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血管生成对于实体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十分重要。肿瘤可通过血管生成从机体获得大量营养,并通过生成的血管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继续生长繁殖。在肿瘤血管生成中各种细胞因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叫血管通透因子(Vascular permeability factor,VPF)特异地作用于内皮细胞,升高细胞内Ca~(2 )浓度,促进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诱导细胞外基质形成。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通过给予营养和氧气供应以及为远处转移提供通道,在恶性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中发挥关键作用。血管生成涉及诸多生长因子及信号分子,其中一些脂质介质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 IL-8)、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HI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ptein, HDL)调节炎症及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已明确,由此针对这些脂质介质进行药物干预有望作为一种全新的靶向肿瘤治疗方法。该文总结了肿瘤血管生成过程中主要的促血管生成介质和抗血管生成介质,旨在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某些生理过程,如胚胎发育、卵巢周期、伤口愈合和缺血组织的修复,可出现新生血管的形成;而在某些病理过程,血管生成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以及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1].以往认为,出生后的血管生成(angiogenesis)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是两个互相区别的过程:前者是通过分化完全的血管内皮细胞从业已存在的血管中增殖、迁徙和重塑而成;后者是指由中心包含造血于细胞、周边分布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的血岛发育而成[1]。但近来的研究发现:出生后的血管生成(包括…  相似文献   

4.
肿瘤组织中的新生血管是保证肿瘤持续生长所必需的,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和血管生成抑制物制定新策略,采用合适手段与方法,抑制肿瘤内血管新生,消除或减少肿瘤内原有血管,可达到治愈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肿瘤靶向治疗研究中,抗血管生成治疗是近十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许多血管生成抑制剂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是一个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共同调控新生血管的发生过程.PEDF表达和抑制肿瘤生长、减少转移、良好的预后相关,对PEDF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挥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血管新生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Vasohibin是新近发现的调节血管生成的内皮源性负反馈调节因子,对抑制血管生成起重要作用。Vasohibin因参与肿瘤﹑视网膜疾病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血管新生异常疾病的发生发展而备受关注,相关研究可望为探索这些疾病的发生机制以及寻找新的治疗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肿瘤血管生成不仅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密切相关 ,而且在肿瘤病理分级、治疗和预后判断上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研究表明 ,细胞粘附分子介导的细胞粘附行为异常在肿瘤的浸润和转移中有重要作用。近年 ,随着免疫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逐渐成为肿瘤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 ,细胞粘附分子与血管生成的关系也日益受到关注〔1〕。现就其中整合素家族在肿瘤血管生成及抗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简要综述。1 整合素分子的基本结构整合素家族 (integrinfamily)为细胞粘附分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是一组广泛分布于细…  相似文献   

