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对颈部血管模型CTA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9个颈部血管模型,CT扫描采用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 mAs,分别进行滤波反投影(FBP)重建和iDose3、iDose4、iDose5重建。采用不同管电压(80、100 kV)和管电流(200、250、300、350 mAs)进行两两组合扫描,进行iDose5重建。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0 kV 250 mAs图像iDose5重建的CNR优于FBP重建 (P<0.05)。不同扫描条件的iDose5重建图像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的CNR和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噪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120 kV 250 mAs FBP重建图像比较,80 kV 20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 kV 200 mAs iDose5、80 kV 250 mAs iDose5、100 kV 350 mAs iDose5重建图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余扫描条件和重建方法图像的CNR、SNR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管电压不变时,iDose5重建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随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管电流不变时,iDose5重建的CTDIvol、DLP、ED随管电压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低剂量扫描与低浓度对比剂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可获得高质量的CTA图像,且能够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超低管电流三维自适应迭代剂量降低(AIDR3D)重建CT猪结肠成像的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方法 制作10段猪结肠息肉模型,每段猪结肠黏膜设有30枚直径1~15 mm的结节样模拟息肉。对所有模型均采用640层CT机进行扫描,管电压120 kVp,电流剂量分别为10、20、30、40、50 mAs。并获得滤波反投影(FBP)和AIDR3D重建图像,不同管电流及重建方法组合10组数据:A组(10 mA,FBP)、B组(10 mAs,AIDR3D)、C组(20 mAs,FBP)、D组(20 mAs,AIDR3D)、E组(30 mAs,FBP)、F组(30 mAs,AIDR3D)、G组(40 mAs,FBP)、H组(40 mAs,AIDR3D)、I组(50 mAs,FBP)、J组(50 mAs,AIDR3D)。测算图像的噪声、SNR及CNR作为定量指标,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定性评分。以有效辐射剂量为指标比较各组图像的辐射剂量。结果 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噪声低于FBP图像,SNC及CNR均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I组图像的噪声(P=0.052)、SNR(P=0.129)及CNR(P=0.05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组图像的噪声(P=0.002)高于I组,SNR及CNR均低于I组(P均<0.001)。相同管电流条件下,AIDR3D图像的质量评分高于FBP图像(P均<0.05)。D组与I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1)。B组的图像质量评分低于I组(P<0.001)。 与I组(50 mAs,FBP)比较,D组(20 mAs,AIDR3D)的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了5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低管电流(20 mAs)扫描结合AIDR3D重建的猪结肠CT图像质量可媲美常规低管电流(50 mAs)扫描结合FBP重建的图像质量,并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压(ATVS)联合管电流自动调制(ATCM)技术在胸腹部CT扫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别于女性胸腹体模CDPR2背部放置不同厚度水膜,并分为A(无水膜)、B(附加1cm厚水膜)、C(附加3cm厚水膜)、D(附加7cm厚水膜)组。采用ATVS联合ATCM及不同噪声指数(NI=8.0、9.0、10.0、11.0、12.0、15.0、17.5、20.0、25.0)分别对4组体模进行扫描;再采用管电压120 kV联合ATCM及NI=12.0分别对4组体模进行扫描。计录噪声(SD),计算SNR、有效剂量(ED),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结果 ATVS联合ATCM扫描时,对于相同NI值,随着水膜厚度的增加,管电压增高;对于同一体模,随着NI值的降低,管电压增高。ATVS联合ATCM扫描A、B、C、D组体模时,ED和SNR与NI值均呈高度负相关(r=-0.85、-0.87、-0.92、-0.96,-0.87、-0.89、-0.91、-0.91,P均<0.05),SD与NI值均呈高度正相关(r=0.97、0.98、0.98、0.98,P均<0.05)。NI=12.0时,4组体模图像的主观评分均≥4分。ATVS联合ATCM扫描A、B、C组的ED较管电压120 kV联合ATCM及NI=12.0扫描分别降低了20.74%(0.45 mSv/2.17mSv)、19.19%(0.52mSv/2.71mSv)、7.38%(0.27mSv/3.66mSv),且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ED增加了31.05%(1.45mSv/4.67mSv),上纵隔、心脏和肝脏的SNR分别增加了29.88%(1.73/5.79)、32.75%(1.67/5.10)、22.90%(1.01/4.41)。结论 ATVS联合ATCM在胸腹部CT扫描时,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应用于腹部CTA的可行性。