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西江断裂是珠江三角洲北西向主干断裂。为进一步查清其第四纪活动性,进行了1︰5万地质地貌填图、浅层地震探测、断层活动年代测定、联合钻孔验证、构造解析等工作。结果表明,第四纪地貌与断裂特征具有一定耦合性,历史地震等说明西江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地质调查及浅层地震、联合钻孔验证均未发现断裂切割第四系;年代测量结果表明断裂在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前期活动性较强,晚更新世晚期以后活动性渐弱;前人对磨刀门大桥的构造解析表明,断裂两侧存在沉降速率突变现象,但相对变化属弱形变。综合研究认为,西江断裂目前仍有一定活动性,但活动性较弱。  相似文献   

2.
书海拾零     
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事件地质学张明书 刘守全 陈民本著   地质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活动论的观点 ,均变与突变相结合的思想 ,按全球时空变化相匹配的原则 ,阐述了事件地质学的原理和特点 ;介绍了海岸带晚第四纪事件沉积的类型和时空分布及其特征、典型实例以及事件沉积环境的判别标志和相模式 ;总结了晚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格局的基本规律 ;提出了晚更新世以来干冷—湿暖气候—环境频繁交替更迭的全球性制约机制 ,即受控于大气—大洋环境传输转换的基本模式的解释。书后附有晚第四纪事件地质学 1 0 0问及其答案 ,它是宏观教学和研究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由张明书、陈民本等著的《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一书已于2000年7月由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台北)出版。本书为中、英文对照 ;图文并茂。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全海岸带晚第四纪的沉积记录 ,本书可供国内外第四纪地质学、海洋地质学、地理、地貌、环境与灾害地质等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和专业院校师生参考阅读 ,也是地学爱好者的科普读物。《中国海岩带晚第四纪地质》一书出版@曲美艳  相似文献   

4.
第1期“四海纵横为拓荒”一一深切怀念邱秉经老所长……………………………………杨树康、邢树源(1)珠江口断裂的活动性与区域稳定性分析…………………………………陆成斌、詹文欢、刘以宣(5)珠江三角洲晚第四纪沉积物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蓝先洪(13)海桑属花粉在南海晚第四纪地层中的分布及其意义…………………………………………孙绍先(21)多口排污的水质预测数值模型的基函数算法………………………………………朱良生、温伟英(26)长江口及邻近陆架区沉积物和间隙水中铁及其与细菌的关系探讨……………  相似文献   

5.
惠安埔塘—青山断裂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庆元  何昭星 《台湾海峡》1994,13(1):101-108
本文从构造,地貌和第四纪沉积学等研究了福建惠安埔-青山断裂活动特征,结果表明,该断裂的断层面具有新鲜擦痕,破劈理,有未固结的断层泥,角砾岩,断层两侧地貌面差异变形,有断层陡崖,三角面和跌水与瀑布;第四纪沉积层受构造扰动,发生拖曳和变形,经^14C年代测定认为,该断裂最新活动年代介于42000-24000a,B.P.间,断裂活动性质为兼具右旋水平错动的正断层(张扭性),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2.1mm/  相似文献   

6.
前言     
作为地质学重要分支的第四纪地质学,近二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第四纪沉积物中包含着挽近地质时期许多重要事件的物质记录.查明这些事件的质和量的特征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对了解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的近期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将为古地质过程的解释及地质历史的重建提供基础.其次,第四纪沉积物分布最广.第四纪的沉积作用和其它地质作用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第四纪地质学已经成为许多重要地质学分支,诸如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灾害地质学和砂矿地质学的基础,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和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山东崂山劈石口断裂的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劈石口断裂早期属左行走滑,晚期属右行走滑且滑距约为69米,估计它的左行水平滑距可能比晚期的右行水平滑距还大.该断裂活动特征的转化可能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方向变化有关,在40百万年前,太平洋板块的运动由北北西转向北西西.  相似文献   

8.
书海拾零     
中国海岸带晚第四纪地质张明书 陈民本 刘守全 林 峰 著  台湾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发行本书采用文字、图表和照片相互匹配 ,中英文相对照的方式 ,以实地调查研究大陆海岸带以及庙岛群岛、舟山群岛、西沙群岛、澎湖群岛等岛屿岸带晚第四纪地质的最新成果 ,在全球变化思想指导下 ,遵循活动论观点和沉积地质学、事件地质学原理 ,揭示了晚第四纪海岸带的基本特征、地貌形态与海岸侵蚀的相关性 ;岛屿类型及其成因 ;海岸风沙 -土壤层序列的特征、时空分布 ;风暴沉积的类型、特征和时空分布 ;洪泛、湖泊、珊瑚礁和其他沉积的特征与判别标志等。…  相似文献   

9.
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构造沉降、断裂活动、岩浆活动、构造应力场等分析,认为台西南盆地晚新生代地质演化存在两个旋回,即渐新世-中中新世受南海扩张控制、陆缘主动裂陷-沉降旋回和晚中新世-第四纪受台湾弧-陆碰撞影响、陆缘被动拉张-活化旋回。  相似文献   