8.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多种血管生成因子含量升高 ,其含量变化与预后相关。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参与血管形成的主要细胞因子 ,并与内皮细胞的多种功能相关 ,VEGF含量变化与白血病临床转归有关 ,以VEGF VEGFR为靶向的治疗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人血管能抑素Canstatin是近年发现的血管生成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抑制血管生成作用.本文综述了该药的发现命名、生物学效应、作用机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及转移依赖于血管的生成。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且有众多生长因子的参与,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与肿瘤的生长、转移及预后有关,也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本文旨在对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血管生成是指在原有组织血管结构基础上形成新血管结构的过程。1971年Folkman[1]提出了肿瘤血管依赖性生长的概念,并把肿瘤生长分为非血管期和血管期两个生长阶段。固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肿瘤体积一般不超过3 mm3。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肿瘤组织出现缺氧、代谢产物堆积、pH值改变等,这些因素刺激肿瘤细胞、周围间质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各种促血管生长刺激因子,通过诱导血管基底膜降解和内皮细胞增殖,启动新生血管的生成。 肿瘤一旦血管化, 不仅生长速度加快,而且容易发生转移,说明血管生成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都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在过去30多年中,人们致力于对肿瘤血管生成机制的研究,并试图通过抑制和破坏肿瘤血管生成来建立一种治疗肿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新生血管对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重要意义.体积超过1mm3~2mm3的肿瘤不仅需要新生血管维持营养供给和排泄代谢产物,还需要提供有利于转移的通道.新生血管形成包括内皮细胞的激活、增殖、迁移、血管基底膜的破坏、血管和血管网的形成,以及先前存在的血管网的连接等过程.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可使肿瘤细胞进入休眠状态并诱导其凋亡.目前用抗血管生成来达到对肿瘤的治疗目的已不再是理论上的可能,而是一个渐趋成熟、实用的治疗方法.我们仅就此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1 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  肿瘤血管形成的主要过程目前认为是:诱发因素→肿瘤细胞被活化分泌可能性血管生成刺激因子,如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F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激活内皮细胞和金属蛋白酶→基底膜被破坏,内皮细胞收缩,趋化,迁移,增殖,形成血管芽→血管芽吻合成血管。因为肿瘤血管及其生长过程的某些特殊性使得其更有利于肿瘤生长和转移,而抗血管生成的所有方法都是靶定内皮细胞而不是肿瘤细胞,这样使得抗血管疗法具有不产生耐药性,而广泛性、毒副作用小等优点。目前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疗法主要有三种:1.1 “血管生成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数值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肿瘤内外血管生成的二维离散数学模型。模型耦合两种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的抑制效应,数值模拟在促血管生成因子诱导下肿瘤微血管网生成,讨论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影响。结果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对肿瘤内外血管网络生成的速度和成熟度有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耦合作用时,在肿瘤血管生成的早期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在肿瘤血管生成的中后期,它们可以降低肿瘤血管化程度。结论本文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抗血管生成因子Angiostatin和Endostatin对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肿瘤微循环的新形式--血管生成拟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血管生成拟态是在少数高度恶性肿瘤中新发现的一种血管生成方式,使得肿瘤极易侵袭和转移,其特征是管腔由癌细胞覆盖。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生与肿瘤细胞胚胎样特性、基质蛋白、金属基质蛋白酶等表达有关,血管生成拟态应与纤维血管隔、肿瘤内微出血等区别。  相似文献   

16.
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0年代初,Folkman提出肿瘤生长依赖于血管形成的概念。随之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等特性密切相关,从而产生了肿瘤血管生成抑制疗法。因此,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在抗肿瘤治疗中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大部分肿瘤血管抑制剂仍处于Ⅰ、期临床实验阶段,部分进入Ⅲ期临床实验,并取得较理想的疗效。本文对几类常用的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7.
血管生长素与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生长素 (ANG)属于RNase超家族 ,是唯一具有核糖核酸酶活性的血管生成因子。它可通过促进基膜的降解 ,促进内皮细胞增殖、迁移、粘附等作用来促进血管生成。ANG在多种肿瘤中表达增高。在糖尿病、外周动脉阻塞性疾病中其表达水平亦有升高  相似文献   

18.
对肿瘤血管生成研究之肿瘤微血管构筑表型异质性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血管生成是多种病理过程(如创伤愈合、慢性炎症和肿瘤等)中的基本事件。对血管生成过程及其机制的研究促进了治疗性血管生成和抗血管生成策略的应用。然而,无论是血管生成机制还是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争议与挑战。其中,人们寄予极大希望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障碍可能不在于该策略本身,而是肿瘤微血管内皮分子遗传学和微血管构筑上的差异性。从病理学角度研究这些差异的分子基础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肿瘤血管生成机制,而且对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确定包括抗血管生成治疗在内的肿瘤治疗策略以及评价疗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学和肿瘤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环氧化酶-2(COX-2)是花生四烯酸转化成前列腺素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研究表明其在多种实体瘤中表达增强,并认为其与肿瘤血管的生成、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是肿瘤防治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已成为肿瘤研究的热点及肿瘤治疗的新策略。本文就肿瘤抗血管治疗的基本理论、常用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种类、以及目前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