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5 毫秒
1.
鼻咽癌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目前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已逐渐用于鼻咽癌,与传统放疗相比,适形及调强放疗对摆位精确度要求更高。随着放射治疗向高精度方向发展,研究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采用的设备及技术员的素质不同,各个治疗中心需要有自己的摆位误差数据。为此,本研究采用射野验证片测量本院鼻咽癌适行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并计算出PTV的外扩范围。方法:20例行三维适行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所有患者都用面罩固定,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拍射野验证片,通过比较DRR和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射野的相对位置来计算摆位误差。根据所测得的摆位误差数据计算CTV到PTV应该预留边界的大小。结果:20例患者,共摄取验证片240张射野片,有22张射野片因为无法辨认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结构而被剔除。将各方向的随机和系统误差分开研究。左右,头脚,前后各向总误差为2.8、2.7、2.8min,系统误差分别为2.4、2.3、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5、1.5mm,移动均值分别为-1.1,-0.1,-0.25mm。缩野前后左右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3、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2、1.5mm;头脚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2、2.4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6mm;前后方向上的系统误差分别为:2.4、2.5mm,随机误差分别为1.3、1.4mm。三维方向上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26.3%,大于4mm的百分数15.1%,大于5mm的百分数6.5%。单一方向上平均摆位偏移大于3mm的百分数,左右17.5%,头脚20%,前后22.5%。比较每位患者缩野前后各个方向上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仅左右方向上缩野后随机误差有增大,其他各方向上缩野前后系统和随机误差均无显著性差异。据Stroom等推荐的公式CTV到PTV边界至少应为2∑+0.7σ来计算各个方向上CTV到PTV应该预留的边界大小,3个方向上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结论:在鼻咽癌的三维放射治疗中,用我科的同定及摆位技术,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mm是可行的。缩野前后除左右方向上随机误差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没有显著差别。缩野时重新制作面罩,特别是体重下降比较明显的患者是否能降低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值得近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果 30例患者纠正前所有EPID影像中,各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测定值大约88.3%≤3 mm、99.1%≤5 mm.其中16例分别出现某个方向或同时出现2个方向的摆位误差 2 mm,均已进行实时纠正.纠正后的总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明显低于纠正前水,各个方向的M PTV 值纠正前为3 mm芹右,纠正后约为纠正前的1/2.结论 牙合垫法与EPID结合交时纠正鼻咽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可有效降低摆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从而降低摆位外扩边界值,进而提高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射野验证片测量的鼻咽癌调强放疗(IMRT)摆位误差的方法,并分析CTV的外扩范围大小.方法 10例行三维适行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均用面罩固定,放疗过程中每周拍射野验证片,通过比较DRR和验证片上骨性标志与射野的相对位置来计算摆位误差.根据摆位误差计算CTV到PTV应预留边界的大小.