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R),血清中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REIR)和红细胞C3b受体花环促进率(RFFR)等四个指标,研究了黄芪多糖对S180A小鼠肝癌(HEPA)和小鼠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多糖能明显提高荷瘤小鼠的BBC-C3bRR和RFER,降低RBC-ICRR和RFIR。这一结果说明黄芪多糖对荷瘤小鼠红细胞免疫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含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本的腹水经ProteinA-SepharoseCL4B纯化得到IgG纯品,分子量为150KD,与CNBr-Sepharose4B偶联制成抗人尿激酶单克隆抗体-Sepharose4B亲和层析介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NF-1菌胞外多糖的分离纯化工艺,并对其结构做了初步分析。即反复用水溶、乙醇沉淀法得到粗多糖,然后经两根SepharoseCL-4B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所得多糖纯度用蒽酮比色法测定,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多糖呈β-糖苷键连接.  相似文献   

4.
为比较不同来源黄芪多糖产品的质量差异,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多糖总多糖含量,采用物理方法对黄芪多糖性状进行外观鉴别,再结合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法测定黄芪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研究结果显示:7个不同来源(企业)的黄芪多糖产品外观性状、总多糖含量及单糖的组成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别。总多糖含量为0.143 0—0.963 3 g/g,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和阿拉伯糖,两者的峰面积比为(1.75—15.76):1;外观性状质量比较优的产品其总多糖含量为60.0%—75.0%,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的峰面积比值为5.28—5.71。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黄芪多糖的品质全面评价,为黄芪多糖产品品质甄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天门冬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部分理化性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天门冬冷水提取物,通过脱蛋白、丙酮分级及柱层析纯化,得到三种级份多糖:PA-W、PA-I和PA-Ⅱ,凝胶柱层析测定,它们的分子量分别是158万、219万和219万。三种多糖中均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但各自的摩尔比相差很大。此外,PA-Ⅱ中还含有一种未知的糖醛酸。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和13C核磁共振谱表明,PA-Ⅱ含α和β两种构型,具有1→4和1→6两种糖苷键,二者比例为5~6:1,是一种具有高度分枝结构的半乳甘露聚糖。  相似文献   

6.
目的:找到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香菇多糖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用蒽酮-硫酸法在621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糖含量,通过Sephadex-LH20柱,分离得到分子量范围不同的三段组分,GPC测定分子量范围。结果:蒽酮-硫酸法测定得到香菇多糖的糖含量为52.3%,经GPC测定三段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w、1w、300D。结论:结果表明,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操作简单,柱分离纯化后,GPC测定分子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7.
目的:找到一种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的香菇多糖提取及分子量测定的方法。方法:用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用蒽酮-硫酸法在621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值计算糖含量,通过Sephadex-LH20柱,分离得到分子量范围不同的三段组分,GPC测定分子量范围。结果:蒽酮-硫酸法测定得到香菇多糖的糖含量为52.3%,经GPC测定三段组分分子量范围分别为27w、1w、300D。结论:结果表明,水煮醇沉法提取香菇多糖操作简单,柱分离纯化后,GPC测定分子量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8.
香菇多糖的分子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能够提高免疫功能的香菇多糖测定其平均分子量。用分析型超速离心机沉降法5次测定,求出香菇多糖溶液的沉降系数S,再换用扩散泵,5次测定,求出该溶液的扩散系数D。通过公式^-Mw=RTS/[D(1-ρv)]求出分子量。式中^-Mw为重均分子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v为偏微比容,ρ为溶剂密度,计算出香菇多糖的重均分子量为36000道尔顿。为新药申报中有关质量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等项目资料,提供必要的方法和数据。  相似文献   

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异丁烯阳离子聚合模型反应的产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分析以2-氯-2,4,4-三甲基戊烷与1,1-二苯乙烯之间的阳离子反应作为异丁烯阳离子聚合模型反应产的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了上述模型反应各平衡组分浓度。所用的色谱柱为CLC-Ph直径6.0mm×150mm,流动相为甲醇-水。应用此方法成功地测试了近800个样品。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铅溴络合物在高氯酸-磷酸-草酸介质中的极谱行为。确定底液组成为5%NaBr-11%HClO4-5%H3PO4-0.8%H2C2O4。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150μg/50ml检测下限达0.01μg/ml体系选择性好,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周期性变压固态发酵技术来探讨其在人工培育冬虫夏草工艺中的可行性。实验中通过正交对比实验确定了最佳实验条件 :固体培养基为大米或大米 +麸皮 ,固液比为1∶ 1~ 1.3,温度为 2 8℃ ,p H值 7.5~ 8,时间为 (15~ 2 0 ) d。周期变压条件为 :高压 0 .15MPa(表压 )时间 :10 min,低压 :0 .0 0 MPa(表压 )时间 :10 min,菌丝体的生长时间缩短了 (5~ 10 ) d,虫草多糖的得率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用超滤技术将水样中的有机物按分子量分段,测定了不同分子量段水样中的总有机碳含量和经氯代反应后的水样中三氯甲烷的含量,评价了影响有机物卤代活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水中不同分子量段的有机物含量的分布与水体污染程度有关,不同分子量段的有机物的卤代活性不同。  相似文献   

