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合并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方法对128例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8例AP中有78例合并肝损害,发生率为60.9%。其中重型急性胰腺炎(SAP)较轻症急性胰腺炎(MAP)肝损害发生率更高,损害程度更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可反映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并与其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64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胰腺炎时,伴肝损害较为多见,其病因以胆石症最多(50%)。表现为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升高和(或)总胆红素(TBIL)升高。通过积极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部分需保肝、降酶治疗后方可正常。结论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的病因以胆石症最多见,胆道梗阻压力升高在急性胰腺炎肝损害的发病中占重要地位。同时,应重视不明原因患者胰腺炎伴肝损害的诊断。经治疗原发病,大多肝损害可恢复。肝功能严重异常时,常提示预后不良,需积极保肝、降酶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损害2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月玲  王丙信 《人民军医》1999,42(7):397-398
急性胰腺炎可合并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肝功能损害最为多见,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升高和(或)总胆红素(TBiL)升高。通过积极的治疗,大多可恢复正常。1994年1月~1997年7月,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60例,其中合并肝损害24例(40%),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1例,女13例;年龄20~82岁,平均53岁。参照有关标准[1]可分为轻型胰腺炎合并肝损害14例,重型胰腺炎合并肝损害8例,暴发型胰腺炎合并肝损害2例。肝功能检查所见:TBiL升高17例,AST升高20例,ALT升高16例,其中AST和ALT同时升高16例,ALT和T…  相似文献   

4.
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利国  赵凤翎  黎君 《武警医学》2004,15(2):127-128
急性胰腺炎尤其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常合并多脏器功能损害,近年来研究表明,急性胰腺炎所引起的肝损害不但可加重急性胰腺炎的病情,甚至可发展成肝功能衰竭,导致病人很快死亡。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急性胰腺炎伴肝损害56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1治疗外伤后器质性阳萎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列腺素E1治疗外伤后器质性阳萎16例刘流梁德江满立波何峰黄广林1995年10月~1997年1月,笔者运用前列腺素E1(PGE1)对16例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合并器质性阳萎病人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一般资料骨盆骨折后尿道损伤病人16例,均行尿道会师术...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63年1月1日~1993年11月15日共收治外伤性肝破裂287例,其中严重肝外伤合并近肝静脉损伤15例,救治成功4例。现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典型病例:(1)男,23岁。摩托车撞伤右季肋部半小时入院。急诊手术见肝右叶星芒状破裂,阻断肝门仍见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并发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74例急性胰腺炎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17例发生肝损害,占23%,其中轻症胰腺炎(MAP)13例,占19%,重症4例,占80%.MAP肝功能损害较SAP轻,重症者肝功能损害程度较轻症重,肝功能恢复时间延长.结论:急性胰腺炎大多伴有肝损害,其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因、各种破坏因子、炎症递质的参与、内毒素作用等因素,在AP伴肝损害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动脉内联用尿激酶和前列腺素E1治疗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附10例报告)李保郑玄中马朝军赵太生刘卓敏李运乾笔者自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对10例肢体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行动脉内联用尿激酶(UK)和前列腺素E1(PGE1)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84例肝功能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约有80%合并肝脏损害,研究其机制,对防治肝脏损害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具有重要意义。1997年1月~2002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胰腺炎并发肝脏损害84例,现将肝功能检测指标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CT肝脏密度变化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探讨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所致肝脏密度减低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CT的肝脏密度变化及相应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65例患者中,62例肝脏密度不同程度减低,平均值为(35.91±15.47)HU;治疗后9例患者肝脏密度恢复正常,余53例肝实质密度不同程度升高.65例患者CRP在治疗前平均值为(184.2±63.43) mg/L,治疗后平均值为(49.97±15.06) mg/L.治疗前后肝脏密度改变及CRP测量值变化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肝脏密度值与CRP测量值相关系数r为-0.673(P <0.05),治疗后肝脏密度值与CRP测量值相关系数r为-0.658(P <0.05).结论 绝大多数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肝脏损害在CT上表现为短暂性的肝脏密度减低,其程度与CRP水平呈负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肾功能损害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程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案。方法 对10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其预后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结果 108倒急性胰腺炎发生肾功损害者39例。发生率为36.11%。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肾功能损害者时患者预后有明显影响,肾功能损害越重。死亡率越高。应加强早期监控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一次性静注大肠杆菌内毒素(700μg/kg)方法复制家兔急性肺损伤模型,观察到内毒素发病组肺内粒细胞扣押,微循环障碍,内皮和上皮细胞受损等肺组织受损改变,前列腺素E1(PGE1)治疗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发病组,证实PGE1对内毒素所致的家兔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军谦  杨扬  常洁 《人民军医》2006,49(5):265-267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动脉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68例随机分为两组。静滴组(对照组)35例,在常规治疗同时,采用200μg前列腺素E1加入5%葡萄糖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天;介入组(观察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前列腺素E1通过数字减影装置行腹腔动脉及其分支输注,以1.67μg/min连续用药2h。治疗过程中观察症状、体征,胃肠减压量,白细胞计数,血、尿淀粉酶,影像学变化及临床治愈时间。结果:介入组症状改善和临床治愈时间均明显优于静滴组(P〈0.05)。结论:前列腺素E1动脉介入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来稿摘登     
前列腺素E_1治疗急性胰腺炎10例报告本文报告用前列腺素E_1治疗急性胰腺炎10例,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9—60岁。其中并发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道蛔虫病者各1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右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血、尿淀粉酶增高,  相似文献   