10.
郯庐断裂是中国东部著名的深大断裂.其中段系指江苏境内新沂-泗洪地段.第三纪以来,尤其是第四纪晚更新世末的新构造活动十分强烈.它不仅是控制苏北黄海岸滨及黄淮平原的主要造貌构造,而且亦是制约海水进退的主要动力因素之一.对其加强研究,不仅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震地质有重大的实际意义,而且对海平面升降变化的研究、海涂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采用适合城市的多种第四系研究方法及手段,确定了青岛市市区第四系层序的划分;并与区域地层进行对比,在厘定组级地层单位的基础上,按岩性组合划分了层级地层单位,并确定了惟一地层序号。我们研究成果在满足工程勘察数据库建设需要的同时,丰富了地区性基础地质研究,也为行业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伶仃洋南部断裂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综合地球物理调查资料研究了伶仃洋南部断裂构造的位置、延伸方向和产状特征。结果表明,在伶仃洋南部的断裂是陆域断裂在海域的延伸,以基岩断裂为主,少数断裂影响到第四系沉积物,并表现出分段活动性。海域NE—ENE向断裂与两侧陆域的NE—ENE向断裂连接在一起,构成一条完整的NE—ENE向断裂构造体系。NW向断裂活动时代晚于NE—ENE向断裂,其右行走滑运动将NE—ENE向断裂截切和错移。形成这一构造格局的主要动力来自新生代以来南海的拉张作用以及澳洲板块南北向的推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根据野外调查,并综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对鲁中南地区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鲁中南隆起区第四纪断裂活动具有时空不均匀性,主要表现为第四纪时期断层活动强度变化和断裂活动的群集性以及第四纪晚期断裂活动段分布的局限性上。对于鲁中南地区而言,活动断层可以分为中更新世中期(500kaBP)至晚更新世初期(90kaBP)活断层和晚更新世中、晚期至全新世早期活断层两类;其中前一类(主要是中更新世断裂)断裂数量较多,分布较为广泛,而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活动断裂段的数量较少,分布较局限。它们对地震的控制能力不同,前者可控制5.5级左右的地震,而后一类可控制6-7级地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从随机海浪群因子的定义出发,分别研究将海浪视作正态过程和非正态过程时海浪的群性。研究结果发现按正态过程描述海浪时其群因子的值为常值,而按非正态过程描述海浪时其群因子的值不再是常值,它与海浪的非线性因子及谱宽度参数有关,并随这两个因子变化而变化。文中并给出了海上实测资料的验证结果  相似文献   

15.
韩江三角洲第四纪构造特征与区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江三角洲第四纪构造特征主要表现在活动断裂,断块运动以及与其相关的第四系,岩浆,温泉,地震和构造应力场等,结合潜在震源区,灾害性地质等分析,按稳定程度自高而低把本区依次划分为棉湖-归湖次稳定区,潮阳-饶平次稳定区,普宁-潮州次不稳定区和广澳-南澳次不稳定区。认为自陆向海稳定程度降低的看法过于笼统。  相似文献   

16.
龙海—漳浦沿海第四纪地层及沉积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何昭星  姚庆元 《台湾海峡》1994,13(3):245-253
本文根据实际调查资料,对研究区的第四纪地层层序进行了较系统地划,并初步探讨了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初步讨论了区内活动断裂的时空展布及一般特征,NNE—NE向继承性活动断裂是渤海海域及沿海大陆的主导构造,北黄海断裂活动与渤海相似,南黄海则以NEE向为主,苏北陆地及其近海兼有NNE—NE和NW向。资料表明,断裂的水平运动量大于垂直运动量,从各自的沉积厚度所估算的沉积速率说明早、晚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构造强度是很近似的,因而华北和渤海区由走滑正断层反映的水平运动和差异升降运动仍处于十分活跃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8.
长山群岛和辽东半岛南部的海岸阶地及新构造运动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排除水动型海平面升降影响,本文根据1981—1987年所获得的资料,应用大海岸阶地综合纵剖面分析法,讨论了长山群岛和辽东半岛南部海岸阶地及其所反映的新构造运动性质。结果表明:第四纪期间,研究区经历了强烈的整体性断块上升运动,区内未发现明显的隆起、凹陷或断层的垂直错动,而是显示了由东南向西北轻微掀斜式的继承性整体构造上升特点。此外,依据第四纪、近代和现代的构造上升速率,认为本区仍保持着新构造上升的总趋势,地震危险程度不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青岛地区已评价的42处矿泉水点资料,从有益元素的种类水化学性质及形成条件三个方面对矿泉水进行了不同性质的分类;从岩石、构造、地貌环境方面阐明了矿泉水的分布规律;探讨了矿泉水成因,指出了含有益元素的岩石是矿泉水形成的基础奶利的构造,地貌环境是矿泉水的形成条件,深成地下循环水的溶解作用是矿泉水的归宿的初步论断,提出了断裂破碎带及其次级构造裂隙发育区、大理岩、中基性火山岩分布区及第四系底部有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