方法 将40例临床疑诊腹部血管疾病、接受腹部CTA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模式扫描,B组采用常规螺旋模式扫描,分别测量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背部肌肉CT值及图像噪声,记录扫描时间及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SNR、CNR和有效辐射剂量(ED)。比较两组各动脉的CT值、噪声、SNR、CNR、扫描时间、ED及图像质量差异。结果 两组腹主动脉、腹腔干、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右肾动脉、左肾动脉、腹主动脉分叉处的CT值、SNR、CNR和图像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噪声、扫描时间及E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B组相比,A组的扫描时间缩短86.45%、ED降低72.56%。结论 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腹部CTA可在获得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图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基于体质量指数(BMI)低管电流自动原始数据域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双能量冠状动脉CTA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将200例患者分为4组:A组(19 kg/m2≤BMI<24 kg/m2),A管电流为180 mAs,采用FBP重建;B组(BMI<19 kg/m2),A管电流60 mAs;C组(19 kg/m2≤BMI<24 kg/m2),A管电流90 mAs;D组(24 kg/m2≤BMI<30 kg/m2),A管电流120 mAs,B、C、D组采用SAFIRE-3级重建。比较4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CNR、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及辐射剂量。结果 4组患者冠状动脉显示节段、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平均CT值、SD、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效剂量(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ED值B、C、D组分别较A组下降65.82%、55.64%、24.18%。结论 基于BMI低管电流扫描SAFIRE重建双能冠状动脉CTA检查,能够保证图像质量并大幅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扫描(CARE kV)联合自动管电流调节(CARE Dose 4D)技术降低胸部CT扫描辐射剂量的价值。方法 将114例接受胸部CT 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同时开启CARE Dose 4D及CARE kV,B组(64例)只开启CARE Dose 4D进行扫描,比较2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及辐射剂量。结果 与B组相比,A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l)减少约30.29%,剂量长度乘积(DLP)减少约30.41%,有效剂量(ED)减少约30.36%(P均<0.05)。A组图像噪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平扫、增强图像除B组脊柱后方肌肉SNR高于A组(P<0.05)外,平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图像质量评分均在4.5分以上,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胸部CT扫描时,联合使用CARE kV和CARE Dose 4D技术,可获得优质图像,并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原始数据域的迭代重建(SAFIRE)算法与滤波反投影(FBP)算法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图像质量的差异。方法 对置入模拟左、右冠状动脉的仿真体模,采用两组管电压(100 kV、120 kV)行双源CT检查,对冠状动脉原始图像在工作站上分别进行FBP及SAFIRE两种算法的图像重建,对不同管电压及不同管电流组内图像质量指标SNR、CNR、CT值标准差进行t检验;相同管电压不同重建算法,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SAFIRE重建方式的两组SNR、CNR、CT值标准差及CT值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两组管电压扫描后经SAFIRE重建的冠状动脉图像质量均明显优于FBP重建;两组管电压两种重建算法图像,随着管电流的增加,200~360 mA图像质量呈改善趋势,管电流340 mA及以上图像质量指标趋于稳定;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SAFIRE重建算法成像其图像质量比较,CNR、SNR、CT值标准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6、2.49、21.82,P均<0.05)。结论 随着扫描参数(管电流与管电压)的增加,图像质量随之上升,但到达一定值后图像质量趋于稳定;采用SAFIRE在相同扫描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智能最佳管电压(CARE kV)低剂量CT扫描及CPR技术在术前评估面神经管骨折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头部外伤伴单侧面瘫患者,采用CARE kV技术进行颞骨HRCT扫描,按就诊先后分4组:A组108例(CARE kV On),管电压120 kVp,B~D组分别为114、105、109例(CARE kV Semi),管电压分别为120 kVp、100 kVp、80 kVp;观察CPR图像面神经管,比较4组患者面神经管骨折发生率、发生部位并与手术结果对照;比较4组间图像质量客观评价指标,包括CT值、噪声(SD)、SNR、CNR及辐射剂量参数[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结果 共纳入436例患者,面神经管骨折174例(174/436,39.91%)。