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产科分娩的105例产褥期妇女,根据患者是否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对影响该类患者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护理策略。结果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产褥期妇女共39例,占37.1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睡眠障碍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有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本人与家属对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充分认识是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保护因素。结论目前我国产褥期妇女能够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者比例尚不高,诸如睡眠质量、文化程度、产后护理指导等因素均会对其产生影响,对该类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策略帮助其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盆底肌张力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情况。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北京某妇产医院产后12周在盆底门诊就诊患者213例,采用产褥期妇女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及需求问卷进行调查,分析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知信行的影响因素。结果213例SUI患者盆底肌训练知信行总体标准分为(75.70±10.2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最高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分娩方式、孕期体重增长、当前是否有尿失禁患者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2)。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孕期体重增长及当前是否存在尿失禁是盆底功能锻炼知信行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态度积极,但认知水平仍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宣教,增强患者对于盆底功能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赋能教育模式在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30例,根据赋能教育模式实施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其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尿失禁频率、1 h尿垫重量、骨盆肌收缩压力、骨盆肌收缩持续时间、膀胱残余尿量等盆底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赋能教育模式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提高患者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盆底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260例产褥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对其收集资料和随访调查,根据产褥期妇女是否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统计坚持锻炼和未坚持锻炼的例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确定坚持康复锻炼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在260例产褥期妇女中,坚持10周以上且中途未暂停康复训练的患者有184例(70. 77%),未坚持10周以上且中途暂停康复训练的患者有76例(29. 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收入水平、BMI、孕次、产次、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对产后康复锻炼的认知及随访人员的指导和检查均为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睡眠质量、产后康复锻炼认知及产后随访人员对产后康复锻炼的指导和检查均为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因素较多,为有效加强产褥期妇女更好的坚持产后康复锻炼,应重视对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其制定具有个体化及系统化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产褥期妇女坚持产后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自觉性,降低或减少产褥期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晓辉  侯涛  凌芳 《护士进修杂志》2016,(24):2231-2234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盆底重建术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盆底肌功能锻炼方法,干预组采用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法,在术后第2天开始实施干预,比较出院前1d和出院3个月两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PFIQ-7评分。结果出院前1d和出院3个月干预组患者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且盆底肌力随时间而增高;生活质量PFIQ-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即生活质量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DCA循环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提高盆底肌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颜玉梅  程亚妹 《全科护理》2021,19(31):4440-4444
目的:研究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采取整体抽样调查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128例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锻炼依从性评价表对病人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总分为(15.35±5.64)分,其中足背/足趾运动维度得分为(3.83±1.66)分,踝关节运动维度得分为(2.37±0.97)分,股四头肌运动维度得分为(3.46±1.81)分,床边功能锻炼维度得分为(4.39±2.07)分,练习下床行走维度得分为(2.85±0.13)分,病人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术后并发症、疼痛程度、功能锻炼认知度、家庭支持、体力状况、心理状态、自理能力、担心关节移位程度、有无他人指导为影响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主要因素(P<0.05);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功能锻炼认知度、家庭支持、有无他人指导为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功能锻炼认知度、家庭支持、有无他人指导会直接影响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依从性,临床护理人员应针对以上因素为病人提供相应的改善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促进病人功能康复和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后女性盆底肌肉训练过程中应用健康宣教护理方案后盆底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1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褥期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褥期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健康知识宣教,用以指导盆底肌锻炼。观察产妇两组盆底肌张力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产妇盆底肌张力在产褥期结束后恢复情况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褥期产妇而言,坚持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利于盆底功能的改善,有利于预防压力性尿失禁以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意义积极,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割宫产术后患者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剖宫产术后患者200例,2组年龄及孕产次无差异性.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剖宫产前后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住院剖宫产前后接受护理组长一对一的盆底康复锻炼方法指导及健康教育、剖宫产术后当天按要求做凯格尔运动、出院前1天由护理组长再次评估患者行盆底肌锻炼方法的掌握情况及进一步指导在家坚持盆底功能的康复锻炼,嘱咐产后42d回院由专科医生采用生物反馈技术评估盆底肌肉的肌力情况和纤维受损类型,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3个月后由专科医生应用阴道指诊法进行盆底肌张力检查,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剖宫产术后8h恢复肛门排气,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半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盆底PC肌张力评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发生盆底障碍性疾病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患者接受护理组长一对一的盆底康复锻炼方法的指导及健康教育及坚持盆底功能康复治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有效预防产后盆底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社区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功能锻炼依从性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0个社区,随机抽取脑卒中患者208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调查社区脑卒中患者主动参与锻炼依从性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 结果调查显示,社区脑卒中患者的依从性为(34.71±8.45)分,平均依从率达61.98%;根据依从率高低对三个维度的依从程度进行排序,依次为身体锻炼依从、主动寻求建议依从和锻炼监测依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均与依从性呈正相关(r=0.699、0.569,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自理程度、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高龄是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结论社区脑卒中患者参与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值得关注;自理程度越好、自我效能越高、社会支持水平越高的患者主动参与锻炼的依从性越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的认知,探索降低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56名产后回院随访的产妇进行产后盆底功能知识问卷调查,并选择其中12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了解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与性功能障碍相关认知、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产妇对盆底功能知识总得分为(64.61±10.73)分。