结果 10例患者共摄取120张射野验证片,有11张射野片因为无法辨认出两个或两个以上解剖结构而被剔除.将各方向的随机和系统误差分别计算.左右、头脚、前后各向总误差为2.8、2.7、2.8 mm,系统误差分别为2.4、2.3、2.4 mm,随机误差分别为1.4、1.5、1.5 mm,移动均值分别为-1.1、-0.1、-0.25 mm.三维方向上摆位偏移大于3 mm 26.3%,大于4 mm 15.1%,大于5 mm 6.5%.单一方向上平均摆位偏移大于3 mm:左右17.5%、头脚20.0%、前后22.5%.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 mm可行.结论 在鼻咽癌的IMRT中,用本课题的固定及摆位技术,CTV与PTV间预留间隙6 mm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MV级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对130例放疗病人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30例,胸部肿瘤放疗患者50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50例,使用6MV X线通过EPID获得0°和 90°两射野的实时位置验证片,并与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化重建影像的验证片进行对照,计算并分析所测定的摆位误差。结果:3%的头颈部患者摆位误差超过3mm,20%的胸部患者摆位误差超过5mm,10%的盆腔患者摆位误差超过5mm,对这些超过误差范围的患者重新调整位置,达到治疗要求。各部位在X轴(左右方向)、Y轴(头脚方向)、Z轴(前后方向)三个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头颈部1.59mm、1.38mm、1.42mm,胸部2.40mm、2.52mm、2.01mm,盆腔2.11mm、2.35mm、1.98mm。结论:利用EPID可以有效检测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是放射治疗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量鼻咽癌常规放疗患者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了解摆位的准确性和重复性。[方法]对68例鼻咽癌常规放疗病人采用U型塑料面网固定,使用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PID)在缩野前后各拍摄射野验证片2次,通过模拟定位片与验证片上照射野边框及骨性标志进行比较,分别测量改野前后的摆位误差。[结果]68例患者共摄取272张射野验证片,缩野前X轴(前后方向)、Y轴(上下方向)和Z轴(旋转方向)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46mm、1.44mm、0.29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7mm、0.98mm、0.51度;缩野后各方向的系统误差分别为1.51mm、1.39mm、0.26度,随机误差分别为0.96mm、1.08mm、0.53度(P〉0.05)。[结论]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采用U型塑料面网同定技术同定所发生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绝大部分患者缩野时不需要重新制作面罩。  相似文献   

6.
应用锥形束CT对盆腔肿瘤放疗计划靶区外放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CBCT)在线研究盆腔肿瘤摆位误差的大小,推算CTV与PTV 之间外放的间隙.方法 应用医科达Synergy IGRT加速器治疗12例盆腔肿瘤患者,通过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分析其摆位误差.结果 12例患者共行229次CBCT,x、y、z、u、v、w轴自由度的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分别为(0.49±1.18)mm、(-0.11±3.45)mm、(-2.00±1.59)mm、1.14°±0.67°、0.42°±0.94°、-0.32°±0.68°.其中y方向摆位误差最大、z方向次之、x方向摆位误差最小.x、y、z方向的摆位扩边值分别为4.6、12.5、6.2 mm.结论 盆腔肿瘤放疗时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摆位误差,为减少摆位误差影响CTV外放PTV时考虑x方向5 mm、y方向15 mm,z方向10 mm.  相似文献   

7.
