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在种鸡饲养生产中,种蛋受精率是提高经济效益至关重要的因素,而种鸡笼养必需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人工授精不仅可以提高优秀种公鸡的与配母鸡数,而且还可大量节省饲养公鸡的成本。  相似文献   

2.
种鸡的人工授精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将种公鸡的精液输送到母鸡体内,让母鸡受精,从而使母鸡所产的蛋具有孵化能力的过程。人工授精技术的优点是能充分发挥优秀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种蛋受精率和孵化率,减少种公鸡饲养数量,节省种公鸡饲养费用,同时还可以减少种鸡配种时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3.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4.
在肉种鸡的饲养管理中,如果对育雏育成期和开产期问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常常会看到肉种鸡开产后种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不高。这时很多人会认为是种公鸡的管理工作没有做好。但事实上,公鸡和母鸡对鸡群种蛋受精率的高低都有相互影响。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肉种鸡饲养管理实践,从肉种鸡育雏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公鸡饲喂要求、光照计划、公母比例、公鸡体重与体况、疾病控制和合理用药等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提高肉种鸡产蛋上升期间的种蛋受精率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种鸡人工授精技术现已被普遍使用,在生产上着重大的作用。它可大大减少种公鸡的饲养数量,节约饲料和饲养费用,更重要的是能充分利用优良种公鸡,扩大良种公鸡的利用率,提高鸡群生产性能与价值效益。然而在种鸡人工授精过程中,如果不严格按照科学的规程进行操作,不但会影响受精率、孵化率和雏鸡的质量,而且会给种母鸡留下多种疾病隐患。现将由于人工授精不当所引起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种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了养鸡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充分发挥了种鸡的种用价值,加快了种鸡的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同时提高了种蛋受精率,减少种公鸡饲养量,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与发生。1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最关键的是要保证种公鸡的品种纯正,体质健壮,精液品质好,精子活力旺盛,具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有些人对种公鸡的饲养有所偏见,认为按种母鸡数量配套供给,数量少所以管理不是十分重视,往往在最后都得到种公鸡受精率低的报复。需要郑重声明,那些持偏见的人需要纠正改变自己的观念,重新审时度势,分析当前品种的特性和生长特点,按照各阶段生长规律来制定饲养计划。因为一只母鸡可以生产150只小鸡.而一只公鸡肩负着生产2000只小鸡的重担。饲养好种公鸡是为了充分发挥种公鸡的遗传性能,达到理想的受精率。  相似文献   

8.
胡入胜 《山东家禽》2014,(11):21-23
在我国现代肉种鸡的生产中,公鸡和母鸡都是影响受精率的重要因素,但是公鸡对受精率的影响更大。因为公鸡的问题影响受精率主要是受公母配比、有效交配次数、精子浓度与质量等三方面的影响。为了获得良好的受精率,就需要从细节入手管理好鸡群,确保种公鸡在各个不同的周龄阶段获得正确的骨架发育、睾丸发育和体重均匀度,坚持公母分饲、合理的公母比例以及种公鸡适宜的体况是获得良好受精率的根本保障,笔者结合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实践,现归纳如下几点需要注意的管理细节,对指导生产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种蛋受精率是衡量种鸡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受种鸡自身状况、饲养管理。授精技术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切实提高种蛋受精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鸡和受精事1.种鸡龄期影响:公母鸡的龄期对受精率都有影响,只有当公母鸡处于同样性活动状态,才能有较高水平的受精率。()公鸡:种公鸡利用年限一般为一年。因在6一比月龄性机能最旺盛,其受精率也最高。(2)母鸡:作为种母鸡最好用一个产蛋年度。随着鸡龄的增加和产蛋持续时间的延长,由于体肥使生殖系统积蓄过量的脂肪,接受精子的次数和数量不…  相似文献   

