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了探讨铝基体电沉积β-PbO2复合层的合适工艺,采用正交试验对电沉积β-PbO2-WC-TiO2-CeO2-ZrO2-SnO2复合层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选,以镀层的表面形貌指数、锌沉积阳极槽电压为指标,确定了其最佳参数:4g/LSnO2,0g/LCeO2,4g/LWC,2g/LZrO2,2g/L TiO2;沉积时间4h,温度50℃,pH值1.5,阳极电流密度3A/dm2。结果表明:以最佳工艺沉积的β-PbO2复合层作锌电积阳极,寿命比α-PbO2镀层的长。  相似文献   

2.
实验得知0.5Li_2S-0.5GeS_2玻璃的电导率高于0.4Li_2S-0.6GeS_2玻璃的电导率。当在这两种组成的玻璃中分别掺杂 LiI 后,则后者的电导率可高于前者。在0.4Li_2S-0.6GeS_2玻璃中同时掺杂LiBr 和 LiI 后,其电导率约为掺杂一种同量盐玻璃电导率的两倍。本文用弱电解质理论解释了Li_2S-GeS_2玻璃经掺杂 LiBr 和 LiI 后电导率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PbBr2-PbCl2-PbF2-PbO-P2O5系统的玻璃在熔融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在玻璃的熔制过程中,元素P、Pb和Br的损失量最大.化学分析和理论计算表明,这些元素是以PbC12、PbBr2和P2O5的形式挥发的.而且,随着配料成分中含量的增加,PbCl2、PbBr2和P2O5的挥发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本文给出了 Si_2N_2O-Al_2O_3-La_2O_3和 Si_2N_2O-Al_2O_3-CaO 系统的亚固相图。实验结果表明:在 Si_2N_2O-Al_2O_3-CaO 系统中有一个未知结构的新化合物 CaO·Si_2N_2O,在3CaO·Si_2N_2O 和3CaO·Al_2O_3两化合物之间形成连续立方固溶体。而 Si_2N_2O-Al_2O_3-La_2O_3系统中则没有发现新化合物。在两个系统的富 Si_2N_2O区,过量的 Si_2N_2O 与 La_2O_3和 CaO 分别反应形成 Si_3N_4与 La_(10)[SiO_4]_(?)N_2(H-相)(和 CaSiO_3。所研究的这两个三元系统中,分别形成了如下几个四元相容性区。在 Si_2N_2O-Al_2O_3-La_2O_3系统内有:H-Si_3N_4-La_2O_3·Si_2N_2O-La_2O_3·Al_2O_3;H-Si_3N_4-La_2O_3·Al_2O_3-La_2O_3·11 Al_2O_3;H-Si_3N_4-La_2O_3·11 Al_2O_3-Al_2O_3;H-Si_3N_4-Al_2O_3-O′s.s;H-Si_3N_4-O′s.s-Si_2N_2O在 Si_2N_2O-Al_2O_3-CaO 系统内有:Si_3N_4-CaSiO_3-CaO·Si_2N_2O-3CaO·Al_2O_3;Si_3N_3-CaSiO_3-3CaO·Al_2O_3-2CaO·Al_2O_3·SiO_(?);Si_(?)N_(?)-CaSiO_3-2CaO·Al_2O_3·SiO_2-Al_2O_3;Si_3N_4-CaSiO_3-Al_2O_(?)-O′s.s;Si_3N_4-CaSiO_3-O′s.s-Si_(?)N_(?)O  相似文献   

5.
根据硬盘基板用材料的要求,制备了MgO-A12Oa-SiO2-TiO2-Y2Oa高弹性模量玻璃(120GPa).玻璃的弹性模量随组成的变化服从Makishima-Mackenzie理论,MgO、A12O3、TiO2、Y2O3等具有较高单位体积离解能的氧化物有利于提高玻璃的弹性模量.但玻璃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值低于测试值.这是因为Makishima-Mackenzie理论没有考虑玻璃内阳离子的具体配位状态,对MgO、Y2O3堆积密度因子的推导存在误差.因此利用Makishima-Mackenzie理论发展高弹性模量玻璃时应对MgO、Y2O3等氧化物的计算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配比的Al2O3、SiO2、TiO2溶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SiO2-TiO2复合膜.通过凝胶时间、TG-DTG、FT-IR和AFM等表征手段对溶胶的稳定性、复合膜的热稳定性、结构特征和表面微观形貌进行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SiO2溶胶含量是影响复合溶胶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随着SiO2溶胶含量的增加,复合溶胶的稳定性越小,凝胶时间越短,制膜时间缩短;TG-DTG分析表明,350℃以后,无明显的热效应,可见三组分复合的膜热稳定性较好;FT-IR表明,整个复合体系是以Si-O-Si为主要支架结构的,并生成了更加稳定的氧桥键(Si-O-Al和Ti-O-Al-O-Si等)而形成网络结构;AFM分析表明,复合膜的孔隙率较高,具有纳米尺寸孔洞,5μm范围内膜表面不太平整,通过多次涂膜可以减小缺陷,平均孔径约为53.8nm.  相似文献   