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对盆腔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电子实时定位检验成像系统(EPID)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用于分析放疗质控的工具。本研究比较技术员和医师应用EPID对摆位误差图像分析的差异,探讨技术员独立应用EPID进行摆位误差监测的可行性。方法:2005年5月—2005年8月,接受盆腔放疗12例患者。应用EPID拍摄每天前/后野,两侧野,共得到244组图像,数据由医师和技术员分别分析得到。结果:244组图像分析结果,医师和技术员在左右、前后和头脚3个方向数据分析的差异平均值分别为:(1.0±0.9)mm,(1.0±0.9)mm和(0.8±0.8)mm。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技术员可以应用EPID独立完成对盆腔摆位图像分析,进行误差的监测,为进一步进行自适应性放疗的开展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线千伏级锥形束CT引导前列腺癌调强放疗摆位误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通过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在线测量前列腺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及图像引导后的残余误差,确定前列腺癌患者外照射治疗计划中CTV外放PTV的边界大小.方法 入选7例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例患者每周至少行KV-CBCT在线校正治疗体位2次.采用常规皮肤标记激光对位后采集图像,将所获得CBCT与计划CT图像进行灰度自动配准.计算摆位误差并进行在线评价,若摆位误差>2 mm则调整治疗床进行纠正.纠正后重新采集CBCT图像进行配准,计算残余误差.根据摆位误差和残余误差分别计算纠正前后临床靶体积(CTV)至计划靶体积(PTV)外放边界大小.结果 共获取197幅KV-CBCT图像.7例患者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1和2.1、1.5和1.8、4.2和3.7 mm,外放边界分别为9.3、5.1、13.0 mm.经KV-CBCT引导纠正后左右、头脚、前后方向系统残余误差和随机残余误差分别为1.1和0.9、0.7和1.1、1.1和1.3 mm,外放边界分别为3.4、2.5、3.7 mm.结论 在线KV-CBCT引导放疗技术可减小前列腺癌患者摆位误差、提高摆位精度,CTV外放PTV边界可缩小至3~4 mm.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对不同部位肿瘤分次治疗间的摆位误差,为CTV外放PTV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对头颈部肿瘤患者(头颈肩型热塑模固定)和胸部肿瘤患者(体部热塑模固定)的135次、211次CBCT结果进行分析,根据Stroom公式:PTV外放=2∑+0.7σ,计算Margin的前后、头脚、左右方向的范围。结果头颈部肿瘤患者前后方向的最大偏差值高达7 mm,且向源皮距偏大方向移动占97.15%。3个方向大于3 mm偏差的均在10%以下。胸部肿瘤患者的头脚方向摆位误差最大,大于5 mm的达21.74%。头颈部肿瘤CTV~PTV即Margin的前后、头脚、左右方向分别为4.94 mm、4.19 mm、4.43 mm,胸部肿瘤Margin的前后、头脚、左右方向分别为4.28 mm、8.81 mm、5.15 mm。结论 CBCT可以提高摆位的精度,减少摆位的不确定性,为正确设定计划靶体积(PTV)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盆腔肿瘤放疗分次间及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放边界(MPTV)。[方法]应用ELEKTA Synergy IGRT直线加速器系统治疗盆腔肿瘤24例,通过锥形束CT(CBCT)影像技术获得患者左右(X)、头脚(Y)、前后(Z)方向线性摆位误差以及分别以X、Y、Z轴旋转形成相应的U、V、W旋转摆位误差,分析分次间、分次内的摆位误差,计算MPTV。[结果]24例患者共行365次首次摆位后CBCT扫描,系统误差(均数)±随机误差(标准差)在X、Y、Z方向上分别为(0.73±1.67)mm、(0.11±4.69)mm、(-1.77±2.60)mm,U、V、W方向上分别为(0.81°±1.11°、-0.01°±1.18°、0.39°±0.88°;纠正后摆位误差显著低于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P<0.05),治疗后摆位误差较纠正后显著增加(P<0.05);纠正前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4.93mm、12.63mm、7.06mm,纠正后X、Y、Z方向的MPTV分别为1.25mm、2.43mm、1.67mm。[结论]盆腔肿瘤放疗时Y方向摆位误差最大,Z方向次之,X方向最小,旋转误差一般不超过3°;应用CBCT实施IGRT,可在线实时纠正分次间的摆位误差,提高放疗的精确度;应用CBCT引导放疗时,MPTV可缩小至所有方向均为3mm。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测量热塑成型膜固定患者放疗的摆位误差,确定由临床靶区(CTV)或内靶区(ITV)外放产生计划靶区(PTV)的间距.方法 接受图像引导放疗的患者120例,其中头颈部肿瘤13例(109组图像数据),胸部肿瘤67例(279组图像数据),腹部肿瘤40例(171组图像数据).