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围手术期处理对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86例脊柱内固定手术病人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失血量及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等因素对术后感染的影响。结果 186例病人术后感染发生率为4.30%(8/186),颈椎、胸框、腰椎部位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51%、14.29%、3.26%;手术时间60min以内、60min—和120min—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1.22%、3.03%和13.16%;术中失血量50m1—、400m1—和800m1—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2.15%、3.33%和12.12%;术中使用抗生素,术中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前、术中和术后均使用抗生素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20%、4.48%、11.11%。结论 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发生与手术部位、手术时间、失血量有关,以胸框部位手术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越长、失血量越多术后感染越易发生,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中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合理预防将明显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肛周感染是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肛周是机体排泄又是隐藏细菌、易致感染的部位之一。我科于1999年2月-2004年12月对39例HSCT患者进住无菌层流室后,每天用1:2000洗必泰坐浴一次及每次排便后1:2000洗必泰液冲洗肛周后加用百多帮软膏涂抹,预防肛周感染,获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盐酸克林霉素治疗重症感染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3月~1998年2月用盐酸克林霉素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的住院患者56例,年龄14~62岁,平均28.2岁,男23例,女33例。外科感染22例,其中阑尾周围脓肿5例,细菌性肝脓肿4例,骨髓炎5例,化脓性胆管炎8例。妇科感染24例,其中人流术后感染8例,引产术后、剖宫产后感染12例,卵巢脓肿合并腹膜炎4例。肺炎、慢性支气管炎10例。1.2方法上述病例除手术引流者外,其余全部使用盐酸克林霉素。采用重庆医药工业研究所生产的克林霉素胶囊剂。口服300mg/次,g6h,严重者增至450mg/次,肺部感染:300mg/次,q4h。1.…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破裂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2002年2月-2012年12月破裂腹主动脉瘤13例临床资料的围手术期处理,对诊断方法,术前准备,术中处理,术后治疗及监护等方面加以分析探讨。结果术前死亡1例,手术术中死亡1例,术后肺部感染死亡1例,总死亡率23.1%。肺部感染3例,切口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肾功能受损4例,对症处理及透析后好转。结论破裂腹主动脉瘤起病凶险,死亡率高,快速诊断,积极液体复苏,快速控制出血,加强术后监护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国外抗生素用于剖宫产术后预防感染411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治萍 《河北医药》2003,25(3):198-198
目的 探讨氨苄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对在2001年3月至2002年2月1年之中无术前感染的急诊剖宫产病人,给予氨苄青霉素1.0g肌肉注射,1日2次,庆大霉素80mg肌肉注射,1日2次,两药联合运用,连续3d。结果 伤口感染21例占5.11%,无其他产褥感染,结论 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两药联合运用,能有效地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股沟疝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建立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普外科13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原因、预防及护理。结果1例经换药2周后切口闭合,12例再次手术取出补片,2~4周后切口闭合。出院后随访半年,均未见切口感染及疝复发。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除积极的手术治疗及使用药物,有效的护理措施亦是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7.
江晨光 《黑龙江医药》2013,(6):1116-1117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6例颅脑外伤术后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时间与感染的关系、感染部位的分布及致病菌种类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2周为感染高发期,感染部位以进行侵入性操作部位与有常驻菌群部位为主,其次为血运不佳部位;致病菌均为常见菌。结论颅脑外伤患者尽量做到术前严格消毒,侵入性操作严格规范;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加强其他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在预防院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自2012年10月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管理,对比规范管理前1年和规范管理后1年时间段内本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的变化。结果与规范管理前1年对比,作者发现规范管理后1年内本院住院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率,在今后的医院管理工作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2009年4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94例,将早期肠内营养(EEN)的50例患者作为A组,延迟肠内营养(DEN)的44例患者作为B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染持续时间。结果A组的感染发生率为32.0%、持续时间为(6.8±1.5)d,B组的感染发生率为27.3%、持续时间为(7.0±1.2)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多见。结论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差异不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多见,临床工作者应该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碧青  陈建 《中国医药》2006,1(7):446-44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可引起多种多样的肝外病变,肾小球肾炎是常发生在HBV感染后的一种疾病。自1971年Combes等首次报道1例HBV感染导致的膜性肾病后,HBV与肾小球肾炎之间因果关系的存在已被近年来的流行病学、临床及免疫学资料所证实。据报道,全世界约有3.5亿人口感染HBV,大部分为慢性病毒携带者。HBV感染的流行率在世界各地分布不一,欧洲、北美HBV携带率较低为0.1%-1.0%,而亚洲、非洲各国可高达10%-20%。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IL-12在P.yoelli 17 XL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以P.yoclii 17 XL感染DBA/2和BALB/c小鼠,制备薄血膜,吉姆萨染色,计数红细胞感染率;无菌取出感染前和感染后不同时间小鼠脾脏并收集血清,培养脾细胞。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FN-r和IL-12水平,Griess法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含量。结果表明,DBA/2小鼠的虫体血症峰值水平明显低于BALB/c小鼠,并于感染后第20天左右自愈;BALB/c小鼠于虫体血症达到峰值水平后全部死亡;DBA/2和BALB/c小鼠的IFN-r、IL-12水平于感染后1天即出现升高,其中DBA/2小鼠的IFN-r、IL-12水平持续到第20天;DBA/2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NO的水平于感染后3天开始升高,第6天达峰值.而:BALB/c小鼠的NO水平末见升高。结论:DBA/2小鼠通过感染早期Th1细胞免疫应答的有效建立,能够抑制虫体血症,IL-12是启动并维持Th1细胞免疫应答的关键性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12.
碘伏间断冲洗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旭  蒋青  陈东阳  李文  徐志宏 《江苏医药》2004,30(8):620-621
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在我国已广泛开展,然而,其术后并发感染的发生率仍有1%~2%之多。目前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仍处于困境。本中心自2001年6月起收治4例人工关节术后早期感染的患,采用清创结合碘伏间断冲洗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烧伤后脓毒症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方法本组共计53例烧伤患者,其中无感染组(对照组)42例,脓毒症组11例。应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患者血清PCT水平。结果无感染患者血中PCT正常或轻度升高,感染脓毒症患者血中PCT明显高于无感染患者。同时感染脓毒症组患者血清PCT水平第4天与第1天相比无差异,第7、10天与第1天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清PCT值有助于早期诊断烧伤后脓毒症,且血中PCT水平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切口感染的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容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3):328-330
目的:分析剖宫产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探讨防范和减少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调查医院2007年1月~5月930剖宫产患者,对病区和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带菌情况,手术者的无菌技术和用药情况等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7年1月~5月剖宫产患者930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16例(1.72%)。其中术前感染用药24例,术后感染2例(感染率8.35%)。抗菌药物的术前预防用药术前半小时使用201例,术后感染1例(感染率0.5%),术后使用705例,术后感染13例(感染率1.8%)。手术者手的细菌培养和无菌技术操作合格率分别为25.6%和15%。结论:剖宫产手术的切口感染与病区和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物体表面带菌情况、手术者的无菌技术操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加强病区和手术室的管理,加强手术者的无菌技术操作和药物的合理使用。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肾病患儿合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感染后的治疗及激素量的调整。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病患儿合并VZV感染后激素的减量以及予干扰素、阿昔洛韦、丙寸多蛋白等的治疗。结果11例(91.67%)治愈,1例死亡。结论肾病综合征患儿合并VZV感染后,激素量应在3d内减为原量的1/3~1/5,同时尽早予抗病毒、支持、对症等综合治疗,以保证患儿的尽早康复,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小儿慢性咳嗽164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为正确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64例慢性咳嗽小儿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结果 164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42例(25.6%),咳嗽变异性哮喘31例(18.9%),鼻炎后滴综合征23例(14%),肺炎支原体感染30例(18.3%),肺炎衣原体感染10例(6.1%),胃食管反流23例(14%),支气管异物2例(1.2%),肺结核2例(1.2%),药物诱发的咳嗽1例(0.6%)。结论 小儿慢性咳嗽的病因复杂,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变异性哮喘、鼻炎后滴综合征、肺炎支原体感染、胃食管反流是其常见病因。  相似文献   

