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1]。因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鼽嚏"、"鼽水"等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鼽嚏"。"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作于声也"。《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宋康教  相似文献   

2.
3.
4.
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变态反应原)敏感性增高而呈现以鼻粘膜为主的一种异常反应,它多由于过敏性体质、接触过敏原、感染等引起鼻粘膜毛细血管明显扩张,渗透性增强,粘膜水肿,并有嗜酸性白细胞浸润,反复发作后粘膜产生纤维性变。近年来应用中医药防治过敏性鼻炎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6.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的西医治疗是非常复杂的工程,中医中药治疗此病优势明显,对于变异性哮喘、慢性/发作性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症采用中药麻杏石甘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疗效明显,可以替代激素或通过服用此方短期撤掉激素.  相似文献   

7.
8.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一种鼻科疾患。主要症状表现是喷嚏频频、鼻痒、流清涕,在气温聚变或粉尘环境下,常易诱发。鼻镜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肿胀,呈苍白、灰蓝或淡红色,粘膜湿润,有清水样分泌物积留。分泌物涂片常可找到大量嗜酸性细胞。本病分为常年性和寄发性发作两种类型,但其共同特点均呈阵发性,突然发作,而消退亦快。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患者过去多有变态反应疾病史,如荨麻疹、哮喘等。本病亦有遗传倾向,家族史往往有同类病史。  相似文献   

9.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一种鼻科疾患。主要症状表现是喷嚏频频、鼻痒、流清涕,在气温聚变或粉尘环境下,常易诱发。鼻镜检查,可见鼻腔粘膜肿胀,呈苍白、灰蓝或淡红色,粘膜湿润,有清水样分泌物积留。分泌物涂片常可找到大量嗜酸性细胞。本病分为常年性和寄发性发作两种类型,但其共同特点均呈阵发性,突然发作,而消退亦快。反复发作,不易根治。患者过去多有变态反应疾病史,如荨麻疹、哮喘等。本病亦有遗传倾向,家族史往往有同类病史。1证候分析关于过敏性鼻炎的中医文献论述尚不多见。一般认为本病本当于中医的“鼻鼽”。但就是鼻鼽的含义(即鼻流清…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对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在评价文献质量的基础上纳入文献,合并治愈率与有效率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10篇文献,中药治疗AR有效率高于西药对照组,无明显副反应及其他不良后果。结论:中药治疗AR效果优于西药,但由于入选文献存在的方法学问题,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欲得出更加可靠的结论,还有待进行设计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1.
董博  金修桥 《医学综述》2021,(1):141-145
变应性鼻炎尚无根治方法,其治疗一直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为主.关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药物治疗占重要地位,传统的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属于一线治疗药物,但如何减轻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仍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随着对该病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更为高效、安全的新型药物逐渐进入临床并使患者受益.免疫治疗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近年来各种新...  相似文献   

12.
潘刚强 《医学综述》2011,17(14):2148-2150
儿童变异性鼻炎又称为过敏性鼻炎,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和免疫学检查。儿童变异性鼻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频频、流清鼻涕、鼻塞等,因其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常需与其他相似的鼻部疾病相鉴别。其治疗主要包括非特异性治疗、特异性脱敏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和聚焦超声或射频治疗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身并治变应性鼻炎_哮喘综合征( combined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syndrome,CAR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定,选取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共62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自拟内服中药汤剂,并以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哮喘控制测试( asthma control test,ACT)评分,鼻炎症状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比较,ACT评分、鼻炎症状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改善更显著(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除了ACT评分,没有显示差异(P>0.05),其他三项均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心身并治CARAS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马静  任艳鑫  隋军  李晓江  高伟 《医学综述》2008,14(8):1205-1208
变应性鼻炎是外源性抗原引起的免疫性疾病,具有变应性素质的患者与超敏原初次接触后致使其处于致敏状态,当再次与该超敏原接触时,患者机体产生各种细胞、蛋白质及细胞因子参与或促进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目前,人们正从各个层面研究变应性鼻炎的病因及治疗,文章综述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最新研究进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且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其发病率呈上升的趋势,西医在此方面的治疗单一,且副作用较多,而中医在此病的治疗方面颇具优势,现将近几年中医对过敏性鼻炎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变应性鼻炎亦称过敏性鼻炎,是由变应原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涉及多方面因素,并呈现出与环境密切相关的特点。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已经成为耳鼻喉科的常见疾病。参与过敏性鼻炎发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多种细胞因子、炎症细胞以及炎性介质等共同参与了变应性鼻炎,深入研究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变应性鼻炎中的作用机制,可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疾病。动物模型是人类研究疾病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综述变应性鼻炎造模方面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麻芥冲剂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药效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卵白蛋白致敏血清。昆明种小鼠分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麻芥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共6组,并给药5天。给药第3天,将致敏血清稀释10倍后注入小鼠耳廓皮下。末次给药后,用配有伊文思蓝的卵白蛋白液经小鼠尾静脉注射激发,剪下耳廊经处理,观察各组抗血清对正常小鼠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结果麻芥高、中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吸光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芥冲剂可以有效治疗AR,推测麻芥冲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A中某一环节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方法。方法微波热凝下鼻甲、鼻丘粘膜以及筛前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80例。结果显效66例(82.5%),有效10例(12.5%),无效4例(5,2%),总有效率(95.0%)。结论此方法简单易行,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Allergic inflammation of the nasal mucous membranes, like other atopic disorders, occurs primarily as the result of an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 between external allergens and circulating skin-sensitizing antibodies. In addition, the disease process is frequently complicated by bacterial or viral infection.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therefore, consists of: (1) changing the patient's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remove the offending allergens, (2) removing the patient from his environment, (3) altering the patient's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allergens by means of hyposensitization injections, (4) suppressing the allergic reaction with drugs, and (5) eliminating bacterial infection. Usually more than one of these therapeutic measures is required for the individual pati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