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寸滩站卵石推移质输沙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寸滩站是长江干流主要水文测站之一,经分析实测资料,建立了流量与流速、水深、水面宽、卵石推移质输沙率、推移质最大粒径的相关,分别写成指数议程,通过实测资料检验,现有的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不能反映雨滩推移质起动规律,引进床沙隐暴系数,建立了不均匀库沙级配的起动流速公式,根据流计平均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雨滩卵石多质分组输沙率的计算公式。按公式计算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和实测值比较,获得满意结果;根据分组输沙率公式算出的卵石推移质级配线与实测的比较,也得到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
魏丽  汪鹏  卢金友 《人民长江》2010,41(15):83-86
以长江上游寸滩水文站14 a实测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资料为基础,对常见的卵石起动和输沙率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发现:各公式精度不高,不能准确反映寸滩站卵石推移质输沙规律。对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引入了以卵石粒径本身为变量的系数,建立了卵石起动流速公式,并对以流速为主要参数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进行修正,建立了适合寸滩站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公式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由映秀湾水电站库区实测卵石推移质淤积量和敞泄冲沙推移质冲刷量,求得各时段平均进出库推移质输沙率,然后分别用进出库断面水力要素对以流速为主要参变量的几个常用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进行了检验和修正。比较后初步认为,系数修正后的竇国仁公式可用于卵石河床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4.
岷江都江堰河段卵石推移质的横向分布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用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多指单位河宽的输沙率计算,对于全断面的输沙率则涉及推移质输沙带的宽度和横向输沙率分布,本文以岷江都江堰河段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横向分布实测资料为基础,建立了用自然对数函数描述横向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并对横向强输沙区,弱输沙区和不输沙区给出了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5.
非均匀卵石推移质分组输沙率水槽试验资料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西南、西北地区的卵石河床、颗粒组成范围大、粗细悬殊、很不均匀的特点,用水槽模拟天然河道卵石推移质输移,直接回答了生产问题,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试验资料.分析有代表性的推移质输沙公式,找出影响泥沙输移的主要物理量,组成无因次参数用多无回归分析,建立输沙强度与无因次参考的相关关系,给出了适合于床沙部分可动,部分不动条件下非均匀卵石推移质分组输沙率公式.并拟定了计算分组输沙率的使用程序.  相似文献   

6.
非均匀沙卵石推移质输移随机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天然尺度的实验室渠道观测了在恒定流的条件下非均匀卵石床面的推移质运动变化过程,采集到了更高精度、更长时间序列的输沙率变化过程,分析描述了输沙率统计变化对采样时间的依赖性。实测推移质输沙率的脉动现象十分剧烈,且当采样时间越小时,这种脉动现象越剧烈。来流为4300l/s,采样间隔分别为2min、5min与10min情况下,输沙率脉动值较平均值分别大约4.8倍、3.3倍与2.7倍;来流为5500l/s,采样间隔分别为2min、5min与10min情况下,输沙率脉动值较平均值分别大约3.2倍、2.1倍与1.9倍。卵石推移质单宽输沙率的离差系数、无量纲脉动强度以及无量纲极差值均随采样历时与无量纲希尔兹切应力的增大而减小。利用本次试验成果,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得到的卵石推移质单宽输沙率的离差系数、无量纲脉动强度以及无量纲极差值与采样历时以及无量纲希尔兹切应力的关系式可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长江上游卵石推移质的粒径、比重和河床构成等基本物理因素的分析入手,根据天然实测和物理模型试验中获得的各项资料,分析了卵石河床演变规律的机理;卵石推移质的运动方式;阐明了某些浅滩洪水淤积量在某些年份会突然超过年输量一倍的发生原因;并在观测和分析卵石推移质输沙带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输沙带宽度和断面输沙率的方法,为卵石推移质的二维数学模型提供了较为合乎实际的物理图象.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流功率的概念,文中对卵石推移质输沙率进行了探讨.本文把水流功率定义为推移力与平均推移速度之积.在推移速度的计算中,从作用力平衡的原理出发推导了颗粒推移速度的公式.按照颗粒的重量和投影面积关系,得到了床沙的面积级配关系曲线.根据这一曲线,水力因素和最大可动粒径.可知运动颗粒的面积百分比,然后计算推移力. 文中详述了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最后根据青衣江梯子岩站的实测资料,得到了卵石推移质单宽输沙率与单位面积水流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推移质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其为 《中国水利》2004,(18):48-52
研究推移质中泥沙起动的起动标准、颗粒在床面位置、细颗粒的成因起动等问题,非均匀沙输沙率规律中的研究内容、目前研究的三个方面、推移质不平衡输沙问题,卵石推移质移动速度问题,推悬比对推移质淤积的影响,悬移质向推移质的转化,卵石河床上沙质推移质估计以及沙质河床推移质估计等七个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红山咀站实测资料,选取120组参数比较全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代入具有代表性的输沙率公式中对玛纳斯河总干渠卵石推移质输沙率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实测输沙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列维输沙率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较适用于玛纳斯河总干渠推移质输沙率的计算.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数值模拟与实测资料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北江下游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适用性、洪枯季推移质输沙率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以切应力为主要参量的推移质输沙率公式较适用于北江下游河道,洪季Bijker公式、枯季Van Rijn公式计算误差较小。石角断面洪季推移质输沙率为9.06万t/月,枯季为2.43万t/月,年推移质输沙量为49.54万t。推移质输沙主要集中在大塘以上河段,洪枯季均在山塘上游、廻岐洲、界牌洲等处出现输沙率峰值,大塘下游推移质输沙较弱。水面比降是推移质输沙率沿程变化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水库下游近坝段卵石推移质输沙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库下游近坝河段推移质输沙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水库下游近坝河段卵石推移质的产输规律,引入临界起动粒径的概念,建立适用于近坝河段的起动流速公式.选择适用于近坝河段的成勘院经验公式并对参数加以率定,结合近坝河段起动流速公式建立近坝河段的卵石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经检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上游推移质泥沙输沙率公式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现有推移质输沙率8个代表性计算公式,采取分散度比较法,利用长江上游8个测站(点)共计1290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检验,以探讨其对长江上游输沙律的适用性。分析发现:各公式的计算结果非常分散,其中EngelundHansen公式精度相对最高,Yalin公式次之;若计算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大的河流(如乌江、虎跳峡上峡口)时,Parker公式计算精度较高。各家公式并不适用于受下游峡谷洪水期雍水影响的河段(如奉节河段)。  相似文献   