A~D组骨折发生率分别为43.52%(47/108)、39.47%(45/114)、37.14%(39/105)、39.45%(43/109);术前HRCT诊断面神经管骨折与手术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5);膝状窝骨折发生率最高(100/174,57.47%),迷路段最低(5/174,2.87%)。A~D组SD、SNR、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组CTDIvol、DLP、ED、有效电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两两比较除A、B组外余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ARE kV联合CPR术前能够准确评估面神经管骨折情况,并可在满足诊断的前提下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动管电流调节(ATCM)技术下不同的X线剂量对CT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GE Discovery HD750 CT机对肺野内含9个直径为5、10、12 mm的磨玻璃密度结节(GGN)的胸部仿真体模进行扫描。采用ATCM技术,设置管电压为80、100及120 kVp,在每个管电压条件下分别应用5个预设噪声指数(NI)级别(10、20、30、40及50)扫描体模,共得到15组图像;计算每组图像的平均管电流,记录每组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有效剂量(ED)。测量并比较图像的客观噪声,并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对GGN进行主观评分,用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 3种管电压下的平均管电流值均随着预设NI的增加而减低。相同预设NI、不同管电压下图像的客观噪声及X线剂量基本一致。相同预设NI、不同管电压下GGN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名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中等或较好(Kappa>0.4)。结论 应用ATCM技术,相同预设NI下管电压的变化对X线剂量和图像质量不会产生明显影响;预设NI为50时,可检出肺尖部直径为5 mm的GGN。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迭代算法(AIDR 3D)和滤波反投影算法(FBP)联合低剂量CT扫描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的价值。方法 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E 5组,每组30例,A~D组扫描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分别为 100 mAs、50 mAs、30 mAs、20 mAs,E组管电压为80 kV、管电流为100 mAs。对每组图像分别进行AIDR 3D和FBP重建,比较不同重建方法各组图像的噪声、SNR及CNR。并采用3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评分 ≥ 2为诊断可接受图像质量,比较各组图像椎间盘突出的显示能力。结果 在不同扫描条件下,采用AIDR 3D重建的图像噪声、SNR、CNR及椎间盘突出的显示情况方面均优于FBP。同一重建技术条件下,随辐射剂量减低,噪声升高、SNR和椎间盘突出显示能力降低;除采用AIDR 3D的50 mAs组CNR略低于30 mAs组外,其余各组随剂量减低,CNR降低;同一剂量下两种重建技术采用降低管电流得到的图像质量优于降低管电压的方式。结论 采用AIDR 3D重建方法联合低剂量CT扫描诊断椎间盘突出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和传统方法扫描在儿童腹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接受腹部扫描的患儿分为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采用预设噪声指数为10的自动管电流,A组,n=30)和传统方法扫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150mAs,B组,n=30)。对两组的腹部图像进行定量评价,并对比两组的CT辐射剂量。结果 A、B两组腹部图像中腹主动脉、竖脊肌、肝实质、脾、肾实质的CT值,噪声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为(4.59±0.81)mGy,剂量长度乘积(DLP)为(147.58±35.77)mGy·cm,有效剂量(ED)为(4.42±1.07)mSv;B组的CTDIvol、DLP及ED分别为(6.70±0.001)mGy、(214.24±21.65)mGy·cm及(6.41±0.64)mSv。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64排螺旋CT儿童腹部检查中采用管电流自动调节扫描方法,有利于在满足诊断需求的前提下有效减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模拟婴幼儿头颅70 kV CT扫描条件下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法 选用CPT500模体,分别于70 kV及120 kV、150~500 mAs条件下进行扫描,测量其低对比度模块中对比度为1.0%、直径为15 mm的圆柱体的CNR和CTDIvol值,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图像的低对比可探测能力(LCD)进行评分。对70 kV、150~500 mAs测得的每组图像的CNR和LCD评分与婴幼儿头颅常规扫描条件(120 kV、200 mAs)图像的差异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当管电压为70 kV及120 kV时,图像CNR与CTDIvol呈线性正相关性(r=0.96、0.94,P<0.001);当管电流设置为150~400 mAs时,70 kV与常规扫描条件图像的CNR及LCD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当管电流设置为450~500 mAs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70 kV、450~500 mAs扫描条件可得到与传统的120 kV、200 mAs CT扫描相似的图像质量,前者辐射剂量明显降低,适用于婴幼儿头颅CT扫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婴幼儿胸部增强CT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和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在降低射线剂量的同时获得临床认可的诊断图像并提高血管结构显示程度。 