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莲  冯继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82-4383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非选择性2型糖尿病(T2DM)82例,平行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采用日本MEK-5216K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platelet counts,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4项参数。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DM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MPV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M并发微血管病变者PLT降低、而MPV和PDW增高,与未并发微血管病变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适时检测血小板参数对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诊断、预后评估、制定干预计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凝血功能参数以及纤溶参数变化情况。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组成妊娠糖尿病组,而后将同期于我院门诊产检的200名健康孕妇资料组成对照组,检测2组血小板参数[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溶蛋白降解产物(FDP)、抗凝血酶原Ⅲ(AT-Ⅲ)]。结果妊娠糖尿病组PDW、MPV值均高于对照组,PLT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T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糖尿病组PT、APTT、AT-Ⅲ值均低于对照组,FIB、D-D、FD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液水平处于高凝状态,而检测血小板、凝血、纤溶指标利于临床防治产科相关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临床意义。方法:选取ITP合并AMI的患者11例(ITP&AMI组);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AMI,排除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AMI组);临床诊断为ITP的患者30例(ITP组);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上述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小板的5项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及未成熟血小板比率(immature platelet fraction,IPF)],对比研究各组间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ITP&AMI组与AMI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与ITP组比较,PDW、IPF、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MPV无统计学差异;AMI组与ITP组比较,MPV、PDW、P-LCR、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F差异不明显;ITP&AMI组及ITP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CR、PLT、IPF差异明显;AM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V、PDW、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AMI组治疗后PDW、P-LCR、PLT、IP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M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AMI组治疗前后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组及AMI组治疗前后MPV、PDW、P-LCR、PLT、I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有助于ITP合并AMI患者的病情诊断、疗效观察及对预后的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4例早产PDA患儿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我院分娩无PDA的54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分别收集两组早产儿及产妇的基础资料信息(胎龄、性别、出生体重、Apgar评分、住院时间及年龄、产次、分娩方式、有无妊娠期高血压、有无妊娠期糖尿病、产前是否使用硫酸镁),另外于两组早产儿出生后3 d(首次)及超声确诊PDA当日(第2次)取桡动脉血2 mL,检测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 hematocrit, 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 PDW),最后通过ROC分析PLT、MPV、PCT预测早产儿出现PDA的价值。结果 两组产妇年龄、产次、分娩方式、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早产儿性别、Apgar评分、住院时间、首次及第2次测量PDW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小板参数检测对妊娠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n=15)、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组(n=64)与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组(n=11),同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四组患者外周血液标本血小板参数,评估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AT与HELLP组PLT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CT、MPV、PDW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对照组、PAT及HELLP组对比,ITP组PDW及MPV水平明显上升,PCT与PLT水平显著下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T组轻度血小板减少占65.63%,HELLP组占72.73%,均高于ITP组(P0.05),ITP组重度血小板减少占66.67%,显著高于PAT与HELLP组(P0.05);PAT组、HELLP组患者产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在1周内者分别占96.88%、90.91%,明显高于ITP组,而ITP组产妇产后血小板复常时间有93.33%均超过4周,明显长于PAT、HELLP两组(P0.05)。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产妇动态检测其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是明确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重要途径,可参照PLT、PCT、MPV、PDW参数的变化特点,确定产妇血小板减少病因,指导其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与血管性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Sysme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分别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的PLT、MPV、PCT、PDW进行测定,同时利用Himchi-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空腹血糖水平(FPG)。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相比:MPV、PDW显著增高(P<0.01);PLT减低(P<0.05);而PCT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②糖尿病有血管病变组与无血管病变组相比:空腹血糖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有血管病变组MPV和PDW均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P<0.01),而PLT计数比无血管病变组减少(P<0.05);③PCT测定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MPV和PDW显著升高,PLT减低;糖尿病有血管病变者和无血管病变者PLT、MPV和PDW明显改变,提示检测血小板参数如PLT、MPV和PDW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指标变化的关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2例先兆子痫患者(先兆子痫组又分轻、重度先兆子痫组)、54例妊娠妇女(妊娠组)以及37例非妊娠妇女(非妊娠组)的凝血-纤维活性和血小板的相关指标,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重度先兆子痫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抗凝血酶Ⅲ(AT-Ⅲ)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凝血酶时间(TT)与轻度先兆子痫组和妊娠组相比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先兆子痫血小板计数(PLT)较妊娠组及非妊娠组明显减少(P〈0.01),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体积(MPV)增高(P〈0.01)。重度先兆子痫PLT、PDW与轻度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先兆子痫组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增加。结论先兆子痫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和血小板指标远远超过妊娠妇女及非妊娠妇女,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纤维活性平衡失调,失调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病情程度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在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0例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患者,根据病因分为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组77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18例和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HELLP)组15例,另选取正常妊娠妇女110名为对照组,观察四组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PAT组、HELLP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PL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PDW、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与正常妊娠组以及PAT组、HELLP组比较,MPV、PDW上升,PLT、PCT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PLT、MPV、PDW、PCT等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妊娠期首发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常妊娠与重度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正常妊娠妇女早、中、晚期和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变化,了解正常妊娠期凝血系统变化规律,并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凝血指标与母婴预后的关系.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6年9月门诊选取妇女,测定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D-二聚体(D-D)共150例.正常非孕妇女50 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0例,各检测1次;正常孕妇50例,分别于妊娠10~14周、20~24周、30~34周检测.结果 ①PLT:妊娠期PLT总体呈下降趋势,至妊娠晚期PLT明显减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PLT又有显著减少.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当PLT≤110×109孕产妇并发症显著增加、围生儿预后较差.②MPV:妊娠早、中期MPV减小,至妊娠晚期MPV反相增大,重度子痫前期患者MPV增大显著.③D-D:妊娠期D-D值明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D-D值升高显著,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凝血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病率高.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当D-二聚体>600μg/L时孕产妇并发症较多、围生儿预后较差.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液呈现病理性高凝状态,PLT的显著下降、D-D的明显升高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孕产妇并发症及围生儿预后不良相关.  相似文献   

10.