所有患者均采用热塑成型体罩或面罩做体位固定.在分次治疗前采用锥形束CT技术获取三维CT图像,把此图像和计划设计所用的螺旋CT图像进行配准,得到摆位误差数值.因未做在线校位,该误差值代表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摆位误差由x(左右)、y(头脚)、z(腹背)方向的平移分量和绕3个轴线的旋转角度分量构成.统计分析摆位误差数据,用二参数法计算产生PTV的间距.结果 头颈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13±0.15)、(0.13±0.17)、(0.11±0.1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05°±0.77°、0.87°±1.13°和0.68°±0.89°,外放间距分别为0.37、0.38、0.31 cm.胸部肿瘤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0 ±0.27)、(0.34±0.44)、(0.25 ±0.31)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是1.06°±1.45°、0.85°±1.23°和0.78°±1.08°;外放间距分别是0.59、1.00、0.72 cm.腹部肿瘤3个方向的平移误差分别为(0.23 ±0.30)、(0.37±0.45)cm和(0.27±0.34)cm,旋转角度误差分别为1.22°±1.56°、1.05°±1.44°、0.98°±1.24°,外放间距分别为0.66、1.05、0.78 am.结论 应用锥形束CT技术可准确测量常规摆位方法的摆位误差,继而确定靶区外放间距.若考虑靶区在1个分次内的运动,则胸腹部肿瘤应在ITV基础上应用上述间距产生PTV.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于胸腹部肿瘤大分割放疗以提高治疗精度,测最其摆位误差并确定由内靶体积(ITV)外放产生计划靶体积(PTV)的间距.方法 入组24例胸腹部肿瘤病例,采用大分割放疗,每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扫描,在线校正摆位误差并记录误差值.统计校正前后的误差数据,采用二参数法计算由ITV外扩产生PTV间距.结果 校正前摆位平移误差在左右(x)、头脚(y)和腹背(z)方向I:分别为(2.1±2.0)、(3.9±3.2)、(2.9±2.8)mm,校正后分别为(0.8±0.7)、(0.9±0.7)、(0.9±0.7)mm;外扩间距校正前分别为5.6、10.2、7.7 mm,校正后分别为2.1、2.3、2.3 mm.旋转角度误差校正前后无变化,校正前头脚方向误差大于左右和腹背方向,校正后3个方向误差之间尤差别.结论 图像引导放疗通过在线校位能有效减小摆位误差并能观测肿瘤及周围组织器官位移和变形,计算在线校位后的靶区外放间距可以为PTV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放疗患者中自由呼吸运动对放疗靶区移动程度,分析采用主动呼吸控制(ABC)方法后靶区移动程度及相关因素.方法 22例胃癌患者术中在瘤床或淋巴结引流区放置银夹作为标记,术后采用ABC技术定位放疗.每周重复2次采集自由呼吸和ABC时相0°和90°图像,应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处理图像及标记银夹.测定自由呼吸和采用ABC时银夹在头脚、左右及前后轴向上的移动幅度,包括同次放疗内和分次放疗间移动幅度.结果 自由呼吸和采用ABC后头脚、左右、前后轴向上的移动幅度分别为11.1、1.9、2.5 mm(F=85.15,P=0.000)和2.2、1.1、1.7 mm(F=17.64,P=0.000),头脚、前后方向明显减少(t=4.36,P=0.000;t=3.73,P=0.000);同次放疗内自由呼吸与ABC后同一呼吸相内的无变化,而ABC后异次呼吸相内的分别为3.7、1.6、2.8mm(F=19.46,P=0.000),3个方向均明显增加(t=-4.36,P=0.000;t=-3.52,P=0.000;t=-3.79,P=0.000);ABC后分次放疗间的银央簇中心和银夹最大移动幅度分别为2.7、1.7、2.5 mm(F=4.07,P=0.019)和4.6、3.1、4.2 mm(F=5.17,P=0.007),3个方向均明显增加(t=-4.09,P=0.000;t=-4.46,P=0.000;t=-3.45,P=0.000).结论 胃癌术后自由呼吸状态下放疗靶区移动幅度以头脚方向最大,左右方向最小;采用ABC技术后头脚、前后方向明显减小,而同次治疗内和分次放疗问的也有类似变化.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安全外扩边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电子射野影像验证系统(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EPID)监测鼻咽癌调强放疗的摆位误差为PTV外扩边界提供依据,使得放射治疗计划的设计更为科学合理.方法:随机选取50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采用“盲拍”模式获取患者治疗前及每周的摆位误差结果,根据公式MPTV =2.5∑ +0.7σ计算CTV到PTV外扩边界.