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崔国恒  何静 《鱼雷技术》2006,14(2):57-60
2条鱼雷连续射击攻击1个目标在潜艇攻击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介绍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连续攻击过程中,前雷命中目标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爆炸噪声对后雷雷体、机械部件和自导装置的影响。经过爆炸定量计算,结合鱼雷的声自导原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控制2条鱼雷的出管时间间隔和优选鱼雷攻击阵位的方法,实现鱼雷连续射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鱼雷攻击有利扇区和不利扇区是潜艇和水面舰艇双方进行水下威胁判断以及防御鱼雷攻击必须解决的问题。通过对鱼雷攻击命中条件的分析认为,在舰艇周围存在一个鱼雷攻击有利扇区或不利扇区,我方舰艇可以使用鱼雷攻击目标而目标无法使用鱼雷攻击我方舰艇的区域就是舰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也即目标鱼雷攻击不利扇区。通过对直航目标鱼雷攻击有利扇区和不利扇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其区域大小与敌我双方的航速和所使用鱼雷的雷速、有效射程直接相关,这为水面舰艇或潜艇寻求消除敌方鱼雷攻击有利扇区带来的不利影响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唐云 《鱼雷》1999,(4):17-25,7
本文探讨一种声自导鱼雷对抗拖曳式噪声诱饵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声自导鱼雷的探测系统中附加一额外的电路装置,使声探测系统具有很高的工,能够识别噪声源和尾流中的目标,从而使鱼雷在对抗有多个诱铒的水面舰船目标时,排除诱铒噪声的干扰,直接将声自导鱼雷导引至使用了诱铒的目标舰船而实施攻击。  相似文献   

4.
鱼雷反潜自导反水声对抗能力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鱼雷一般具有对抗转发器、宽带噪声干扰器及气幕弹等水声干扰器材的能力。本文用数学仿真的方法,通过计算有、无水声干扰器材作用情况下鱼雷攻击目标的效果来评估鱼雷对上述三种水声干扰器材的抗干扰性。仿真结果表明,鱼雷对上述三类干扰器材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转发器干扰、宽带噪声器干扰及气幕干扰分别使该鱼雷的攻击效果下降13%、15%和3%。  相似文献   

5.
钟勇潮 《鱼雷》1997,(2):23-30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建立了一种比较精确的微分方程组,对计算机仿真鱼雷攻击目标(或运动)时的流程也作了概述。本方程组的建立,为理论评价各种导引方法的优劣、脱靶量的计算、各种干扰对导引精度的影响(如漂移角速度干扰、噪声干扰、目标机动干扰等)、鱼雷操纵性研究、参数寻优(总体参数、控制参数)、寻找新的导引方法等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洁 《鱼雷》1999,(3):23-24,9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用于被动目导鱼雷的经过式探测器。鱼雷进行攻击时该探测器可向鱼 出信号,告知鱼雷已经经过了声源,从而使于雷的程序设计器能够开始重新攻击或新的搜索机动。在测量声能量级的基础上,探测器将对经过目标是否为真目标或高能量干扰器或诱饵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7.
反鱼雷鱼雷作战模式及拦截弹道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讨论了舰艇发射反鱼雷鱼雷直接拦截鱼雷弹道的问题,在典型理想工况条件下,建立了反鱼雷鱼雷武器的发射角与舰艇观测方位角的函数关系式,探讨了在某些限制条件下对于给定鱼雷的攻击能否被拦截的问题,同时给出了反鱼雷鱼雷所需的最小速度,为舰艇发射反鱼雷对抗鱼雷攻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武器发射噪声的特性分析,通过计算在不同射击距离上鱼雷对采取了规避措施的目标舰的命中概率,分析了发射噪声对鱼雷射击效果的影响,并提出了消除不利影响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杨向锋  杨云川  张奎  石磊 《鱼雷技术》2014,22(5):337-340
使用水声对抗器材诱骗、干扰鱼雷是现代潜艇最重要的反鱼雷措施之一,鱼雷攻击潜艇时会出现潜艇与各种对抗器材共存的现象,在一定时间及空间范围表现为多目标.由于鱼雷必须对多目标的攻击价值进行评价,优选威胁度高的目标进行攻击,以保证鱼雷作战效能.基于此,分析了鱼雷多目标的威胁因素及其对威胁评估的影响,提出了威胁因素的量化方法,建立了鱼雷多目标威胁评估的模型,为鱼雷多目标作战优选打击提供了一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黄辉  王幸军 《鱼雷技术》2004,12(3):48-51
发射鱼雷时必须考虑鱼雷攻击的命中概率,影响鱼雷攻击命中概率的因素有我情、敌情、海况和鱼雷参数。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鱼雷攻击的命中概率进行了评估,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对鱼雷攻击的命中概率进行估计,同时可提高鱼雷发射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迟刚  王树宗 《鱼雷技术》2004,12(4):39-42
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鱼雷攻击半径的经典数学模型及公式,然后利用遗传算法的有关原理,提出了计算鱼雷攻击半径的一种新的仿真算法,该算法能够初步模仿生物的遗传、变异、进化等自然现象,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最后根据两种计算鱼雷攻击半径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给出了其对应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防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红  何辰  陈春玉 《鱼雷技术》2007,15(4):6-10
舰船航行时在尾部形成一条含有大量气泡的尾流,成为舰船的目标特征之一。尾流自导鱼雷利用舰船尾流进行目标检测,对舰船构成很大威胁。目前对尾流自导鱼雷缺乏有效的防御措施,发展水面舰艇反尾流自导鱼雷防御技术迫在眉睫。该文基于尾流特征及尾流自导鱼雷工作原理,介绍了用于对抗尾流自导鱼雷的气幕弹、磁尾流、拖网、深水炸弹和反鱼雷鱼雷等几种软杀伤和硬杀伤方法以及隐身技术和机动规避等非杀伤方法,总结了舰船对抗鱼雷攻击的3个关键环节包括高性能鱼雷报警系统、快速反应的水声对抗系统和多功能的水声对抗设施,旨在为有效防御尾流自导鱼雷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罗红伟 《鱼雷》1998,(3):41-44,58
反鱼雷防御系统的目的是避免被攻击鱼雷击中,常规柴油发电机潜艇易受鱼雷攻击是由于它有限的规避能力,而水面舰艇易受重型鱼雷(HWT)的攻击是由于敌方潜艇的“偷袭”,对入射鱼雷的探测经常产生第一报警。  相似文献   

