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讨论杏子川油田郝家坪地区长2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分析沉积环境及成岩作用对该区储层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长2储层层内及层间储层非均质性强,平面上非均质性不强,受沉积环境及成岩因素的影响,区内储层非均质性变得复杂。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S气藏含砾砂岩段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统计分析,结合砂体和沉积相的展布特征,对研究区含砾砂岩段储层的层间、层内、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控制,储层层间非均质性程度中等一强,由于渗透率韵律的多样性使各小层层内非均质性程度不一,整体为中等一强非均质性,储层平面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相带平面分布的影响,泥坪相所在区域非均质性较弱,而潮汐砂坝和潮控河道表现为中等一强的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L油田巨厚层油藏水淹规律复杂、剩余油分布预测难度大等问题,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录井及油藏动态等资料,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和成岩作用对L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较弱,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沉积作用的影响;油藏层内非均质性较弱,层间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性受沉积微相控制。  相似文献   

4.
安塞油田王窑区长61^1层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王窑区延长组长611层储层为湖相三角洲前缘砂体,沉积相控制储层物性及非均质性.通过对区储层层内韵律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上砂体连续性的研究,揭示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特,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王窑地区储层长611层段平面非均质性较强,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层内非均质性严重.  相似文献   

5.
卫城81断块沙四段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储层非均质性既受古地理背景、地层格架、沉积相带、断裂作用的宏观控制,也受岩石类型(岩相)、成岩作用、空隙结构等微观性质的影响.首先应用扬沉作用及优势相编图法的原理编制出东濮凹陷卫城81断块沙四段各编图单元的沉积微相图,研究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然后利用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资料,对研究地区目的层段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研究,认为沙四段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最后,改进研究区断裂体系分布图及注采单元分布图,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及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国内外已投入开发的大量油田都己经进入中高含水期和产量递减阶段,大量可动原油采不出来的问题,运用统计学方法和洛伦茨曲线法研究了A油田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层间非均质性和层内非均质性,得出A油田存在较严重的平面非均质性和层间非均质性,具有中等程度的层内非均质性.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认为洛伦茨曲线法比统计学方法更实用,更直观,操作更简便,并且能定量地研究储层非均质程度.  相似文献   

7.
以子长油田新庄区的长2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岩心和测井资料分析了长2储层油层亚组长2_1的储层非均质性。长2储层的构造面貌与陕北斜坡区域构造面貌相似,表现为近东西向宽缓鼻状隆起构造,长2_(1-3)小层为主力产层。比较而言,长21储层的层间非均质性弱,层内非均质性强,平面非均质特性较强;其储层砂体平面可划分为透镜状、断续条带状、条带状和大片连通状4种分布类型。  相似文献   

8.
通过非均质参数的定量计算,利用测井资料,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盘古梁及周边地区的Y9、Y10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特征进行了精细研究,得出工区内在以河流相的粗碎屑沉积为主的沉积背景下,Y9、Y10储层内存在较为明显的层内非均质性、层间差异性和平面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花场地区流一段剩余油滞留现象严重、注采效果差等问题,结合该区实际情况,利用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对福山凹陷花场地区流沙港组一段储层的层内、层间和平面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层内非均质性较强,受沉积构造的影响,储层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突进系数和极差整体较强,均值系数普遍偏低,Ⅱ、Ⅳ油组的夹层分布相对较多;层间非均质性主要受层厚、砂厚以及隔层厚度的影响,不同层位差异较大。平面非均质性受砂体及沉积微相展布影响,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综合得出,研究区内位于河道内的Ⅱ、Ⅳ油组为剩余油分布的有利区域。  相似文献   

