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团体接纳与承诺疗法(ACT)对结直肠癌患者反刍性沉思和心理一致感的影响。方法:选择某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6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团体ACT干预,两组均干预8周。分别采用反刍性沉思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心理弹性量表以及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反刍性沉思、心理一致感、心理弹性以及疾病不确定感水平。结果:干预组干预后反刍性沉思量表中侵入性反刍性沉思评分低于对照组(t=2.71,P0.05),目的性反刍性沉思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5.35,3.15;P0.05);干预组干预后心理一致感量表中理解感、控制感、价值感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7.78,5.10,5.16,10.01;P0.05);干预后干预组心理弹性量表中坚韧、力量及乐观各指标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t=6.45,9.77,12.91,14.45;P0.05);干预组干预后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4.390,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团体ACT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反刍性沉思水平,提高其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弹性,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心理弹性与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应对方式(SCSQ)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BPH患者为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择100例同期于我院体检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NIH-CPSI)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调查,分析CD-RISC评分与NIH-CPSI评分、SCSQ评分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坚韧、乐观、自强及心理弹性总分(t=6.015,7.171,7.606,11.880;P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NIH-CPS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46.134,P0.05);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14.854,P0.05),消积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t=-15.921,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D-RISC评分中弹性心理总分、坚韧、乐观、自强与NIH-CPSI评分呈负相关(r=-0.591,-0.583,-0.587,-0.607;P0.05);CD-RISC评分中弹性心理总分、坚韧、乐观、自强与SCSQ评分中积极应对呈正相关(r=0.771,0.819,0.757,0.792;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r=-0.526,-0.488,-0.507,-0.524;P0.05)。结论:BPH患者心理弹性与NIH-CPSI评分、积极应对评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直肠癌患者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PTG)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9月在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02例直肠癌患者,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记录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支付方式、有无放化疗、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对所有患者进行PTG量表、心理韧性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 scale, CD-RISC)、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评估,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TG评分与CD-RISC、SAS和SDS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信息患者PTG评分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TG评分的危险因素。结果:201例直肠癌患者的PTG总分、CD-RISC评分、SAS评分和SDS评分依次为61.48±10.20、57.92±13.10、52.68±10.60、53.67±10.88,PTG评分与CD-RISC评分呈正相关(r=0.594,P0.05),与SAS评分和SD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97,-0.421;P0.05);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医疗支付方式为医保、无放化疗、TNM分期为Ⅰ期的直肠癌患者PTG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F=9.481、6.540,2.601,3.153,11.943;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OR=3.338,P0.05)、CD-RISC评分≥58分(OR=3.695,P0.01)是影响PTG评分升高的危险因素。结论:直肠癌患者的PTG水平与心理韧性有关,且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无放化疗和CD-RISC评分≥58分患者PTG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年期综合征女性焦虑抑郁状况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0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Zung抑郁自评量(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分别将患者分为抑郁阳性组、抑郁阴性组、焦虑阳性组、焦虑阴性组,依次比较各组患者SDS量表评分、SAS量表评分和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间差异,并对心理弹性与焦虑抑郁状态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所有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抑郁得分为(58.98±16.02)分,焦虑为(55.95±19.42)分,其中抑郁阳性79例(65.83%),焦虑阳性77例(64.17%).抑郁阳性组坚韧、自强、乐观及心理弹性总分均显著高于焦虑阴性组(t=-9.392,-8.879,-8.657,-11.825;P<0.05);焦虑阳性组的坚韧、自强、乐观及心理弹性总分均显著高于抑郁阴性组(t=-11.625,-8.390,-8.986,-11.158;P<0.05).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抑郁评分与CD-RISC评分中坚韧、自强、乐观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692,-0.672,-0.651,-0.778;P<0.05);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焦虑评分与CD-RISC评分中坚韧、自强、乐观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39,-0.604,-0.641,-0.773;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坚韧、自强、乐观是抑郁影响因素(OR:1.165,1.164,1.306;95%CI:1.036~1.310,1.000~1.355,1.065~1.603),坚韧、乐观是焦虑影响因素(OR:1.353,1.355;95%CI:1.167~1.568,1.073~1.710).