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涛 《水电站设计》1994,10(2):85-86
水文资料整编后的成果,既有数值成果,也有成果图。前者已实现了计算机化和数据库化,而后者仍以传统的手工方法点绘。本文利用AUTOCAD的图层功能,利用存贮数值,绘制流量关系图,在水文图形的计算机化和数据库化方面作一尝试。  相似文献   

2.
50年来内蒙古水文资料整编取得了巨大成就。水文资料计算,整编方法,计算工具,整编成果存贮方式,检索手段,供应内容不断更新和发展,水文资料整编队伍逐渐壮大,专业知识,技术水平进一步充实提高,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文数据库,就是既表示水文数据的集合,又能对数据进行组织、存储和管理,并提供一套专门的技术和方法,使人们能够简便而迅速地检索、插人、删除和修改库中数据。它的建成,既能促进水文技术现代化,又能促进我省乃至全国水利事业的发展。90年代初始,水利部要求全国水文系统建立水文数据库。水文数据库是“九五”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全国72个重点数据库之一。广东省水文总站积极响应,按国家水文数据库规划要求,将在2000年实现水文数据库建成的目标。经过几年努力,省水文数据库二级、三级结点建设初见成效。总站以及属下10个分站建…  相似文献   

4.
水文数据库建成后,用户希望能方便快捷地检索资料,而管理部门则希望在提供检索的同时能控制和管理好资料,这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水文数据库是全国水文数据库系统的二级节点,它承担着全区水文数据的存贮、管理及应用任务,它的建成必将使我区的水文服务工作走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工作量巨大的历史水文数据录入是建立水文数据库最基础的工作,为此,内蒙古水文总局于1995年7月引进HYDIS(V3.0)水文  相似文献   

6.
我省水文资料整编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手编到电算的发展历程。经过百年辛勤努力取得了水文资料已成为我省的宝贵资源和财富。随着整编技术的发展和水文数据库的建成 ,水文资料必将在我省水文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为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台湾省水文资料收集流程、方式,水文资料库系统的发展及现状,存贮的内容、范围及功能,与台湾省水文资料库系统相比,对国内水文数据库系统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水文资料整汇编采用南方片水文资料整编系统进行,但整编前水文测验原始数据的记录、计算、审查等工作环节仍由人工完成,导致水文原始资料处理后容易出现不规范、错误问题,进而影响到整编系统的成果质量。基于VB.NET 2010程序语言,研发了专门用于水文测验原始资料处理并能与整编系统数据对接的水文资料测验应用系统,解决了水文水准测量、水流沙测验、降水量及蒸发量观测等水文原始数据计算机化处理的问题。系统在全省水文测站测验过程中经多年广泛应用并不断更新,有效提高了水文资料从测验到整汇编阶段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9.
一、苏北水文技术基础现状我省苏北地区有6个市级水文水资源勘测局、5个厅属工程管理处水文站,共有水文职工500余人,分布在各个水系、各个闸站的各类水文站网有800多处,水文巡测线6条700多km,已初步建成水情分中心6处,水环境监测中心6处,水情自动遥测站点104处,水文水资源实验站2处,并已基本建成江苏省国家水文数据库、水情数据库.苏北最早的水位站(蒋坝站)建于1914年,最早的水文站(中渡站)始于1912年;苏北水文积累了约5万站年的水文资料成果.水文已成为水资源技术工作的专业队伍.水文资料和成果等优势是开展水资源管理的良好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现代传感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水文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多种学科在水文测验上得到应用。一、水文资料自动收集系统水文观测的自动化、观测资料处理的计算机化、微机控制,几年来在国外发展很快。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都建立了自动测报系统,完全实现了无人值守,不仅精确了检测精度,而且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水文信息检索中数据源分散、信息系统独立的特性,从现有网站、水雨情数据库、文档数据库、期刊数据库等数据源出发,利用信息爬取、信息索引、Deep Web、开放接口等技术,设计并实现了水文信息检索系统。该系统具备信息采集、信息索引和检索、信息展示、管理维护等功能,扩充了专用词库,优化了检索结果的排序,达到了多种数据源统一检索的目的。系统特设的页面异步请求和智能提示功能,增强了系统的用户友好性,简化了检索步骤,节约了检索时间。该系统已上线运行2 a,运行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1985年以来,按照“转轨变型、全面服务”的水利改革方针,湖北省水文系统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推动了水文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水文站网建设稳定发展,成果质量逐年提高。到目前已建成布局基本合理的各类水文站946处,积累了4万多站年的水文基本资料。水文资料甲等率达92.6%,差错率仅为0.12‰。 防汛水文服务效益进一步发挥。建成了VAX计算机服务系统和微机服务系统,实现了防汛水情信息的实时处理自动化,充实完善了水情站网。全省614处报汛站年拍发水雨情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文信息化建设在计算机网络,信息采集、信息传输、接收处理、检索查询,汛情监视,水文信息发布、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水文信息化建设方面的不足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1 概述 水文信息是防洪减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信息。依托现代科技,及时、迅捷地提供完整的水文信息和优质的水文服务,是各地水文部门一项迫切的基本任务。 提供水文信息和优质服务的基础工作是《国家水文数据库》(简称数据库)的建成及其应用系统的研发,基于数据库的“山东国家水文信息服务系统”(简称系统),经与中国科技大学近3年的合作攻关,于2000年11月通过技术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水文资料的存贮管理和使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水文资料向社会公开,实现资料共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水文设计的计算机化对水文数据库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充分利用水文数据库资源是提高水文设计效率和设计水平的重要基础。东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水文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结构设计合理,功能齐全,操作简便灵活,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迅速地根据用户要求进行数据操纵和管理。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工程水文数据库EHDBMS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技巧,较好地解决了数据结构复杂、检索条件多的管理信息系统研制的难题,并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新方法,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运行表明,系统能满足各项工程水文数据I/O操作的要求,对水文数据自动化处理的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一个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8.
0 概述 水文测量数据需要以一定的方式记录下来,形成系列的观测资料,以便满足水利事业和国民经济的需要。水文测量数据的自动记录有两个要素,即数据和数据发生的时间,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就失去了意义。与一般工业用的记录仪器不同,水文数据记录仪用于水文测站的长期记录。由于使用环境条件较恶劣,对其各项指标与有较苛刻的要求。绝大多数的水文观测点与观测站之间都有一定距离,特别在汛期,工作人员每天多次往返观测点,十分不便,有时无法达到观测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研制了远传水位实时固态存贮系统。该系统通过水位传感器,在观测点进行接口转换,发送至远方固态存贮器,进行水位数据实时存贮、记录和显示,通过键盘开关随时检索、查阅和修改。系统均由新型CMOS微处理器对各个功能单元进行控制,使  相似文献   

19.
广角镜     
为适应东北地区防汛及水利规划设计等方面的需要,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布式水文数据库在长春建立並投入使用。这个VAX—11计算存储系统是由水电部松辽水利委员会与有关科研单位联合研讨设立的。从1985年投入资料存储,已经完成了东北地区400多个水文站的1.2万站年的逐日流量资料存储及数据取用和统计软件编制工作。部份数据和取用软件已应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水资源规划和部份水电站工程设计。预计该系统到1990年全部建成后,将对我国东北地区防汛、水文、气象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新的计算机高级语言使绘制和输出各种图形成为可能。水文信息微机图文处理系统应运而生。只需要输入原始资料,各种方法的定线、推流和各种图表的输出等工作均由计算机完成;中间文件由Access数据库存取,便于计算、检查和查询;留有数据库接口,输出成果可装入水文数据库。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试算,应用本系统可提高工效20倍左右,2000年4月获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