结果:在左右、上下和前后各方向的误差分别为(0.0046±0.0875) cm,(0.048 3±0.065 1)cm和(0.027 2±0.137 3)cm;得到左右、上下和前后方向上外扩的边界分别为0.1 cm、0.4 cm、和0.4 cm.结论:通过图像引导方式监测患者的摆位误差情况,可以评估靶区安全的外扩边界.为保证肿瘤区域得到准确的剂量和减少正常组织受量,PTV外扩边界理论上应不小于0.4 cm.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 (CBCT)图像分析跟踪头颈部恶性肿瘤调强放疗分次治疗间和分次治疗内肿瘤中心误差情况,并以此误差探讨临床靶体积(CTV)外放边界大小.方法 51例头颈部肿瘤经图像引导调强放疗,其中治疗前CBCT引导464次,治疗后CBCT 126次.根据CBCT图像与计划CT图像匹配实现在线和离线分析得到位移偏差.按不同在线校正次数(15次、11~15次、5~10次)和3个方向偏差依照双模型参数计算CTV外扩边界大小.结果 464次摆位未校正的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偏差分别为0.37、-0.43、0.47 mm,CTV外扩边界分别为6.41、6.15、7.10 mm;校正后偏差分别为0.08、-0.03、0.03 mm,CTV外扩边界分别为1.78、1.80、1.97 mm.在线校正次数>15次,11~15次,5~10次者左右、前后、上下方向外扩分别为3.8、3.8、4.0 mm,4.0、4.0、5.0 mm,5.4、5.2、6.1 mm.结论 利用CBCT引导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调强放疗可确定确切的CTV外扩边界大小,保证肿瘤区域得到准确剂量和减小正常组织受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margins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treated by image guided radiotherapy (IGRT).Methods 464 sets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images before setup correction and 126 sets CBCT images after correction were obtained from 51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by IGRT in our department.The systematic and random errors were evaluated by either online or offline correction through registering the CBCT images to the planning CT.The data was divided into 3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online correction times.Results The isocenter shift were 0.37 mm±2.37 mm, -0.43 mm±2.30 mm and 0.47 mm±2.65 mm in right-left (RL), anterior-posterior (AP) and superior-inferior (SI) directions respectively before correction, and it reduced to 0.08 mm±0.68 mm, -0.03 mm±0.74 mm and 0.03 mm±0.80 mm when evaluated by 126 sets corrected CBCT images.The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margin from clinical target volume (CTV) before correction were:6.41 mm,6.15 mm and 7.10 mm based on two parameter model, and it reduced to 1.78 mm,1.80 mm and 1.97 mm after correction.The PTV margins were 3.8 mm,3.8 mm,4.0 mm;4.0 mm,4.0 mm,5.0 mm and 5.4 mm,5.2 mm,6.1 mm in RL, AP and SI respectively when online-correction times were more than 15 times, 11-15 times,5-10 times.Conclusions CBCT-based on online correction reduce the PTV margin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s treated by IGRT and ensure more precise dose delivery and less 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6.