梅霞  牛余霞 《中外医疗》2013,32(26):64-65
目的采取措施对先兆子痫患者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指标的变化与相应的临床意义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2010年4—10月医院收治的先兆子痫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先兆子痫疾病的病情标准将其划分成轻度先兆子痫组与重度先兆子痫组,每组有25例患者。同时从医院收治的患者中选取30例妊娠期患者作为妊娠组,选取36例非妊娠期患者作为非妊娠组。利用统计学的理论对3组患者的凝血-纤维活性与血小板的临床指标的变化相关性进行对比性研究。(P<0.05或P<0.01)。结果重度先兆子痫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的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抗凝血酶III(AT-III)等指标和其他3组指标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凝血酶时间(TT)与妊娠组、轻度先兆子痫组之间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先兆子痫组患者的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的分布宽度(PDW)比非妊娠组与妊娠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而血小板计数(PLT)的减少幅度大(P<0.01)。轻度先兆子痫组患者的PDW与PLT与重度先兆子痫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该组研究发现先兆子痫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指标与凝血状态大于(非)妊娠患者,同时先兆子痫患者的凝血-纤维活性严重失衡,其失衡程度与患者的临床病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并发子痫前期血小板参数变化的意义。方法分析28例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患者血小板参数并与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92例正常对照组孕妇的血小板参数的比较。结果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糖尿病组血小板参数比较血小板计数值下降不明显,但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妊娠期糖尿病并发子痫前期组有明显升高,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孕妇的血小板参数的比较无差异。结论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可以作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是否可能并发子痫前期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妊娠妇女不同孕期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未成熟血小板分数(IPF)、未成熟血小板绝对值(IPF#)、高荧光强度未成熟血小板分数(H-IPF)和血小板平均侧向荧光强度(PLT-X)的变化,并调查各参数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不同孕期妇女(妊娠组)1 272例,分为早期妊娠组(≤12周)348例,中期妊娠组(13~27周)369例和晚期妊娠组(≥28周)555例,中晚期妊娠组共924例;收集健康未妊娠妇女(对照组)200例;同时收集同期重度子痫前期妇女(重度子痫前期组)88例和妊娠期糖尿病妇女(妊娠期糖尿病组)100例。应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定量检测各组的外周血PLT、IPF、IPF#、H-IPF和PLT-X,并采用95%CI建立孕周相关各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妊娠组的PLT低于对照组(P<0.05);而IPF、IPF#、H-IPF和PLT-X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中期和晚期妊娠组的IPF、IPF#和PLT-X均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P<0.05);早期和中期妊娠组的PLT、H-IP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晚期妊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糖尿病组的PLT低于中晚期妊娠组(P<0.05);而IPF、IPF#、H-IPF和PLT-X高于中晚期妊娠组(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随妊娠妇女孕期的发展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孕周相关外周血血小板参数参考区间的建立可以为评估妊娠期病理状态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8月住院的GDM患者72例患者血小板参数,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妇女7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①妊娠糖尿病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P<0.01);②GDM组的血小板计数(PLT)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赵雪梅  冯玉兰 《安徽医学》2011,32(12):1996-1997
目的 观察住院糖尿病患者静脉使用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 采用Sysmex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60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分别给予奥扎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和单独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前后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16.
董泮亮 《中国民康医学》2012,(19):2371-2372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与脑梗死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Sysmex XE-21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LT、PCT、MPV、PDW。结果:脑梗死组PLT减少、MPV增高,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PCT及PDW则无显著差异(P>0.05)。经有效治疗后MPV治疗后减小(P<0.05)。结论:MPV增高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动态观察MPV对脑梗死的疗效观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迈瑞BC-3000三分类血细胞分析仪与SysmexXT-2000i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及其参数MPV、PDW、PCT差异性。方法收集血小板计数正常、增高和减低的患者标本共433例.分别用迈瑞BC-3000和SysmexXT-2000i两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LT及MPV、PDW、PCT。结果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正常组PLT及MPV、PDW、PCT与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无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增多组的PLT、MPV、PDW、PCT四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计数血小板减少组的PLT、MPV和PDW有显著差异(PLT,P〈0.05;MPV和PDW,P〈0.01),计数PCT两仪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迈瑞BC-3000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异常者,应用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对其结果进行复核及校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