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黄酮清除率为指标,以抗坏血酸为对照,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黄酮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盘龙七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达97.5%;对超氧阴离子的最大清除率达98.0%,对亚硝酸盐的最大清除率为60.0%;荧光光谱法测定黄酮对羟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为83.9%,对超氧阴离子的最大清除率为87.0%,且盘龙七中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均优于抗坏血酸。盘龙七中黄酮对三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顺序为超氧阴离子羟自由基亚硝酸盐。对盘龙七中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可为盘龙七药材的抗氧化性能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2.
提取了饿蚂蝗中的黄酮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含量及与体外抗氧化活性关系。用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提取饿蚂蝗全草黄酮化合物,并采用HPD-100大孔树脂对粗提液进行精制,利用NaNO2-Al( NO3)3-NaOH显色法和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精制黄酮的含量。采用DPPH和ABTS自由基测定法,对饿蚂蝗黄酮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自由基清除实验中,精制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自由基清除能力高于未精制的乙醇提取物。饿蚂蝗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与黄酮含量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柚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分光光度法来测定柚皮提取物及次级萃取物的总黄酮、总酚的含量,通过测定ABTS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试验,比较柚皮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柚皮正丁醇层对ABTS、超氧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34.83μg/mL和7.441 mg/mL,其FRAP值为354.53μmol Fe2+/g。高浓度的二氯甲烷萃取物对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为3.703mg/mL。柚皮正丁醇和乙酸乙酯萃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其结果与其具有较高的总黄酮、总酚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王萍  王宇鹤  李辉  赖普辉  高寒 《化学试剂》2020,42(9):1067-1072
研究枇杷核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等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中总黄酮、总多酚的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相关性。采用比色法测定5种萃取物中总黄酮和总多酚含量,通过测定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OH~-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能力评价不同极性萃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枇杷核各萃取物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均呈量效关系,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石油醚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弱;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呈显著性相关与还原能力呈极显著相关,可为枇杷核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自由基清除法,结合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等分子光谱技术对岩白菜素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以岩白菜素清除率为指标,以经典抗氧化剂维生素C作为对照,测得清除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98.10%、荧光光谱法为98.22%、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为97.87%;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测得清除率紫外分光光度法为75.20%、荧光光谱法为73.15%、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为79.67%,岩白菜素对羟自由基的清除IC_(50)为0.73 ng/mL,对超氧阴离子清除IC_(50)为1.18 ng/mL,且抗氧化活性均优于经典抗氧化剂维生素C。结果表明,岩白菜素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为岩白菜属植物抗氧化活性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郭新颖 《广东化工》2016,(11):66-68
研究了用乙基紫做显色剂的分光光度法测定芬顿(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OH),建立了抗氧化剂羟自由基清除率的新方法。羟自由基与乙基紫作用使溶液吸光度降低,当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化剂后,可以清除部分羟自由基,使其吸光度降低程度减弱。利用吸光度的变化间接测定所产生的羟自由基,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了30种果蔬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以水果中的橙子和蔬菜中的黄瓜的抗氧化活性最强,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64.7%和62.1%。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鸡骨草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以质量分数为95%乙醇、丙酮和乙酸乙酯为溶剂分别对鸡骨草进行浸泡提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所得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和铁离子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及生长部位抱茎小苦荬总黄酮的含量,并采用DPPH法研究其抗氧化活性。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亚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测定吸光度值计算含量,DPPH法测吸光度计算清除率。通过所得数据分析认为抱茎小苦荬中总黄酮含量随干燥方法变化较大,其中,晒干条件下去根部分总黄酮含量最大,抱茎小苦荬中黄酮提取物具有清除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总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9.