7.
SiO2-TiO2-ZrO2涂层的制备及其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sol-gel method)在不锈钢表面制备了 SiO\-2-TiO\-2-ZrO\-2系无机氧化膜(STZ).用DTA/TG、IR、XRD和SEM等手段研究了涂层制备时由凝胶向玻璃态的转变以及涂层薄膜的显微结构特点,考察了涂层对基体的保护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在溶胶至凝胶最终转变为无机氧化物的过程中形成了无机网络,Si4+ 和Zr4+充当了网络骨架的形成离子.涂层为无定型玻璃态,其间混有石英、锐钛矿或金红石等微晶.  相似文献   

8.
直热管2P2原用于电池收音机作低频功率放大,此管用于音频功放电路前级电压放大,动态范围大,适应性强,线性好,音色靓,发音直接,透明度高,尤其使人声乐曲细腻流畅,不少胆友用此管制作前级,并取得满意的音效。为了充分发挥2P2的属性和风格,全面提高直热管在前级中特有的魅力,笔者经多措并举试制一部前级,放音醇美剔透,表现人声乐曲犹如身临其境,娓婉动听,突出表现在重放乐声主题鲜明生动,活泼有力,层次感、临场感以至最直观的空气感扣人心弦!现将制作情况简述如下。制作前级的心理要素音响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能否达到境界,最终以耳感为据。音…  相似文献   

9.
采用红外光谱(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研究了PbBr2-PbF2-P2O5系铅卤磷酸盐玻璃的结构.结果表明,Pb2+离子在玻璃中起着网络修饰阳离子和网络形成体的双重作用.当P2O5含量为60mol%时,Pb2+离子主要是作为网络修饰体;当P2O5含量降低到50mol%时,一部分Pb2+离子能够进入玻璃网络形成[PbO4]四面体或P-O-Pb键.Br-和F-离子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进入玻璃网络,形成[PO4-nXn](X=Br或F,n=0-4)四面体使磷酸盐链长变短.玻璃中P2O5的含量不变时P-O-P键的比例也基本保持不变;当P2O5的含量降低时,P-O-P键和P-O-键的含量都减少,P-O-Pb键的含量则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The compounds Gd2Ba2Cu2Ti2-xMxO11- (M = Al, Co)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The structure was refined by Rietveld calculations. Additional investigations such as magnetic measurements and impedance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ed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Gd2Ba2 Cu2 Ti2 M011-. SQUID measurements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a superconducting phase in the compound with the formal composition Gd2Ba2Cu2Ti1.6Al0.4011-. A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c) of 25 K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工艺制备BaAl2Si2O8-xwt%Li2O-B2O3-SiO2(x=0, 0.1, 0.3, 0.5, 1.0, 2.0)陶瓷。探究不同含量的Li2O-B2O3-SiO2(LBS)玻璃相对BaAl2Si2O8(BAS)陶瓷的烧结温度、结构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LBS玻璃相可明显降低BAS陶瓷的烧结温度, 并促进BAS陶瓷晶粒长大和晶体结构由六方相转变为单斜相。当x=0.1时, 六方相即可全部转变为单斜相, 在0.1≤x≤2.0范围内, BAS陶瓷晶体结构均为单斜相。添加0.3wt%的LBS玻璃相可促进BAS样品密度、介电常数和品质因数增大,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绝对值减小。在x=0.3, 烧结温度为1275 ℃时, 可获得具有较好品质因数的单斜钡长石, 其介电性能: εr=6.74, Q×f=34570 GHz, τf= -15.97×10 -6/℃。  相似文献   

