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应用胃苏冲剂治疗62例慢性胃炎,与同期50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三九胃泰对照治疗,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慢性胃炎112例,男67例,女44例;年龄最小者25岁,最大者71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5年以下55例,占49%;5年以上者56例,占51%。112例患者均根据1982年四川全国胃炎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经胃镜观察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45例。根据胃粘膜病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胃宁冲剂治疗慢性胃炎83例,并与三九胃泰治疗的32例做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15例中男性89例,女性26例。年龄22~68岁,病程5年以下者61例,5年以上者54例。根据1982年在四川召开的全国胃炎会议拟订的诊断标准。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3例,浅表萎缩性胃炎22例。按随机原则将115例分为胃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HP感染对残胃炎发生的影响以及术后HP根除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5年收治的121例术前HP阳性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复查胃镜,组织病理检查及HP检测算临床资料。结果:在58例HP根除治疗组中残胃炎发生率为58.62%(34/58),63例未根除治疗组中,残胃炎发生率为92.86%(58/63),两组间残胃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HP阳性患者,胃大部分切除后近期内根除HP治疗能除残胃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的关系。方法内镜下胃黏膜活检取材,应用常规固定,石蜡切片HE,HP染色镜检,1例加染PAS及AE1/AE3,CK8,KP-1,LCA,SMA免疫标记,结合临床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216例胃黏膜活检病理诊断: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89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92例(1例胃腺癌),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后两组均各有4例为活动性胃炎。190例石蜡切片加印片HP染色:中、重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胃炎者(P=0.0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临床诊断与活检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通过特染及酶标确诊胃腺癌合并HP重度感染1例(有便血史2个月患儿)。结论①儿童重、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281)。而且1例中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胃腺癌患儿为HP重度感染,提示HP感染与胃炎程度及胃腺癌确有关系,但三者确切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②活检标本石蜡切片HP染色加新鲜胃黏膜印片HP染色将提高HP阳性检出率,本组提高7%;③对有便血患儿应警惕胃癌可能,必要时及早胃镜检查加活检以便及时治疗HP感染及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胃癌。  相似文献   

5.
"益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15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萎缩性胃炎(CAG)是临床常见、多发病.部分病人身癌变。经多年临床应用,自拟“益胃汤”治疗CAG确有良好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1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54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103例,女51例,年龄32~72岁,平均423岁。病程2~30年,平均89年:对照组男39例,文对例,年龄35~68岁,平均40.1岁,病程1~25年,平均7、5年。1.2诊断标准以1983年全国胃病诊治座谈会纪要为依据。对治疗组、对照组进行治疗前后胃镜、病理和幽门螺杆菌(*P)检查,确诊为CAG,部分病人呈阳性(HP).13治疗方法“益胃汤”主方:黄…  相似文献   

6.
从1992年8月至1992年10月,用福州梅峰制药厂提供的胃得安冲剂治疗慢性胃炎、消化性溃汤、十二指肠球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观介绍如下。观察对象与方法一、病例选择:按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指导原则中诊断标准选择病例,本组男27例,女8例;18~29岁9例,30~49岁19例,50岁以上7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18岁,平均32.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例,十二指肠球部炎症3例。本文治疗前均行纤维胃镇检查,胃粘膜活检,病理检查(采用日本进口GIF-P20胃镜),…  相似文献   

7.
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因子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 ,是临床常见又治疗困难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幽门螺杆菌可引起胃肠激素和胃酸分泌异常 ,从而引致溃疡病发生。笔者从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应用丽珠胃三联治疗本病 ,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 2 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6月经胃镜和病理检查证实 ,或 C1 4 尿素呼气试验 ,确定诊断为 HP阳性的 38例 ,作为治疗观察对象 ,其中男 2 6例 ,女 1 2例 ,平均年龄 34岁。对象 :慢性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并 HP感染阳性 2 5例 ;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庆大霉素对幽门螺杆菌(Hp)的治疗作用,近年来我们用普利胃炎胶囊(其主要成分为庆大霉素)治疗不同胃病患者,对其抗HP感染的作用作初步的探讨。1临床资料近年来在本院胃镜室接受纤维胃镜检查胃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4组,各组年龄,性别及疾病分布(见附表)。2方法HP检测使用三明三强公司生产的HI’UT试剂普利胃炎胶囊为海南普利制药有限公司产品。A组为未经任何药物治疗行胃镜检查者;B组先予胃炎胶囊治疗ZWK后行胃镜检查;C组先予胃炎胶囊治疗4WK后行胃镜检查;D组经检查HP阳性,给予胃炎胶囊服法治疗4WK后再予胃镜复查…  相似文献   

9.
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电子胃镜诊断胆汁反流性胃炎,应用快速尿素酶检查和病理染色诊断HP感染,并进行X^2检验。结果4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26、09%,48例非胆汁反流性胃炎中HP阳性率62.1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致病原因主要与胃液内高浓度胆汁有关;胆汁反流性胃炎与HP相关性胃炎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慢性炎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与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7年12月于某院行胃镜与病理检查220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对比胃镜以及病理诊断结果,分析检查结果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20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确诊为CAG者635例,其中伴不典型增生85例,伴肠上皮化生245例;胃镜诊断是CAG者820例,其中A型200例,B型270例,C型350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43%;病理诊断者HP阳性率64.56%,较胃镜诊断者高(P0.05);胃镜检查显示分型为C型者HP感染阳性率54.28%,与A、B型CAG者HP阳性率37.50%、37.03%相比显著高(P0.05)。结论:CAG经胃镜诊断同病理诊断结果符合率较高,且HP感染多集中在胃镜诊断为C型者,常伴随不典型增生或肠上皮化生,临床应加强对以上类型表现患者的重视,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1.
纪明章  张思源 《天津医药》1999,27(8):508-508
胃肠道脂肪瘤临床少见,而且可以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临床无特异性表现,常因肿瘤增长出现并发症方被发现,有时由于诊断困难而施行不适当的治疗。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3年(1983年~1996年)经临床和病理确诊的5例胃肠道脂肪瘤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5例中男2例、女3例,年龄30—55岁。病程6个月至6年。均伴有腹部疼痛,消化道出血者2例,出现腹部肿块者2例,表现为“肠套叠”2例,腹泻1例。 2.辅助检查5例均行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发现肠腔内充盈缺损和肠腔梗阻者3例,诊断小肠良性肿瘤1例,升结肠肿物2例。经超声胃镜诊断胃粘…  相似文献   

