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估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双相障碍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比较总成本及成本构成的差异,并探讨成本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3类精神障碍住院患者共3 175例,收集患者过去1年内门诊及住院的产生的医疗总费用和自付费用、门诊或住院花费的非医疗费用、患者因病无法工作的时间以及因病损坏财产的其他损失。从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测算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3类精神障碍成本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人均疾病总成本在个人水平和社会水平上均高于抑郁症和双相障碍,3类精神障碍的间接费用均高于直接费用,双相障碍间接成本占比略高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工作状态以及婚姻状况(P<0.05)是影响疾病成本的重要因素。结论:3类精神障碍的经济负担较重,其中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最重,因精神障碍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是疾病成本的主要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描述和分析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方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来自住院、门诊或社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 016例、抑郁症患者903例和双相障碍患者381例,使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诊断精神障碍并评估自杀风险,精神症状维度评定量表(CRDPSS)评估症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3类精神障碍患者自杀风险的差异及相关因素。结果:37例(1.8%)精神分裂症患者、516例(57.1%)抑郁症患者、102例(26.8%)双相障碍患者近1个月有自杀风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抑郁症(OR=36.50)和双相障碍患者(OR=20.10)自杀风险增加。女性(OR=1.87)、目前吸烟(OR=1.76)、有自杀家族史(OR=5.09)、CRDPSS幻觉条目得分高(OR=1.80)、CRDPSS抑郁条目得分高(OR=1.54)是患者有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结论:抑郁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自杀风险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上应定期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重点关注存在幻觉和抑郁症状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综合医院老年和成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特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精神科会诊的特点.方法: 对一年内本院记录在案的所有精神科会诊的292例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人口学资料、会诊科室和原因、主要躯体疾病、精神障碍的诊断、会诊原因和精神科诊断之间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并与232例成年患者(18-64岁)进行比较.结果: 老年患者会诊的性别比例相当(男性50%,女性50%),会诊时精神障碍的病程≤1周占30.2%,并多于成年组(21.7%,P<0.05);老年患者会诊的主要科室依次为内科、外科、急诊科和重症监护病房;会诊的主要原因为精神病发作(36.1%)、行为紊乱(14.4%)、抑郁障碍(14.4%)和焦虑障碍(10.3%);多系统疾病(27.0%)和循环系统疾病(17.1%)是导致人院的主要躯体疾病.谵妄(24.5%)、抑郁障碍(21.6%)和焦虑障碍(11.5%)是老年患者主要的精神障碍诊断.老年患者谵妄、痴呆的比例高于成年组(老年组分别为24.5%和14.9%,成年组分别为11.1%和1.8%,P<0.01),而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物质相关的障碍的比例低于成年组(老年组分别为6.5%和2.2%,成年组分别为15.1%和6.7%,P<0.05).结论: 谵妄、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综合医院老年住院患者主要的精神障碍,提示有必要加强联络会诊培训中对这些障碍的正确识别和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08年~2017年在枝江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病种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今后精神卫生工作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各年各病种的构成和变化,分析其结果。结果 共有4888例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133例(43.64%),女性2755(56.36%),平均年龄为(43.96±16.13)岁,平均住院时间(42.50±36.04)d。精神疾病构成比前三位为: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心境障碍。十年间各个病种构成变化方面,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类疾病的构成比在十年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神经症正逐渐取代精神分裂症成为最多占比病种,应当进一步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应对在接下来几年里可能出现的住院病种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唐山地区精神科住院患者年出院人次及诊断构成比的变化趋势,为该地区及国内类似地区精神卫生政策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唐山地区全部精神病专科医院1986、1996、2001和2006年出院患者的基本信息和诊断类别及其变化情况.结果: 唐山地区1986、1996、2001和2006各年度出院的精神科住院患者分别为832、1705、2279和3154人次,区间增长近4倍,估计每5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9.出院患者的诊断分布在4个年度间存在不同.精神分裂症的出院诊断构成比有下降趋势,而物质滥用或依赖、癔症和应激相关障碍的比例增加.结论: 唐山地区精神障碍患者住院服务利用在20年间呈快速上升趋势;与县级精神病院相比,市级精神病院提供的住院服务增长显著;物质滥用和老年精神障碍住院治疗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和神经症仍然是精神科住院服务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阐述我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明确其在老年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住院的54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 65~75岁(29.6%)、76~85岁(33.3%),86岁以上(37.0%)三个年龄组患者的精神障碍种数不同,χ2=12.05,P=0.017.电解质紊乱、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等是老年精神障碍的主要原因.经过积极的治疗,全部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均得以控制.结论 加强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预防和及时干预对预防精神障碍发生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期精神疾病患者随之增多.为进一步了解住院老年精神病人的诊治情况,我们采用时点分析对当天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一次调查,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999年3月26日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患者共159人,其中男88人(56.58%),女71人(43.42%),男:女=1.0:0.87 年龄60~86岁,平均67.62±6.61岁,男性61~86岁,女性60~84岁.在我院住院时间3月~26年,按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作出诊断,记录当天用药名称、剂量、给药途径及合并用药情况.2 结果疾病种类: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共148例,其中衰退期113例、未定型15例、残留期9例、偏执型6例、缓解期5例.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2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病性障碍、癫痫性精神障碍各1例,老年期抑郁症3例,阿尔采本氏病4例.  相似文献   

8.
