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武国军  王禾  张波  王鹏飞  潘光辉  张峻  汤群辉  李欣  郭炜 《医学争鸣》2002,23(24):2286-2288
目的 评价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新标准在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血清学和基因分型方法对134例肾移植供受者进行HLA-Ⅰ,Ⅱ类抗原分型,并比较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与传统的HLA六抗原无错配标准的关系。结果 HLO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可以提高肾移植供受者的相配率,六抗原无错配率可由0.75%提高到2.24%,六抗原安全错配的几率由15.67%降至2.24%。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是一种更为实用的同种异体移植配型策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Ag M)和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标准在再次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LA配型、Res M及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78例再次肾移植患者早期肾功能、早期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应用Res M标准,0MM受者由AgM组2.6%提高到ResM组14.1%(P=0.0027),0~1MM组受者由Ag M组15.4%提高到ResM组52.6%(P〈0.001);残基相配组与残基错配组相比,DR相配组与DR错配组相比: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快、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1、3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HLA-Res M可大幅度增加供受者的相配概率,显著降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适合在再次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再次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Ag M)和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标准在再次肾移植受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HLA配型、Res M及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78例再次肾移植患者早期肾功能、早期排斥反应及人/肾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应用Res M标准,0MM受者由AgM组2.6%提高到ResM组14.1%(P=0.0027),0~1MM组受者由Ag M组15.4%提高到ResM组52.6%(P〈0.001);残基相配组与残基错配组相比,DR相配组与DR错配组相比:早期移植肾功能恢复快、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1、3年移植肾存活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HLA-Res M可大幅度增加供受者的相配概率,显著降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适合在再次肾移植患者中应用。基因水平HLA-DR相容对再次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和存活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人类白细胞抗原氨基酸残基配型(Res M)标准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2例首次尸肾移植氨基酸残基相配对急性排斥反应及1~5年存活率的影响,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和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检测,研究移植受者的免疫反应性.结果采用Res M标准可大幅度提高相配概率;移植肾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与1~5年长期存活率接近抗原相配水平.残基相配组1~5年人存活率提高11.0%~22.1%(P<0.05)、肾存活率提高18.1%~35.0%(P<0.01);残基相配的受者,术后MLC刺激指数和外周血CD8、CD28、CD4/CD8比值与抗原相配者接近,优于残基或抗原错配组.结论Res M标准具有实用性与可行性,可以降低术后患者的致敏性和免疫反应性,适合肾移植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探讨供受者经 HLA六抗原无错配 ( 0 Ag MM)及 HL A-氨基酸残基配型 ( ResM)标准配型后行肾移植的效果及其关系。方法 :将 1 37例尸体肾移植受者分别按 0 AgMM及 Res M的错配率 ( MM)进行分组 ,比较移植术后早期及 1年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按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原则 ,供受者 0~ 1、2、3~ 4个位点错配分别为 37例 ( 2 7% )、61例( 4 4.5 % )、39例 ( 2 8.5 % ) ,明显高于传统 HL A六抗原无错配配型结果。不同配型方法下 ,各组别间对肾移植效果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是一种更为实用的组织配型方法。  相似文献   

