成岩作用是压实压溶、胶结和溶蚀作用。根据岩性、物性及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特低渗储层Ⅱa和超低渗储层Ⅲb两类。  相似文献   

19.
孙楠  卢志强 《当代化工》2014,(3):383-386
为给新区开发提供充分的地质依据,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对金山气田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及微观孔喉结构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储层岩性复杂、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砂岩储层主要为含砾不等粒砂岩、中砂质细砂岩和砂质砾岩,砾岩储层以细砾岩和中砾岩为主,储层的母岩类型多,以变质岩为主,填隙物和重矿物含量较高;孔隙类型主要发育原生孔隙,孔喉组合关系以特低孔-细喉为主,孔喉分选差;储层物性纵向上变化大,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影响金山气田储层物性的因素主要是岩石相和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迪北气藏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该储层低孔低渗、孔隙间连通性差,同时具有强烈的酸敏损害,常规酸化无法有效的改善储层物性。在实验室内针对其损害机理的研究,研制出了适用于该致密砂岩储层的复合酸,该酸液在扩大孔隙间渗流通道的同时针对其砂岩储层中大量绿泥石中Fe2+遇酸沉淀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在岩芯流动实验中,对不同渗透率的致密砂岩岩芯,分别提高其渗透率2.9倍、4.7倍;通过对酸处理过的岩芯进行观察,该酸液在解除损害的同时对岩芯骨架结构破坏较小,且端面相对完整,可保证近井壁岩石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