结论: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的心理弹性水平越低,越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应针对心理弹性这种积极心理品质进行干预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下肢骨折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与术后康复锻炼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12例下肢骨折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及康复锻炼依从性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及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关系。结果: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在婚姻状态和职业状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F=3.528,t=2.011;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下肢骨折患者GSES评分及CD-RISC量表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总分均与康复锻炼依从性正相关(r=0.745,0.832,0.710,0.627,0.883;P0.05);GSES评分与CD-RISC量表的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总分正相关(r=0.694,0.581,0.491,0.724;P0.05);GSES、CD-RISC量表评分对应依次进入多元回归方程,总解释率为79.9%。结论:下肢骨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处于偏低水平,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逆力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孤独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0年10月在某院就诊的20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资料,收集患者一般情况,采用孤独感量表(UCLA)及抗逆力水平(CD-RISC)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与国内常模CD-RISC评分,并按照UCLA评分将203例患者分为低孤独感组(n=72)、中等孤独感组(n=108)及高孤独感组(n=23),比较3组CD-RISC评分,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孤独感与抗逆力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逆力低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逆力得分与国内常模抗逆力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5,P0.05);高孤独感组的坚韧性、乐观性、力量性及CD-RISC总分均显著低于低孤独感组及中等孤独感组,3组抗逆力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61,5.485,7.325,15.513;P0.05);老年高血压患者孤独感与坚韧性、乐观性及CD-RISC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0.231,-0.222,-0.260;P0.05),年龄及居住状况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抗逆力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逆力水平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孤独感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在肺结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情绪障碍、心理韧性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26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两组均应用常规健康宣教等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赋能教育。干预前、干预3月后,评估两组疾病认知水平、情绪障碍[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管理[自我照护能力量表(ESCA)]。结果:①干预前,两组疾病认知调查表得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疾病认知调查表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t=12.479,P0.05);②干预前,两组SDS、SAS、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得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SDS、SAS、结核病相关病耻感量表得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降幅大于对照组(t=-3.224,-6.875,-9.970;P0.05);③干预前,两组CD-RISC中坚韧、力量、乐观维度得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CD-RISC中坚韧、力量、乐观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t=14.416,10.339,8.134;P0.05);④干预前,两组ESCA量表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ESCA量表技能、责任感、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增幅大于对照组(t=15.025,18.597,14.642,25.088;P0.05)。结论:赋能教育应用于肺结核患者效果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疾病认知程度、情绪障碍、心理韧性和自我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团队心理疏导对弹性心理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选择某院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常规心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团队心理疏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对比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并分析弹性心理和生活质量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SAQ量表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t=-3.155,-4.072,5.247;P0.01)。观察组干预后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3.826,P0.001)。观察组干预后CD-RISC量表中总分、坚韧、乐观、自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916,3.381,3.319,2.729;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干预后CD-RISC量表评分中坚韧、乐观、自强、总分与SAQ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644,0.308,0.455,0.734;P0.001)。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团队心理疏导能有效提高弹性心理评分,对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有积极影响,且有利于日常生活质量改善,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对内隐和外显自杀意念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94名抑郁症患者测量贝克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BSICV)、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并通过内隐自杀意念联结测验(ISAT)考察患者的内隐自杀意念(D值)。结果:有外显自杀意念组的心理弹性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无外显自杀意念组(t=-2.73,-2.41,-2.52,-2.95;P0.05)。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D值显著负相关(r=-0.32,-0.32,-0.23,-0.33;P0.05),心理弹性总分、力量性及乐观性维度得分与外显自杀意念总分显著负相关(r=-0.25,-0.29,-0.33;P0.05)。