6.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在免疫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 Res M)在免疫致敏尤其是高敏受者肾脏移植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7例致敏受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体内预存的群体反应性抗体-IgG( PRA-IgG)的水平及特异性;采用一步法单克隆抗体技术和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Micro-PCR-SSP)技术进行 HLAⅠ类和Ⅱ类分型.[结果] 47例致敏受者的 PRA-IgG水平为 8.3%~ 96.4%,平均为 38.8%,供受者间按传统的 HLA抗原错配( MM)原则, 0-1错配( MM)、 2 MM的患者分别为 5例( 10.6 %)、 9例( 19.1%),而按 Res M的原则, 0-1 MM、 2 MM患者分别提高到 22例( 46.8%)、 17例( 36.1%)( P< 0.001);其中 PRA≥ 50%的 18例高敏受者中, 0-1MM 13例( 72.2%),而 PRA< 50%的 29例受者中, 0-1MM 9例( 31%),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 47致敏受者肾移植术后 3个月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 35%,在 18例 PRA≥ 50%的高敏受者中,仅有 4例( 22.2%)发生排斥反应, 29例 PRA< 50%的受者中, 11例( 37.9%)发生排斥反应 (P > 0.05).[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可显著提高供受者的相配率,良好的 HLA配型对减少高敏受者肾移植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的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氨基酸残基配型(ResM)标准在高致敏尿毒症患者肾移植中的应用。方法:在动态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水平、特异性及淋巴毒交叉配合试验的基础上,采用ResM标准选取与供者最匹配的供体。结果:56例尿毒症患者术前PRA均大于20%,采用Terasaki提出的ResM标准,供受者0抗原错配(MM)为6例(10.7%),IMM为13例(23.2%),2MM为19例(33.9%),3MM为13例(23.2%),4MM为5例(9.1%),5MM和6MM为0例。术后56例受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17例(30.4%)发生急性排斥,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3例(5.4%)切除移植肾,另14例(25%)排斥反应逆转,肾功能恢复。5例(8.9%)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GraftFunction,DGF),经血液透析过渡治疗后均在5周内恢复。结论:ResM标准可提高PRA阳性受者与供者之间HLA相配程度,缩短患者等肾时间,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配型策略。  相似文献   

8.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在肾移植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在肾移植配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771例肾移植患者HLA分型和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配型情况.结果 HLA-A、B、DR抗原0MM分别为6 47%、1 97%、3 94%,2MM为39 66%、65 26%、58.37%;而Res M-A、B、DR 0MM分别为30.80%、17.30%、14 35%,2MM错配为11 50%、29 25%、36 90%.根据HLA-A、B、DR6个抗原和Res M 6个抗原的比较,HLA-0MM、1MM、2MM、3MM、4MM、5MM、6MM分别为0.14%、0.56%、4.21%、15.89%、25 18%、34 60%、19 41%;而根据HAL-Res M配型则分别为1 97%、8 30%、20 96%、30 94%、22 08%、12 94%、2 81%.结论 HLA氨基酸残基配型模式是一种新的选择肾移植供-受者的配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在肾移植致敏受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对32例PRA阳性的肾移植受者采用HLA交叉反应组(CREGs)配型原则选择供者,观察其供受者相配情况及移植效果。结果:按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供受者HLACREGS+DR0,1,2和3错配(MM)分别为8例(25%)、10例(31.25%)、12例(37.5%)和2例(6.25%),无4~6错配;而按传统的HLA-A,B,DR抗原配型原则,其0,1,2,3和4MM分别为2例(6.25%)、3例(9.38%)、10例(31.25%)、9例(28.12%)和8例(25%),其中0~1错配仅有5例。肾移植术后仅有9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OKT_3治疗逆转,所有受者术后肾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HLA CREGs配型,可以显著提高供受者相配率,对减少致敏受者的排斥反应,提高移植肾存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组织配型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受者肾移植中的意义。方法对26例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高达38%~88%的肾功能衰竭患者用单克隆抗体分型板实施HLA组织配型。结果供受者HLA-A,B,DR位点各有一个抗原相配者5例;HLA-A位点1个抗原相配B位点1个抗原、DR位点2个抗原相配者8例;HLA-A位点2个抗原相配、B位点2个抗原相配、DR位点1个抗原相配者4例;HLA-A位点1个抗原相配、B位点2个抗原相配、DR位点2个抗原相配者9例。术后5例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经抗排异治疗逆转4例,1例移植肾失功;25例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HLA配型对PRA高的受者的肾移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白细胞抗原-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与免疫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提出汉族人人白细胞抗原(HLA)_氨基酸残基配型标准,评价其免疫反应性和致敏性。方法 采用基因分型技术,分析大样本HLA怕频率分布,提出适合于汉族人的Ⅰ类10个组、Ⅱ类7个组共17个组新的ResM标准。前瞻性应用于首次尸肾移植163例。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培养上清细胞因子、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和抗HLA-IgG抗体检测,并与六抗原配型标准比较,研究接受ResM标准的免疫反应性和致敏  相似文献   

12.