14.
声纳丢失目标时线导鱼雷的导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纳在跟踪目标时失去目标的接触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现象,在线导鱼雷导引过程中尤其是如此,在为鱼雷本身的辐射噪声就是声纳工作的一个干扰源,针对这一实际问题研究了一种鱼雷导引方法,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导引效果良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李长军  王顺意 《鱼雷技术》2011,19(5):396-400
针对如何有效攻击低速航行的水面舰艇,提出了使用直航鱼雷或自导鱼雷直航方式攻击低速水面舰艇的方法,建立了直航鱼雷双雷平行航向齐射命中概率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法对直航鱼雷或自导鱼雷直航方式攻击低速水面舰艇的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在2 000~4 000 m距离内,当潜艇占领目标舷角50°~80°区域时,采用直航鱼雷双雷平行航向齐射,对航速低于12 kn的水面舰艇的齐射命中概率为0.5。  相似文献   

16.
从鱼雷机械噪声的理论分析出发,在有限元与边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噪声振动的能量与声辐射效率,建立了鱼雷动力机械的水下噪声预报模型,据此研究了鱼雷机械噪声的辐射特征,不同频率时的指向特性以及鱼雷壳体结构的水下声辐射效率,通过实例,探讨了鱼雷动力机械水下噪声的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崔国恒 《鱼雷技术》2007,15(3):55-58
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连续射击是提高潜艇战斗力的有效途径,研究了潜艇使用声自导鱼雷对双目标连续攻击问题,分析了攻击过程中鱼雷使用的基本要求,解决了鱼雷自导装置互导、爆炸相互影响和航行途中相互碰撞等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潜艇攻击护航运输编队和战斗舰艇编队的射击阵位进行深入分析,制定了潜艇在占领不同射击阵位时所应采用的连续射击方案及组织实施措施,为潜艇部队组织实施连续射击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降低鱼雷自噪声和辐射噪声将有效地提高鱼雷探测目标能力及鱼雷声隐身能力.文中从附加阻尼结构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附加阻尼效果、附加阻尼对鱼雷振动噪声的影响以及附加阻尼应用于鱼雷中尚需要解决的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在鱼雷振动与噪声控制中应用附加阻尼结构以进一步降低鱼雷振动与噪声辐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反潜直升机鱼雷火控系统射击提前点的数学模型,提供了鱼雷的装定参数算法;引入目标机动因子、初始机动方程,给出了灰色系统的处理方法;推出满足模型前提假设的鱼雷攻击条件和最大有效射击距离。  相似文献   

20.
钱东 《鱼雷技术》1996,4(1):38-42
双层壳体潜艇对轻型反潜鱼雷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鱼雷装药量有限,需要采用定向装药来保证理想的毁伤率。在攻击的最后阶段,完成与定向装药相一致的定向命中,即有角度约束的命中是轻型鱼雷自导系统的主要任务。考虑到声自导头、信号和数据处理以及导引律,技术方案的优化和验证必须经过数字仿真。在这一阶段,要预先建立表达目标结构和近场声特性的模型。在攻击阶段必须保证起主要作用的鱼雷功能块的建模精度,尤其是自导系统,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