方法 69例3岁以下因各种不同胸部疾患进行64排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儿(38个男孩、31个女孩)并随机分成三组:低电压结合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并噪声指数设置为9(A组)或10(B组),标准扫描序列为120kVp结合120mA固定毫安(C组)。三组均采用相同的增强程序。测量强化主动脉和外周肌肉CT值及噪声,并计算信号噪声比和对比噪声比。记录三组CT剂量指数值(CTDIvol)。采用5分制由两名儿科放射医生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用Kappa方法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三组主动脉强化程度分别为495.32±14.74HU, 485.85±18.96HU 和 299.28±8.67HU,相应的肌肉平均CT值和图像背景噪声分别是 (54.71±4.52, 9.08±0.63), (46.33±4.79, 9.29±0.76) 和 (57.49±3.61, 4.93±0.54)。SNR分别为55.23±4.98,53.39±5.62和58.64±5.17,CNR分别为48.74±6.15, 47.56±5.35和51.17±6.84,均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图像均获得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质量。A组和B组比常规扫描序列C组CTDIvol 分别降低了74 % 和77 %。 结论 在婴幼儿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中联合应用低电压(80kVp)和ATCM技术可以获得临床接受的图像质量和良好的对比,并明显降低了射线剂量。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低电压扫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管电压(100kV)扫描在颈部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可行性.方法 将55名临床需要做颈部CTA检查的患者(其中男37例,女18例,平均54岁)按随机分配原则编入A、B两组(A组27例,B组28例),分别采用管电压100及120kV,管电流均采用150mAs.比较两组的CT图像质量(包括动脉平均强化...  相似文献   

15.
探讨成人颅脑CT检查的低剂量扫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适于成人颅脑CT检查的适当低剂量扫描条件。方法将500名健康成人随机分成5组,运用16层螺旋CT机行颅脑非螺旋扫描,其中第1组采用常规剂量(120kV,颅底部240mAs、颅顶部200mAs)扫描,第2~5组分别采用低剂量(120kV,200、160、100、80mAs)扫描。由2名放射科医师采用5分制独立对各组图像进行主观评分,应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评定结果的一致性,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评分的关系;记录各单次加权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平均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第2~5组的CTDIvol及DLP值相对第1组下降的比例。结果两名医师评分的一致性好(K=0.860,P=0.017)。扫描剂量与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呈正相关(r=0.512,P<0.01),图像质量优良者(评分>3分)在各第2~4组中所占比例达95%~98%,与第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5组CTDIvol、DLP较第1组分别降低15.79%、32.59%、57.89%、66.40%和20.68%、36.50%、60.40%、68.23%,各组DLP值与第1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第5组图像质量明显下降,评分>3分的图像仅占69%,与第1组比较图像质量降低(P<0.01)。结论管电流采用100mAs时,低剂量CT扫描可显著降低辐射剂量,而对观察成人颅脑解剖结构和诊断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源CT大螺距扫描结合正弦图迭代重建(SAFIR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低辐射剂量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96例心脏超声或临床拟诊复杂先心病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每组48例,2组均行双源CT大螺距并前瞻性心电触发扫描。A组管电压采用80 kV,管电流按体质量分别设置,采用滤波反投影(FBP)重建;B组管电压与A组相同,管电流根据体质量设置为A组的50%,采用SAFIRE。分别测量并记录两组图像中升主动脉、降主动脉、主肺动脉及左心室的平均CT值及噪声(SD),并计算SNR及对比噪声比(CNR),由2名影像学医师以5分法主观评价图像质量。记录两组患儿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值,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 两组患儿相同层面CT值、SD、SNR及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图像的主观图像质量中位数评分均为4分(Z=1.02,P=0.31),图像质量评分评价者间一致性极好(Kappa=0.84,P<0.05)。A组、B组ED分别为(0.18±0.05)mSv、(0.09±0.03)mSv(P<0.05),B组ED较A组降低约50%。结论 对先心病患儿采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联合SAFIRE技术的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且可降低扫描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