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电厂300 MW汽轮机组运行中出现负荷异常波动现象,负荷波动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通过分析负荷波动期间不同时段的数据记录和高压调节阀现场活动试验数据,结合高压调节阀解体检查情况,确定机组负荷波动的原因为阀门阀芯松动、磨损.对阀门进行解体检修并重新安装,更换损坏的止动板并进行加厚处理,回装后机组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电厂1号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负荷波动和突降状况,进行了详细的原因分析,对机组的数字电液控制(DEH)系统阀门流量管理回路,机组协调控制回路,一次调频控制回路,DEH系统卡件等进行试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本次1号机组负荷波动的原因是高压调门GV2的差动变压式位移传感器(LVDT)高选卡故障引起,更换LVDT高选卡后,机组未再发生负荷波动状况。  相似文献   

3.
连鑫炜 《电工技术》2021,(14):62-64
某核电厂1号机组执行功率平台阀门活动性试验期间,引起机组负荷大幅波动,严重影响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主要围绕阀门活动性试验引起电功率大幅波动的问题,基于西门子半速汽轮机阀门活动性试验原理进行原因分析,并利用MATLAB建模仿真和西门子核电半速汽轮机调节系统仿真模型,提出逻辑优化方案.优化后,核电机组运行稳定,能满足核电站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在DEH改造前手动进行调节阀切换和DEH改造后机组有良好的阀门管理程序进行阀切换时,负荷波动现象的对比,可以看出调节阀切换的控制方式改变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在阀门设计特性曲线与阀门实际流量特性曲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阀切换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是一致.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在DEH改造前手动进行调节阀切换和DEH改造后机组有良好的阀门管理程序进行阀切换时,负荷波动现象的对比,可以看出调节阀切换的控制方式改变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是一样的,由此可知在阀门设计特性曲线与阀门实际流量特性曲线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阀切换对机组负荷的影响是一致。  相似文献   

6.
马士东 《发电设备》2010,24(5):347-349
某600 MW超临界汽轮机组在由单阀运行切换至顺序阀运行时引起负荷、主汽压波动,造成轴承温度和振动超限,对阀门切换实现方法和阀位-流量特性进行了分析,将调节门开启顺序改变为1号+2号→3号→4号方式,并延长了切换时间,使机组在顺序阀控制方式下能安全稳定运行,降低了机组煤耗。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火电机组进行阀门配汽特性试验和单阀、顺序阀的切换试验研究,在确定顺序阀的进汽方式后,修改阀门特性曲线、流量特性曲线、高压调门的阀门重叠度、机组协调的PID参数,保证了单顺阀切换过程机组负荷无扰动.机组单阀顺序阀切换试验,优化汽轮机的调节特性,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
超超临界机组瞬变负荷对供电煤耗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华能海门电厂1 036 MW机组的瞬变负荷试验,采用不同的负荷升降率、幅度、波动次数动态分析机组的供电煤耗率。试验结果表明:不论何种速率,加负荷过程的供电煤耗率明显高于稳态负荷,而降负荷供电煤耗率略低于稳态负荷,瞬变负荷波动幅度越大,机组供电煤耗率瞬态波动幅度越大;得出机组最佳负荷升速率、最佳节能调度的方式等。该试验结果可达到提高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降低机组供电煤耗率,从而最终为电厂节能减排、优化机组间的运行方式以及电网的节能调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发电厂3号300 MW燃煤发电机组由于输电网结构的改变,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的N-1原则的限制,机组从原能满负荷运行的状态,变为只能限出力在215 MW以下运行.为了释放机组出力,通过技术研究,采用机、电、炉联合控制方式,解决了机组限出力的困局.研究内容分为线路过负荷电气判断和热机快速减负荷控制,电气过载信号的触发采用硬件的配置与逻辑的优化2个方面实现,并设有当快速减负荷失败时由电气动态监测控制装置发出跳机指令.研究结果已正式投入工程应用,提高了输电线路输送容量利用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重要节日收视节目一致性较强的特点,提出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的新思路.分析系统频率控制的基本原理,论述抽水蓄能机组和燃气轮机机组对频率调整的作用.介绍通过电视机功耗测试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期间的电网负荷波动幅度进行预测并提出频率控制策略的系统运行实例,结果反映了基于电视机功耗测试的电网负荷波动预测及相应频率控制策略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