我国2010年底进行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其中≥60岁的老年人口有1.78亿,占总人口比例的13.28%,≥65岁的老年人口比例为8.87%。老年住院患者也逐渐增多,2010年卫生部北京医院住院患者中老年患者(≥65岁)占38.3%。老年住院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现状,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长期住院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制的长期住院病人调查问卷对我院住院1年以上的72例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病人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多为反复住院。婚姻状况以单身者(未婚、离异)居多,此类病人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不理想,缺乏家庭监护和被社会忽略。结论精神病人滞留医院既有自身疾病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因素。发展以医院为依托的社区和家庭康复治疗既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又有利于改善康复期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发生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2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1日在我院住院期间发生骨折的患者资料进行记录和统计分析。结果108名患者发生骨折,男56人,女52人,平均年龄57.81岁,≥60岁的50人(46.30%),住院时间≥3个月的81人(75.00%),诊断为精神分裂症(70.37%)和器质性精神障碍(15.74%)的患者最多。常见的骨折部位是手(22.22%)及股骨颈(19.44%)。摔倒、攻击行为是最常见的原因,摔倒易导致股骨颈骨折(24.07%),攻击行为易导致手及前臂骨折(均为18.75%),并且男性是女性的2.7倍。结论精神科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容易发生骨折。摔倒是骨折最常见的原因,摔倒易导致股骨颈骨折,攻击行为易导致手及前臂骨折,且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6年新疆某院住院疾病分类构成及分布特点,为临床医护人员了解某院疾病的构成及分布提供数据。方法 采集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分类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某院2016年共出院32728人,按系统疾病排序,居于前10位的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情况、消化道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中毒及损伤,结缔组织及骨骼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前10位的系统疾病合计28223人,占出院总数的86.24%,是某院的主流病种。在32728例住院患者中,男性15259占总数的46.62%,女性17469占总数的53.38%,男女之比0.87∶1。前十位系统疾病分类年龄段分析,15~44岁、45~59岁、60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的住院患者较多,占住院患者疾病分类总数的78.68%。构成比中60岁及以上年龄段比重最大,占总数的39.94%。结论 通过对某院2016年住院疾病的构成分析,可以了解某院医疗辐射区域各系统疾病的构成以及年龄段分布情况,为某院对系统疾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甲状腺B超异常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的特征。方法:对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儿少科住院、年龄≤18岁行甲状腺B超共236例进行调查。结果:被试甲状腺B超异常检出率为20.8%。甲状腺异常组与非异常组的性别(χ~2=5.089,P0.05)、族别(χ~2=4.824,P0.05)、治疗情况及精神疾病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治疗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甲状腺异常组的前3位疾病诊断为:抑郁发作、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中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较高,以女性患者为主,汉族多见,抑郁发作患者更易共病甲状腺异常,治疗以心境稳定剂联合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3.