以红柳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对红柳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测定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评价了其抗氧化活性,并考察了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红柳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9.7℃、乙醇体积分数71.0%、提取时间2.19 h,在此条件下,红柳黄酮得率为5.24 mg·g-1;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红柳不同部位黄酮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蒸馏提取的方式获得兰花精油提取过程中的副产物,检测其抗氧化活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提取液中的黄酮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中的矿物质元素.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时间的延长,提取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都显著提高;黄酮含量和Fe、Zn、Ca、Mg四种营养矿物质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冲泡条件对都匀毛尖茶抗氧化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化工》2021,49(8)
以都匀毛尖茶为原材料,利用分光光度法对茶水比、冲泡时间、冲泡次数、冲泡温度等冲泡条件下茶汤提取液色度、茶多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冲泡条件对都匀毛尖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茶水比值的增大,冲泡温度的升高,冲泡时间的增长,都匀毛尖茶提取液色度和茶多酚浓度均升高,抗氧化活性增强。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都匀毛尖茶提取液色度和茶多酚浓度均降低,抗氧化活性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提法提取四物汤,采用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分析法测定四物汤的抗氧化活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四物汤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综合评价四物汤的美白功效。同时以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和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为评价指标,运用均匀设计法研究四物汤剂量比例与美白功效的关系。结果表明,用水提法提取的四物汤具有较强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对酪氨酸酶活性呈高质量浓度抑制,低质量浓度激活的作用。均匀设计实验中,当四物汤采用m(当归):m(川芎):m(白芍):m(熟地)=85:66:10:199时,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率为24.3%,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5.2%,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体外抗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壳聚糖和壳聚糖与钙离子的配合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壳聚糖对O2-.的清除率可达73.1%,壳聚糖与钙离子的配合物对O2-.清除率可高达80.7%。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及其与钙离子的配合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韫  刘学  杨秀  史瑞萌  马晓彤 《当代化工》2021,50(7):1567-1571
目的 研究超声法提取索骨丹中黄酮及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测定黄酮和多糖的提取率,分析料液比(g·mL-1)、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次数对索骨丹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料液比、超声时间、提取次数对索骨丹中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优选了索骨丹中黄酮和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索骨丹中黄酮的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3次、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为9.85%;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3次、料液比1:40、提取时间40 min,提取率为1.69%.结论 本实验对索骨丹中黄酮及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为索骨丹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有效成分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银花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与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阴干、烘干、晒干三种方法对金银花进行干燥,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酸、总黄酮的含量,以总还原力、DPPH清除率、·OH清除率为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金银花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烘干金银花中总酚酸及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6.23±0.28mg/g、6.90±0.28mg/g,晒干药材中总黄酮、总酚酸含量最低。所测定的三种抗氧化性指标中,总还原力以烘干药材最强;阴干药材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强,烘干与阴干药材间的清除率无显著性差异;·OH清除率同样以阴干药材最高,烘干次之;总还原力与总酚酸、黄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综合考虑干燥效率及活性成分含量、抗氧化性三个方面,烘干干燥应在金银花产区进行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用Na_2S_2O_3—I_2滴定法测定了橙皮提取物在油脂中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以橙皮乙醇提取物为实验对象,测定其与数种增效剂在油脂中的协同抗氧化作用,和用Ce~(3+)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对Fenton反应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率,结果表明橙皮乙醇提取物与抗坏血酸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最好,对Fenton反应产生的·OH具有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4个不同产地虫草花的总黄酮、总氨基酸的含量分别进行测定,并对4个不同产地的虫草花的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方法采用Al(NO)_3-NaNO_2-NaOH比色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4个不同产地虫草花的总黄酮、总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虫草花提取物对DPPH和超氧阴离子两种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好,清除率与浓度呈量效关系。结论不同产地虫草花的总黄酮、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同时实验证明虫草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以艾叶挥发油提取率为考核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浸泡时间、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对艾叶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艾叶挥发油的共水蒸馏提取工艺,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艾叶挥发油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艾叶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1.5 h、料液比1∶10(g∶mL)、提取时间4.5 h,在此条件下,艾叶挥发油提取率最高,为0.83%。当艾叶挥发油浓度为80 mg·mL~(-1)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9.12%。表明艾叶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从樱树皮中分离得到7株内生菌株,通过测定内生菌代谢产物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化氢、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1株细菌的代谢产物无抗氧化活性外,其它6株霉菌的代谢产物均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4~#霉菌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高,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92.60%、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1.56%、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为34.07%、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9.75%。  相似文献   

20.
叶下花黄酮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种体外模型,通过与Vc和芦丁进行比较,研究了叶下花黄酮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叶下花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和抗氧化活性,二者的变化关系具有一致性,并呈现很好的量效关系;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可达82.58%。三者比较,还原力和抗氧化活性顺序均为抗坏血酸≈叶下花黄酮>芦丁;三者的SC50分别为39.17、66.50、91.06 mg/L。为从叶下花黄酮中分离提取具有较高活性的新型天然抗氧化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