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洛阳市建机有限公司研究所何社全洛阳市坚磊建安有限公司吴琳工程机械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保证产品具有必要的可靠性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最根本的方法是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质量。通常的可靠性设计是采...  相似文献   

2.
再制造汽车产品可靠性指再制造的汽车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汽车再制造是汽车工业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技术途径,提高再制造汽车产品的可靠性是保证再制造汽车产品质量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是消除公众对再制造产品不公正偏见,提高其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的必然选择.汽车再制造试点工作已经展开,产业化是其发展方向,再制造产品的可靠性问题也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侯明伟 《机械》2010,37(4):71-73
基于FMECA技术在提高产品可靠性方面的独特性能,运用FMECA的基本原理,分析了双吸泵主要功能部件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模式,及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改进措施。以500SM35型离心泵为例,根据FMECA分析结果进行了产品的试制和试验,发现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双吸泵的效率、汽蚀性能等指标较预期都有所提高,为双吸泵的可靠性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1 引言 一个典型的微机保护系统通常由CPU模块、I/O模块、人机对话模块、电源模块及通信模块等组成。其中CPU模块是系统的核心,通常由微控制器、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A/D转换芯片、串行EEPROM、看门狗电路等组成。微控制器完成所有保护功能和保护算法;数据存储器作为数据缓存,保存保护算法中的各类中间结果;A/D转换器完成互感器输出模拟信号和微控制器处理用的数字信号的转换;串行EEPROM通常用来存储定值。继电保护产品的工作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干扰信号的频率高,幅度大,而且持续的时间短。因此设计微机线路保护装置的主要任务,除了完成保护功能外就是提高产品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装置不误动和不拒动。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如采用冗余设计,精选元器件,软件自动检测等各种方法。但精简电路,用最简洁的电路完成同样的功能是提高装置可靠性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本文介绍的PSD311芯片在微机线路保护中的应用,就提供了一种改进原有微机保护CPU模块,简化电路,提高装置可靠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FMEA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机械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现状以及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特点,结合我国机电系统开展部分机电产品可靠性指标限期考核的大量实践,论述了FMEA技术在产品可靠性水平摸底、分析产品簿弱环节、可靠性攻关、改进提高、建立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老产品改进、新产品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建议:要切实推广应用FMEA和FTA故障分析技术。作者分析国内外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实践后得出结论:在我国现有的条件下FMEA是提高机械产品可靠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机械产品可靠性设计是保证机械产品可靠性的基础和关键。首先介绍机械产品可靠性的特点及其可靠性参数、机械可靠性设计与传统机械设计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了工程研制的实际经验,对机械产品的可靠性设计方法和步骤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数控机床市场》2000,(1):34-40
(一)供电及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技术 1.技术概要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但又不仅只指某些质量指标.对于一个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所用元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还随系统中所用元件数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系统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组成系统的元器件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个元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都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故障率,由此可见元器件的可靠度是保证整个系统和成套装置可靠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数控机床市场》2000,(2):34-40
(一)供电及输变电设备可靠性技术   1.技术概要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及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产品的可靠性是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但又不仅只指某些质量指标.对于一个系统,系统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中所用元器件和设备的可靠性,系统的可靠性还随系统中所用元件数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着系统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组成系统的元器件越来越多,只要其中一个元器件发生故障或失效,都会增加整个系统的故障率,由此可见元器件的可靠度是保证整个系统和成套装置可靠性的基础.   ……  相似文献   

9.
针对太原重工矿山设备中的大型矿用挖掘机现场发现的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改进措施,以保证提升机构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公司大型矿用挖掘机产品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0.
可靠性试验的目的是:发现产品在设计、工艺、零部件、原村料等方面的各种缺陷和故障;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可靠性要求;为评估和改进产品可靠性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1.
全面质量管理关注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只有不断的改进,才能持续的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本文阐述了质量改进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实施质量分析和改进的两个基本工具:排列图和因果图,通过对印刷品质量问题实施质量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有助于印刷企业印刷产品质量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产品设计部门与售后服务部门之间的信息集成需求,建立了产品售后服务信息模型,基于Web service技术建立了PDM系统与售后服务系统的集成架构,实现了二者的集成,并在某汽车制造企业进行了应用实施,为提高企业产品研发速度和售后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近几年企业界和学术界比较关注的话题。文中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和特征展开,论述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应以提升产品质量为目标。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应从产品研发质量、产品制造质量和产品售后服务质量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过程研究中过程模型描述不完整、缺乏有效的改进评价支持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仿真评价的产品开发过程改进技术.在该技术中,建立了结合矩阵结构与图形化结构的双层过程模型作为改进研究的支持模型,研究了基于模型的过程迭代改进方法.在过程仿真研究基础上,采用相对评价模式建立过程改进的仿真评价模型.结合改进与评价技术,提出了支持过程持续改进的改进模式与策略,通过多次循环改进与评价,剔除无效的过程重组环节,实现了过程改进的可控性.根据理论框架开发出过程改进原型系统,并以液压减振器开发过程为例进行实现,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改进了开发过程,提高了产品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理论和灰色理论对传统的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方法进行改进,以B公司汽车雷达生产工艺为研究对象,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对产品装配工艺过程中的失效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工艺改进。利用模糊理论对专家评价语言进行处理,得到各个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序数,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对失效模式的影响因子S、O和D进行计算,确定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级,针对不同类型的失效模式采用不同改善措施,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返修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产品级再使用维护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品级再使用是废旧产品回收的第一优先级,研究了产品级再使用模式,提出产品向任务维、等级维、用户维、地域维发展或由原来用户继续使用的5种发展方式;建立了一个产品级再使用维护设计的规划模型,确定各个产品特性的维护方案,也就是目标值改进率,使所维护的产品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在模型中,用专家权重-用户概率系数法确定用户需求权重,由此配置产品特性的维护重要度系数,案例表明该模型能帮助维护人员有效地规划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产品开发过程的分析,归纳产品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在其中的作用,建立了产品设计质量改进的模型,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产品的设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通过4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产品设计、制造和管理方面的前后数据及经验进行对比、分析和总结。以压缩机为例,说明产品设计质量评价体系对产品设计的改进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逆向工程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逆向工程是由已有产品回溯产品设计思路,通过研究现存的系统或产品,发现其规律,通过复制、改进、创新从而超越现有产品或系统的过程。逆向工程技术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可以缩短新产品设计开发周期,大大降低设计开发成本,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并行产品开发过程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开发过程分析与重组是企业实施并行工程的前提和基础。分析并行产品开发过程的特点 ,提出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开发过程分析、改进与重组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建立产品开发过程分析与重组的过程模型 ,并针对齐车公司产品开发过程的实际情况 ,对现有的粮车产品开发过程进行分析、改进与重组 ,建立集成产品开发团队 ,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TRIZ工具集用于驱动产品创新及生态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改善产品的生态性能,提出一种面向产品创新及生态性改进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以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TRIZ)的对标分析、功能导向搜索和特征传递等现代工具为基础,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快速构建多个初步方案。根据TRIZ的48个工程参数,建立工程参数与生态设计效率参数的关联表,提出了利用该关联表和TRIZ冲突分析工具对初步方案进行生态性改进的措施。基于TRIZ理想度概念,提出综合运用功能性理想度和生态性理想度对系统方案进行评价的新方法,评估设计方案的理想度。根据这些方法,构建了流程化的产品创新及生态性改进设计过程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设计示例,快速得到一系列初步方案及生态性改进方案,并方便有效地对不同方案进行定量评估,实现方案优选,从而验证了该设计方法提高创新效率及改善生态性能的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