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俞金龙 《印染》1994,20(4):17-19
文章对在高温高压染色条件下,缩聚染料的染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在此基础上,还介绍了分散/缩聚,分散/直接一浴法染色工艺,解决了分散/直接一浴法染色工艺中尚缺少翠蓝,翠绿等色泽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竹纤维和涤纶纤维的特性,采用分散/活性染料二浴法染色工艺,探讨了分散染料、BES型活性染料和现代活性染料的染色性和分散/活泼二浴法工艺的同色性。经筛选的分散/活性染料二浴法工艺船达到较好的同色性效果,色牢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许志忠  陈桦 《印染》2006,32(18):14-16
对涤棉混纺织物分别采用分散染料、直接染料染色,以及分散和直接染料碱性同浴染色,测试染色织物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K/S值等指标,以确定涤棉混纺织物用分散和直接染料碱性同浴染色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耐碱性的分散和直接染料在高温高压碱性浴中染涤棉混纺织物,对染色织物的λmax和K/S值影响较小,染色牢度可以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4.
针对涤/棉交织物染色工艺流程长,耗水耗能大,碳排放量和废水排放量高等问题,研究了涤/棉交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通过分析分散/活性混合染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的稳定性,探讨了焙烘温度、焙烘时间、染浴pH值、固色碱种类与质量浓度、汽蒸时间等对分散蓝79以及K型、KN型、M型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并对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和两浴两步法工艺产生的能耗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一浴两步法染色织物可以获得与传统染色工艺相同的颜色深度,耐摩擦色牢度以及耐皂洗色牢度可以达到4~5级;以分散蓝79和活性蓝19为例,相比于传统两浴两步法轧染,每染色1万m涤/棉交织物,一浴两步法轧染工艺可减少45.5%的水耗、20.9%的电能消耗、41.7%的热能消耗、40.6%的CO2排放。  相似文献   

5.
章杰 《江苏印染》1990,12(1):36-40
在混纺织物染色中,采用分散/交链组合染料、分散/直接组合染料、分散/活性组合染料一浴法染色,代替传统的两浴法染色,作了详细地分析比较,在现在及今后混纺织物比重不断加情况下,无论节能、总经济效果以及推动印染工艺改革,均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涤粘中长混纺纱的染色加工,一般以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用直接、活性、硫化、纳夫妥或还原染料染粘胶纤维。国内都采用分散/还原染料或分散/纳夫妥染料二浴法染色工艺。由于加工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产量低,成本昂贵,因此迫切谋求采用一浴法工艺来提高染色效率,降低成本。 从一浴法染色的染料来看,分散/还原染料成本比二浴法高,而分散/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比较理想。活性染料在染色过程中与纤维素纤维形成坚牢的化学键,具有色泽鲜艳、成本低廉等特点,此外活性染料对粘胶纤维  相似文献   

7.
醋纤/真丝交织面料充分体现醋纤和丝绸面料共有的优良性能。采用分散/弱酸性染料和分散/活性染料对醋纤/真丝交织面料进行染色,研究醋酯纤维染色温度对织物失重率的影响,探讨了两浴法和一浴法染色工艺对染色深度、匀染性、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醋酯/真丝交织面料经高温处理后纤维的表面发生水解,强力降低,手感变差;采用分散/弱酸性染料和分散/活性染料对醋纤/真丝交织面料可进行两浴染色或一浴染色,均能获得较好的色深值和均匀性;分散/活性染料两浴法染色可以获得更好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  相似文献   

8.
采用耐碱分散红HA-R、耐碱分散黄HA-G和耐碱分散蓝HA-2R对涤纶织物进行碱减量和低温染色一浴处理,探讨了载体用量、染色温度、NaOH和染料用量对织物染色及减量率的影响,并将一浴工艺与常规工艺染色织物进行对比.研究发现:110℃碱减量低温染色一浴工艺染得织物的K/S值与130℃先碱减量再染色常规工艺的相当,根据减量...  相似文献   

