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系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05—2018-04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24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住院时间的不同分为2组,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再出血次数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有利于防止再出血和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延慧峰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6):354-355
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护理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3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分别为78.46%和96.92%,总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0.0%和9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方案有利于迅速控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接收的86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43例,观察组治疗期接受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参考组进采用常规的住院干预,对两组患者止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再出血复发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出血停止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相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 <0.05);患者再出血复发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考组(P <0.05)。结论在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出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跟踪干预对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再出血的影响。方法将有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 107例患者按出院顺序,奇数分为对照组,偶数分为观察组。对照组54例按常规行出院宣教;观察组53例在对照 组基础上增加跟踪护理干预,连续12个月后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焦虑值、再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0.05),健康行为依从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跟踪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健康行为依 从性,降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已日渐受到重视,此病的治疗与常见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者不同.本文就其血液动力学改变,选择性动脉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和治疗原则作一文献复习,供临床参考.[命名和发病情况] 肝硬变门脉高压症常被称为弥漫性的,而胰源性脾静脉栓塞引起的门脉高压症则为局限性的,或称左半侧门脉高压症.Little(1981)曾报告16例,计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为24~63岁.其中9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占53%.Eigault报告的20例中,经脾血管造影,证实5例部分栓塞,8例完全阻塞.Roger报告9例脾静脉拴塞中,5例有上消化道大出血.Sutton等分析该病患者中16%~65%可以有急性胃肠道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呕血或黑便史)11例,行完全腹腔镜下门奇静脉断流加脾切除手术,术后随访3~36个月。结果:本组11例患者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0mi n,平均术中出血150ml,平均住院12天,随访无一例发生再出血。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手术是治疗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脾功能亢进可行、安全、疗效确切的微创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晚期血吸虫病门静脉高压症是影响我国南方农村劳动力的严重疾病。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血吸虫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实践证明,脾切除术对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的生存率和劳动力的恢复均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对上消化道出血的防治效果尚不满意,术后出血者达4~17.6%,术前无出血而术后出血者占6.5%。我们采用脾切除胃冠状静脉结扎、大网膜包肾术(下简称脾切除及包肾手术),治疗125例晚期血吸虫病门脉高压症患者,并对术后2~15年的106例患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HT)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1-2].术前如何获得患者门静脉系统侧支循环血管的详细分布,从而选择精细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CT门静脉成像术(CT-PV)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以期对门静脉高压症手术提供详尽的术前影像学资料,用于指导外科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胆道疾病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和术中及术后处理方法。方法手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道疾病患者27例。结果出血量在20—3300ml之间,2例静脉曲张严重者分别出血500ml,3300ml。7例出现腹水,经保肝、利尿治疗后,腹水消退;肝功能不全2例,其中1例死亡;切口感染2例:肺感染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原因为应激性溃疡。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重视手术技巧,术后加强保肝、抗感染及支持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行胆道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常见病征 ,大出血时来势凶猛 ,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生命。其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或便血。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有多种 ,最常见的病因为消化性溃疡 ,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的 3 0 %~ 40 % ,其次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急性胃粘膜病变等。但肝硬化患者引起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不只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还可有门脉高压胃病 (portelhypertensivegastropathy ,PHG) ,肝源性溃疡 ,胃窦血管扩张 (GAVE )及门脉高压肠病等。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第二位原因 ,其出…  相似文献   

11.
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静脉高压症为常见病、多发病,内科保守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后果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门奇静脉断流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重要手术方式,我院自1995年1月~2004年12月对8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施行脾切除加门奇断流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82例中男性67例,女性15例,年龄14~71岁,平均54岁。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手术25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者行择期手术33例,无出血史行预防手术24例。伴脾功能亢进者48例,占59%。肝功能Child分级:A级51例,B级25例,C级6例。术前经胃镜或钡餐确定食管胃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急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出血完全缓解,1例术后小量出血经药物治疗后缓解,1例行二次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后缓解,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 a,40例未再出血,脾功能亢进有效控制。结论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Ⅱ期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确切,对于病情重、体质差、肝功能差不耐受外科手术者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抢救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门脉高压性胃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病变几乎累及全部消化道,现就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讨论如下。1命名20世纪70年代,临床观察发现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并不全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约30%~40%出血来源于胃黏膜。1982年Sarfeh等回顾分析13例门脉高压症胃黏膜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出血与门脉高压状态密切相关。1985年McCormack等通过胃镜观察127例门脉高压症患者胃黏膜,发现胃炎65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初步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4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入研究并随机分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初步应用研究组(21例)和传统方法对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P=0.0287);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02);住院总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00).研究组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7.15%和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可以加快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102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和护理.方法:针对不同病情采取积极全面的急救,观察和护理.结果:明显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有效的控制出血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回顾性分析 4 6 0例门静脉高压症并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 ,对不同影响因素抢救成功率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病种、出血部位、首发症状及出血程度 ,与其抢救成功率显著相关 (P <0 .0 5 ,P <0 .0 1) ;出血程度、止血治疗方法和疾病种类是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提示细致观察病情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准确判断出血量 ,为救治提供依据和创造有效治疗条件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术的可行性、有救性和安全性.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行脾切除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除1例因大出血中转开腹外,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80 min,术中出血平均260 ml,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轻中度脾肿大患者行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佳护理方法。方法对观察组60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对可能出现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采用此方法护理的60例患者,大幅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死亡率,缩短了住院时间。结论对可能出现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2015-12-2017-02间,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对收治的4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急救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42例抢救成功,3例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外科行择期手术治疗。1例患者因短期内失血量大并发生严重休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做好全面病情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配合,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87例,随机分为FTS组97例及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诊疗方法,FTS组采用快速康复的新型围术期干预措施;采集不同组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输液总量、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相关指标差异,以评估FTS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结果 FTS组的患者肺部感染、切口并发症、胃肠道并发症及腹水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较少,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提前,术后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术后补液总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中应用FTS理念是安全、有效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