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李静  王飞  林昕  童群  梁燕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9):1314-1317
目的探讨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对于肿瘤病人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尖端定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置入PICC并接受化疗的64例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2组病人均采用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技术进行PICC置入,对照组病人在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置入PICC成功后30 min内进行X线片检查,干预组病人在腔内心电定位成功后3 h进行X线片检查。比较2种不同时机的腔内心电图联合体外测量的导管定位置管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病人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病人的置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干预组病人置管后7 d内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为0.00%(0/32),低于对照组的18.75%(6/32)(P < 0.05)。结论肿瘤病人使用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植入PICC后3 h后可以替代X线片检查,不影响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有助于提高病人置管满意度以及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电图方法辅助定位重症患儿PICC导管尖端位置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提高PICC导管尖端正位率。方法对60例行PICC置管的重症患儿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置管中心电图P波特征性高尖改变与置管后X线胸片显示的导管尖端位置的关系。结果60例PICC置管患儿中49例患儿心电图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45例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11例患儿心电图未出现特征性的高尖P波,X线胸片显示10例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结论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技术可以方便、实时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对导管尖端异位者可及时调整,减少患儿X线暴露风险,值得在儿科病人PICC置管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引导技术对提升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精准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PICC尖端定位,观察组采用盐水柱腔内心电图引导技术行PICC尖端定位。对比两组PICC尖端定位精准度、焦虑情绪及置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ICC尖端定位精准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水柱腔内心电图引导技术可显著提升PICC尖端定位精准度,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置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萍  钟慧  谢琦  吴修全 《吉林医学》2023,(3):769-772
目的:探讨在腔内心电图指导下肿瘤患者中心置管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肿瘤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穿刺方法进行中心置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采取腔内心电图进行辅助中心置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一次性尖端到位率、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取管因素、PICC期间定位耗时和定位成本。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导管置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定位耗时和定位成本方面低于对照组,在置管期间内观察组取管因素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辅助PICC导管尖端实时定位技术可提高PICC置管的一次性到位率,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长期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型P波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心电定位的可行性、安全性、精确性.方法:选择行PICC置管的基础心电图为肺型P波的病人30例,置管时进行实时心电定位,置管后通过X线胸片定位验证腔内心电图定位效果.结果:技术可行性为100%,心电定位过程中未出现心电图技术相关并发症,与置管后X线胸片对比,97%导管到达最佳位置.结论:肺源性心脏病肺型P波病人PICC置管行心电定位精准、安全、可行,拓宽了PICC置管心电定位必须是正常P波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7):123-127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导管尖端定位在减少新生儿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140例PICC置管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送管成功后先行床旁超声心动图定位,置管结束后再床旁X线胸腹摄片定位;对照组只在置管结束后行床旁X线胸腹摄片定位。比较两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原发性导管异位率、成功置管率、X线暴露次数、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一次性到位率、成功置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导管异位率、非计划性拔管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与P0.05),观察组X线暴露次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导管尖端定位可及时发现导管异位并及时纠正,降低导管异位率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而且操作简便、动态显示、随时定位,可减少X线暴露。床边超声心动图尖端定位不仅可使用于置管过程中,而且在导管使用过程中也可随时床边跟踪定位,获取尖端位置的实时信息,以便及早发现异位并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邓志妤  陈敏  黄明毅  张平 《海南医学》2012,23(14):116-117
目的 探讨静脉内心电图(ECG)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行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对照组行常规静脉内置管,观察两组患者置管效果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深度及置管到位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静脉内心电图引导PICC尖端定位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适合患者个体差异的PICC尖端定位方法。方法:选取32例PICC置管患者,按PICC置管操作规范进行置管,置管后根据胸部X线摄片结果对导管实际置入深度进行适当调整,得出导管置入标准长度。置管后分别按传统定位法、内外结合定位法再次进行测量,列为A、B两组数据。将测得的A、B两组数据与标准长度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定位方法测量导管长度的准确率。结果:A组数据准确率59%,B组数据准确率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外结合法充分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因素,针对不同患者进行精确定位,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定位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左前斜位对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X线成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穿刺成功的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摄片定位取常规平卧体位,观察组取改良左前斜位,比较2组患儿PICC置管后X线胸片清晰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成像清晰率为100%(30/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30)(P<0.01);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患儿取左前倾卧位进行PICC尖端成像拍片定位成像清晰,定位准确,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方法 60例ICU接受PICC置管的成年患者,采用NVECG法引导PICC置管,通过特征性的P波变化,辅助PICC准确定位,并与穿刺后X线胸片检查结果比较,计算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60例患者中58例穿刺后床旁X线胸片证实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2例导管尖端易位于颈内静脉.以X线胸片结果为“金标准”,NVECG法辅助PICC尖端定位的敏感度为98.3%,特异度为100%.结论 NVEC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预防气管切开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过程中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新方法。方法 选择2009年2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采用超声引导行PICC置管的气管切开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在PICC置管过程中,对照组采用指压法,观察组采用B超探头压迫法。