9.
针对涤棉针织物,介绍了3种传统工艺,即氧漂、增白工艺,氧漂、分散直接染料染整工艺以及氧漂、分散活性染料染整工艺,并对比介绍了8种短流程染整新工艺,包括氧漂、增白一浴一步法工艺,氧漂、分散直接染料染色一浴一步法工艺,精练后分散、L型活性染料染色工艺,氧漂后分散染料免还原清洗工艺,氧漂、染涤一浴一步法工艺,氧漂后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浅色工艺,氧漂后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中色工艺以及氧漂后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两步法染深色工艺。对照工艺流程、染料助剂配方及工艺曲线,分析并证明了新型短流程工艺具有节能、降耗、减排、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浴法染色新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用分散/活性染料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的工艺条件,以及用载体法对涤/丝混纺织物进行一浴一步染色。实验表明,应用该工艺染色不仅染色效果好,色泽鲜艳,上染率高,牢度较好,而且节水、节能、省时,完全符合染整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陈荣圻 《印染》1994,20(6):35-40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适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的分散/直接交联染料的性能及其染料结构。分散染料染色过程一般分为织物表面吸附,纤维内部扩散,纤维内部达到平衡三个阶段。一浴一步法分散染料则由老品种中筛选拼混而成以获得增效作用,达到快速染色目的。直接交联染料具有较大的直接性,对棉纤维的亲和力应大于冰染料;染料的线性和同平面性愈强,愈能作为交联染料,直接交联染料具有类似于直接染料的性质,但是直接染料不能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分散染料在羊毛/莱卡织物上的颜色特性及染色性能的基础上,成功地将分散染料应用于羊毛/莱卡混纺弹性织物的一浴法染色。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匀染性好和染色牢度高的特点,较好地解决了羊毛/莱卡织物中包芯纱的露白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分散/活性浸染一浴法生产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丛元 《印染》2002,28(8):28-29
根据B型活性染料的特征,对分散/活性一浴法浸染工艺进行了小样试验,并进行中样和大生产,结果表明,该一浴法工艺是可行的。且色光比二浴法更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杨志平 《印染》1994,20(12):14-16
本文介绍了涤棉织物用分散/活性染料一浴轧焙烘染色的中性固色工艺及基本原理,对中性固色剂NF加双氰胺在轧焙烘染色中的应用与常碱固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优选了生产工艺配方。  相似文献   

15.
钱红飞  宋心远 《印染》2003,29(5):8-10
通过一种新型染色助剂的应用,有效地降低了氨纶分散染料的染色温度,使棉/氨纶弹力织物能在较低的温度下实行散/活性一浴法同色性染色,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缩短聚乳酸(PLA)/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流程,采用一浴法染色。对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纤维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聚乳酸上染率增大,染色温度以100~110℃为最佳,染浴pH对上染率影响不大;而分散染料上染羊毛纤维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羊毛上染率增大,染色温度为100~110℃、pH为4~5时染色效果较好;聚乳酸/羊毛混纺织物分散染料一浴法染浅色的优化工艺为:染浴pH=5左右,染色温度100~110℃,保温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17.
涤棉分散染料微胶囊/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晓文  罗艳  杜鹃  陈水林 《印染》2006,32(18):17-19
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分散染料进行双层造壁,制得分散染料微胶囊,并与雅格素 NF 活性染料同浴上染涤棉混纺织物.试验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微胶囊/活性染料一浴法与传统分散/活性一浴法相比,无需使用分散剂、匀染剂,并可免除还原清洗工序,其染色物的色牢度水平与传统染色工艺产品相当,甚至更高.  相似文献   

18.
涤棉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菊珍 《印染》1996,22(2):15-19
用国产R型活性染料与耐碱性分散染料在中性浴中作涤棉针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可达到二浴法染色的要求。采用该工艺可减少两道工序,具有节时、节水、节能、节省助剂和化学药品的费用,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19.
苑秀慧  李银成  戚军芳 《印染》2002,28(12):9-10
在对人造丝和锦纶两种纤维形态结构及染色性能分析的基础上,从染料、助剂及染浴条件等方面阐述了一浴两步法染色工艺的可行性,并给出具体染色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