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利用Matlab/Simmechincs建立起步过程中DCT车辆的物理模型。分析车辆起步时发动机输出转矩和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实现发动机恒转速起步。根据发动机的输出转矩、离合器传递转矩、离合器滑差率以及车辆的阻力矩建立了滑模控制器,控制输出离合器控制油压。制定双离合器同时接合的起步和l挡单离合器结合起步控制策略,在轻载、中载和重载三种工况下对车辆起步进行仿真,从而验证滑模控制器的正确性,并以离合器结合时间、起步平顺性以及离合器滑模功为评价指标。最后,在轻载工况下,将滑模控制器控制双离合器起步与PID控制双离合器轻载进行仿真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滑模控制器能够实现DCT车辆平稳起步,并且双离合器起步可以缩短起步时间,可以减少单个离合器滑摩功,有利于提高离合器的寿命。  相似文献   

2.
应用平均雷诺方程和粗糙表面弹性接触模型,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动态传递转矩模型。在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动态传递转矩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车辆起步过程中湿式双离合器联合起步动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以20%油门开度起步为例,分别对引入动态传递转矩模型和经典静态转矩模型的湿式双离合器联合起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引入湿式离合器动态传递转矩模型能够更加真实地表征湿式DCT起步过程中转速、冲击度及滑摩功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双离合器式变速器(DCT)的换挡品质,以一个相邻换挡过程为例建立了DCT换挡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DCT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提出了以冲击度和滑摩功的综合换挡品质系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换挡品质全局优化的方法,实现了对换挡过程两个离合器摩擦力矩的优化控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应用到DCT的换挡控制优...  相似文献   

4.
分析研究了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wet DCT)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以一挡升二挡为例对wet DCT换挡过程进行描述。综合分析换挡品质评价指标,提出了改善换挡品质的控制方法,并以大众DQ250型变速器为目标变速器进行换挡过程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基于最优控制的AMT/DCT离合器通用起步控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依据自动变速器离合器从动侧运动状态判别离合器的起步与换挡状态,建立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AMT)和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离合器起步统一动力学模型,采用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方法,将冲击度转换为最优控制的约束条件之一,以滑摩功最小为目标,通过AMT离合器起步、DCT单离合器起步和DCT双离合器起步时的状态变量选择、参数设置和约束条件修改,实现了AMT和DCT统一的离合器最优起步控制.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够实现AMT和DCT离合器起步控制的通用化,从而为AMT/DCT自动变速器通用开发平台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两离合器起步控制与仿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 DCT)独特的结构形式,为了平衡两个离合器的滑磨功,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提出DCT两离合器同时参与起步的控制策略.建立两离合器起步动力学模型和离合器转矩控制模型.按照油门开度的大小将DCT起步划分为爬行起步、正常起步和急起步三种模式.以30%油门开度下DCT正常起步为例,根据不同驾驶意图需求以及车辆起步过程冲击度限制,并考虑两离合器同时滑磨时容易形成功率循环问题,制定了离合器C1接合速度的模糊控制策略和离合器C2定接合速度的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建立两离合器起步控制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单离合器起步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离合器起步控制策略充分发挥了DCT的结构优势,验证了两离合器起步控制对平衡两离合器滑磨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系统的建模及换挡特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分析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CT)换挡过程中离合器的工作特性,建立换挡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基于发动机的试验数据,利用神经网络建立发动机的数值模型。依据整车的各项参数,制定变速器的换挡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各挡同步器的接合规律,制定变速器换挡及同步器接合的控制逻辑。基于Matlab/Simulink/Stateflow软件平台,建立DCT传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依据仿真模型对车辆换挡过程的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分析换挡过程中离合器接合时刻及转矩变化对换挡品质的影响,提出实车试验优化换挡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目前汽车产业中新型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结构进行了研究,并详细地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工作原理,找出了控制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结合与换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关键点,通过分析给出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验给出了变速器换挡机构电路原理图以及换挡机构程序控制流程图,并对控制双离合器的关键部件—高速开关电磁阀进行了研究,给出了控制驱动电路图。实践表明对双离合器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表明双离合器变速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机械式自动离合器(Automated Mechanical Transmission,AMT)的起步控制一直是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难题。通过分析离合器的起步过程,以车辆起步时的冲击度和滑摩功为主要评价性能指标,根据油门和发动机转速,利用模糊控制技术对车辆起步时离合器接合量与接合速度进行控制,通过车辆上路试验进行了实测,效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汽车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起步控制技术,以提高汽车起步品质和减小起步离合器片的磨损为原则,提出了基于发动机局部恒转速和起步时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参与起步过程并最终只用Ⅰ挡完成起步的起步控制策略,建立了以驾驶员意图和车辆载荷为输入的两离合器接合程度模糊控制器,设计出驾驶员意图、离合器主从动盘的转速差和发动机实际转速与目标转速的差值为输入的离合器接合速度模糊控制器,控制两个离合器分离、接合的时刻与速度。通过对DCT的起步过程仿真分析,并与机械自动变速器AMT的单离合器起步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所设计的起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地提高汽车的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11.
干式DCT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最优协调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自主开发的6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提出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双离合器联合起步过程发动机和双离合器转矩协调最优控制算法。在起步滑摩阶段,以滑摩功和冲击度为性能指标,在反映驾驶员意图的终端约束下,采用极小值原理和改进的发动机恒转速控制,研究并确定起步过程中双离合器,发动机转矩及其转速。根据起步控制目标,确定分离离合器分离条件和离合器的转矩分配关系。在需求转矩切换阶段,将发动机输出转矩平滑切换到驾驶员需求转矩。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DCT车辆双离合器联合起步控制仿真模型,对不同驾驶意图和起步档位下DCT车辆的起步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极小值原理的发动机和双离合器转矩协调控制策略,有效地保证双离合器联合起步品质,反映起步意图,延长离合器使用寿命。将所得的离合器最优转矩控制律转化为离合器位置控制律,在离合器伺服控制试验台架上进行离合器位置闭环控制,得到较好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车速和发动机油门为控制参数,设计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 DCT)的两参数换挡规律,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在城市工况极易导致频繁换挡,在制动工况容易产生意外升挡.分析不合理换挡现象的原因,并指出驾驶员的不合理操作习惯是引起频繁换挡和意外升挡的主要原因,两参数换挡规律不易避免不合理换挡现象.基于"sugeno"型模糊控制方法,建立智能修正型换挡规律的控制系统,该系统以油门开度和油门开度变化率为输入,实时升、降挡车速的修正系数为输出,确定隶属度函数并制定相应的模糊控制规则.智能换挡系统中的降挡速度为两参数降挡曲线临界值与降挡修正系数的乘积,升挡速度为两参数升挡曲线临界值与升挡修正系数的商.控制结果表明智能换挡规律在保留两参数换挡规律优点的同时,可以避免频繁换挡及意外升挡现象的发生,提高整车的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13.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以其独特的双离合器、双输入轴结构特点,克服了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的缺点,这对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介绍DCT的工作原理,提出DCT起步时采用两个离合器同时起步并根据起步条件确定离合器的分离阈值的1挡或2挡起步控制策略,以实现轻、中载条件下的快速起步(2挡起步)和重载条件下的正常起步(1挡起步),并通过离合器的分离速度控制来保证起步过程的平顺性.通过对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起步过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实现DCT起步的平顺性和快速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车辆换挡品质评价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换挡品质评价多采用主观评价而易受测试人员影响,而且较少考虑换挡过程对其他性能的影响.以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车辆为对象,综合考虑整车动力性、经济性、传动系耐久性、舒适性等多方面因素,结合换挡时间、加速度、冲击度和能量密度等,提出换挡品质评价指标.通过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RBF)神经网络方法,建立舒适性主、客观评价之间的联系,并考察不同参数对该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网络训练误差随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变化的趋势,给出部分原始值和训练值之间的区别.基于此,采用界面化编程方式,开发换挡品质评价系统.结合某驾驶员意图下的换挡过程,进行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开发的系统可以有效地消除主观因素的影响,增强了换挡品质评价的客观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湿式DCT换挡过程,分析了离合器扭矩传递特性,根据离合器压力与离合器扭矩的正比关系,设计了换挡过程中离合器分离接合的控制策略,编写控制程序,进行实验,分别针对离合器交互过大、过小进行了分析,修正了策略中的数据设定,得到适合的离合器交错程度。  相似文献   