12.
调胃颗粒剂     
调胃合剂临床应用20年,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万余例,作科研病例观察数千例,资料完整者总结257例,按国家规定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症状有效率98%,胃镜、病理、HP复合有效率85%左右。国家新药基金立项后改名为“调胃颗粒”,1999年6月至2000年1月成功观察病例30例,症状有  相似文献   

13.
健脾利湿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至2007年6月,笔者应用健脾利湿化瘀解毒法治疗胃癌前病变27例,并与应用胃复春治疗的25例对照,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选择符合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标准[1];年龄大于18岁;试验前1个月内检查证实诊断。凡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或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胃宁冲剂与三九胃泰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经内镜及活检病理确诊的慢性胃炎115例,随机分为胃宁冲剂组83例给以胃宁冲剂20g,tid;及三九胃泰组32例给以三九胃泰冲剂20g,tid,均在睡前30min用温开水冲服,3mo为一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后,胃宁冲剂和三九胃泰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59%,P<0.05。胃镜检查有效率分别为71%和48%;P>0.05。病理检查有效率分别为57%和30%,P>0.05。结论:胃宁冲剂对改善慢性胃炎的症状优于三九胃泰。  相似文献   

15.
新书介绍     
调胃合剂临床应用20年,治疗慢性胃炎、溃疡病等万余例,作科研病例观察数千例,资料完整者总结257例,按国家规定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症状有效率98%,胃镜、病理、HP复查有效率85%左右。国家新药基金立项后改名为“调胃颗粒”,1999年6月至2000年1月成功观察病例30例,症状有效率100%,  相似文献   

16.
赵越 《江西医药》2003,38(6):421-422
我们对127例慢性胃炎患者行幽门螺杆菌(Helipcobacterpylori,HP)根治治疗,观察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s,GERD)发病率的变化,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27例,男86例,女41例;年龄14~78岁,平均47.8岁。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95例,糜烂性胃炎27例,萎缩性胃炎5例。病例符合以下标准:有胃镜结果;有HP检测结果;经HP根治治疗,且两次胃镜结果间隔一年以上。1.2HP根治方案:PPI标准剂量(如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加阿莫西林1000mg,加甲硝唑400mg,每日2次,共7d犤1犦。1.3GERD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消化学…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协定方清幽愈萎汤对符合诊断标准的48例进行了治疗,并以丽珠铋三联治疗的48例作为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与分组96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西医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均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治疗前经电子胃镜及活检标本病理切片检查有萎缩性胃炎组织学改变者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14C呼气试验(14C-UBT)结果为阳性者确定有Hp感染。接诊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分型等(见表1)差异均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诊断价值并将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2月因消化道症状在我院治疗的10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内镜检查以及病理诊断,比较检查结果。结果内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灵敏度为78%,过度诊断率(误诊率)为25%;经病理诊断确诊的7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部位:胃底1例,占1%;贲门下区6例,占8%;胃体8例,占10%;胃角14例,占18%;胃窦50例,占63%。于内镜表现方面,A+B+C(A为黏膜红白相间,但白相为主,皱襞变平或者消失;B为部分黏膜下血管网显露;C为黏膜壁、黏膜粗糙,且黏膜表面不平,且可见结节状或者黏膜颗粒状表现)占比均低于C、A+C、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病理诊断结果视作标准,内镜检查对A+B+C的诊断符合率最高,其次为B+C、A+C、A+B。结论单独通过内镜检查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尚存在过度诊断或漏诊现象,临床应充分认识该疾病于内镜下呈现的多样性表现,避免主观诊断,此外,将其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 ,其感染率超过 95 %。根治 HP的感染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关键 ,笔者从 1 999以来 ,以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根治 HP的感染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4 8例患者均为 HP阳性 ,并经纤维胃镜检测诊断慢性胃炎。其中浅表性胃炎 2 3例 ,萎缩性胃炎 2 5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2 1岁~ 6 5岁 ,平均年龄 4 6岁。1 .2 观察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和中西药组。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变化及胃镜显示的胃粘膜变化、活检病理的改变 ,并检查血、尿、粪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探究在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及其内镜微创治疗中应用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本院实施诊断、治疗且具有完整资料的68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内镜检查,分析探讨超声内镜诊断准确性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68例胃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病理检查结果表示,其中胃脂肪瘤14例,胃部息肉16例,胃间质瘤21例,胃炎增生2例,胃癌1例,胃平滑肌瘤11例,异位胰腺3例,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达到94.12%,CT诊断符合率为61.76%。在68例患者中病灶直径大于2 cm者有31例,小于1 cm者12例,剩余患者病灶直径在1~2 cm,超声内镜诊断符合率达到94.12%,CT诊断符合率为66.18%。结论在胃黏膜隆起性病变诊断以及内镜微创治疗中应用超声内镜具有理想效果,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对内镜微创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临床应用期间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