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透射电镜放大倍率校准用标准物质及其溯源路径,进行了透射电镜放大倍率及污染率/漂移率校准方法和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可为透射电镜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应用中测量结果提供准确可靠的校准方法.  相似文献   

2.
体视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把人眼所不能分辨的微小物体放大成像以供人们提取微细结构信息的光学仪器。物镜放大倍数误差是其主要的计量特性参数,直接影响显微镜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为保证体视显微镜的量值准确,本文研究设计体视显微镜物镜放大倍率误差校准方案,并对其校准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校准方法切实可行,为体视显微镜物镜放大倍率误差的校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集成电路制造中TEM检测分析的高正确度要求,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分辨力电子显微镜放大倍率的校准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能够有效地减少系统误差,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4.
曹旸  金炜 《计量技术》2021,(4):52-57
通过对国内已知的三种扭矩倍增器校准方法的比较,分析其校准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差别,指出当前存在校准方法不统一,校准数据处理不一致,结果评价和分析不全面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扭矩倍增器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过程的分析,指出其存在测量模型不完善以及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不全面的问题,并给出以倍增器实际使用参数(放大倍率)为评价对象的测量不...  相似文献   

5.
原子力显微镜放大倍率校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各种标准物质样品在原子力显微镜上的实验性测试,对涉及原子力显微镜放大倍率校准的相关的标准物质、图像非线性、图像畸变、针尖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原子力显微镜在针尖效应还没有解决前,进行带有一定置信水平的不确定度的放大倍率校准还尚难实施。  相似文献   

6.
《中国粉体技术》2016,(5):54-57
为了实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纳米颗粒粒径的准确测量,研究了一种SEM放大倍数校准和光栅间距测量的方法;在SEM的不同放大倍数下对光栅纳米结构样板成像,运用MATLAB软件对显微镜图像进行灰度处理并读取灰度图像的亮度值数据,通过确定顶线、基线、底线位置,有效消除成像质量及数据处理等的误差,准确确定质心横坐标,采用质心算法求取平均光栅间距,通过与光栅间距标称值比较计算校准系数和校准误差;为验证放大倍率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对纳米颗粒粒度标准物质进行测量。实际测量的平均粒径与标准值一致,表明该校准方法准确可靠,可有效避免图像质量和人为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达到对纳米和亚微米颗粒粒径准确测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生物显微镜在生物制药领域应用广泛,其校准工作一般由计量技术机构依据国家校准规范来完成。规范实施以来在三个方面存在一些争议,主要是物镜放大倍数误差的计算公式、使用倍率计测量总放大倍数的问题和目镜估读误差所导致的示值误差校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以上三个问题已成为近年来基层几何量仪器计量工作人员在显微镜计量实际工作中经常探讨和有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工业摄影测量系统基准尺校准中的逆反射标志中心精确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视觉和图像处理的圆形逆反射标志中心定位方案。介绍了中心定位系统的组成及原理,根据逆反射标志的反光特性及其在显微镜下的图像特征,分析了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以及标志中心定位的图像处理方法。对可能影响标志中心定位结果的图像放大倍率、标志图像在视场中的位置、照明等因素进行了试验分析,对规范基准尺校准过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微米和纳米样板至今仍被广泛地应用于校准微纳米尺度的测量仪器中.介绍了应用由德国联邦物理研究所开发研究的、测量范围为25 mm×25 mm×5 mm的计量型扫描力显微镜(M-LRSFM)的校准方法.上述计量型扫描力显微镜配置有三个零拍的激光干涉仪,可分别测量沿x、y、z三条轴线方向的位移,因而其测量值可直接溯源于“米”定义.此种M-LRSFM能够校准横向的微纳尺度的结构尺寸,诸如阶梯高度、一维和二维光栅、镀层厚度、线宽、微纳尺度的表面粗糙度等.作为实例,介绍了一种横向样板的校准程序及获得的校准结果.研究表明这种方法适合于校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的放大倍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金相显微镜相关标准、金相检验相关标准、金相显微镜校准证书、正式出版的对金相显微镜总放大倍数测量方法,研究了金相显微镜实际总放大倍数的校准需求、校准现状、校准规范。结果表明:1)金相显微镜的总放大倍数是关键的计量特性,应进行校准;2)金相显微镜总放大倍数没有校准规范导致金相显微镜的校准服务混乱,亟待解决校准规范问题;3)测量金相显微镜实际总放大倍数的数字图像法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应实现标准化。  相似文献   