王书龙  张艮甫  黄赤兵 《重庆医学》2006,35(16):1445-1446,1449
目的 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配型技术在致敏受者肾移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抗原板(LA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移植受者术前的PRA;采用PRA配型技术进行术前配型.结果 12例致敏受者组采用PRA配型技术,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25%;同期43例非致敏受者组,术后1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8.6%,虽较致敏受者组低,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A配型技术对减少致敏受者肾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Experience of a Canadian multi-organ transplant service.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Organ transplantation has become the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selected patients with end-stage failure of the heart, liver or kidneys. The expanding role for organ transplantation, however, has led to a corresponding increase in the complexity of patient management. In response to these changes, University Hospital, London, Ont., has established an interdisciplinary multi-organ transplant service (MOTS). MOTS coordinates donor organ procurement and patient management. Donor organs have been retrieved from as far south as Dalton, Georgia, as far west as Calgary and as far east as Halifax. As of Dec. 31, 1985, 485 transplants had been performed, including 387 kidney transplants, 51 heart transplants, 3 heart/lung transplants, 43 liver transplants (in adults and children) and 1 pancreas transplant. With current immunosuppressive protocols MOTS projects 1-year patient survival rates of 95% after kidney transplantation, 88%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 and 81%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Patient rehabilitation has been excellent.  相似文献   

14.
The Canadian Renal Failure Register was established in 1980. Data have been collected annually for all Canadian patients in whom irreversible kidney failure developed and who required dialysis or transplantation. The authors present actuarial patient and graft survival rates for 1981-84. In 1984, patients with a functioning renal graft accounted for 43.9% of the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 The number of transplants performed increased from 482 in 1981 to 662 in 1984; however, 1,022 patients undergoing dialysis (25.2%) were on an active waiting list for a transplant at the end of 1984. Greater effort is needed to increase the transplantation rat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肾移植技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分析51例病人的手术前准备、供肾情况、HLA配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早期并发症等。结果肾移植血管开放后泌尿时间为3-30分钟。51例中手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3例,急性排斥反应4例,尿漏1例,肺部感染2例。人肾成活率为98.03%。结论良好的组织配型,优质的供肾,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个体化应用,各种早期并发症的防治,熟练的外科技术是影响肾移植成活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林惠岳  李小静  刘泽香 《海南医学》2016,(16):2646-2648
目的:观察大角膜缘移植瓣术在翼状胬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100眼)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50眼)和观察组50例(50眼)。观察组给予大角膜缘移植瓣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小自体角膜缘移植瓣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屈光度、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屈光度、泪液基础分泌量及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上述观察指标分别为(0.72±0.07)、(0.97±0.65) D、(9.68±2.17) mm、(11.7±2.88) s和(0.49±0.10)、(1.70±0.48) D、(6.85±2.04) mm、(7.90±2.13) s,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37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为2.0%(1/50),对照组为18.0%(9/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6/50),高于对照组的6.0%(3/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大角膜缘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功能及泪膜稳定性,降低复发率,其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移植肾组织内HLA-Ⅱ的表达变化。【方法】对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行经皮肾穿刺活检获取术前(供肾修整结束时)、术后7d、1个月、6个月、1年或以上的植肾组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活检组织中HLA-Ⅱ的表达情况。【结果】53例肾移植受体共行肾活检130次,术前肾小管上皮细胞HLA-Ⅱ抗原表达阴性,肾功能稳定期的标本中,术后7d。肾小管上皮细胞HLA-Ⅱ抗原表达阳性率显著增加,其后逐渐下降,半年后转阴性。【结论】对于移植后处于。肾功能稳定期的受体,植肾组织中甩A-Ⅱ表达早期增加,其后则逐渐恢复至移植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