14.
推移质平衡输沙率公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震  陈槐  李丹勋  王兴奎 《水利学报》2015,46(9):1080-1088
将确定性方法和随机性方法相结合,以单位时间内单颗粒泥沙的交换次数代替交换时间,基于颗粒受力平衡推导了推移质颗粒的平均运动速度。结合Bagnold水流功率和Einstein起动概率的基本概念,推导了一个推移质平衡输沙率公式。该公式的系数在临界起动时较小,但随水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从而避免了诸如Meyer-Peter、Einstein、Bagnold、Yalin及Engelund等经典推移质公式难以兼顾低强度和高强度输沙率计算的问题。利用经典的推移质输沙率实测数据检验了本文公式,表明该公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适用于长江上游的推移质输沙率计算公式还未得到普遍接受。选取八个代表性公式,采取分散度比较法,利用长江上游8个测站(点)共计1290组实测资料对其进行检验。分析发现:(1)Engelund-Hansen公式精度相对最高,Yalin公式次之;若计算水流强度和输沙强度大的河流(如乌江、虎跳峡上峡口)时,Park公式计算精度较高。(2)各家公式并不适用于受下游峡谷洪水期雍水影响的河段(如奉节河段)。  相似文献   

16.
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基本特性与输沙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理论研究和实测资料分析方法对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多属于两相非均质流,与一般含沙水流具有相同的运动规律的结论。采用达西阻力公式形式,给出了适用于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的悬移运动阻力坡降及推移运动阻力坡降计算方法。黄河下游高含沙水流经常处于不平衡输沙状态,这种不平衡输沙条件下的河段排沙比大小不能反映平衡输沙条件下的河段输沙能力。因此,探讨了河段纵坡J、横断面参数M及泥沙粗细组成对输沙能力的影响,给出了以河道形态参数表达的河道输沙能力关系。分别以花园口河段和艾山河段为代表分析了黄河下游上、下河段输沙能力大小的沿程变化,发现相同流量下,上段河道输沙能力为下段河道的1.3~1.4倍。本文成果对研究黄河下游高含沙洪水处理对策及水库调水调沙运用的效果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7.
Bedload transport in alluvial channel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and different equations based on field and/or experimental data have been proposed.Prediction of bed-load transport rate using different equations results in wide ranges which are not always reliable.In this study,some of the universal bedload predictors were evaluated with measured load by a Helley-Smith sampler in the Node River,a gravel bed river in the northeast part of Iran.From 19 sets of data,14 series of data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bed-load transport equa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quations presented by Van Rijn,Meyer-Peter and Mueller,and Ackers and White may adequately predict bedload transport in the range of field data.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比降和河床组成,采用1m宽水槽对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输沙率进行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水槽试验数据与现有推移质公式对比,比较有代表性的Meyer-peter(1948)、Engelund(1976)两个公式计算的输沙率偏大,与Ackres&White(1973)公式计算值较为接近。(2)根据Ackres&White(1973)的结构形式,补充大比降卵砾石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假设推移质运动强度与水流有效运动强度成幂次关系,得到大比降卵砾石河流输沙率公式形式。(3)通过水槽试验数据,拟合出适合大比降卵砾石河流的输沙率公式。  相似文献   

19.
沙质河床推移质输沙率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罗号 《水利学报》2017,48(4):467-472
沙质河床推移质输沙计算无论在河流动力学的基本理论研究,还是在工程应用方面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前人主要研究成果,认为因推移质输沙率测验精度低而使现有公式多不适用于典型沙质河床,故在阐明推移质与悬移质泥沙交换运动机理基础上,借助因测验精度较高而在学科研究较成熟的悬移质含沙量垂线分布公式,通过向河底外延推求出推移质泥沙输沙率,并充分考虑泥沙粒径、水流强度及水力摩阻特性对沙质推移质输沙厚度的影响,得到了物理概念清晰、形式较为简明的沙质推移质输沙率公式。通过黄河细沙河床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公式比前人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具有较高计算精度,可以应用到推移质输沙率测验精度不能保证的沙质河段的河床变形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