对住院确诊的73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和29例抑郁症病人进行出院后随访,发现情感性障碍并非象以往所认为的那样“间歇期精神正常”。虽然大多数病人随访时情感症状并不严重,但家属和/或单位对一些病人感到管理困难。52.06%的双相情感障碍病人 GAF 水平低于60分,提示社会适应等功能水平较差。男性比女性差;双相情感障碍比抑郁症差。标准回归方程提示:年龄大,文化水平高,BPRS 的敌对猜疑因子分高以及躁狂量表评分高是影响情感性障碍病人间歇期功能水平的危险因子;而抑郁症病人间歇期功能水平可能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各类精神障碍对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对昆明市精神障碍现况调查的同时,用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法抽取5033名年龄15岁以上的居民进行自杀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的发生率(95%CI)分别为:5.89%(5.24%~6.54%)、1.71%(1.35%~2.06%)、0.96%(0.52%~1.00%)。精神障碍影响自杀相关行为较高的有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疼痛障碍、特殊恐怖、酒精依赖等。结论人群中有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发生率较高,其中精神障碍是产生自杀相关问题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疾病家庭负担。方法采用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对92例精神分裂症和56例双相障碍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评定,分析比较两种疾病的家庭负担状况。结果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患者的FBS总分分别为(18.53±12.23、17.27±12.98),在FBS总分、各因子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疾病FBS各维度达中度及以上影响程度的家庭比例均较高,家庭经济、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及家庭关系维度均高于40%;心理健康维度均高于30%;躯体健康维度,精神分裂症为33.7%,双相障碍为28.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均造成沉重的家庭负担,提示研究和发展以家庭需求为导向的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模式,有效地减轻照顾者的疾病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ISC1内含子9甲基化水平与认知功能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间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6-2018年就诊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的3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30例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分别给予MATRICS共识认知成套测验(MCCB)、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杨氏躁狂量表(YMRS)进行评定,并检测DISC1内含子9位点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认知功能评定显示,在30~39岁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持续操作测验(CPT)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4,P0.05);在40~50岁中,首发精神分裂症组患者在连线测试(TMT)(t=-3.235,P0.01)和持续操作测验(CPT)上(t=-2.318,P0.05)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间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杨氏躁狂量表(YMRS)评定显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t=-3.952,P0.001)。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以及不同年龄段DNA甲基化水显示,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DISC1内含子9位点甲基化水平均与TMT、CPT、stroop色词测验及简易视觉空间记忆均无明显相关性。但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DISC1内含子9位点甲基化水与CPT间存在正相关(r=0.549,P0.05),与TMT、stroop色词测验及简易视觉空间记忆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部分认知功能优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但在其各自DISC1内含子9位点甲基化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伴精神病性症状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DISC1内含子9位点甲基化水平与CPT间存在正相关,而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认知功能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广播网报道:今年年内,北京市户籍的部分精神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将很可能由政府买单。该政策对疾病的种类和药物的类型进行了规定。痴呆、癫痫所致精神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躁狂发作、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障碍、中度及以上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缓伴发精神障碍等13种疾病在列。这些病人在使用基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了解我国1978-2009年间精神病学领域科研的研究发展概况。方法:英文文献采用计算机检索PubMed,中文文献检索中国期刊全文专题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 ledge Infra-structure,CNK I,1979-2009),并辅以文献追溯等方法,全面收集近32年的精神病学专业研究文献。并以精神分裂症为例定性地总结近32年来研究发展情况。结果:共检索到中国精神病学及相关专业英文文献2197篇,中文文献62761篇。随着年代的推移,发表的文献总数以及关于各类精神障碍的文献数均呈成倍递增趋势。各类精神疾病文献中,关于心境障碍和精神分裂症方面的文献最多。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文献数量增长速度最快。对精神分裂症的定性研究发现,随着年代的推移,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研究涉及越来越多的领域并运用了越来越多的方法。结论:从1978年到2009年间,中国在精神病和精神卫生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描述赤峰市抑郁症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并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分层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赤峰市18岁及以上居民6376例,采用复合性国际诊断交谈表-3. 0-计算机版进行入户访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诊断标准诊断抑郁症。结果:4528人完成调查,抑郁症的加权终生患病率为4. 38%,加权12月患病率为1. 71%;抑郁症12月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2. 11%vs. 1. 23%,P 0. 05),50~64岁年龄组高于18~34岁年龄组(2. 72%vs. 0. 92%,P 0. 01),≥65岁年龄组高于18~34岁年龄组(2. 65%vs. 0. 92%,P 0. 05);抑郁症首发年龄中位数为40 (4,80)岁;抑郁症患者求助精神科医生的比例仅为2. 4%。结论:赤峰市抑郁症患病率低于国外同类研究而与国内研究接近,女性及50岁以上群体有较高的患病风险。抑郁症患者求助精神科医生的比例不高,原因和对策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双相障碍的发病率及主要表现 双相障碍是一种抑郁发作和躁狂发作交替出现、反复发作的疾病.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范围内男性双相障碍患病率为0.8%,女性为0.6%,年龄段多分布在25~34岁.黄悦勤等人对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双相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5%,年龄多分布在35~49岁之间,患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