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用M-H琼脂以琼脂稀释法对五味子和白芍进行了252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五味子对112株金葡菌的MIC50为1.17mg/ml,MIC90为2.340mg/ml,白芍对金葡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其MIC50为2.4mg/ml,MIC904.8mg/ml,两药对112株表皮葡萄球菌抗菌效果相似,而对肠球菌其抑菌效果五味子远高于白芍,即五味子对28株肠球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1.1  相似文献   

2.
用新方法检测黄芩对280株临床菌株的体外抗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新的抗菌实验方法对黄芩进行了280株临床菌株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黄芩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抑菌效果很好,其MIC50分别为0.863mg/ml、1.725mg/ml和0.43mg/ml,MIC90分别为3.45mg/ml、3.45mg/ml和1.75mg/ml。  相似文献   

3.
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对252侏临床菌侏的抗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五倍子对金葡萄、表皮葡萄菌和肠球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金葡萄、表皮葡萄球和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07mg/ml、0.107mg/ml和0.43mg/ml,其MIC90分别为3.43mg/ml、0.214mg/ml和043mg/ml。  相似文献   

4.
用新方法进行黄柏对224株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ueller-Hinton琼脂稀释法进行黄柏树112株金葡萄及112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方法可以提高黄柏对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黄柏金葡萄的MIC90和MIC50分别为7.8(1:20)和0.244mg/ml(1:640),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和MIC50分别为7.8(1:20)和0.122mg/ml(1:1280)。  相似文献   

5.
用老鹳草煎膏(每克含生药5g)进行体外抑菌实验。纸片法显示:甲型溶血性边球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mm、14mm、17mm。MIC测定法结果,对上述3种细菌的MIC分别为62.5mg/ml、62.5mg/ml和31.25mg/ml;参比SMZ-TMP的抑菌效果,说明老鹳草煎膏对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中度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此外对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45只  相似文献   

6.
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五倍子对252株临床菌株的抗菌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五倍子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抑菌效果很好,对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的MIC50分别为0.107mg/ml、0.107mg/ml和0.43mg/ml,其MIC90分别为3.43mg/ml、0.214mg/ml和0.43mg/m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进行连翘对84株金葡菌和140株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连翘对金葡菌和表皮葡萄球菌能抑制50%菌株的最低细菌浓度(MIC50)均为0.122g/L,而能抑制90%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90)分别为0.98和0.244g/L。[结论]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8.
爽咽茶抗菌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试管法进行体外抗菌试验,证明爽咽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力、甲链、乙链大肠肝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最强,MIC50为3.03125g/ml;对大肠肝菌作用最差,MIC50为1g=ml。体内抗菌试验测得爽咽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小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ED50分别为3.365g/kg和4.189g/kg。  相似文献   

9.
肺毒颗粒剂抗菌抗病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荣生  朱萱萱 《中医药研究》2000,16(4):39-40,52
体外抗菌实验表明,肺毒清颗粒剂对人葡萄球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杆菌、链球菌、洋葱假单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MIC为12.5 ̄18.8mg/ml体内抗菌作用表明,肺毒清颗粒剂42.0g/kg剂量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百氏菌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和P〈0.05)。体内抗病毒试验表明,肺毒清颗粒剂7.0g/kg、21.0g/kg和42.0g/kg  相似文献   

10.
中草药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探索有效中草药对白色念珠菌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菌基混合加药法、双倍稀释法体外测定8种中草药抗白色念珠菌作用的效果。结果:生大蒜汁、七叶一枝花有很强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其MIC分别为1.0mg/ml和1.5mg/ml,抗菌效价为3.12mg/ml和6.25mg/ml;丁香、一口钟其MIC均为2.0mg/ml,抗菌效价均为12.5mg/ml,表示抗菌作用较强;虎杖、土槿皮、木鳖子抗菌作用较弱,其MIC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体外抗幽门螺杆菌MIC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TTC微量稀释法对三种自制中药制剂体外抗幽门螺杆菌最小抑菌浓度(MIC)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三种中药制剂对幽门螺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其MIC在0.87mg/ml~4.24mg/ml(生药)之间。  相似文献   