观察两组PICC置管过程中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的发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置管后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结果 置管过程中,观察组PICC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为4.7%(2/43),低于对照组的34.9%(15/43)(χ2=12.904,P=0.005)。观察组置管时间为(14.7±3.1)s,短于对照组的(22.4±14.0)s(t=-3.512,P=0.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9.3%(4/43)(χ2=4.195,P=0.041)。置管后两组X线检查PICC尖端位置正确率均为100%。结论 B超探头压迫法较指压法能降低气管切开患者PICC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发生率,且具有置管时间短、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PICC静脉腔内心电图尖端定位P波大小与PICC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位置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住NICU治疗的经上肢PICC置管新生儿1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表测量和术后胸部X线片定位,观察组应用腔内心电图P波比例和胸部X线片定位,比较2组一次置管到位率及置管用时,并分析不同P波对应的导管尖端位置。结果:观察组新生儿PICC置管一次性到位率为95.65%(88/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52%(75/92)(P<0.01);观察组置管用时和穿刺点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2~2/3 R波的导管尖端主要到达指南推荐位置,1/3~1/2 R波时导管尖端主要到达上腔静脉上2/3处,2/3~4/5 R波时导管尖端到达指南推荐位置或右心房,不同波段到达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静脉腔内心电图P波比例有助于新生儿PICC尖端位置定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术(peripherally insert central catheter,PICC)送管中部分撤除支撑导丝对导管异位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180例适合并同意行PICC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在PICC置管过程中,将导管尖端送至近同侧胸锁关节时,撤出支撑导丝2~4cm,再继续送至预测总长度,待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区后撤除剩余后段支撑导丝;对照组采用常规PICC置管方法,导管送至预测量总长度,待X线确认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区后撤除全部支撑导丝;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穿刺部位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等并发症的发生率,X线胸片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对侧锁骨下静脉、右心房、腋静脉的发生率。结果两组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异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CC送管中部分撤除支撑导丝可有效降低导管异位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判断PICC尖端位置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55例需行PICC置入的患者,采用改良塞丁格穿刺置入PICC,送管过程根据引出的腔内心电图P波形态的改变,判断PICC尖端的位置,置管后拍摄胸片观察导管尖端位置,并比较符合率。结果:心房腔内ECG定位技术置入PICC,符合率为96.2%,一次置管成功率达到92.7%。结论:通过观察心房腔内心电图P波的改变,可以判断PICC导管尖端位置,该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5月至2018年7月10例患者采用EKG辅助PICC置管,通过P波波型的改变来判断PICC尖端的位置。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置管,导管尖端在上腔静脉最佳位置准确率为100%,其中7例处于T7–T8之间位置,3例在T8位置,置管后不必对导管头端位置进行重新调整。结论 EKG辅助PICC导管尖端定位技术在临床中应用实时、安全、方便而且容易操作,能够有效促进PICC置管成功率以及尖端到位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临床上一项重要的护理操作技术,其应用受到护理人员的广泛关注。近年来,针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许多研究发现导管尖端位置至关重要,而导管异位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目的观察腔内心电图的波形变化辅助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准确定位的效果。内容通过监测PICC尖端位置,可有效地降低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发现PICC尖端的定位,对其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EKG用于辅助PICC尖端定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可作为X线胸片的替代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不同置管方法对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88例PICC置管术后出现无菌性静脉炎的病人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各44例.结果 传统方法组和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3.63%和4.55%.改良方法组的PICC术后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方法组.结论 改良PICC置管技术的应用,大大减轻了病人置管及置管后的痛苦,减少了置管后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2):159-162
目的 探讨PICC 置管中腔内心电图P 波形态改变与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7 年10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本院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术治疗的8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腔内心电引导PICC 尖端定位技术引导送管,观察患者的心电监护仪Ⅱ导联,并分析出现特征性高尖P 波、双峰P 波以及双向P 波的引出率和定位准确率。结果 80 例PICC 置管患者均为实体或血液恶性肿瘤,排在前三位分别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淋巴瘤及肺癌,分别占21.25%、13.75%和12.50%。80 例患者均完成PICC 置管,且患者置管后均完成腔内心电图检测,结果表明腔内心电图P 波变化,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Ⅱ导联有特征性高尖P 波和双向P 波,分别占93.75%和60.00%。结论 双峰P 波与双向P 波、特征性高尖P 波可作为定位导管尖端的重要依据,联合双峰P波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部位,能准确地定位右心房连接部位,对PICC 置管中腔内心电准确引导导管尖端定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朱丽波  许艳花  胡雪 《浙江医学》2021,43(22):2485-2487,2496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定位在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效果,分析护士在新生儿PICC中的学习曲线。方法纳入昆明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intensivecareunit,NICU)收治的需要行PICC的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心房内心电图技术对PICC头端进行定位;对照组采用盲穿+常规胸部X线对PICC头端进行定位。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记录观察组护士在置管过程中所用时间、穿刺次数、操作评分及术后导管尖端位置等指标,计算累积和,绘制研究者个体学习曲线,分析掌握B超引导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定位进行PICC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结果(1)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00%比8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735,P<0.01);观察组穿刺次数、置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19、9.989,均P<0.01);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脱落堵塞、导管相关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比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09,P<0.05)。(2)观察组5名护士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操作了20例连续病例,通过绘制学习曲线显示,5名护士总体学习曲线斜率K=0时对应的穿刺例数为13例。结论B超引导联合心房内心电图定位能够明显提高新生儿PICC成功率,减少导管相关并发症;护士学习掌握该项技术所需要的最少操作例数为13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预防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采用预见性护理的PICC置管并发症发生率(10.0%)显著低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并发症发生率(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肿瘤患者PICC置管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