10.
鄂尔多斯盆地芦子沟地区长6油层属特低孔、超低渗油藏,单井产能较低.宏观上,该区储层在层内、层间、平面上均质性相对较强;微观上,溶蚀孔分布不均匀,喉道分选性差,非均质性严重.沉积环境和沉积微相决定了砂体的韵律性、砂体横向的稳定程度及隔夹层的发育频率与厚度.席状砂体均质性最强,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次之.差异性的溶蚀作用是造成微观非均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沥青充填在储层中使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非均质性增强.以准噶尔盆地三台-北三台地区为例,对沥青含量不同的储层进行有机溶剂浸泡,浸泡前后进行物性实验对比,分析了沥青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指出了沥青可大大降低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尤其是对细砂岩和填隙物多的砂岩影响更大,指出沥青是引起该区油层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提高含沥青储层油气的产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石南21井区为低孔低渗油藏,目前处于高速开发期,储层非均质性影响了地下油水流动。为了能准确研究区块剩余油富集规律,应用相控地质建模及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用已知的相模型约束属性模型的展布,得到的模型更符合地质实际。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拟合并分析区块剩余油分布可知,区块构造高部位及低渗透率区域为剩余油富集区,为区块的后续挖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丹江口水库为对象,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模拟库区初期工程和续建工程水压应力场,分析其特点和变化,探讨水库诱发地震机理,并对丹江口水库续建工程诱发地震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库区蓄水后浅层诱发地震与库水载荷在库岸形成的主拉应力和拉应变有着直接关系;并且库水使主要断层产生相对滑移,但是否因此而诱发地震,尚与库区地质条件有着重要关系。续建工程水位提高后,丹库东侧为主要淹没区,该库有可能诱发新的地震,地震危险区为:黄庄、凤凰、厚坡、九重、彭桥、仓房。  相似文献   

14.
铜锣峡构造中南段长兴组储层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铜锣峡构造中南段长兴组沉积时处于深缓坡至浅缓坡环境,长兴组地层上部发育有点礁,但未发现礁组合。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具有明显的低孔低渗特征,局部溶蚀孔、洞及构造裂缝相对较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储层为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储层质量及发育部位受多因素的控制,通过采用。地震速度块反演及有限元应力模拟等方法对储层进行综合预测,发现储层横向上呈点团状分布,具有沿小断层发育的趋势,相对而言研究区北部储层更发育。另外,在明月场及天口场潜伏圈闭上存在两块有利的储层发育区。  相似文献   

15.
河流相储层建模中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河流相储层来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综合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方法,并以大港油田某区块为例建立了基于地质统计和地震反演的定量储层地质模型.首先通过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分析,提取三维空间变异函数,利用具外部漂移的泛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出砂体的分布模型;然后以此砂体模型为相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经过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现象,从而获得与地质认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宜川—黄龙地区具备良好勘探潜力,研究其储层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对黄龙气田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为基础,结合钻井、测井资料,研究宜川—黄龙地区马家沟组古岩溶储层基础特征、储层主控因素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含膏粉晶云岩、粉晶砂屑云岩及粉—细晶云岩;石膏铸模孔、晶间孔(溶孔)、溶孔及溶缝是最主要的储集空间;储层孔隙度以0.1%~5.0%为主,渗透率以(0.002~0.100)×10-3 μm2为主,具有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特点;有利储层分布受多种地质作用共同影响,含硬石膏结核云坪、白云岩坪及颗粒滩是优质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储层平面分布受控于古岩溶地貌,而垂向分布受控于岩溶旋回,有利储层分布于表生期岩溶垂直渗流带,晚成岩期次生灰化及3期不同组合类型充填作用使有效孔隙锐减,是该区储层物性较差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国外引进横机的选针原理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了选针机构的结构原理,探讨了选针器的选针作用时间,并运用实验测试分析的方法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大量岩芯、铸体薄片、扫面电镜及物性资料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段砂岩的沉积特征、岩石学特征、孔渗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孔隙结构及孔隙类型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以深水浊积砂体为主的长6储层具有沉积物粒度偏细、成分成熟度较低、结构成熟度中等的岩石学特点;储集空间主要是原生粒间孔隙和次生溶蚀孔隙,孔隙结构以中、小孔细喉型为主.研究区孔隙度与渗透率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为一套典型的低孔、低渗到特低孔、特低渗的储层.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国产电脑横机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实现原理,分析了其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和发展思路.认为在分析借鉴国际先进机型的基础上,研制高性能的执行元件及控制电路.进而提高国产电脑横机的技术水平,是国产横机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在参考基于顶点可见性的凹多边形凸分解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方法.该方法先搜索当前凹点,并由该凹角所在边引射线,将多边形所在平面分为A、B、C、D四个区域,并求取当前凹点在区域A内的可见点串;然后,以区域A中是否有可见点为依据,利用凹点的局部几何特性,通过引入权函数从凹点的可见点串中选取适当的点引剖分线,或者利用凹点夹角平分线与多边形在区域A中的线段的交点引剖分线进行多边形分解.本算法旨在通过减少所要求取的可见点数目提高算法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