11.
感光材料所用显微技术,实际多是属于测微范围。观测的项目有:颗粒、厚度、吸水胀量、解象力等。测试时可用放大倍率在1500倍以上一般生物光学显微镜。首先要校准测微尺,测微尺分为接目测微尺和接物测微尺,两者必须配合校准后才能使用。接目测微尺是在圆型玻璃片上,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测长机的工作原理,运用几何光学原理,导出了测长机物镜放大倍率有关表达式,对影响物镜倍率误差的主要因素头尾座焦距不等和双刻线分划板离焦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测长机物镜倍率误差提出了具体的调修方法.  相似文献   

13.
沈一锋 《照相机》2003,(6):53-53
一般常见微距镜头的放大倍率通常为1:2和1:1两种。为获得更大一些的放大率,在摄影实践中,影友常将镜头倒置,安装于相机上进行拍摄。这样,在28mm焦距上可获得2.8倍的放大信率,这确实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制作花粉样片校准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示值误差的方法。通过对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的分析,在用传统方法不能实现对系统的放大倍数及示值误差进行校准的情况下,研发制作了一套标准花粉样片,用样片作为标准参照物对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及示值误差进行校准,并通过不确定度分析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以Neophot32光学显微镜100倍放大倍数为例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测量计算,介绍了其总放大倍数的自校准方法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其测量不确定度报告为:显微镜的实际总放大倍数M_(测总)=99.7±1.0×10,包含因子k=2。  相似文献   

16.
沈一锋 《照相机》2003,(4):38-38
为了获得更大的影像放大倍率,笔者在镜头倒置的基础上,增配安装了一枚“近摄镜”,使28-70mm的镜头获得了1.5-4倍的放大倍率。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飞机270V直流电源供电特性测试系统的校准需求,结合GJB5189-2003《飞机供电特性参数测试方法》等相关标准,完成了测试系统的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研究,并基于LabVIEW平台编写了校准程序,实现了标准信号的生成和采集;基于直接数据合成、宽带精密放大和宽带分压等技术研制了测试系统的校准装置,形成了校准系统,实现了稳态参数和瞬态参数的校准能力。编制了现场验证试验大纲,并对电源试验台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校准装置的功能和技术指标满足测试系统的校准需求,验证了以宽带精密放大和分压技术为基础的飞机270V直流电源供电特性测试系统校准方法的合理和有效性。为四代机270V直流电源系统研制、生产及维护过程中量值的准确性、可靠性、统一性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沈一锋 《照相机》2003,(7):56-56
笔者在本刊今年第6期上,向影友介绍了一种把镜头倒装在近摄接圈上的高倍率微距摄影装置。这一方式可得到最大为6倍的放大倍率。近来,我又把这一方法“移植”到近摄皮腔上,取得了更好的效果,最大放大倍率可达10.2倍,放大倍率连续可调5.1-10.2倍,减少了因更换,组合近摄接圈的麻烦。尤其值得已经拥有近摄皮腔的影友改制使用。而不要另购接圈来制作。  相似文献   

19.
CO_2冷风机换热性能仿真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稳态分布参数法对冷风机建立仿真模型,并利用冷风机性能实验台对冷风机样机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冷风机换热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在校准箱内温度为-25~0℃范围内,循环倍率在2~5范围内变化时,冷风机总换热系数随着校准箱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制冷工质为CO_2时冷风机的制冷量明显高于制冷工质为NH_3时,在校准箱内温度为0℃时高42%,-20℃时高26%;管内侧压降随着循环倍率的增大而增大;换热系数随着循环倍率的增大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在循环倍率为3左右时,换热系数达到最大。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趋势相同,但存在一定误差。模拟计算得出NH_3换热系数值与测试结果的误差约为16%,CO_2换热系数值与测试结果的误差约为8%。  相似文献   

20.
氧气透过率试验仪是测定材料阻隔性能的重要仪器,校准方法的缺失使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保障.在目前尚无相关校准规范的大背景下,本文介绍了一种氧气透过率试验仪的校准方法.选取能够反映仪器主要性能的温度稳定性、测量相对误差、测量重复性作为氧气透过率试验仪的主要校准项目;对上述校准项目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对测量数据给出了计算公式;对结果判定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指标.通过选取不同厂家的氧气透过率试验仪对校准方法进行逐项验证,结果表明:文中所设计的校准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为此类阻隔性能检测设备的性能确认提供较为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