13.
4种提取水稻基因级DNA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对于含有大量硅质及多糖如酚、酯、萜等其它次生代谢产物的水稻,要从其组织中提取高质量的基因组DNA,一般比较困难,作者以水稻叶片为材料,分别采取了简易提取法,CTAB法,QIAGEN公司Dneasy Plant Mini Kits法,Shanghai Sangon公司Genomic DNA Isolation Kits法4种方法提取水稻基因组DNA;并通过质量分数为0.8%琼脂糖凝胶电泳和PCR扩增的方法所提取的DNA样品进行检测,将它们在DNA的产量、质量和耗费等方面进行简要比较,并根据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实际特点,确定了CTAB沉淀法为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D-半乳糖、D-葡萄糖的糖晴乙酰化衍生物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实验选择了最佳色谱分离条件,用以OV-210与ECNSS-M为固定液的混合柱,使衍生物分离效率提高了3-6倍,同时找到了最佳内标物-木糖醇,提高了定量分析的速度及准确度.在建立标准分析方法的同时,论文对草浆蒸煮废液的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摸索,建立了最佳水解条件,以糖腈乙酰化法将单糖衍生化.实验结果表明,经厌氧发酵后造纸废液中几乎无碳水化合物,发酵前废液中碳水化合物以低聚糖形式存在.并测定了发酵前后废液中各种单糖的浓度.  相似文献   

15.
有机分子磁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有机分子磁体进行分类,从有机分子铁磁体、有机金属分子铁磁体和无机分子铁磁体三个方面介绍了有机分子磁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四大谱作为当今测定有机物质分子结构的重要仪器,已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学的各个领域。本文介绍了它们的一般原理,并结合实例简要介绍了怎样联合运用四大谱解决天然有机物分子结构测定中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膜荚黄芪幼叶为外植体,运用正交设计研究2,4-D、6-BA和NAA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愈伤组织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黄芪黄酮合成的影响顺序是:NAA〉6-BA〉2,4-D;对黄芪皂苷合成的影响顺序是:2,4-D〉6-BA〉NAA.生产黄芪黄酮和黄芪皂苷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2,4-D(0.5mg·L^-1)+6-BA(1.0mg·L^-1)+NAA(2.0mg·L^-1和MS+2,4-D(2.0mg·L^-1)+6-BA(2.0mg·L^-1)+NAA(1.0mg·L^-1).细胞伸长有利于愈伤组织中次生代谢物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18.
黄芪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黄芪的育苗和栽培方法,介绍了黄芪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收获、加工、贮藏等优质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有机聚阳离子分子膜驱油剂合成与驱油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环氧氯丙烷和二甲胺在过硫酸钾-亚硫酸钠引发体系引发下,在水溶液中按自由基和开环聚合同时进行的聚合方式合成了一种有机聚阳离子双季铵盐分子膜驱油剂,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分析结果证明:产物为设计的有机聚阳离子分子膜驱油剂.通过微观岩心光刻模型分析了膜驱剂在驱替过程中的运移和分布规律.并结合河南油田双河北块II4-5层系天然岩心的驱替实验来评价膜驱剂的驱油效率.实验结果表明:最终采出程度达到59.19%,水驱后采收率提高了10.7%.证明合成的分子膜驱油剂能很好地提高原油采收率.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电热再生法研究吸附了不同沸点、不同分子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VOCs)异辛烷、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活性炭纤维的再生效果,考察了再生温度对活性炭纤维再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温度低于VOCs沸点时,VOCs在活性炭纤维中难被脱附;相同再生条件下,长链状分子结构VOCs气体比较难从活性炭纤维中脱附出来;当再生温度高于200℃时,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随再生次数增多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