心理弹性的乐观性维度对内隐和外显自杀意念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R~2=0.25,0.18;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弹性与其内隐和外显自杀意念均显著相关,心理弹性的乐观维度是可以显著调节患者的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直肠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韧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00例,术后均随访1年,在术后1、3、6及12个月时采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结果:18例患者失访,最终纳入82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的PTGI、CD-RISC得分均较术后1个月升高,SPBS得分均较术后1个月降低(均P <0.05);单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高水平组术后的平均PTGI总分均高于心理韧性低水平组,平均SPBS总分均低于心理韧性低水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PTGI得分与CD-RISC得分呈正相关(β=0.38),SPBS得分与CD-RISC得分呈负相关(β=-0.41)。结论:中青年直肠癌患者术后创伤后成长和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韧性有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5月-2020年5月112例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调查患者一般资料,使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价患者心理弹性,并通过中文版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CD-RISC量表坚韧、乐观、自强及量表总分均低于国内常模(t=-15.278,-14.425,-25.434,-21.392;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及量表总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t = 12.345,19.822,24.273,19.156;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应对方式MCMQ量表中面对维度评分低于国内常模,回避、屈服维度评分高于国内常模(t =-9.166,9.538,8.092;P<0.05);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社会支持量表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及量表总分呈现正相关(r = 0.659,0.468,0.596,0.742;P<0.05);心理弹性量表评分与应对方式MCMQ量表中面对维度呈现正相关,与回避、屈服维度分别呈现负相关(r = 0.631,-0.598,-0.538;P<0.05).结论:肝癌部分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低于正常人,且心理弹性水平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患者社会支持度越高,采取的积极应对方式越多,心理弹性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对应付方式与适应不良间关系的影响。方法在新兵入伍第3周采用应付方式问卷(CSQ)、军人适应不良自评量表(MMQ)、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广东省某部337名武警新兵进行调查。结果解决问题、求助与MMQ总分显著负相关(r=-0.628,-0.432;P0.01),与CD-RISC总分显著正相关(r=0.594,0.346;P0.01);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与MMQ总分显著正相关(r=0.581,0.461,0.477,0.331,P0.01),与CD-RISC总分显著负相关(r=-0.380,-0.278,-0.341,-0.183;P0.01),CD-RISC总分与MMQ总分显著负相关(r=-0.612,P0.01)。CD-RISC总分在应付方式各因子与MMQ总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P0.01)。结论应付方式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对武警新兵的适应不良起作用,也能直接影响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女性的心理韧性和社会支持现状以及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妇科收治的200例不孕不育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就诊的7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社会支持量表(SSRS),调查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理韧性及其所得到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①不孕不育妇女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总分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得分相比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10.40,4.34,11.12;P0.05)。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得分相比偏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67,0.74,7.45,11.37;P0.05);②不孕不育妇女心理韧性在年龄、婚姻状况、是否为生育后不育、文化程度以及不孕不育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16,3.51,4.20,F=3.69,35.26;P0.05);社会支持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以及不孕不育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9.72,33.85,t=2.62;P0.01));③相关性分析显示,心理韧性总分以及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以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482,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的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得分均低于健康志愿者,且受到婚姻状况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MI)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心理健康状况[凯勒斯10量表(K10)]将患者分为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组(n=27,K10得分10~15分)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组(n=63,K10得分16~50分),评估患者两组一般资料、心理弹性水平[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CD-RISC10)]、社会支持度[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MI患者积极心理品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结果:①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组较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组在职者、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者比例低(χ~2=3.944,5.247;P0.05),心功能分级Ⅰ级和Ⅱ级者比例高(χ~2=8.195,P0.05);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史、饮酒史和冠心病史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理健康状态良好组CD-RISC10、PSSS及APGAR得分均高于心理健康状态较差组(t=5.425,4.952,5.755;P0.05);③CD-RISC10、PSSS及APGAR得分均与K10得分呈负相关(r=-0.498,-0.527,-0.607;P0.05)。结论:MI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高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水平及血清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析心理韧性水平与BDNF、IL-6水平的关系,指导抑郁症心理韧性评估与干预。