10.
肉种鸡从光照刺激到产蛋5%之间对外界反应比较敏感,如管理不当会对种鸡生产性能造成较大影响。因此,此间通过光照刺激促进种母鸡开产以及利用饲喂与光照管理提高其产蛋性能,使种母鸡按照目标体重曲线生长并采用推荐的光照程序使鸡群平稳地进入产蛋期;保持种公鸡的最佳体况、数量正确与种母鸡匹配,以获得最佳的受精率并确保受精率持续性良好是此阶段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在饲养管理上应注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11.
从生产实际出发,地面平养,自然交配,如何在种公鸡不合格或数量不足时,保持生产种鸡具有较高的受精率。本试验的目的,就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和提高优良种公鸡的自然配种能力,来减少非生产性种公鸡饲养数,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试验设计 1.试验材料:本场饲养的同日龄健康的星布罗父母代鸡种。 2.试验分组:按试验要求分试验Ⅰ、Ⅱ组和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各100只CD系生产母鸡,共10只AB系公鸡进行巡回配种;  相似文献   

12.
饲养白洛克、考尼斯、星布罗、AA鸡等肉用品种种鸡,一般受精率较低,影响其繁殖。经过多年对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和细心观察,发现不少种公鸡性欲旺盛,善于交配,母鸡配合也较好,然而受精率却不高。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在交配过程中,母鸡肛门周围的羽毛和下垂的尾毛是交配的障碍。根据鸡的性交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正>在生产实践中,提高肉种鸡的受精率对增加养殖效益很重要。要提高受精率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正确限饲,控制体重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严格控制种公鸡与种母鸡体重的增长。由于作为参与配种的肉种公鸡如果  相似文献   

14.
倘若鸡舍内的环境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世界,种公鸡与种母鸡都能在饲料平衡、光照恰当、体重适宜等条件下饲养,达到理想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也许就没有任何必要在鸡群中采用青年种公鸡替换老龄种公鸡的程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至少要替换一次种公鸡,有时甚至两次。鸡群为何要替换种公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精率太低。   鸡群至 40周龄时,由于种公鸡交配的频率变缓,而种母鸡,从其生理学方面来看,则需要交配的次数更加频繁才能维持较高的受精率,因而到此年龄阶段,肉种鸡的受精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肉用种公鸡的饲养管理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人们已不再象以往那样把精力和重点仅仅放在种母鸡的管理上。笔者自1995年来,按照AA公司指导的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方法,加强了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探索规律,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彻底解决了以前公母配比比例高,后期受精率、孵化率降低的问题。诸城外贸鸡场饲养AA父母代鸡20万套,1997年全年上孵种蛋22431353枚,受精蛋20649278枚,受精率9206%,出鸡19474903只,孵化率8682%;1998年1~10月份上孵种蛋16787852…  相似文献   

16.
种鸡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了养鸡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充分发挥了种鸡的种用价值,加快了种鸡的品种改良和育种工作,同时提高了种蛋受精率,减少种公鸡饲养量,降低饲养成本,有利于防止各种疾病的传播与发生。  相似文献   

17.
养好肉用种公鸡,不仅能提高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而且对发挥种鸡生产潜力,提高优良种鸡的种用价值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掌握好肉用种公鸡的科学正确的饲养管理技术就显得尤其重要。笔者结合实践,就如何养好肉用种公鸡的几点体会与做法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经过二十周左右的分开饲养,在母鸡开产之前,我们需要将公鸡混入母鸡群体中(混群时间和种鸡挑选对交配尤为重要。混群后公母感情培养及公鸡体重变化影响着种蛋受精率。所以,通过合理的混群时间、方法及恰当的公母比例,我们才能得到较高的受精率,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肉种鸡从加光到产蛋高峰期正经受较强的开产生理应激.提高种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公鸡的受精率是这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现代AA+肉种鸡在此期间应注意以下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20.
韩枫 《水禽世界》2000,(2):13-14
一个种鸡群即使种母鸡饲养管理的再好,产蛋性能再高,80%以上产蛋率延迟的时间再长,若种公鸡的性能表现不佳,尤其是产蛋中、后期出现脚病、腿病、超重等问题,使其派不上用场,也会导致整个生产周期得不到应有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生产不出合格健康的雏鸡。正如某专家所说,再好的母鸡都成了“寡妇”。如今若想使肉用种鸡群保持终身良好的受精率,再也不像10—15年前那么容易了。在此提供一些饲养要点,望有助于提高种鸡群的生产性能。1饲养公鸡数目大多数肉种鸡饲养者都根据所预期的死亡率,每100只母鸡配给12—15只公鸡。管理好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