16.
车辆起步过程中的磁粉离合器模糊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魏英俊  常思勤 《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1):1029-1033
针对车辆起步过程中,功率分流式自动变速器中磁粉离合器控制过程的非线性性,应用模糊控制技术,确定车辆在起步过程中磁粉离合器的励磁电流初始值及电流变化率。通过磁粉离合器起步模糊控制系统仿真较好地解决了车辆起步过程中磁粉离合器的接合问题。  相似文献   

17.
6速湿式DCT动力学建模与换挡控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6速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产品开发,建立了包括发动机转矩模型、DCT动力学模型和整车纵向动力学模型在内的湿式DCT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换挡时间、冲击度和滑摩功,提出了DCT升挡过程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mulink及Stateflow建立了DCT换挡控制仿真模型,通过50%节气门开度下1挡升2挡过程的仿真实验,对所建模型及提出的换挡控制策略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湿式DCT系统动力学模型正确,换挡控制策略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8.
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采用了2个离合器,将原平行轴式手动变速器档位与2个离合器重新进行了配置,当车辆以某一档运行时,将下一个档位实行预先啮合挂档,车辆达到换档点后只需切换2个离合器的动作即可完成换档。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拥有手动变速器传动效率高、成本低及自动变速器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动力性与乘坐的舒适性的特点,可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  相似文献   

19.
针对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s,DCT)在不同工况下的换挡过程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的换挡控制策略.通过集成学习算法,将从实车数据中学习到的离合器目标转矩在线应用到DCT换挡过程中,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误差反馈...  相似文献   

20.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从离合器起步时的动力学模型、离合器接合速度的控制策略及离合器执行机构的跟踪品质三个方面,总结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起步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进一步优化DCT起步性能的途径.将目前的换挡规律分别归纳为基于经验、基于约束条件、智能修正和综合智能四种类型,总结各种换挡规律的应用现状,提出进一步完善综合智能换挡体系的方法.总结改善DCT换挡品质的研究成果,提出进一步提高换挡品质的方法.总结数字仿真在DCT研发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半实物仿真在DCT控制系统研发中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