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四川建材》2016,(1):129-131
采用微型桩加固边坡是一种高效、经济合理的加固方式,但其桩径小,容易发生破坏。对此,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其破坏模式,即单桩破坏、局部破坏、整体破坏,并探求影响破坏模式的因素。实验采用三排桩梅花形布置,桩间距10 D,锚固深度2/5桩长~([1])。通过实验发现并认识到,桩的破坏模式与桩间土的性状及排间距有关系,在土质条件好的前提下选择合理排间距可使三排桩受力均等,从而发挥微型桩加固效果,同时,在微型桩加固边坡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护坡加固,可有效保持土的性状,使微型桩长期处于较好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抗滑桩在公路、铁路边坡抗滑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为了获取双排小孔径抗滑桩排间距对桩身破坏特征的影响,评价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的安全性,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的排间距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通平高速公路某边坡双排小孔径抗滑桩施工后的监测、室内比例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软件模拟,得到此类抗滑桩的受力分配和破坏形式,进而分析排间距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破坏桩顶位移的影响。通过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排间距进行抗滑桩破坏模拟,发现排间距对双排小孔径抗滑桩存在的影响关系,从而提出合理的桩间距建议,为以后此类工程选用合理的桩间距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存在潜在滑带的抗滑桩边坡破坏模式进行分析,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可以简单评估边坡安全系数和合理桩间距的方法。根据该方法,边坡加固后的安全系数由桩后、桩前破坏系数FS1、FS2及整体破坏系数FS3中的较小者所决定。通过算例表明,桩体设置于边坡中部时更容易发生贯穿桩身的整体破坏,而设置于下部和上部时更容易发生桩后和桩前破坏。当抗滑桩桩位、桩径、桩长确定时,可根据该桩位处桩前、桩后破坏控制安全系数Fk、边坡加固后目标安全系数Fm以及Ito提出的桩体极限阻力公式来确定相应的合理桩间距范围,从而可最终保证边坡治理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4.
模拟库水位变化的抗滑桩加固边坡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抗滑桩是边坡深层抗滑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以三峡库区边坡抗滑桩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离心模型试验手段,模拟库区蓄水和水位循环变化条件下失稳边坡的抗滑桩加固机制。详细介绍相应的离心模型试验方法,通过对一系列自然边坡和不同桩间距条件下的模型试验,获得库水位变化影响下的边坡变形、破坏模式和抗滑桩受力,探讨滑坡推力的分布以及不同桩间距条件下的抗滑桩–边坡相互作用机制。测试结果表明,受抗滑桩加固的边坡在水位升降作用下仍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并产生裂缝,随着抗滑桩的直接支挡和桩后土体由于不均匀位移产生土拱效应后,边坡变形逐渐得到较好的控制。在本试验条件下,随着桩间距的增大,边坡变形总体上表现为增大趋势,但抗滑桩的受力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抛物线型变化形态,在某一最适桩间距情况下抗滑桩的抗滑性能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而滑坡推力表现出复合三角形分布特征。该研究结果为桩土相互作用和库区边坡抗滑桩加固机制分析提供了直接的试验依据,对丰富抗滑桩设计理论和库区边坡的防灾减灾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建立土质边坡坡面沉桩动态稳定性三维计算模型,研究沉桩力、桩土间横向力等对边坡动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算例计算,对整个沉桩过程中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桩径、沉桩位置、坡角对边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沉桩力对边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沉桩前期边坡安全系数持续降低;桩体穿过破坏面后,边坡安全系数由于桩身的抗滑作用而显著提高。桩径越大,沉桩前期安全系数越低,其下降速度也越快,但桩体穿过破坏面后安全系数提升也越明显;沉桩位置越靠近坡顶,沉桩过程中安全系数下降速度越快,导致最危险点的安全系数越低;坡角越大,沉桩过程中整体安全系数越低。分析结果对于坡面沉桩的稳定性评估及设计施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微型桩是在基坑开挖前按照一定间距、布置多根或多排相互独立的微型桩,经过钻孔,清孔,注浆,插管,二次补浆等工艺提前针对潜在滑体进行加固,再通过小吨位预应力锚杆、钢管锚杆、挂网喷锚、腰梁等工艺使边坡更稳固.  相似文献   

7.
结合抗滑桩后土拱效应的形成机理,通过对土拱的受力分析,认为土拱具有三种破坏形式,得到了抗滑桩合理桩间距的简明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计算表明利用该计算公式得到的桩间距既能够保证桩间岩土体抗滑能力的充分发挥,又能保证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由于微型钢管排桩缺乏系统试验研究,严重制约了该新型结构的推广应用。通过3组不同组合的钢管排桩原型结构堆载试验,获取了加载至极限破坏过程的桩土变形、桩身应变、土压力等实测数据,总结了该支挡结构受力、变形规律,分析了钢管桩排数、排距、间距对承载能力的影响特征,得到了推力作用下各排桩承受土压力比值。试验成果为微型钢管排桩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提供了较系统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以边坡工程中常见的抗滑加固为例,基于m法为计算理论基础,阐述了水平抗滑推力桩(群)的工程设计应用。算例结果表明,设计中应避免在流塑土中设置横向受力单桩,并可通过地基换填提高桩周土的承载力,还需要采取一定措施如设置带桩承台梁结构来控制桩顶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10.
边坡的加固形式及稳定性分析一直是边坡工程研究的重点。以某地铁停车场开挖形成的高边坡为例,采用强度折减法,运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计算边坡在加固条件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潜在滑动面以及桩身的受力变形情况。计算结果表明:边坡在加固条件下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能满足《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要求;边坡失稳破坏时,桩顶边坡形成了浅层滑移面,排桩能有效限制边坡出现深层滑移;桩后土体及锚索作用下,排桩最大弯矩及位移发生在嵌固点位置,桩身弯矩呈“鼓肚子”形态,桩顶位置设置预应力锚索,不仅可以增大桩的抗弯能力,还可以有效限制桩顶位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