得分最高的3个条目为性功能障碍的表现形式、粪失禁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脱垂后有下坠感休息后减轻;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为增加腹压来排尿属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排尿不尽感为下尿路功能障碍、疾病锻炼方法。访谈中产妇认为盆底相关知识健康教育来源仅限于孕妇学校及产后出院宣教;对产后性功能关注较少,不了解盆底功能与性功能的相关性。结论产妇对产后性功能障碍、盆底功能及锻炼认知不足;对产后盆底锻炼及产后性生活需求不高,主要受到自身认知、产后哺乳、家庭支持系统及专业指导的影响。护理工作者应对产妇采用多元化盆底功能健康教育,落实效果评价,指导产妇建立产后性生活与盆底功能的正确观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初探睡前盆底功能锻炼对围绝经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市回民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SUI合并睡眠障碍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9)。观察组睡前练习拔跟提气功进行盆底功能锻炼,对照组避开睡前练习拔跟提气功。15 min/次,共治疗6周。通过评估治疗前后盆底功能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评价睡前盆底功能锻炼对围绝经期SUI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结果:1)盆底功能:治疗后,2组患者盆底肌肉静息状态肌电值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盆底肌肉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肌肉静息状态肌电值略低于对照组,盆底肌肉最大收缩力、持续收缩力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睡眠质量:治疗后,2组PSQI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依从性曲线结合Crede手法干预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依从性曲线结合Crede手法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盆底肌力、盆底肌功能障碍程度[采用盆底肌功能障碍问卷(PFDI-20)和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自我效能,干预后生活质量、康复训练依从性。结果:干预后,两组盆底肌力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PFDI-20、PFIQ-7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及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将依从性曲线结合Crede手法干预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改善盆底器官功能相关指标,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配合康复训练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1—11月治疗的鼻咽癌放疗患者88例作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影响因素。结果88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为11.38±0.94分,处于中等水平,不依从53例,依从35例,不依从率为60.2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年龄、社会支持、健康指导、病程、对锻炼的认知度均为影响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锻炼依从性的因素(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张口功能锻炼依从性处于中等水平,应加强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支持,提高患者对张口功能锻炼的认识度及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儿科护理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儿科护理提供心理学依据及方法指导。方法对30名护理人员实施访谈,并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儿科住院患者家属进行调查,以护理依从性差者作为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佳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陪护者人数、家属心理因素及护患配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121例儿科住院患者中依从性佳者占59.5%,依从性差者占40.5%,单因素χ2分析共筛选出8个因素影响依从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家属受教育水平、家属恐惧焦虑程度、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程度、与护理人员的沟通、因程序太复杂未依从是依从性差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提高护理效能,完善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内容,利用好家庭社会支持,加强护患双向沟通交流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儿科住院患者护理依从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龙秀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63-1264
盆底肌功能锻练是以锻炼耻骨和尾骨肌为主的一种主动式盆底肌锻炼康复的方法。产后长期坚持盆底肌肉锻炼是目前公认的防治产后尿失禁的简单易行、无痛、有效的方法,同时能有效提高盆底肌肉张力,改善阴道前壁脱垂。但目前仍有部分产褥期妇女缺乏对盆底肌功能锻炼的认识,产后未能坚持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这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现将影响产褥期妇女坚持盆底肌功能锻炼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对策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认知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盆底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子宫脱垂、焦虑、抑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盆底肌力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OP-Q分度0或1度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子宫脱垂症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功能锻炼联合认知干预应用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显著改善其盆底肌力、脏器脱垂、子宫脱垂、心理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应用产后盆底肌肉锻炼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就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1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肌肉锻炼。观察两组盆底肌力、阴道压力指标、性生活质量、盆腔器官脱垂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6个月盆底Ⅰ类肌力、盆底Ⅱ类肌力、阴道静息相内压、阴道收缩相内压、阴道持续收缩时间、性生活满意程度、性感程度自我评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阴道后壁脱垂、尿失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锻炼应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可通过增强盆底肌力、改善阴道压力来改善性生活质量、降低盆腔器官脱垂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产后尿失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行盆底肌功能锻炼,对照组训练期间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肌力评分、锻炼依从率、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锻炼依从率、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Ⅰ类肌力、Ⅱ类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功能影响评分(PFIQ-7)、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产后尿失禁患者盆底肌功能锻炼知识知晓率及依从率,从而改善患者盆底肌功能及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盆底肌功能锻炼对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女性产后性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2例诊断为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产前、产后给予盆底肌功能锻炼指导,对照组只给予健康教育,不进行其他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盆底综合肌力、性生活频度、性生活质量及性交痛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盆底肌功能锻炼能有效促进产后女性性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妊娠及产后盆底肌锻炼多维度健康教育模型,并探讨其在临床的运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1至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规范产检的14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门诊号顺序进行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维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盆底康复锻炼健康知识水平、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分娩方式、盆底肌力变化情况及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产后3个月观察组盆底I类和II类纤维肌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和盆腔脏器脱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妊娠期及产后开展多维度的健康宣教,可提升孕产妇盆底肌锻炼相关健康知识水平和盆底康复锻炼的依从性;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在临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