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接收的160例抑郁症患者,将其设为抑郁症组,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程度并分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经全身体检证实为健康的16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受检者心理韧性水平,并检测受检者血清BDNF、IL-6水平;分析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水平与血清BDNF、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CD-RISC评分、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5,11.220,17.754;P0.05);160例抑郁症患者经HAMD量表评估结果显示,有40例轻度、77例中度、43例重度;中度组、重度组CD-RISC评分、BDNF水平均低于轻度组,IL-6水平高于轻度组;且重度组CD-RISC评分、BDNF水平低于中度组,IL-6高于中度组(F=83.730,34.448,63.350;P0.01);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抑郁症患者CD-RISC评分与血清BDNF水平呈正相关,与血清IL-6水平呈负相关(r=0.395,-0.401;P0.01);160例抑郁症患者中,心理韧性较好(CD-RISC评分≥60分)124例,心理韧性较差(CD-RISC评分60分)36例;心理韧性较好组血清BDNF水平高于较差组,且IL-6水平低于较差组(t=4.438,-5.536;P0.05);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DNF、IL-6水平是抑郁症患者心理韧性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抑郁症患者伴不同程度心理韧性水平下降,这种下降情况与下降程度可能受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影响,考虑早期持续监测抑郁症患者血清BDNF、IL-6水平,对评估患者心理韧性水平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婚姻满意度量表对279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r=0.127,P0.05),婚姻满意度与心理资本4个维度中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3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99,P0.01;r=0.152,P0.05;r=0.165,P0.01),与韧性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69,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韧性、自我效能、乐观3个维度对婚姻满意度都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心理资本与婚姻满意度呈正相关,其中自我效能、乐观对婚姻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韧性对婚姻满意度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伴轻度抑郁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弹性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伴轻度抑郁患者56例,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收治的不伴抑郁的脑胶质瘤患者5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评估两组心理弹性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两组睡眠质量。利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睡眠障碍与心理弹性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6,-7.656,-9.221,-10.459;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服用催眠药物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9,9.477,5.082,4.076,3.698,8.419,7.159;P0.05),两组日间功能障碍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1.484,P0.05)。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脑胶质瘤伴轻度抑郁患者的PSQI评分与力量性、坚韧性、乐观性评分及CD-RISC总分均呈负相关(r=-0.473,-0.513,-0.520,-0.795;P0.05)。结论:与不伴抑郁的脑胶质瘤患者相比,脑胶质瘤伴轻度抑郁患者的睡眠障碍更严重,且心理弹性水平更低,此外,这类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心理弹性水平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对高中生学业拖延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反刍思维量表(RR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中学生学业拖延问卷》对246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之间正相关显著(r=0.304,P 0.001),反刍思维和心理韧性之间负相关显著(r=-0.317,P 0.001),心理韧性和学业拖延之间负相关显著(r=-0.483,P0.001);②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韧性的个人力因素在反刍思维和学业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1.85%。结论:反刍思维可直接影响学业拖延,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作用间接影响学业拖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1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研究者采用简体中文版事件相关反刍性沉思问卷(C-ERR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刍性沉思与自我效能感情况,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反刍性沉思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结果:71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评分平均为(27.36±3.21)分;反刍性沉思总评分平均为(25.90±2.62)分;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侵入性反刍性沉思、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可预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反刍性沉思可预测患者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兵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与心理应激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军人心理应激自评问卷(PSET)对陆军某部434名新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心理应激高分组与低分组在自我效能感(t=-6.454,P0.001)、心理弹性总分(t=-8.471,P0.001)及其坚韧性(t=-6.948,P0.001)、力量性(t=-6.713,P0.001)和乐观性(t=-6.389,P0.001)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应激总分与自我效能感、坚韧性、力量性、乐观性及心理弹性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10,-0.360,-0.341,-0.336,-0.421;P0.001);(3)自我效能感、坚韧性、力量性和乐观性能有效预测新兵心理应激水平,总解释率为19.5%。结论:自我效能感、心理弹性与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密切相关,提高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弹性水平,能够降低新兵的心理应激水平,促进新兵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