12.
“生命泉流浸膏”抗HSV—2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生命泉流浸膏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效果,以无环鸟苷作对照药,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体外实验观察。结果;MTT法测得FESOL的TC50为1.39mg/ml,IC50为0.041mg/ml,治疗指数为33.9,以CPE抑制法测得FESOL的TC501.61mg/ml,IC50为0.055mg/ml,TI为29.27。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验证《伤寒论》所载方剂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作用。 方法 :先进行ip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不注射金葡菌的动物血清的抑菌作用比较研究,然后以19种《伤寒论》中所载之方剂给金葡菌腹腔感染小鼠模型ig,取血清观察其抑菌效果。 结论 :ip金葡菌使血清的抑菌能力降低,而19种伤寒方剂可以扭转这一过程。 结果 :《伤寒论》所载部分方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恢复机体抗金葡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五倍子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及其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形态学变化。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五倍子乙醇提取物进行124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同时用显微镜观察用药后菌细胞形态和结构改变。结果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43株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和81株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SSE)的MIC90分别为0.288、0.144mg/mL;在显微镜下,经五倍子处理的表皮葡萄球菌菌细胞逐渐膨胀、增大,可能是五倍子进入菌细胞后,其抗菌物质与菌细胞发挥杀菌作用所致。膨胀到一定大小时细胞内含物逐渐消失。结论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使菌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5.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简称SSSS,又称金葡菌性中毒性表皮松解症,是由嗜菌体2群71型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原秦皮、香豆素单体抗菌作用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4种基原秦皮提取物、5种香豆素单体、5种单体混合物、苦枥白蜡树树皮已知香豆素指纹区样品、未知成分指纹区样品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外抑菌试验微量定量检测方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及最低杀菌浓度。结果4种基原秦皮苦枥白腊树、尖叶白腊树、白腊树、宿柱白腊树树皮均有明显抑菌、杀菌作用,抑菌强度依次为:宿柱白腊树〉苦枥白腊树〉尖叶白腊树〉白腊树。5种香豆素单体秦皮素、秦皮乙素对9种细菌均有明显抑菌、杀菌作用,秦皮甲素、秦皮苷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一定抑菌、杀菌作用,抑菌作用依次为:秦皮素〉秦皮乙素〉秦皮甲素〉秦皮苷〉6,7-二甲氧基-8-羟基香豆素。苦枥白腊树树皮提取物对所试9种细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单体混合物,已知香豆素指纹区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卡他菌有明显抑菌作用;未知成分指纹区样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菌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也有一定抑菌作用。结论秦皮抑菌强弱与已知香豆素成分含量高低基本一致。秦皮中苷元的抑菌作用优于苷,5种香豆素类单体中秦皮素、秦皮乙素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亚抑菌浓度(亚-MIC)的鱼腥草素钠及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连续稀释法测定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棋盘格法测定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作用;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XTT递减法评价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素钠及与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黏附及对生物被膜内细菌代谢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亚抑菌浓度下2药单独及联合用药后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态的影响情况.结果:鱼腥草素钠、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62.5,7.812 5 mg·L-1;1/8MIC鱼腥草素钠、1/2MIC红霉素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的作用为协同,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素钠、红霉素以及二者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菌黏附和代谢均有抑制作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牛物被膜的形态有影响.结论:亚抑菌浓度的鱼腥草素钠、红霉素对表皮葡萄球菌牛物被膜有抑制作用;鱼腥草素钠和红霉素联合用药对表皮葡萄球菌悬浮菌和生物被膜的抑制具有协同作用,在对生物被膜菌代谢的抑制和对牛物被膜形态的影响方面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在电镜下菌细胞形态超微结构的变化.方法采用新的中药抑菌实验方法对五倍子乙醇提取物进行236株表皮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测定,同时用电镜观察用药后细菌细胞的形态改变.结果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127株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 stant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 s,MRSE)和109株甲氧西林敏感的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sensitive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MSSE)的MIC90分别为0.575、0.288 mg/mL;在电镜下观察经五倍子处理的表皮葡萄球菌菌细胞的超微结构,扫描电镜显示菌细胞形态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大多数菌细胞的细胞壁破裂;在透射电镜下,菌细胞细胞壁结构、层次不请,胞浆膜层次不分明,细胞质内含物大多消失,细胞浆内包含体和染色体模糊不清.结论五倍子乙醇提取物对236株表皮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及最低抑菌浓度(MIC)。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试管5倍稀释法)分别测定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每组采取两个重复,凡清澈透明的试管判为无菌生长,以无菌生长的最高药物稀释度(最低药物浓度)为该药对试验菌的MIC。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试管浑浊减轻;进一步测得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1/10~1/5、1/50~1/25、1/75~1/50。结论:中药复方提取液对痤疮3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为临床中医药治疗痤疮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消炎丸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朴梅子  朴锦玉 《中成药》1995,17(12):33-34
消炎丸由双花、蒲公英等中药组成。临床用于宫颈糜烂、盆腔炎、附件炎和各种炎症。药效学研究表明,本品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并呈量效关系。抑菌试验表明,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小抑菌浓度为18.75mg/ml,对白色念球菌最低抑菌浓度为9.38m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