17.
刘加敏 《中国药业》1999,8(9):42-42
几年来我科常遇到一些感染伤口的患者,由于其机体抵抗力低下和组织再生能力差,致伤D长期不愈,为此我科对20例难愈合伤口使用了l%的甲硝哩溶液,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6~60岁,其中背部皮脂腺囊肿感染4例,臀痈2例,腹部刀口感染5例,手指外伤感染4例,肌注引起感染2例,会阴部皮肤溃疡3例。2典型病例例1:王某,男,59岁,后背部皮脂腺囊肿感染,48天伤口不愈合,创面大scm’,深0.gcm。针对上述情况,我们确定使用甲硝叹溶液进行治疗。换药方法:行常规换药后,用1%甲硝哩溶液浸…  相似文献   

18.
骨科无菌手术多为修复或重建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为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切口感染将严重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更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残疾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骨组织的血供相对较差,一旦术后出现切口感染,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感染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对我科2011年12月-2013年6月收治的35例骨科无菌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收集了32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例对其病原学进行了追溯分析,经一年随访观察其预后情况报告如下。血清病原学诊断:3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均有HBV感染标志,其中HBSAg阳性者30例(93.8%),HBeAg阳性者10例(31.3%),抗-HBC阳性者29例(90.6%)。32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5例为混合感染,HBV和HCV双重感染2例,HBV和HDV双重感染1例,HBV、HCV及HDV三重感染2例。结果与讨论3例HBV和HDV混合感染的病例症状多较重,其中2例死亡。2例HBV和HCV双重感染的病例内有1例死亡,其死亡原因均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昏迷。而单纯…  相似文献   

20.
化疗对结核病大鼠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4^+CD8^+双阳(DP)T细胞与结核病相关性。方法60只PPD皮试阴性SD大鼠随机分成(1)结核病化疗组、(2)感染对照组、(3)健康对照组。化疗组和感染组大鼠均于观察开始接受结核菌标准株H37Rv(TB)攻击,攻毒1个月后化疗组接受抗TB化疗;三组动物均于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前和感染后1、2、3、5个月末检测外周血中CD3^+、CD4^+.CD8^+,DPT细胞含量。结果5个月全程观察中,感染后1个月内化疗组、感染对照组各死亡2例(10%);2—5个月内化疗组死亡率5.6%(1/18),不化疗组同期死亡率38.9%(7/18),P〈0.05;健康对照组动物无死亡。开始观察时3组之间各对应参数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观察期内各参数的改变差异亦无显著性,乃O.05:感染1个月后,化疗组、感染对照CD4^+单阳(SP)细胞数、CD4^+/CD8^+T细胞比率降低,而CD8^+、DPT细胞数升高。P〈0.05或P〈0.01。不化疗的感染对照组在感染后1个月时与其后2—5个月各参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化疗组化疗1个月后各参数恢复到结核感染前相近水平,与对照组各对应参数差异已无显著性,P〉0.05。TB感染后.CD4^+单阳、CD4^+/CD8+比率降低,而DP、CD8^+T细胞升高呈负相关。结论CD4^+CD8^+双阳(DP)T细胞是抗结核保护性免疫相关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