12.
将Sol-gel法应用于无机膜的制备,成功地研制出一种新型的Al2O3-SiO2-TiO2-ZrO2复合陶瓷膜,膜面平整,无宏观缺陷,复合膜由γ-Al2O3、TiO2和Al2SiO5等多相组成,改变体系组成,各相含量和主晶相也随之变化,从而影响到膜的微观结构.利用XRD、AFM、SEM分析重点研究了膜表面的微观形貌,并分析了掺杂物对膜表面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La2O3在MgO-Al2O3-SiO2-TiO2微晶玻璃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MgO-Al-SiO-TiO玻璃中添加不同数量的氧化镧,采用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及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氧化镧对玻璃析晶过程与力学性能的影响.氧化镧的加入使玻璃中析出α-堇青石相的温度降低;同时避免了高膨胀方石英相的析出.随着氧化镧加入量的增加,玻璃整体析晶能力下降,微晶玻璃中晶相含量减少,晶粒尺寸增大,微晶玻璃的弹性模量与硬度减小,断裂韧性增加,体现出大尺寸长柱状金红石晶粒的增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研究了C_2H_2/CO/H_2O、C_2H_2/CO_2/H_2的等离子体聚合物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态,广角X射线衍射实验研究其结晶情况,分析观察了这两种等离子体聚合物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这两种等离子体聚合物薄膜具有高交联、支化程度,且分子链排列完全无序。  相似文献   

15.
重点研究了PbBr-PbCl-PbF-PbO-P系统玻璃的热性质、耐水性和抗潮解性.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的热膨胀系数较大,一般在 25×10-6°C-1左右. PbBr-PbCl-P系统的玻璃具有较低的玻璃转变温度,可低达 146℃.加入 PbF和/或 PbO可显著提高玻璃的转变温度和密度,其中 PbO对试样的影响更为显著. PbBr-PbCl-PbF-PbO-P系统玻璃的抗潮解性一般较好。多数玻璃在水中的溶解速率可达10-5mm/day,具有较好的耐水性.  相似文献   

16.
Ti/SnO_2 Sb_2O_3 MnO_2/PbO_2阳极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制备了一种非贵金属阳极-Ti/SnO2+Sb2O3+MnO2/PbO2,并用XRD、SEM进行了表征,计算出了电极的分形维数,测定了该电极在硫酸中的使用寿命和动力学参数,把该电极用于处理含酚废水和Pb电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节电33%,转化率达95%,是一种优良的电化学催化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单相Bi2Sr2Co2Oy化合物,通过添加PEG20000和超声分散对化合物粉体微结构进行调控,采用SPS烧结得到了致密的块体.探索了微结构对Bi2Sr2Co2Oy化合物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添加PEG20000和超声分散可以明显降低Bi2Sr2Co2Oy化合物粉体的晶粒尺寸,使烧结块体的晶粒尺寸大幅度减小,从而显著提高材料的电性能.温度为873K时,添加PEG20000并超声处理所制备样品烧结块体获得了最高ZT值0.041.  相似文献   

18.
掺杂Bi_2Ti_2O_7对Y_2O_3-2TiO_2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对εr范围在40~80左右的中介电常数微波介质陶瓷体系的研究还很缺乏。为适应现代微波通讯技术发展需求,本实验研究开发了新型中介电常数Y2O3-2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并在此基础上添加Bi2Ti2O7陶瓷粉料进行复相掺杂。利用网络分析仪,阻抗分析仪,XRD,SEM等方法,本文重点研究了不同Bi2Ti2O7掺杂量对Y2O3-2TiO2系微波介质陶瓷材料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适量掺杂能够有效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并使材料致密化。同时由于Bi3+置换主晶相中的Y3+形成了固溶体,材料主晶相为烧绿石结构并未改变。当添加质量分数为8wt%时获得介电性能较好的陶瓷材料,烧结温度从未掺杂的1460℃降低到1320℃。在1M下:εr≈62.14,tanδ≈1.22×10-3,微波频率(4.55GHz)下εr≈62.85,Q.f=4122.8GHz,τf=-7ppm/℃。  相似文献   

19.
在B3LYP水平上对二取代锡烯(I)R2Sn=CH2和(Ⅱ)R2C=SnH2(R=H,OH,NH2,SH,PH2,F,C1,Br,CH3,SiH3)的结构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基对该类化合物结构的影响有两方面的作用,即它的电负性和π-给电子能力.取代基在不同的中心原子上表现出不同的的主作用.取代基在Sn原子上时,取代基的电负性起主导作用,电负性越大,对应R2Sn碎片的单-三态能量差越大,结构在碳原子端的弯曲程度越大;取代基在C原子上时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起主导作用,取代基的给电子能力越强,R2C的单-三态能量差越大,π键的反极化效应就越强,结构在锡原子端的弯曲越大,结构越稳定.  相似文献   

20.
The oxidation state of the Mn activator in 2MgO · GeO2, 2MgO · GeO2 · MgF2 was shown to be 4+. The observed luminescence behavior of these phosphors was accounted for by a large crystal-field splitting. The2T1 and2E excited states of Mn4+ were found to be close in lifetime (100-120 ώs). The slower luminescence decay in magnesium fluorogermanate is attributable to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activator and electron traps through the conduction ban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