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1月31日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6例,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给予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杀风险[采用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情绪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社会功能改善情况[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FPI)]、精神状态[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杀风险低危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QOL各维度评分、SSFPI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BP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杀风险评估的分层护理干预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效果较佳,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负性情绪、社会功能及精神性病状,降低患者自杀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在四肢创伤患者康复早期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团队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肢体功能[采用Fugl-Meyel运动功能量表(FMA)]、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自护能力[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VAS、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FMA、ESCA、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协同护理团队干预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不良情绪,提高肢体功能、自护能力、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在股骨头坏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30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Harris髋关节评分、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Harris髋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中医特色护理能够缓解股骨头坏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并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缓解其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法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负性情绪及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1日~2020年8月31日收治的11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的奇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干预,由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了解患者的负性情绪产生原因,并进行相对应的疏导等,而观察组采用正念解压方式;比较两组疲乏程度[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护理前后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FS中躯体疲乏、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得分和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健康信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普遍存在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通过采用正念减压训练,可以改善负性情绪和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信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PRECEDE模式的护理方案在腹腔镜胆囊结石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1日~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腹腔镜胆囊结石手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基于PRECEDE模式的护理方案干预;观察两组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WHO QOL-BREF)]、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PSQI各项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WHO QOL-BREF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PRECEDE模式的护理方案用于腹腔镜胆囊结石取石术患者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缓解负性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皮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符合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30日960例皮肤科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QCC活动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符合率、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睡眠状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表(WHOQOL-BREF)]、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符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QCC活动在皮肤科住院患者健康教育中应用效果满意,可显著提高健康教育符合率,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层级干预模式对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态度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9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临终关怀层级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中国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生命态度及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4周后躯体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及自然接受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疲倦、失眠评分、死亡恐惧、死亡逃避、HAMA及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将临终关怀层级干预模式应用于老年晚期肿瘤患者中,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对待死亡的态度,从而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对高龄重症肺炎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高龄重症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及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SF-36中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干预后HHI中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亲密关系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缓解高龄重症肺炎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颈内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1日收治的95例行颈内静脉置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HAMD和HAMA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颈内静脉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维度同步提升护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0例,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多维度同步提升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认知功能[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机体功能[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BI评分、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多维度同步提升护理可以有效提升帕金森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康复训练效果,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月~2019年9月30日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化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急救时间、抢救效果、护理前后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静脉输液建立时间、心电图使用时间、抢救总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标准化急救护理,可提高其抢救成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专项护理对行掌上超声引导下疑难动静脉内瘘(AVF)穿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1日~2019年4月1日收治的40例AVF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掌上超声辅助内瘘穿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专项护理;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焦虑[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及皮下血肿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行掌上超声引导下疑难AVF穿刺患者实施专项护理,能提高穿刺效果,改善患者负性情绪,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理状态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3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AMA、HAMD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及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诊随访配合健康教育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在百日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1日~2019年4月30日收治的80例百日咳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联合阶段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家属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家属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服务态度、服务内容、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肺水肿、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联合阶段健康教育能提高百日咳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能缓解家属不良情绪,提高其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即心理干预、认知干预和行为干预.干预前、干预后对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BI)、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2个月后两组病人的BI、FMA、HAMD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更好地促进急性脑卒中病人的肢体功能康复,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提高病人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138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干预2周后,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心功能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心室间隔厚度(IVST)、收缩末期内径(LVSD)和舒张末期内径(LVDD)]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GQOLI-74中肢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1),IVST、LVSD和LVD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干预后,研究组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1);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对AMI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心理状态和心功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合病因的心理护理干预在青春期女性癔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1日~2019年11月30日急诊收治留观的80例青春期女性癔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结合病因的心理护理干预,两组均进行3 d的留院观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程度[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护理满意度,分析患者发病原因。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遗传和精神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发作原因对青春期女性癔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焦虑、忧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1日~2021年6月30日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按照病床奇偶号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循证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神经功能受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自我效能[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运动功能[采用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及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后,两组NIHSS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GSES、FMA和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创新扩散理论为基础的循证护理可以改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增强其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朱竹华  王丽  芮雪  贾青 《全科护理》2021,19(11):1523-1526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用于抗辐喷防治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采用抗辐喷防治放射性皮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干预前后病人心理健康情况。对两组病人放射性皮炎发生情况、心理健康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放射性皮炎等级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放疗2周、4周、8周放射性皮炎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HAMA评分、H 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减轻抗辐喷防治乳腺癌术后病人放射性皮炎的严重程度,改善病人心理健康,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