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已上升为居民主要的死亡原因[1],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为了掌握上海市黄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临床上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提供依据,黄浦区自2008年10月开始建立并实施"黄浦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体系".现将该系统收集的2009年全区心脑血管发病、死亡报告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2013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为政府制定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全市各医疗机构对诊疗过程中新确诊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并对2013年死因监测系统中因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病例,与发病库进行比对、剔重后确定为漏报的病例进行网络补报。结果:2013年江阴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总发病率为716.65/10万,以脑血管病为主,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总数的73.9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60岁以上人口发病数占发病总数的82.52%。祝塘镇、徐霞客镇、申港镇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位居江阴市前三位。结论:性别、年龄、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影响我市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主要危险因素。今后应重点加强对中老年男性居民和经济发达镇(街道)居民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因素,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来,人群患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在死亡顺位中占第2位在上海奉贤地区也不例外,据统计,2004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全部疾病死亡人数的比例达21%,仅低于患肿瘤死亡的比例(29%)而列第2位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人数近年来呈现大幅增多趋势,由此成为严重危害市民,尤其是中老年人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为了使市民免受或减少不良气象要素,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对奉贤地区2000~2004年期间发生的脑出血疾病发病情况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该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因素.方法:对该县2014年间的心脑血管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96.25/10万,占总死亡的31.04%.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83.03/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73.76%,冠心病死亡率为56.33/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3%;我县男性和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为203.37/10万、188.92/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82.69%.结论:我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居民死亡谱首位,脑血管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男性患者死亡率要高于女性患者,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会有所提升.因此,全县应当重视并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对于60岁以上群体健康情况给予特别关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该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因素。方法:对该县2014年间的心脑血管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为196.25/10万,占总死亡的31.04%。其中,脑血管病死亡率为183.03/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73.76%,冠心病死亡率为56.33/10万,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3%;我县男性和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分别为203.37/10万、188.92/10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主要发生在45岁以上人群,60岁以上明显升高,60岁以上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占全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总数的82.69%。结论:我县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高居居民死亡谱首位,脑血管病是造成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男性患者死亡率要高于女性患者,并且随着年龄的不断上升,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会有所提升。因此,全县应当重视并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对于60岁以上群体健康情况给予特别关注,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心脑血管疾病中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是脑卒中、各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疾病,而高血压病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全球高血压患者达10亿,每5个成人就有一人患高血压。  相似文献   

7.
中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如今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人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明显改变,摄入钠量的增加和维生素的减少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1],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发病人群逐渐扩大出现低龄化的趋势.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脑血栓、脑出血等,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人类健康,也是老年人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约占总死亡人数的45%.已经有大量实验证明阿司匹林可以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2].  相似文献   

8.
王厚山  王艳云 《中外医疗》2009,28(16):87-87
在药物预防措施中,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均显示出卓越的作用。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卒中的发病以及死亡的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阿司匹林已经被证明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非常有效的药物,每天1片可以使心肌梗死发生率降低1/3,脑梗死发生率下降1/4。”  相似文献   

9.
丁毅 《华夏医学》2011,24(2):186-187
随着我国糖尿病(DM)的发病率不断提高,预防及延缓其并发病发生和发展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心脑血管疾病是DM患者首要的死亡原因,研究已证实颈动脉病变与心脑血管疾病间有密切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疾病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发病与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病变是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2005~2007年收治100例高血压病人,现将相关发病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15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已占各种疾病病死率的50%,如果进行早期的诊断、治疗,每年至少可减少600万人的死亡。目前已有证据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若干危险因素中高脂血症最被重视,其临床意义已经反复证实。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大幅度升高。  相似文献   

13.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前期病理基础,其不仅局限于心脏科、神经科,还涉及消化科、内分泌科、肾病科等多个学科。故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璆 《求医问药》2013,(4):33-33
一、80%易患心脑血管病的人未服用阿司匹林近日,欧洲心脏病学会的研究人员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长期的调查后发现,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致死率最高的疾病。在中国,每10.5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病。2030年,全球因罹患心脑血管疾病而死亡的人将达到2360万,远远高于2004年的1710万人。在世界范围内通过推广使用阿司匹林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务之急。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尽管使用价格低廉的阿司匹林能大大减少人们罹患  相似文献   

15.
翟鸿升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4):3018-3020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为1 750万,预计到2020年,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将增至2 500万。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1]。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威胁,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和蔓延是现阶段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全球的共同目标。全程干预,综合防治多种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建军 《中外医疗》2009,28(26):168-168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时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虚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本文以防治为主,通过多个角度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见的急重症,死亡率高,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心脑血管发病于入院前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60%以上,因而发病后院前处理非常重要,许多社区医疗实践证明,不断加强和完善社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生存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制度的日趋完善,广泛与经常性的宣传普及基础医疗卫生常识及规范的CPR救治措施(开放气道、人工通气、胸外按压)技能,使现场急救取得了极大成功。  相似文献   

18.
鞠秀芬 《中外医疗》2012,31(25):189-190
高血压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广,危害最重而隐藏最深的一种疾病。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人群脑卒中及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老年高血压的特点有别于成年人,常伴有合并症,多发病,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并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及死亡。  相似文献   

19.
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鑫 《中外医疗》2008,27(10):10-10
目前,中老年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应该有所了解,掌握病因、预防发病,及时或定期对身体进行健康检查是应该提倡的,一旦发病应及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最主要的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而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因此预防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是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这样才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卒和死亡率,才能延长人类寿命.本文以防治为主,通过多个角度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20.
"生命网"是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提供的临床健康服务系统.通过制定规范的治疗方案、定期随访、健康教育和医疗咨询,帮助入网病人全面控制多重危险因素[1~3]."生命网"的目标在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及发病的风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提高及延长干预治疗的临床益处.我院开展"生命网"较早,结合实际情况,在此详细分析不同阶段涉及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