15.
胆管引流或支架置入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分析胆管引流术或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相关胆管感染及其防治。方法恶性梗阻性黄疸181例,其中肝胆管癌81例,胰腺壶腹肿瘤42例,胃肠肿瘤肝门淋巴结转移瘤58例。全部病例根据病情分别给以保肝、支持、抗炎治疗,并根据胆管梗阻情况分别施行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记录、分析围手术期相关感染的发生及治疗。结果全部病例行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或胆管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并发症以胆道感染为主。术前合并胆系感染者62例(34.3%),术后感染控制50例,未能控制12例。术后新发胆系感染18例(15.1%),感染控制13例,未能控制5例,合并肺部感染4例,因重度感染导致死亡17例(9.4%)。胆汁培养显示革兰阴性肠杆菌及其内毒素血症是导致重度胆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术后合并急性胰腺炎者65例(35.9%),主要为轻型,无重症坏死型胰腺炎发生,及时抗胰腺炎治疗,均预后良好。胆漏肝内胆汁性脓肿1例(0.55%),经穿刺引流脓肿冲洗抗感染治疗治愈。结论胆系感染是胆管梗阻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经皮肝穿胆汁引流围手术期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有效的控制感染是降低病死率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应高度重视,及时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胆囊炎引起的肝损害,临床上较常见,而单纯性胆囊结石合并肝脏损害较少见.笔者收集了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单纯性胆囊结石575例,其中合并肝损害者171例.  相似文献   

17.
阳凤华 《西南军医》2010,12(5):1037-1038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0例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精心治疗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呼吸窘迫症状得到改善。21例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呼吸机辅助通气,21例治疗7~40d痊愈出院,9例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原因为全身严重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死亡率为30.0%。结论重症胰腺炎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凶险变化快,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精心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探讨重度以上烧僵合并严重腹内脏器损伤病人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在对5例腹部创伤脏器积极实行手术治疗的同时,皮肤烧伤创面采用MEBT/MEBO技术治疗。结果:5例内脏损民1例肾挫伤与挤压病人的合并性损伤及皮肤烧伤全部治愈。结论:MEBT/MEBO技术的治疗合并严重内脏损伤的皮肤烧伤同样可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慢性重型肝炎。因其病情发展迅速、肝功能损害严重且并发症多而成为一种难治性危重疾病。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虽少见,但其病势凶险,且胰腺炎症状易被掩盖,预后差.病死率极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收治的11例慢性重型肝炎并发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8—05—2005—06我院收治的1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3例,保守治疗10例,死亡4例;手术治疗3例,死亡1例。消化性溃疡手术治疗2例,死亡1例;胃镜下止血1例,止血成功。胃底静脉曲张出血2例病人经手术切除脾脏后治愈。结论: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的治疗应在保守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手术治疗,但手术治疗应简单有效,对于区域性门脉高压引起的出血应选择脾切除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