姜雪松  汪琪  朱军  翟振宇 《肿瘤防治研究》2013,40(12):1167-1169
目的 统计胸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时,利用模拟机测量的左右(X)、前后(Y)、头脚(Z)方向的摆位误差值。方法 190例行调强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行体位验证,其中男150例,女40例;153例患者验证1次,37例患者验证2次。应用真空垫固定体位,行增强CT扫描,生成0度、45度、90度射束方向数字重建图像,与模拟机采集的射束方向图配准,测量X、Y、Z方向摆位误差。统计分析摆位误差值,计算胸部肿瘤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ITV)生成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volume,PTV)需外放边界。结果 所有患者在X、Y、Z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3±1.8)mm、(1.3±1.9)mm、(1.7±2.3)mm,在X、Y、Z方向的最大摆位误差分别为7 mm、7 mm、8mm。根据测量结果胸部肿瘤由ITV生成PTV在X、Y、Z方向上外放边界分别需要3.9 mm、3.9 mm、5.0mm。男女患者在X、Y、Z方向摆位误差分别为(1.2±1.8)mm和(1.6±1.9)mm(P=0.18)、(1.3±1.8)mm和(1.4±2.0)mm(P=0.50)、(1.6±2.2)mm和(1.9±2.5 )mm(P=0.81)。结论 根据上述模拟机下体位验证数据,可以为ITV生成PTV外放边界提供依据。模拟机下体位验证同时可以观察呼吸活动对靶区的影响,为由GTV生成ITV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PURPOSE: Geometrical accuracy in patient positioning can vary substantially during external radiotherapy. This study estimated the set-up accuracy during pelvic irradiation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for determination of safety margins (planning target volume, PTV). METHODS AND MATERIALS: Based on electronic portal imaging devices (EPID), 25 patients undergoing 4-field pelvic irradiation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were analyzed with regard to set-up accuracy during the treatment course. Regularly performed EPID images were used in order to systematically assess the systematic and random component of set-up displacements. Anatomical matching of verification and simulation images was followed by measuring corresponding distances between the central axis and anatomical features. Data analysis of set-up errors referred to the x-, y-,and z-axes. Additionally, cumulative frequencie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 total of 50 simulation films and 313 verification images were analyzed. For the anterior-posterior (AP) beam direction mean deviations along the x- and z-axes were 1.5 mm and -1.9 mm, respectively. Moreover, random errors of 4.8 mm (x-axis) and 3.0 mm (z-axis) were determined. Concerning the latero-lateral treatment fields, the systematic errors along the two axes were calculated to 2.9 mm (y-axis) and -2.0 mm (z-axis) and random errors of 3.8 mm and 3.5 mm were found, respectively. The cumulative frequency of misalignments < or =5 mm showed values of 75% (AP fields) and 72% (latero-lateral fields). With regard to cumulative frequencies < or =10 mm quantification revealed values of 97% for both beam directions. CONCLUSION: During external pelvic irradiation therapy for gynecological malignancies, EPID images on a regular basis revealed acceptable set-up inaccuracies. Safety margins (PTV) of 1 cm appear to be sufficient,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5% of all deviations.  相似文献   

18.
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大小,为子宫颈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临床靶区体积(CTV)外放计划靶区体积(PTV)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的子宫颈癌患者6例,所有病例治疗时身下垫有孔泡沫板,热塑成形固定膜固定。连续5d治疗时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射正侧位验证片各1张,共60张验证片,通过配准数字化重建图像(DRR)和EPID拍摄的验证片的骨性解剖结构,计算平移和旋转误差。结果平移误差:左右方向为(3.1±1.8)mm、头脚方向为(3.9±3.3)mm、腹背方向为(4.2±2.6)mm;旋转误差冠状面为(0.8±0.9)°、矢状面为(1.2±1)°。结论对于子宫颈癌俯卧位调强放射治疗,CTV到PTV的外放应为左右7.1mm、腹背10.8mm、头脚10.4mm,在患者身体上做摆位的标记线有助于减少摆位误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千伏级CBCT引导下胸部肿瘤放疗中摆位误差及其外放边界。方法 采用瓦里安IX直线加速器机载影像系统对34例胸部肿瘤患者三维放疗前行CBCT,系统自动重建图像并与治疗计划CT图像相匹配,获得患者左右、上下、前后方向摆位误差,计算PTV及OAR外放边界。结果 共行279次扫描,考虑误差方向时左右、上下、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0.16±3.25)、(-1.36±5.43)、(-2.43±2.14) mm,只考虑误差大小时左右、上下、前后方向误差分别为(2.41± 2.18)、(4.27±3.60)、(2.71±1.77) mm。PTV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外放边界分别为2.68、7.19、7.57 mm。结论 本院胸部肿瘤患者应用热塑体膜固定,存在一定程度摆位误差。靶区在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外放边界分别为2.68、7.19、7.57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